http://..org/
老者從年輕女人手裏拿過包袱,低聲吩咐:“雲姐兒,你看著點兒。如果巡邏的來了,趕緊告訴我。”
“哎。”年輕女人應了一聲,轉過身去,麵向街口,替老祖望風,嘴裏還小聲問道,“爺爺,這個辦法到底靈不靈啊?我怎麽從來就沒聽說過,世上還有城隍奶奶呢?”
“你知道什麽?我說有,就有!我們小時候,這裏就是城隍廟。那個時候,誰家的孩子哭鬧不休,都是到這棵樹下來請一小把神土。迴去用水煮沸,小孩子喝下後,立馬就好了。”老者一邊說著,一邊打開小包袱。
裏麵赫然擺著一疊紙錢,一個小小的瓦質香爐,三根清香和一個火折子。
老者點了三根清香,迅速擺了一個簡易的香案,朝古樹跪下來,“梆梆梆”的叩了三個響頭,嘴裏輕聲禱告:“城隍奶奶,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整日裏哭鬧不停。周邊的郎中、寺裏的高僧都不管用,請您大發慈悲,賜些神土,護佑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叫她莫再哭鬧了。”說完,他脫下腳上的兩隻鞋,叭嗒扔在地上。
一隻向上,一隻向下。
“城隍奶奶同意了!”老者欣喜的又趴在地上叩了一個響頭,顧不得穿鞋,赤著腳,去樹根下用一方白帕子包了一小把細土,放進懷裏藏好。
接著,他又迴到香案前,一邊焚燒紙錢,一邊繼續禱告道:“城隍奶奶,要是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服了您的神土後,斷了哭鬧,小老兒過兩天再來給您燒座寶山。”
年輕女人聽了,神色大變,轉過身來,悄聲說道:“還要來?爺爺,我們在這裏焚燒紙錢,要是被巡邏的抓到。會被當成妖孽,關進鎮妖塔!鎮妖塔離我們這兒幾千裏地呢。好多人都是死在半道上……”
這會兒,老者已經燒完了紙錢,輕聲打斷她:“囉嗦什麽?還不過來幫我收拾東西?把錢紙灰都收拾幹淨。莫留下痕跡。”
“哦。”年輕女人鬆了一口氣,踩熄殘火,盡數將之捧進小香爐裏。
三根清香還沒燃完,老者穿上鞋,將之掐滅。一同收進小包袱裏。年輕女人攙著老者小心翼翼的返迴。不一會兒,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夜色裏。
古百喜道:“沐姐姐,還有人拜城隍呢。”雖說“城隍奶奶”聽上去,感覺怪怪的,但是,這確實不失一個好消息。照老者所言,他們現在就在曾經的城隍廟裏。
沐晚吐出一口濁氣,細細察看著古樹,暗道:要是香香在就好了。她準能從這棵古樹的記憶裏,查出幾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
可惜。她沒有這種神通。古樹滄桑,靜悄悄的站在那兒。她什麽也看不出。
略做思索,沐晚又打開《大秦山經注》——她剛剛聽到年輕女人念叨著鎮妖塔,還說什麽妖孽都關在那裏頭。燒幾張紙錢就是妖孽了?管製得好嚴!也許,從那裏能找到有用的線索。不過,她怎麽不記得書裏有提到鎮妖塔呢?難道是看錯了?
又翻了一遍,她沒記錯,也沒看漏,整本書裏確實沒有“鎮妖塔”的存在。
看來是東安朝弄出來的東西,並且家喻戶曉。應該不難找到。
心中主意既定。沐晚拿出一顆柑桔慢慢的剝著,對古百說道:“阿百,今晚,我們就在這棵樹上對付一宿。明天。我們先在城裏打聽鎮妖塔的事。”
“鎮妖塔裏肯定有人知道上哪兒去找城隍。”古百也是這麽想的。
第二天清晨,沐晚帶著古百又在城裏轉悠。
她首先想的是去書鋪裏買些八卦野史之類的閑書。然而,這裏的人們都起得慢。轉了半天,商鋪還沒開門。
她隻好繼續轉悠。
路過一個街口時,恰好看到幾個七八歲的女孩子在打架。三個圍毆一個。
為首的女孩長得膀大腰圓。她一邊用腳踢,一邊惡狠狠的罵道:“死妖孽。全家都關鎮妖塔的貨!”
另外兩個瘦弱些,也跟著拳打腳踢的。
挨打者雙手緊緊護著頭,蹲在地上,任她們踢打。
這已經不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打鬧了。再打下去,會把人打壞的!
沐晚走過去,厲聲製止:“做什麽呢?”
“快跑!”為首的女孩兒尖叫,帶頭拔腿就逃。
就那兩條小肉腿,怎麽逃得過?
沐晚放過她的兩個同夥,將之一把抓住:“為什麽打人?”
這位也是個慫的,白長了一副壯實身板,嚇得臉色煞白:“她,她搶我地盤……”
嗬,小小年紀就知道占地盤了。沐晚在她頭上輕叩了一下:“打死了人,怎麽辦?”
“不,不會的。她很能挨打。”壯女孩感受到了她並無惡意,神色稍緩,“大姐姐,我們鬧著玩兒呢。”
地上那個也不是個省油的,她唿的站起來,飛快的踢了壯女孩子一腳,滋溜跑了。
沐晚沒留神,居然讓她得手了!
壯女孩被踢中肚子,痛得淚如泉湧,哇聲大哭。
果然,熊孩子打架,大人插手不得。沐晚尷尬的鬆開她,取出一顆柑桔哄道:“別哭了。給你果子吃。”
壯女孩果然止住哭,抽泣著接過果子:“我是大女人,我才沒哭呢。”
“好,沒哭。是我看錯了。”沐晚忍俊不禁,問道,“你知道什麽叫鎮妖塔嗎?動不動就咒人全家關進鎮妖塔裏。”
“我當然知道。”壯女孩一邊低頭剝著柑桔,一邊說道,“學堂裏,先生教過的。”
沐晚心喜,挑眉說道:“哦,是嗎?背給我聽聽。我看你有沒有開小差。要是背得對,我再給你一顆果子。”
壯女孩中了激將法,象倒豆子一樣,叭啦叭啦的背了起來。
於是,沐晚意外的知道了鎮妖塔的相關信息:鎮妖塔是民間的說法,事實上,它的真名是七寶如意琉璃塔,位於天霧山之巔。是東安開國鳳皇親自下旨修築的,共有九層。
當年,東安開國鳳皇兵圍大秦國都。大秦的末代鳳皇在宮中的摘星樓上引火自/焚,而國師不忍京城毀於戰火。率眾出城降順。
鳳皇築此塔,供奉之。
不想,國師其實是詐降。不過是緩兵之計,她一直在暗中聚集各地的門人,試圖反攻。
結果。門人之中出了叛徒,事泄。
鳳皇召告天下,國師與其門人實乃妖人,妄圖禍害東安,已被降住。又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鳳皇每天都派高僧在塔外為他們誦頌真經,感化他們。
從此,國師等人,以及後來陸續從東安各地抓來的所謂“妖人”。都被關押在此塔裏,接受佛祖的感化。
久而久之,民間廣泛傳開:七寶如意琉璃塔裏關的都是“妖人”。此塔也因此而被人們稱為“鎮妖塔”。
沐晚聽完,更加堅信:鎮妖塔裏關的肯定都是修道之人。
必須去天霧山!解救塔中的同道,護我道統,義不容辭!
又給了壯女孩一個柑桔,沐晚堅定的出城而去。
出了城,走至沒有人煙之地,古百蹲坐在行李木架的最上層,問道:“沐姐姐。我們現在是去天霧山嗎?”
沐晚一邊走,一邊點頭:“是的。”
“大秦已經覆滅,距今將近六十年。國師他們怕是已經不在了。”古百憂心忡忡的說道,“還有。那裏肯定重兵層層把守,機關重重。就憑我們兩個,也不知道能不能進得塔裏。”
沐晚答道:“事在人為,我們先過去看看,到時再做打算。”
“好,我聽你的。”古百應道。這裏是絕靈境。他們倆被困在這裏,措手無策。難道真的要生生的耗死在這裏嗎?天霧山之行,雖然兇險萬分,卻也許暗藏生機。況且,身為修道之人,怎麽能眼睜睜的看到道統斷絕,而無動於衷呢?是以,於公於私,他們都必須去。
日夜兼程,十天後,他們終於趕到天霧山周邊。
不出所料,這裏果然駐有重兵,守衛森嚴。天霧山的周圍,三十裏以內,都是禁區。沒有通行令符,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沐晚不敢貿然闖入,在附近的一個叫做七裏坡的小鎮暫時安頓下來。
七裏坡全鎮隻有一條街。鎮上不到三十戶人家。其中,有七成是開客棧的。剩下的三成人家,雖然沒有直接開客棧,但是其營生也與之有關聯。
為什麽在這個山溝溝裏的破地方,客棧生意如此火爆呢?
無他,相傳天霧山裏藏有十萬大軍!等到輪休,將士們會出來逛逛。按照鎮裏人們的說法是“哪能成天在山上跟佛祖呆著,也要偶爾沾人間煙火才行”。另外,將士們常年守在山上,迴不得家。是以,也有親屬過來探親。禁區裏頭,親屬也進去不得,隻能就近找一間客棧安置。
沐晚就以探親為由,尋了一家最尋常不過的“王家客棧”住下。
這裏的房錢可不便宜,五十銅錢一晚,飯錢另算。沐晚也不知道要在這裏住多久。並且,她全部身家才不過二兩銀子。
住了一天,她跟店主王大娘商量,能不能以工抵房錢——好吧,夜裏,她聽到王大娘夫妻兩個商量:店裏的夥計迴老家了,要重新請一個才行。
王大娘對她印象不錯,讓她劈柴、挑水,先試工。見她做事挺麻利的,遂,當場答應,包吃包住,工錢全抵房錢——夥計當然沒有五十銅錢一晚的客房住了。柴房裏搭了一個鋪,那裏就是沐晚的“房間”。事實上,這還是王大娘見她帶著一隻小狐狸寵物,額外照顧她。不然,她得和另外兩名夥計同住。
於是,沐晚就成了“王家客棧”的一名雜工:劈柴、挑水、打掃庭院,每天清晨還要去山裏砍一擔柴。
另外兩名夥計都為她抱屈——這也太苛刻了。然而,沐晚卻任勞任怨,做事勤懇。每天,天還沒亮,她就頂著星星上山砍柴。挑迴來的柴,份量也很足,很大一擔,不下兩百斤。
從此,店裏的柴火完全夠用,無須再隔三岔五的從外麵購買。王大娘對此很滿意,每隔個四五天,會吩咐王大爹暗地裏給她在碗底加一個荷包蛋。
===分界線===
某峰多謝書友任飛揚11、彼岸之天、機器貓的包的月/票,謝謝!(未完待續。)
老者從年輕女人手裏拿過包袱,低聲吩咐:“雲姐兒,你看著點兒。如果巡邏的來了,趕緊告訴我。”
“哎。”年輕女人應了一聲,轉過身去,麵向街口,替老祖望風,嘴裏還小聲問道,“爺爺,這個辦法到底靈不靈啊?我怎麽從來就沒聽說過,世上還有城隍奶奶呢?”
“你知道什麽?我說有,就有!我們小時候,這裏就是城隍廟。那個時候,誰家的孩子哭鬧不休,都是到這棵樹下來請一小把神土。迴去用水煮沸,小孩子喝下後,立馬就好了。”老者一邊說著,一邊打開小包袱。
裏麵赫然擺著一疊紙錢,一個小小的瓦質香爐,三根清香和一個火折子。
老者點了三根清香,迅速擺了一個簡易的香案,朝古樹跪下來,“梆梆梆”的叩了三個響頭,嘴裏輕聲禱告:“城隍奶奶,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整日裏哭鬧不停。周邊的郎中、寺裏的高僧都不管用,請您大發慈悲,賜些神土,護佑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叫她莫再哭鬧了。”說完,他脫下腳上的兩隻鞋,叭嗒扔在地上。
一隻向上,一隻向下。
“城隍奶奶同意了!”老者欣喜的又趴在地上叩了一個響頭,顧不得穿鞋,赤著腳,去樹根下用一方白帕子包了一小把細土,放進懷裏藏好。
接著,他又迴到香案前,一邊焚燒紙錢,一邊繼續禱告道:“城隍奶奶,要是小老兒的長曾孫女兒服了您的神土後,斷了哭鬧,小老兒過兩天再來給您燒座寶山。”
年輕女人聽了,神色大變,轉過身來,悄聲說道:“還要來?爺爺,我們在這裏焚燒紙錢,要是被巡邏的抓到。會被當成妖孽,關進鎮妖塔!鎮妖塔離我們這兒幾千裏地呢。好多人都是死在半道上……”
這會兒,老者已經燒完了紙錢,輕聲打斷她:“囉嗦什麽?還不過來幫我收拾東西?把錢紙灰都收拾幹淨。莫留下痕跡。”
“哦。”年輕女人鬆了一口氣,踩熄殘火,盡數將之捧進小香爐裏。
三根清香還沒燃完,老者穿上鞋,將之掐滅。一同收進小包袱裏。年輕女人攙著老者小心翼翼的返迴。不一會兒,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夜色裏。
古百喜道:“沐姐姐,還有人拜城隍呢。”雖說“城隍奶奶”聽上去,感覺怪怪的,但是,這確實不失一個好消息。照老者所言,他們現在就在曾經的城隍廟裏。
沐晚吐出一口濁氣,細細察看著古樹,暗道:要是香香在就好了。她準能從這棵古樹的記憶裏,查出幾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
可惜。她沒有這種神通。古樹滄桑,靜悄悄的站在那兒。她什麽也看不出。
略做思索,沐晚又打開《大秦山經注》——她剛剛聽到年輕女人念叨著鎮妖塔,還說什麽妖孽都關在那裏頭。燒幾張紙錢就是妖孽了?管製得好嚴!也許,從那裏能找到有用的線索。不過,她怎麽不記得書裏有提到鎮妖塔呢?難道是看錯了?
又翻了一遍,她沒記錯,也沒看漏,整本書裏確實沒有“鎮妖塔”的存在。
看來是東安朝弄出來的東西,並且家喻戶曉。應該不難找到。
心中主意既定。沐晚拿出一顆柑桔慢慢的剝著,對古百說道:“阿百,今晚,我們就在這棵樹上對付一宿。明天。我們先在城裏打聽鎮妖塔的事。”
“鎮妖塔裏肯定有人知道上哪兒去找城隍。”古百也是這麽想的。
第二天清晨,沐晚帶著古百又在城裏轉悠。
她首先想的是去書鋪裏買些八卦野史之類的閑書。然而,這裏的人們都起得慢。轉了半天,商鋪還沒開門。
她隻好繼續轉悠。
路過一個街口時,恰好看到幾個七八歲的女孩子在打架。三個圍毆一個。
為首的女孩長得膀大腰圓。她一邊用腳踢,一邊惡狠狠的罵道:“死妖孽。全家都關鎮妖塔的貨!”
另外兩個瘦弱些,也跟著拳打腳踢的。
挨打者雙手緊緊護著頭,蹲在地上,任她們踢打。
這已經不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打鬧了。再打下去,會把人打壞的!
沐晚走過去,厲聲製止:“做什麽呢?”
“快跑!”為首的女孩兒尖叫,帶頭拔腿就逃。
就那兩條小肉腿,怎麽逃得過?
沐晚放過她的兩個同夥,將之一把抓住:“為什麽打人?”
這位也是個慫的,白長了一副壯實身板,嚇得臉色煞白:“她,她搶我地盤……”
嗬,小小年紀就知道占地盤了。沐晚在她頭上輕叩了一下:“打死了人,怎麽辦?”
“不,不會的。她很能挨打。”壯女孩感受到了她並無惡意,神色稍緩,“大姐姐,我們鬧著玩兒呢。”
地上那個也不是個省油的,她唿的站起來,飛快的踢了壯女孩子一腳,滋溜跑了。
沐晚沒留神,居然讓她得手了!
壯女孩被踢中肚子,痛得淚如泉湧,哇聲大哭。
果然,熊孩子打架,大人插手不得。沐晚尷尬的鬆開她,取出一顆柑桔哄道:“別哭了。給你果子吃。”
壯女孩果然止住哭,抽泣著接過果子:“我是大女人,我才沒哭呢。”
“好,沒哭。是我看錯了。”沐晚忍俊不禁,問道,“你知道什麽叫鎮妖塔嗎?動不動就咒人全家關進鎮妖塔裏。”
“我當然知道。”壯女孩一邊低頭剝著柑桔,一邊說道,“學堂裏,先生教過的。”
沐晚心喜,挑眉說道:“哦,是嗎?背給我聽聽。我看你有沒有開小差。要是背得對,我再給你一顆果子。”
壯女孩中了激將法,象倒豆子一樣,叭啦叭啦的背了起來。
於是,沐晚意外的知道了鎮妖塔的相關信息:鎮妖塔是民間的說法,事實上,它的真名是七寶如意琉璃塔,位於天霧山之巔。是東安開國鳳皇親自下旨修築的,共有九層。
當年,東安開國鳳皇兵圍大秦國都。大秦的末代鳳皇在宮中的摘星樓上引火自/焚,而國師不忍京城毀於戰火。率眾出城降順。
鳳皇築此塔,供奉之。
不想,國師其實是詐降。不過是緩兵之計,她一直在暗中聚集各地的門人,試圖反攻。
結果。門人之中出了叛徒,事泄。
鳳皇召告天下,國師與其門人實乃妖人,妄圖禍害東安,已被降住。又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鳳皇每天都派高僧在塔外為他們誦頌真經,感化他們。
從此,國師等人,以及後來陸續從東安各地抓來的所謂“妖人”。都被關押在此塔裏,接受佛祖的感化。
久而久之,民間廣泛傳開:七寶如意琉璃塔裏關的都是“妖人”。此塔也因此而被人們稱為“鎮妖塔”。
沐晚聽完,更加堅信:鎮妖塔裏關的肯定都是修道之人。
必須去天霧山!解救塔中的同道,護我道統,義不容辭!
又給了壯女孩一個柑桔,沐晚堅定的出城而去。
出了城,走至沒有人煙之地,古百蹲坐在行李木架的最上層,問道:“沐姐姐。我們現在是去天霧山嗎?”
沐晚一邊走,一邊點頭:“是的。”
“大秦已經覆滅,距今將近六十年。國師他們怕是已經不在了。”古百憂心忡忡的說道,“還有。那裏肯定重兵層層把守,機關重重。就憑我們兩個,也不知道能不能進得塔裏。”
沐晚答道:“事在人為,我們先過去看看,到時再做打算。”
“好,我聽你的。”古百應道。這裏是絕靈境。他們倆被困在這裏,措手無策。難道真的要生生的耗死在這裏嗎?天霧山之行,雖然兇險萬分,卻也許暗藏生機。況且,身為修道之人,怎麽能眼睜睜的看到道統斷絕,而無動於衷呢?是以,於公於私,他們都必須去。
日夜兼程,十天後,他們終於趕到天霧山周邊。
不出所料,這裏果然駐有重兵,守衛森嚴。天霧山的周圍,三十裏以內,都是禁區。沒有通行令符,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沐晚不敢貿然闖入,在附近的一個叫做七裏坡的小鎮暫時安頓下來。
七裏坡全鎮隻有一條街。鎮上不到三十戶人家。其中,有七成是開客棧的。剩下的三成人家,雖然沒有直接開客棧,但是其營生也與之有關聯。
為什麽在這個山溝溝裏的破地方,客棧生意如此火爆呢?
無他,相傳天霧山裏藏有十萬大軍!等到輪休,將士們會出來逛逛。按照鎮裏人們的說法是“哪能成天在山上跟佛祖呆著,也要偶爾沾人間煙火才行”。另外,將士們常年守在山上,迴不得家。是以,也有親屬過來探親。禁區裏頭,親屬也進去不得,隻能就近找一間客棧安置。
沐晚就以探親為由,尋了一家最尋常不過的“王家客棧”住下。
這裏的房錢可不便宜,五十銅錢一晚,飯錢另算。沐晚也不知道要在這裏住多久。並且,她全部身家才不過二兩銀子。
住了一天,她跟店主王大娘商量,能不能以工抵房錢——好吧,夜裏,她聽到王大娘夫妻兩個商量:店裏的夥計迴老家了,要重新請一個才行。
王大娘對她印象不錯,讓她劈柴、挑水,先試工。見她做事挺麻利的,遂,當場答應,包吃包住,工錢全抵房錢——夥計當然沒有五十銅錢一晚的客房住了。柴房裏搭了一個鋪,那裏就是沐晚的“房間”。事實上,這還是王大娘見她帶著一隻小狐狸寵物,額外照顧她。不然,她得和另外兩名夥計同住。
於是,沐晚就成了“王家客棧”的一名雜工:劈柴、挑水、打掃庭院,每天清晨還要去山裏砍一擔柴。
另外兩名夥計都為她抱屈——這也太苛刻了。然而,沐晚卻任勞任怨,做事勤懇。每天,天還沒亮,她就頂著星星上山砍柴。挑迴來的柴,份量也很足,很大一擔,不下兩百斤。
從此,店裏的柴火完全夠用,無須再隔三岔五的從外麵購買。王大娘對此很滿意,每隔個四五天,會吩咐王大爹暗地裏給她在碗底加一個荷包蛋。
===分界線===
某峰多謝書友任飛揚11、彼岸之天、機器貓的包的月/票,謝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