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宗見來興兒果然就是睦王,多少有些意外,同時又有幾分得意,趁眾人重新分賓主落座的空兒附在貢布耳邊悄悄嘀咕了幾句,貢布聽後,目光一跳,並沒理睬他,而是向居中而坐的來興兒說道:“得知使團中途遭遇歹人襲擾,貧僧頗為殿下之安危感到擔憂,今見殿下安然無恙,貧僧甚覺心慰。貧僧年幼時有緣侍奉昆陽公主,承蒙公主多年教誨,至今思之仍感獲益良多,因此對中土文明心懷敬仰,對中土之人心存親近,今日有幸一睹睦王殿下風采,貧僧心中更是充滿了歡喜,但願將來有緣能親赴中土一遊,方覺不枉此生。”
來興兒在座中略欠了欠身,說道:“父皇如今既有心與吐蕃和親修好,上師正當盛年,來日小王願陪上師到長安、洛陽各處走走,助上師了此心願。”
貢布說聲“如此多謝了”,手撚佛珠沉思片刻,方才開口問道:“睦王殿下既奉****皇帝旨意前來邏些城提親修好,對敝邦朝中情形可略知一二?”
來興兒扮做睦王,完全是身不由已,遵命行事,隻道是在此處與真睦王會合後便可交差,他一心想著到邏些城中為母親贖身,哪裏會留意打聽吐藩朝中的人和事,因此聽到貢布這一問,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了下首坐著的林樹。
林樹陪坐在下首,臉上雖掛著笑容,心裏卻緊張到了極點,他見貢布看似在與來興兒寒喧閑聊,話裏話外卻透露出試探之意,暗暗為來興兒捏了把汗,此刻目光與來興兒相接,已知他的心意,遂拱手向貢布道:“睦王年少,我等又是臨時受命而來,對貴邦朝中諸事暫未及留意,如方便的話。上師可否略作紹介?”
貢布輕輕歎息一聲,目視廳外,徐徐說道:“睦王殿下,林、尚兩位大人。貧僧實言相告,貧僧此來,一則出於擔心睦王殿下的安危,二則也想於****使團入城麵見讚普之前,將我所知道的一些情況當麵告知諸位。以免到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貽誤了兩國和親修好的大計。”
來興兒、林樹、尚敬等人見他說得鄭重,猜想吐蕃朝中必是發生了不利於兩國修好的事,都不由得屏住了唿吸,靜靜地等待貢布接著往下說。
“我朝赤德讚普賢明仁厚,可稱得上是一代明君。奈何他從小遭吐蕃王室中奸人陷害,將其遺棄在貢嘎山口的一個普通牧民家中,一直長到了二十八歲。由於長期缺衣少食,讚普身體虛弱多病,耐受不得任何勞累。沒有精力應付諸多朝政,因此,如今吐蕃朝中日常的大小政務皆由大論朗格、小論多措代為操持,而軍權隻掌握在納悉摩將軍一人手中。”
“納悉摩將軍出身南越洞蠻部落,多年來全憑麾下一支無堅不摧的‘天蠍軍’走南闖北,扶助赤德讚普平定了各方叛亂,使吐蕃重新走向了興盛,若論起他的忠心來,沒有任何人能夠與之相比。但是,由於他出身卑微。完全倚仗刀槍起家,一步步躋身朝堂,終至顯貴,他對實際利益看得分外重。用你們中土的話說。就是有點兒見利忘義。前些時,大燕國皇帝曾派使臣到邏些來,許以河隴間上千裏土地作為報答,請讚普發重兵進攻西川,以牽製****的兵力,若非****皇帝及時派睦王殿下前來提親修好。今日你我兩國間隻恐要重燃戰火了。”
所謂大燕國皇帝,指的就是叛軍首領危不全。看來河中前線傳來的軍報所言不虛,叛軍果然先行一步,派人到了吐蕃。林樹暗自思忖著,向貢布問道:“依上師所言,貴邦至今未發一兵一卒,可是在等我朝使團前來談判,好待價而沽?”
貢布被他如此直白的問話激得麵色一紅,照實答道:“林大人的話盡管尖利,貧僧也隻得承認,目前吐蕃朝中以納悉摩將軍為首的多數朝臣皆心存此念。不過,事態將會向何處發展,還要視睦王殿下而定。這也是貧僧放心不下之處。”
林樹心念一閃,忙賠著笑說道:“下官急不擇言,唐突了。聽上師話中的意思,上師在此事上所持立場顯然和納悉摩有所不同,而上師方才又提到,納悉摩將軍獨攬朝綱。如此一來,下官可有些犯糊塗了,不知赤德讚普的心意如何?”
貢布望了來興兒一眼,也嗬嗬笑道:“林大人精明過人,已從貧僧話中聽出了些意味。昆陽公主對貧僧曾有知遇、教導之恩,貧僧不揣冒昧,特來告知個中情形,希望睦王殿下有所預備,臨事時不致倉猝慌亂罷了,除此之外,別無它意。貧僧身份特殊,隻能言及於此,請諸位見諒。”
說罷,也不待林樹再說什麽,轉身問央宗道:“****使團的行程安排好了嗎?快說與睦王及諸位大人聽聽。”
央宗遵命說道:“明日天明出發,預計天黑前進入邏些城,後日整裝休沐一天,次日晉見讚普,呈遞國書……”
來興兒等人聽了,俱都無話。貢布遂起身告辭,向來興兒合掌說道:“明日一早,貧僧便來驛站陪睦王殿下趕赴邏些城,望殿下不負聖命,順利完成使命。”
待貢布一行走後,尚敬緊鎖雙眉,不無擔心地問林樹道:“林大人,我怎麽瞅著這吐蕃國的上師像是瞧破了什麽,你說,咱們這樣做下去,萬一到時當場被人拆穿,豈不誤了朝廷大事?”
林樹目光盯在來興兒身上,思慮多時,坦然答道:“睦王殿下至今未到,定是路上遇到了意外。於今之際,咱們已別無退路,隻能按昨日議定的辦法行事,才能確保不辱使命。況且貢布此來,有利於咱們完成使命,不管他瞧破了什麽,我已料定,他都是咱們的朋友,而非敵人。興兒,你務必要謹記這一點。”
來興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未完待續。)
來興兒在座中略欠了欠身,說道:“父皇如今既有心與吐蕃和親修好,上師正當盛年,來日小王願陪上師到長安、洛陽各處走走,助上師了此心願。”
貢布說聲“如此多謝了”,手撚佛珠沉思片刻,方才開口問道:“睦王殿下既奉****皇帝旨意前來邏些城提親修好,對敝邦朝中情形可略知一二?”
來興兒扮做睦王,完全是身不由已,遵命行事,隻道是在此處與真睦王會合後便可交差,他一心想著到邏些城中為母親贖身,哪裏會留意打聽吐藩朝中的人和事,因此聽到貢布這一問,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了下首坐著的林樹。
林樹陪坐在下首,臉上雖掛著笑容,心裏卻緊張到了極點,他見貢布看似在與來興兒寒喧閑聊,話裏話外卻透露出試探之意,暗暗為來興兒捏了把汗,此刻目光與來興兒相接,已知他的心意,遂拱手向貢布道:“睦王年少,我等又是臨時受命而來,對貴邦朝中諸事暫未及留意,如方便的話。上師可否略作紹介?”
貢布輕輕歎息一聲,目視廳外,徐徐說道:“睦王殿下,林、尚兩位大人。貧僧實言相告,貧僧此來,一則出於擔心睦王殿下的安危,二則也想於****使團入城麵見讚普之前,將我所知道的一些情況當麵告知諸位。以免到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貽誤了兩國和親修好的大計。”
來興兒、林樹、尚敬等人見他說得鄭重,猜想吐蕃朝中必是發生了不利於兩國修好的事,都不由得屏住了唿吸,靜靜地等待貢布接著往下說。
“我朝赤德讚普賢明仁厚,可稱得上是一代明君。奈何他從小遭吐蕃王室中奸人陷害,將其遺棄在貢嘎山口的一個普通牧民家中,一直長到了二十八歲。由於長期缺衣少食,讚普身體虛弱多病,耐受不得任何勞累。沒有精力應付諸多朝政,因此,如今吐蕃朝中日常的大小政務皆由大論朗格、小論多措代為操持,而軍權隻掌握在納悉摩將軍一人手中。”
“納悉摩將軍出身南越洞蠻部落,多年來全憑麾下一支無堅不摧的‘天蠍軍’走南闖北,扶助赤德讚普平定了各方叛亂,使吐蕃重新走向了興盛,若論起他的忠心來,沒有任何人能夠與之相比。但是,由於他出身卑微。完全倚仗刀槍起家,一步步躋身朝堂,終至顯貴,他對實際利益看得分外重。用你們中土的話說。就是有點兒見利忘義。前些時,大燕國皇帝曾派使臣到邏些來,許以河隴間上千裏土地作為報答,請讚普發重兵進攻西川,以牽製****的兵力,若非****皇帝及時派睦王殿下前來提親修好。今日你我兩國間隻恐要重燃戰火了。”
所謂大燕國皇帝,指的就是叛軍首領危不全。看來河中前線傳來的軍報所言不虛,叛軍果然先行一步,派人到了吐蕃。林樹暗自思忖著,向貢布問道:“依上師所言,貴邦至今未發一兵一卒,可是在等我朝使團前來談判,好待價而沽?”
貢布被他如此直白的問話激得麵色一紅,照實答道:“林大人的話盡管尖利,貧僧也隻得承認,目前吐蕃朝中以納悉摩將軍為首的多數朝臣皆心存此念。不過,事態將會向何處發展,還要視睦王殿下而定。這也是貧僧放心不下之處。”
林樹心念一閃,忙賠著笑說道:“下官急不擇言,唐突了。聽上師話中的意思,上師在此事上所持立場顯然和納悉摩有所不同,而上師方才又提到,納悉摩將軍獨攬朝綱。如此一來,下官可有些犯糊塗了,不知赤德讚普的心意如何?”
貢布望了來興兒一眼,也嗬嗬笑道:“林大人精明過人,已從貧僧話中聽出了些意味。昆陽公主對貧僧曾有知遇、教導之恩,貧僧不揣冒昧,特來告知個中情形,希望睦王殿下有所預備,臨事時不致倉猝慌亂罷了,除此之外,別無它意。貧僧身份特殊,隻能言及於此,請諸位見諒。”
說罷,也不待林樹再說什麽,轉身問央宗道:“****使團的行程安排好了嗎?快說與睦王及諸位大人聽聽。”
央宗遵命說道:“明日天明出發,預計天黑前進入邏些城,後日整裝休沐一天,次日晉見讚普,呈遞國書……”
來興兒等人聽了,俱都無話。貢布遂起身告辭,向來興兒合掌說道:“明日一早,貧僧便來驛站陪睦王殿下趕赴邏些城,望殿下不負聖命,順利完成使命。”
待貢布一行走後,尚敬緊鎖雙眉,不無擔心地問林樹道:“林大人,我怎麽瞅著這吐蕃國的上師像是瞧破了什麽,你說,咱們這樣做下去,萬一到時當場被人拆穿,豈不誤了朝廷大事?”
林樹目光盯在來興兒身上,思慮多時,坦然答道:“睦王殿下至今未到,定是路上遇到了意外。於今之際,咱們已別無退路,隻能按昨日議定的辦法行事,才能確保不辱使命。況且貢布此來,有利於咱們完成使命,不管他瞧破了什麽,我已料定,他都是咱們的朋友,而非敵人。興兒,你務必要謹記這一點。”
來興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