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天無斷更的書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納玉出了金仙觀,心下不免躑躅起來:長寧長公主已死,自己才被發落到她府上不久,與府中上下人等皆不十分熟悉,況且長公主死在李進忠手上,說不準長公府中仍埋伏有他的眼線,自己如貿然迴那裏落腳,豈不正入了他的圈套?
可是,如果不迴長公主府的話,在這繁華似錦的長安城中,納玉還真想不出一個可以安身的地方來。
未入城前,來興兒倒是對她說過,如果迴長公主府不便的話,他可以設法在京城內幫她找個暫且棲身的地方。對於這個與自己年齡差相仿佛的小宦者,納玉總覺得有些令人放心不下,可每迴一想到他,自己又會莫名其妙地感到臉紅耳熱。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何以會這樣。
自從年幼時跟隨父親護送如今的太妃不遠千裏來長安和親,這幾年間,她雖然身處大明宮中,然而平時結交甚至熟識的人並不多。
也許是出身南蠻小邦的原因吧,當她被太妃向父親討來入宮做了一名侍女以後,周圍的宮人、宦者雖然瞧在她與太妃的這層關係上,表明上對她還算客氣,可是,納玉卻時常能夠敏感地察覺出他們其實打心眼兒裏是瞧不起自己的。
隻有久在浴堂殿當差做雜役的鍾氏是真心喜愛這個眉目清秀、一嘴南蠻口音的小姑娘。甚至還在太妃熟識鍾氏之前,納玉就已經在跟隨鍾氏習學她家傳的“天音”秘技了
姐姐納珠一直隨父親生活在軍營駐地,後又嫁與張諒為妾,姐妹倆通常見不著麵。所以,當三年前父親兵敗被處斬之後,納玉在長安城中最為親近的人就要算是鍾嬤嬤了。正因如此,她在尚服局中聽到鍾嬤嬤私下裏誇獎來興兒是個心地善良、古道熱腸的小娃娃時,才在心中對這個僅謀過一迴麵的小宦者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從使團前往邏些的半途於星宿川遇襲開始,到邏些城中數次出手相助,直至兩人一同逃離邏些,千裏相伴返迴長安,納玉也弄不明白,每逢來興兒遇到了危難,自己何以會不自覺地就想要幫他一把。難道僅僅因為聽了鍾嬤嬤誇讚他的一番話嗎?
一想到方才在金仙觀中聽那個自稱是七仙媛的女道士說起鍾嬤嬤也死在了李進忠手裏,納玉心中就充滿了仇恨。她要殺了李進忠,為長寧、為鍾嬤嬤甚至是為太妃報仇!
納玉這樣想著,快步走出獨柳巷,徑直朝著城東的晉國公府奔去。
李進忠的晉國公府位於朱雀大街的仁化裏,與景雲叢的東陽郡公府相距並不遠。然而,若論起戒備森嚴來,卻遠非名義上是全國兵馬統帥的景府能夠相比擬的。
原來,李進忠三個月前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一舉擊潰張皇後的勢力,扶保太子登極做了皇帝以後,擔心暗伏於長安城中的眾多張氏殘黨會找他報仇,未經皇帝允準,便擅自做主,動用二百名禁軍軍士充做晉國公府護衛,把自己的府邸守護地鐵桶一般。
納玉遠遠地望見仁化裏的坊門外站著四名手持長戟的禁軍軍士,正在逐個盤查進出裏坊的行人,心知想要從坊門進入仁化裏,靠近晉國公府已無可能,遂掉轉方向,沿著仁化裏的坊牆向南走去。
按她心中所想,是要找到一處不為所注意的所在,翻牆而入。不料圍著坊牆走了多半圈,卻發現沿著坊牆,每隔百步就有一名禁軍軍士在來往巡查、把守,根本不給人以翻牆進入仁化裏的任何機會。
就在納玉感覺到無計可施之際,由遠及近忽然傳來了一群人的唿喝之聲:“快抓住他,韋老爺發下話來,有擒獲波護者,賞黃金五兩哪!”
納玉被街上的行人裹挾著迅速閃在了道邊。隻聽旁邊有人低聲議論道:“這波護不是前些時被曾大尹親自出手拿住,關在萬年縣的大牢裏嗎?難道有人敢劫獄救他出來不成?”
另一人忙打斷他,說道:“聽那唿喝之聲,分明是有人已將波護從牢中救出,被差官們發現,正向咱們這兒追過來呢。”
眾人說話的功夫,隻見從東麵飛也似地跑過來三四個身著胡服的漢子,為首一人眼見此處人多,遂朝身後的同伴揮手示意,要他們別停下,繼續向前跑。自己則隨手抓起道旁站著的一個行人,直衝進臨街的一家藥鋪。
過不多時,又見一二十名身著公服、手持棍棒的縣衙差役大聲吆喝著追了過來。
負責在坊牆各處把守的禁軍軍士們閑極無聊,突然見到有熱鬧可瞧,紛紛聚攏了過來,有給差役們指明那幾個胡人逃跑方向的,有慫恿著差役進藥鋪拿人的。
帶隊的夥長欲上前攔阻,又被四散趕路的行人夾在中間,不得脫身,隻得高聲吆喝著手下的軍士趕緊迴到崗位上去,卻不見有人聽從。一時間,場麵變得異常混亂起來。
納玉瞅準這是個趁亂進入仁化裏的良機,正欲邁步向坊牆根靠攏過去。冷不丁身後有人伸手將她一把扯住,勸止道:“姑娘且莫莽撞行事。”
納玉轉迴頭看時,見說話的竟是太妃跟前侍奉的孫嬤嬤,不禁又驚又喜道:“嬤嬤,怎麽是你?”
孫嬤嬤警覺地朝身前身後掃視了兩眼,衝納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音說道:“這裏不是講話的所在。你到南內西邊的金明門等著我,咱們換個地方說話。”
不待納玉答應,孫嬤嬤已隨著人群先離開了。
納玉知道,鍾嬤嬤三年前調至尚服局任掌衣後,這位孫嬤嬤就代替了她的位置,也算得上太妃跟兒前數一數二的親信。她既要自己換個地方說話,必定有重要的事告訴自己。故而,納玉毫不猶豫地改變了主意,決定按孫嬤嬤所說,前往金明門待待與她會麵。
跟隨鍾嬤嬤在尚服局當差時,納玉就經常奉鍾嬤嬤之命來往於大明宮和南內之間傳送消息,對南內並不陌生。當她穿街過巷來到金明門外時,一眼便瞧見孫嬤嬤已站在那裏候著自己了。(未完待續。)
可是,如果不迴長公主府的話,在這繁華似錦的長安城中,納玉還真想不出一個可以安身的地方來。
未入城前,來興兒倒是對她說過,如果迴長公主府不便的話,他可以設法在京城內幫她找個暫且棲身的地方。對於這個與自己年齡差相仿佛的小宦者,納玉總覺得有些令人放心不下,可每迴一想到他,自己又會莫名其妙地感到臉紅耳熱。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何以會這樣。
自從年幼時跟隨父親護送如今的太妃不遠千裏來長安和親,這幾年間,她雖然身處大明宮中,然而平時結交甚至熟識的人並不多。
也許是出身南蠻小邦的原因吧,當她被太妃向父親討來入宮做了一名侍女以後,周圍的宮人、宦者雖然瞧在她與太妃的這層關係上,表明上對她還算客氣,可是,納玉卻時常能夠敏感地察覺出他們其實打心眼兒裏是瞧不起自己的。
隻有久在浴堂殿當差做雜役的鍾氏是真心喜愛這個眉目清秀、一嘴南蠻口音的小姑娘。甚至還在太妃熟識鍾氏之前,納玉就已經在跟隨鍾氏習學她家傳的“天音”秘技了
姐姐納珠一直隨父親生活在軍營駐地,後又嫁與張諒為妾,姐妹倆通常見不著麵。所以,當三年前父親兵敗被處斬之後,納玉在長安城中最為親近的人就要算是鍾嬤嬤了。正因如此,她在尚服局中聽到鍾嬤嬤私下裏誇獎來興兒是個心地善良、古道熱腸的小娃娃時,才在心中對這個僅謀過一迴麵的小宦者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從使團前往邏些的半途於星宿川遇襲開始,到邏些城中數次出手相助,直至兩人一同逃離邏些,千裏相伴返迴長安,納玉也弄不明白,每逢來興兒遇到了危難,自己何以會不自覺地就想要幫他一把。難道僅僅因為聽了鍾嬤嬤誇讚他的一番話嗎?
一想到方才在金仙觀中聽那個自稱是七仙媛的女道士說起鍾嬤嬤也死在了李進忠手裏,納玉心中就充滿了仇恨。她要殺了李進忠,為長寧、為鍾嬤嬤甚至是為太妃報仇!
納玉這樣想著,快步走出獨柳巷,徑直朝著城東的晉國公府奔去。
李進忠的晉國公府位於朱雀大街的仁化裏,與景雲叢的東陽郡公府相距並不遠。然而,若論起戒備森嚴來,卻遠非名義上是全國兵馬統帥的景府能夠相比擬的。
原來,李進忠三個月前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一舉擊潰張皇後的勢力,扶保太子登極做了皇帝以後,擔心暗伏於長安城中的眾多張氏殘黨會找他報仇,未經皇帝允準,便擅自做主,動用二百名禁軍軍士充做晉國公府護衛,把自己的府邸守護地鐵桶一般。
納玉遠遠地望見仁化裏的坊門外站著四名手持長戟的禁軍軍士,正在逐個盤查進出裏坊的行人,心知想要從坊門進入仁化裏,靠近晉國公府已無可能,遂掉轉方向,沿著仁化裏的坊牆向南走去。
按她心中所想,是要找到一處不為所注意的所在,翻牆而入。不料圍著坊牆走了多半圈,卻發現沿著坊牆,每隔百步就有一名禁軍軍士在來往巡查、把守,根本不給人以翻牆進入仁化裏的任何機會。
就在納玉感覺到無計可施之際,由遠及近忽然傳來了一群人的唿喝之聲:“快抓住他,韋老爺發下話來,有擒獲波護者,賞黃金五兩哪!”
納玉被街上的行人裹挾著迅速閃在了道邊。隻聽旁邊有人低聲議論道:“這波護不是前些時被曾大尹親自出手拿住,關在萬年縣的大牢裏嗎?難道有人敢劫獄救他出來不成?”
另一人忙打斷他,說道:“聽那唿喝之聲,分明是有人已將波護從牢中救出,被差官們發現,正向咱們這兒追過來呢。”
眾人說話的功夫,隻見從東麵飛也似地跑過來三四個身著胡服的漢子,為首一人眼見此處人多,遂朝身後的同伴揮手示意,要他們別停下,繼續向前跑。自己則隨手抓起道旁站著的一個行人,直衝進臨街的一家藥鋪。
過不多時,又見一二十名身著公服、手持棍棒的縣衙差役大聲吆喝著追了過來。
負責在坊牆各處把守的禁軍軍士們閑極無聊,突然見到有熱鬧可瞧,紛紛聚攏了過來,有給差役們指明那幾個胡人逃跑方向的,有慫恿著差役進藥鋪拿人的。
帶隊的夥長欲上前攔阻,又被四散趕路的行人夾在中間,不得脫身,隻得高聲吆喝著手下的軍士趕緊迴到崗位上去,卻不見有人聽從。一時間,場麵變得異常混亂起來。
納玉瞅準這是個趁亂進入仁化裏的良機,正欲邁步向坊牆根靠攏過去。冷不丁身後有人伸手將她一把扯住,勸止道:“姑娘且莫莽撞行事。”
納玉轉迴頭看時,見說話的竟是太妃跟前侍奉的孫嬤嬤,不禁又驚又喜道:“嬤嬤,怎麽是你?”
孫嬤嬤警覺地朝身前身後掃視了兩眼,衝納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聲音說道:“這裏不是講話的所在。你到南內西邊的金明門等著我,咱們換個地方說話。”
不待納玉答應,孫嬤嬤已隨著人群先離開了。
納玉知道,鍾嬤嬤三年前調至尚服局任掌衣後,這位孫嬤嬤就代替了她的位置,也算得上太妃跟兒前數一數二的親信。她既要自己換個地方說話,必定有重要的事告訴自己。故而,納玉毫不猶豫地改變了主意,決定按孫嬤嬤所說,前往金明門待待與她會麵。
跟隨鍾嬤嬤在尚服局當差時,納玉就經常奉鍾嬤嬤之命來往於大明宮和南內之間傳送消息,對南內並不陌生。當她穿街過巷來到金明門外時,一眼便瞧見孫嬤嬤已站在那裏候著自己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