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月票)來興兒聽柱兒說起睦王李啟有要事傳自己過府相見時,原本以為他是為了自己將要奉旨潛往西疆的事有話要吩咐自己,兩人見麵後卻聽李啟開口便問及王屋山之事,心念一閃,已是大致猜到了他的用意,並不急於答話,隻神色淡然地等著李啟主動點明主題。


    李啟看來興兒麵帶笑容,像是在聽一個與自己無甚關聯的故事一樣在靜候著自己繼續講下去,心中暗惱,索性把茶碗往幾案上一撂,不遮不掩地說道:“本王之所以差人傳喚你來,不是為了要你來聽本王述說在王屋山上的遭遇的,而是想明白地告訴你,眼下你雖在收複長安一役中立下了大功,被父皇破例賜予了撫遠侯的高爵,但是莫要忘了,叛首李舒可是在你手上逃脫的。父皇縱然有心包容於你,本王眼裏卻揉不得這粒沙子。因此,趁著現在還不算晚,倘若你真的知曉李舒的確切下落,不妨報與本王得知,免得將來替自己招惹禍端。”


    “王爺,關於在下率軍前往王屋山捉拿叛首李舒的前後經過,當長安尚未淪陷於吐蕃人之手時,在下已向貞懿皇後詳細稟告過。”來興兒不卑不亢地答道,“在下也深信,娘娘當時迴宮後定會將個中實情如實地稟奏給當今聖上。王爺既是為了這件事傳在下來見,在下沒別的可說,隻有一句話要向王爺稟明:來興兒決不會為了一已之私做出有違天下公義的事情。”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李啟於蒲州接到皇帝命他率軍前往王屋山搜尋李舒的詔旨時,就已經猜到了來興兒私縱李舒之事很有可能屬實。隻不過,當時來興兒充其量是一名頂著通敵罪名待勘的軍中校尉,還不至於勾起他心中的妒火。


    而現在則不同了,長安失而複得,父皇欲遷都洛陽,最終竟被來興兒說動,迴鑾長安,旬月之間,來興兒就從一名清掃東司的雜役青雲直上,成了舉朝上下熾手可熱的新晉寵臣,如何叫一向自視甚高,卻在邦國危難之際毫無作為的睦王李啟不心懷忌恨?


    “好吧,本王能親耳聽到撫遠侯說出這樣的話來,倒是頗感欣慰,也算父皇沒白疼你這一迴。”李啟話中藏話地說道,“不過,今日本王傳你來府上,倒還是真有一件私事要煩勞於你,不知道撫遠侯願不願替本王了結了這樁心願?”


    來興兒抱拳應道:“王爺乃天下兵馬大元帥,來興兒甘願為王爺效勞。”


    “哦,是嗎?”來興兒答應得如此幹脆利落,大大出乎李啟的意料之外,“本王有言在先,這件事純屬本王私意,與朝廷軍政無關,即使你辦成了此事,也未見得有甚好處,你可要想好了。”


    “在下冒昧地問一句,王爺要在下辦的這件事可是與在下的西疆之行有關?”來興兒見李啟說得鄭重,又想到他方才給自己來的那個下馬威,不由得加了份小心,試探著問道。


    “你猜得不錯。若非父皇選中你潛往涼州辦差,關於這件事,本王隻怕還想不起要著落到你的頭上。林樹林大人,你還記得嗎?”


    李啟挺身站起,走到來興兒麵前,盯著他的眼睛問道。


    “林大人在東宮任太子左庶子時,在下就已與他結識,數月前,在下奉旨扮做王爺您,與林大人一同出使吐蕃,而今怎會忘卻?”來興兒毫不避諱李啟挑釁的眼神,脫口答道。


    “林樹昔日在東宮時,雖任左庶子,對本王及諸位皇子並不負教導之責,可本王自幼多承他指點學問,與他實有師生之誼。”李啟背負起雙手,從來興兒麵前走開,邊在殿中踱著步,邊向來興繼續說道,“本王自從巴州脫困返京,聽到了林樹滯留邏些的消息,常常是食不甘味,夜不安眠,有心驀得壯士暗中潛往邏些,將他從吐蕃人的手裏解救迴朝,卻久不得其人。此次長安得以迅速收複,本王聽說,你與你的一名兄弟事先潛入大明宮,擂鼓傳訊,才動搖了吐蕃軍心,使得城外的官軍乘勢而入,一舉攻下了長安。非但如此,你二人還率先闖入宣政殿,劍斬了叛臣湯寬,驚走了敵方主帥納悉摩,真可謂是智勇雙全,國士無雙啊。因此,本王便有意將接林樹還朝這件事也托付給你來辦。你放心,隻要你替本王辦妥了此事,以往在王屋山中倒底發生過什麽樣的事情,本王一概既往不咎,永遠不再提起。”


    來興兒聽罷此言,心下卻知此事有大大的不妥。


    一來他此次奉旨西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與暗伏於涼州境內的駱元奇殘部取得聯絡,對吐蕃騎兵的重要保障基地——隴右監轄下的廣闊牧場和所牧馬匹實施破壞,從而大大減輕吐蕃騎兵對帝都長安構成的威脅。而要想完成李啟交待下的這件差使,就必須前往距離涼州數千裏之外的邏些,暗中設法救林樹出城,二者之中完成其一,已是萬難,何況要同時完成兩件事?


    更重要的是,林樹身為朝廷派往吐蕃和親修好的副使,居然背叛朝廷,居留於吐蕃朝中為官,還深得吐蕃大論朗格的常識,被委以內相重任。接他迴朝,實屬朝廷大事,除皇帝親下詔旨外,任何人均不得擅自為之,現在睦王向自己明說是出於他與林樹的師生之誼,才將接林樹迴朝這件事交待給自己去辦,若自己不肯答應,他勢必拿私縱李舒這件事來要挾自己,倘若自己一口應承下來,豈不是自食其言,將因私廢公?說不準,將來皇帝得知了此事,還要降罪於自己。


    想到這種種的不妥之處,來興兒麵露難色,不禁猶豫起來。


    “昨日本王入宮麵聖之際,父皇曾跟本王提到了關於為你來氏一門恢複名譽的事,不知撫遠侯對此作何感想啊?”李啟明顯察覺出了來興兒正在躑躅不定,遂轉過身,向他問道。


    一聽到這話,來興兒眼中登時發出光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牌小太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藤紫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藤紫驄並收藏冒牌小太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