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吐蕃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河西、隴右兩道,一步步逼近長安的西大門涇州時,長安城內卻因內侍省監尚敬的瞞報軍情,仍沉浸在平叛取得節節勝利的喜悅氣氛之中。▲∴,
然而,身為貴妃,又有孕在身的獨孤婉容,近幾天心裏卻頗不痛快。
皇帝大行封建,將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封做了王,或遠或近地賞下了封地,唯獨落下了自己所生的幼子吉祥。盡管婉容替兒子在皇帝麵前苦苦相求,可皇帝依然不改初衷,堅持要過上幾年再封賞吉祥。單單如此也還罷了,畢竟吉祥還不到三歲,真要是封王就藩,離開自己身邊的話,芙蓉心裏難免舍不得。可是,就在官軍攻占蒲州的捷報傳入長安的第三天,皇帝竟破例地將景暄的女兒雪晴封為了公主。這一來,婉容可就不答應了。
隨著李進忠的神秘被殺,皇帝重掌了朝中大權,宮中的權力格局也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兩位貴妃共同執掌後宮,日子久了,宮人、宦者,甚至是朝臣們都不免懷揣著自己的小盤算,有意接近其中的一位,從而逐漸形成了兩派。
由於景暄素來不在意名利,在與婉容的相處過程中處處相讓,不欲與她產生紛爭,因此,從表麵上看,盡管宮中的各色人等,甚至朝中的某些大臣無形之中已分成了兩派,但相互之間對待彼此還算是客氣,並沒有發生像前朝張皇後執掌後宮時那樣的激烈爭鬥。
可景暄越是淡然處之,婉容就越發覺得自己不如景暄,心裏暗憋著一肚子的火,無從發泄。
李進忠死後,皇帝在任命尚敬擔任內侍省監的同時,有意重用祿光庭來與尚敬相互製衡,而祿光庭早在李進忠被殺之前,暗裏地就投向了婉容。待到尚敬發覺不妙,試圖引景暄為後宮靠山,借以壓製祿光庭的膨脹勢頭,由此,兩位內侍省大員的相互傾軋多多少少也給兩位貴妃間帶來了些爭鬥的苗頭。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令婉容悶悶不樂。
這第一件嘛,關乎她和景暄的兄弟。皇帝出於培植朝中新勢力的考慮,同時任命婉容的哥哥獨孤渾和景暄的弟弟景昭為禁軍將領,協助吳弼執掌京兆府、維持京城治安。可兩人到任後,表現卻迥然不同:短短的十幾天時間,景昭就連破大案,取得不斐的政績,被朝野譽為神探國舅;而自己的胞兄則碌碌無為,終日隻知到東、西兩市向富商大賈們索要些財物,拿迴家中度日,被商賈們暗地裏戲稱為揩油國舅。婉容自己落於景暄的下風也就算了,偏偏兩人的兄弟差別如此之大,直叫婉容感到羞於見人。
另一件事則更叫婉容心惱。自從她有了身子,不方便侍寢,為了固寵,避免皇帝移情別戀,不惜把體已的侍女櫻兒進獻給皇帝,以求他能長宿於瑤華宮中。可誰知,這以往瞧著溫順、柔弱的櫻兒狐猸起人來,竟是絲毫不遜於旁人。皇帝自從寵幸了她之後,居然隔三差五地便會找個借口到瑤華宮盤桓一晚,名義上是來看望她和兩個娃兒的,可每每不到二更天就急著要喚櫻兒前來侍寢。前些日子,婉容還為櫻兒甘願舍棄皇上賜予的才人名號,而留在自己身邊感到欣慰,可隨著櫻兒的恩寵日隆,婉容見她整日在自己麵前擺出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反而心生起嫌惡來了。
顧惜朝來到瑤華宮當差的第五天,也就是婉容從娘家來人嘴裏得知他送了一整船的金銀財貨給自己娘家的第二天,婉容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煩悶,借著櫻兒服侍她梳洗時,失手將皇帝賞賜下的一支簪花步搖打碎的錯兒,對她陡然發作起來。
“本宮原本瞧著你雖是個下人,平日的言談舉止,倒有幾分大家閨秀的風範,因此,抬舉你去侍奉皇上。沒承想,你卻越發得張狂起來。這支簪花步搖還是皇帝冊封本宮為貴妃時特地賞下的,今天就這麽毀在你的手裏,改天皇上要是問起,豈不是本宮的一項罪過?”婉容看著嚇得麵容失色、跪倒在自己麵前的櫻兒,越說越氣,伸手在櫻兒的臉上狠狠擰了一把。
“娘娘饒命,都是婢子的錯,要打要罰,但憑娘娘就是。”櫻兒吃痛不起,哽咽著求饒道,“但求娘娘別打壞了婢子的臉麵,免得皇上今晚發現問起,婢子不好迴話。”
婉容聽她居然敢搬出皇帝來壓製自己,更如同火上澆油,由惱轉恨,劈麵便扇了櫻兒一記響亮的耳光,抬高了嗓門罵道:“我把你個不要臉的浪貨,你這話說得倒是乖巧,敢情本宮如今就打不得你了!有本事,你去求皇上封你做個妃子,再來如此與本宮講話!”
櫻兒像是受了極大的委屈,跪在婉容麵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邊哭邊啜泣著申辯道:“娘娘息怒,婢子一心替娘娘打算,卻笨嘴拙舌,話說得有欠思量,還請娘娘恕罪才是。櫻兒打在東宮時就在娘娘身邊侍奉,早已將娘娘視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哪兒敢有冒犯娘娘的心思,更不敢存有一星半點的非分之想。”
婉容見她哭得可憐,念及她畢竟是自己身邊最體已的宮人,心下一軟,卻依然緊繃著臉問道:“一心替本宮打算?本宮倒想聽聽,你是怎麽個替本宮打算的?本宮又何須你來替本宮打算?”
櫻兒抬起頭,擦拭了一把臉上的淚水,怯生生地答道:“婢子****守在娘娘身邊,自不會瞧不出這些日子娘娘的煩心事多,便欲拉扯著,想要皇上多多眷顧咱瑤華宮,也好使娘娘多些與皇上說話解悶兒的機會......”
婉容聽她說得牽強,禁不住冷冷笑道:“你拉扯著皇上,替本宮解悶兒?隻怕你心裏的那點兒小心思還瞞不過本宮的眼睛,想必是你自己眼見得本宮事事都落在人後,起了嫌棄之心,後悔不該做你的才人去吧?”(未完待續。)
然而,身為貴妃,又有孕在身的獨孤婉容,近幾天心裏卻頗不痛快。
皇帝大行封建,將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封做了王,或遠或近地賞下了封地,唯獨落下了自己所生的幼子吉祥。盡管婉容替兒子在皇帝麵前苦苦相求,可皇帝依然不改初衷,堅持要過上幾年再封賞吉祥。單單如此也還罷了,畢竟吉祥還不到三歲,真要是封王就藩,離開自己身邊的話,芙蓉心裏難免舍不得。可是,就在官軍攻占蒲州的捷報傳入長安的第三天,皇帝竟破例地將景暄的女兒雪晴封為了公主。這一來,婉容可就不答應了。
隨著李進忠的神秘被殺,皇帝重掌了朝中大權,宮中的權力格局也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兩位貴妃共同執掌後宮,日子久了,宮人、宦者,甚至是朝臣們都不免懷揣著自己的小盤算,有意接近其中的一位,從而逐漸形成了兩派。
由於景暄素來不在意名利,在與婉容的相處過程中處處相讓,不欲與她產生紛爭,因此,從表麵上看,盡管宮中的各色人等,甚至朝中的某些大臣無形之中已分成了兩派,但相互之間對待彼此還算是客氣,並沒有發生像前朝張皇後執掌後宮時那樣的激烈爭鬥。
可景暄越是淡然處之,婉容就越發覺得自己不如景暄,心裏暗憋著一肚子的火,無從發泄。
李進忠死後,皇帝在任命尚敬擔任內侍省監的同時,有意重用祿光庭來與尚敬相互製衡,而祿光庭早在李進忠被殺之前,暗裏地就投向了婉容。待到尚敬發覺不妙,試圖引景暄為後宮靠山,借以壓製祿光庭的膨脹勢頭,由此,兩位內侍省大員的相互傾軋多多少少也給兩位貴妃間帶來了些爭鬥的苗頭。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令婉容悶悶不樂。
這第一件嘛,關乎她和景暄的兄弟。皇帝出於培植朝中新勢力的考慮,同時任命婉容的哥哥獨孤渾和景暄的弟弟景昭為禁軍將領,協助吳弼執掌京兆府、維持京城治安。可兩人到任後,表現卻迥然不同:短短的十幾天時間,景昭就連破大案,取得不斐的政績,被朝野譽為神探國舅;而自己的胞兄則碌碌無為,終日隻知到東、西兩市向富商大賈們索要些財物,拿迴家中度日,被商賈們暗地裏戲稱為揩油國舅。婉容自己落於景暄的下風也就算了,偏偏兩人的兄弟差別如此之大,直叫婉容感到羞於見人。
另一件事則更叫婉容心惱。自從她有了身子,不方便侍寢,為了固寵,避免皇帝移情別戀,不惜把體已的侍女櫻兒進獻給皇帝,以求他能長宿於瑤華宮中。可誰知,這以往瞧著溫順、柔弱的櫻兒狐猸起人來,竟是絲毫不遜於旁人。皇帝自從寵幸了她之後,居然隔三差五地便會找個借口到瑤華宮盤桓一晚,名義上是來看望她和兩個娃兒的,可每每不到二更天就急著要喚櫻兒前來侍寢。前些日子,婉容還為櫻兒甘願舍棄皇上賜予的才人名號,而留在自己身邊感到欣慰,可隨著櫻兒的恩寵日隆,婉容見她整日在自己麵前擺出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反而心生起嫌惡來了。
顧惜朝來到瑤華宮當差的第五天,也就是婉容從娘家來人嘴裏得知他送了一整船的金銀財貨給自己娘家的第二天,婉容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煩悶,借著櫻兒服侍她梳洗時,失手將皇帝賞賜下的一支簪花步搖打碎的錯兒,對她陡然發作起來。
“本宮原本瞧著你雖是個下人,平日的言談舉止,倒有幾分大家閨秀的風範,因此,抬舉你去侍奉皇上。沒承想,你卻越發得張狂起來。這支簪花步搖還是皇帝冊封本宮為貴妃時特地賞下的,今天就這麽毀在你的手裏,改天皇上要是問起,豈不是本宮的一項罪過?”婉容看著嚇得麵容失色、跪倒在自己麵前的櫻兒,越說越氣,伸手在櫻兒的臉上狠狠擰了一把。
“娘娘饒命,都是婢子的錯,要打要罰,但憑娘娘就是。”櫻兒吃痛不起,哽咽著求饒道,“但求娘娘別打壞了婢子的臉麵,免得皇上今晚發現問起,婢子不好迴話。”
婉容聽她居然敢搬出皇帝來壓製自己,更如同火上澆油,由惱轉恨,劈麵便扇了櫻兒一記響亮的耳光,抬高了嗓門罵道:“我把你個不要臉的浪貨,你這話說得倒是乖巧,敢情本宮如今就打不得你了!有本事,你去求皇上封你做個妃子,再來如此與本宮講話!”
櫻兒像是受了極大的委屈,跪在婉容麵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邊哭邊啜泣著申辯道:“娘娘息怒,婢子一心替娘娘打算,卻笨嘴拙舌,話說得有欠思量,還請娘娘恕罪才是。櫻兒打在東宮時就在娘娘身邊侍奉,早已將娘娘視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哪兒敢有冒犯娘娘的心思,更不敢存有一星半點的非分之想。”
婉容見她哭得可憐,念及她畢竟是自己身邊最體已的宮人,心下一軟,卻依然緊繃著臉問道:“一心替本宮打算?本宮倒想聽聽,你是怎麽個替本宮打算的?本宮又何須你來替本宮打算?”
櫻兒抬起頭,擦拭了一把臉上的淚水,怯生生地答道:“婢子****守在娘娘身邊,自不會瞧不出這些日子娘娘的煩心事多,便欲拉扯著,想要皇上多多眷顧咱瑤華宮,也好使娘娘多些與皇上說話解悶兒的機會......”
婉容聽她說得牽強,禁不住冷冷笑道:“你拉扯著皇上,替本宮解悶兒?隻怕你心裏的那點兒小心思還瞞不過本宮的眼睛,想必是你自己眼見得本宮事事都落在人後,起了嫌棄之心,後悔不該做你的才人去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