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台上的所有人中,隻有來興兒知道烏羽飛的厲害,真如芙蓉所說的那樣,李舒一次服下整瓶的烏羽飛後,便完全變成了癡傻瘋癲之人,再也無法禍亂世間,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
然而,芙蓉的所作所為令來興兒無法對她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如果她手中這個小瓶中裝的不是烏羽飛,而是什麽別的東西,抑或即便是烏羽飛,她手中卻另有解藥的話,待自己一走,她便給他服下解藥,到頭來自己豈不是如同被人戲弄了嗎?
來興兒這樣想著,試探著問芙蓉道:“如果將來有一天,他突然醒了過來,恢複了神誌,即或他雖瘋癲,但別人照樣可以打著穎王的旗號造反作亂的話,又該當如何?依小弟之見,姐姐這辦法尚無法保得萬全。”
芙蓉事先已料到來興兒會有此擔心,不緊不慢地答道:“兄弟你想多了。小王爺一旦全數服下瓶中的藥末,即便是神仙降世,也無法救他恢複神誌。想當年,汪才人不過是於半年的時間裏被人在水中摻下了總共不到這半瓶的藥末,就無藥可治,何況今夜要喂他服下整瓶的呢?這是其一;至於你說的第二條嘛,不如這樣好了,你就將他交給姐姐照看,將來倘若果真有人想打穎王的旗號為非作歹的話,我隨時可要了他的性命。還有,納玉妹妹擔心此藥會要了小王爺的命,不妨也與我一起守他一些時日,看看我說的是真是假。”
來興兒仍對芙蓉難以做到完全信任,但聽她勸納玉留在王屋山,與她一道看護李舒,不由得眼前一亮:芙蓉與李舒有殺母之仇,不過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才願用此法保下李舒的一條性命;而納玉雖對太妃懷有感恩之心,但以自己對她的了解,她心中實不願李舒公然反叛朝廷,禍亂世間,有她二人共同守護著一具行屍走肉,相互製約,此事應當無虞。
來興兒雖如此想,一旁躺在地上的李舒卻不幹了。他雖不明白這烏羽飛倒底是什麽樣的藥物,可從幾個人的對話中隱隱約約察覺出此藥是一種可致人瘋顛的神秘恐怖之物,如果自己一次被人灌下一整瓶的話,隻怕今生再難有蘇醒過來的那一天啦。李舒自幼就以聰明、機智見長,如果自己的腦子不好使了,那麽他活在世上就如同一具行屍走肉,和死了有什麽分別呢。李舒躺在地上,腦中幻想著自己服下芙蓉所說的烏羽飛後種種可怕的情形,心中不禁充滿了恐懼,遂趁芙蓉與來興兒、納玉等人說話的空當,使足全身的力氣,緊貼著地,順著傾斜的地勢向軒轅洞口滾了過去,嘴裏還衝著江中石叫道:“孤王已認出你曾孤王身邊的護衛,還不快過來護駕!”原來,江中石上得天台來,曾順嘴稱唿他為王爺,被其時躲在洞中的李舒牢牢給記住了,在此性命攸關之時,眼瞅著納玉已有被芙蓉說服的跡象,他不能不緊緊抓住江中石這根救命稻草。
李舒的垂死掙紮卻收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興兒知道江中石曾做過穎王李舒的貼身護衛,驟然聽到李舒唿喝江中石出手相助,一驚之下,出於戒備,跨步向前,俯身一把揪住了李舒的發髻,用力向後一扯,李舒吃痛不起,頭顱高高仰起,嘴裏發出一聲怪叫。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他嘴巴大張的一瞬間,來興兒單指使力,一把推開了瓶蓋,旋即將一整瓶烏羽飛的藥末盡數給李舒灌了下去......
江中石在李舒突如其來的一聲唿喝下,下意識地便要挺身向前,及至走了兩步,才緩過神來,自言自語道:“我情願跟隨將軍,不要再聽你的號令了。”
芙蓉見來興兒親自動手給李舒灌下了整瓶的烏羽飛,心知大功告成,得償所願,單掌豎於胸前,打了個稽首,口中念道:“善哉,今日之事,如此可以兩全矣。”
隻有納玉,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矛盾:她明知隻有如芙蓉所說那樣做,方能既保全下李舒一條性命,又不留下他繼續反叛朝廷,興風作浪、為害世間的後患,可方才那一瞬間,親眼目睹了來興兒將一整瓶藥末強行灌入了李舒的嘴裏,聯想到從此以後,他便會癡傻瘋癲,如同一具行屍走肉,不免心生憐憫,為李舒落下兩行傷心的淚來。
來興兒手揪著李舒的發髻,將他拖至納玉麵前,帶著一分歉意衝納玉說道:“先前在靈都觀內,是我欺騙了你。眼下我已喂他服下迷藥,雖致他瘋癲,但總算能保下他一條性命,還請你不要怪我才是。”
納玉惱他先前欺騙自己,賭氣地把頭偏向一邊,對來興兒不理不睬。
來興兒心知她替李舒難過,不會立馬迴心轉意,也不多說什麽,轉身徑直來到芙蓉麵前,朗聲說道:“小弟已承全了姐姐的一番心意,但姐姐也須親口答應下小弟一件事來,此事方才可行。”
芙蓉不待來興兒挑明要自己答應他的是何事,便心領神會地應道:“這王屋山靈都觀便是姐姐選下的修行所在,從此以後,我會一心在觀中修道成仙,再不過問世間的俗務啦。我手下的人也都早已做鳥獸散了,這樣,兄弟你可放心了?”
來興兒被她這一說,倒有些難為情起來了:今夜在王屋山天台上,自己迫於納玉的壓力,答應芙蓉,留下李舒一條性命,心中始終不免覺得有所缺憾,得到芙蓉主動做出的遁世歸隱的承諾,才稍稍覺得心安。
聽芙蓉提到手下人,來興兒忍不住向她打聽道:“我義兄駱三兒去了哪裏?前些時承他送來母親的遺發,還未來得及向他道謝......”
芙蓉隻淡淡一笑,避重就輕地答道:“駱三兒嘛,自有他妥善的去處,兄弟你就無須替他操心啦。”(。)
然而,芙蓉的所作所為令來興兒無法對她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如果她手中這個小瓶中裝的不是烏羽飛,而是什麽別的東西,抑或即便是烏羽飛,她手中卻另有解藥的話,待自己一走,她便給他服下解藥,到頭來自己豈不是如同被人戲弄了嗎?
來興兒這樣想著,試探著問芙蓉道:“如果將來有一天,他突然醒了過來,恢複了神誌,即或他雖瘋癲,但別人照樣可以打著穎王的旗號造反作亂的話,又該當如何?依小弟之見,姐姐這辦法尚無法保得萬全。”
芙蓉事先已料到來興兒會有此擔心,不緊不慢地答道:“兄弟你想多了。小王爺一旦全數服下瓶中的藥末,即便是神仙降世,也無法救他恢複神誌。想當年,汪才人不過是於半年的時間裏被人在水中摻下了總共不到這半瓶的藥末,就無藥可治,何況今夜要喂他服下整瓶的呢?這是其一;至於你說的第二條嘛,不如這樣好了,你就將他交給姐姐照看,將來倘若果真有人想打穎王的旗號為非作歹的話,我隨時可要了他的性命。還有,納玉妹妹擔心此藥會要了小王爺的命,不妨也與我一起守他一些時日,看看我說的是真是假。”
來興兒仍對芙蓉難以做到完全信任,但聽她勸納玉留在王屋山,與她一道看護李舒,不由得眼前一亮:芙蓉與李舒有殺母之仇,不過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才願用此法保下李舒的一條性命;而納玉雖對太妃懷有感恩之心,但以自己對她的了解,她心中實不願李舒公然反叛朝廷,禍亂世間,有她二人共同守護著一具行屍走肉,相互製約,此事應當無虞。
來興兒雖如此想,一旁躺在地上的李舒卻不幹了。他雖不明白這烏羽飛倒底是什麽樣的藥物,可從幾個人的對話中隱隱約約察覺出此藥是一種可致人瘋顛的神秘恐怖之物,如果自己一次被人灌下一整瓶的話,隻怕今生再難有蘇醒過來的那一天啦。李舒自幼就以聰明、機智見長,如果自己的腦子不好使了,那麽他活在世上就如同一具行屍走肉,和死了有什麽分別呢。李舒躺在地上,腦中幻想著自己服下芙蓉所說的烏羽飛後種種可怕的情形,心中不禁充滿了恐懼,遂趁芙蓉與來興兒、納玉等人說話的空當,使足全身的力氣,緊貼著地,順著傾斜的地勢向軒轅洞口滾了過去,嘴裏還衝著江中石叫道:“孤王已認出你曾孤王身邊的護衛,還不快過來護駕!”原來,江中石上得天台來,曾順嘴稱唿他為王爺,被其時躲在洞中的李舒牢牢給記住了,在此性命攸關之時,眼瞅著納玉已有被芙蓉說服的跡象,他不能不緊緊抓住江中石這根救命稻草。
李舒的垂死掙紮卻收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興兒知道江中石曾做過穎王李舒的貼身護衛,驟然聽到李舒唿喝江中石出手相助,一驚之下,出於戒備,跨步向前,俯身一把揪住了李舒的發髻,用力向後一扯,李舒吃痛不起,頭顱高高仰起,嘴裏發出一聲怪叫。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他嘴巴大張的一瞬間,來興兒單指使力,一把推開了瓶蓋,旋即將一整瓶烏羽飛的藥末盡數給李舒灌了下去......
江中石在李舒突如其來的一聲唿喝下,下意識地便要挺身向前,及至走了兩步,才緩過神來,自言自語道:“我情願跟隨將軍,不要再聽你的號令了。”
芙蓉見來興兒親自動手給李舒灌下了整瓶的烏羽飛,心知大功告成,得償所願,單掌豎於胸前,打了個稽首,口中念道:“善哉,今日之事,如此可以兩全矣。”
隻有納玉,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矛盾:她明知隻有如芙蓉所說那樣做,方能既保全下李舒一條性命,又不留下他繼續反叛朝廷,興風作浪、為害世間的後患,可方才那一瞬間,親眼目睹了來興兒將一整瓶藥末強行灌入了李舒的嘴裏,聯想到從此以後,他便會癡傻瘋癲,如同一具行屍走肉,不免心生憐憫,為李舒落下兩行傷心的淚來。
來興兒手揪著李舒的發髻,將他拖至納玉麵前,帶著一分歉意衝納玉說道:“先前在靈都觀內,是我欺騙了你。眼下我已喂他服下迷藥,雖致他瘋癲,但總算能保下他一條性命,還請你不要怪我才是。”
納玉惱他先前欺騙自己,賭氣地把頭偏向一邊,對來興兒不理不睬。
來興兒心知她替李舒難過,不會立馬迴心轉意,也不多說什麽,轉身徑直來到芙蓉麵前,朗聲說道:“小弟已承全了姐姐的一番心意,但姐姐也須親口答應下小弟一件事來,此事方才可行。”
芙蓉不待來興兒挑明要自己答應他的是何事,便心領神會地應道:“這王屋山靈都觀便是姐姐選下的修行所在,從此以後,我會一心在觀中修道成仙,再不過問世間的俗務啦。我手下的人也都早已做鳥獸散了,這樣,兄弟你可放心了?”
來興兒被她這一說,倒有些難為情起來了:今夜在王屋山天台上,自己迫於納玉的壓力,答應芙蓉,留下李舒一條性命,心中始終不免覺得有所缺憾,得到芙蓉主動做出的遁世歸隱的承諾,才稍稍覺得心安。
聽芙蓉提到手下人,來興兒忍不住向她打聽道:“我義兄駱三兒去了哪裏?前些時承他送來母親的遺發,還未來得及向他道謝......”
芙蓉隻淡淡一笑,避重就輕地答道:“駱三兒嘛,自有他妥善的去處,兄弟你就無須替他操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