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然而,令身在千裏之外的林樹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是,幾乎在他們隘口遇襲的同時,睦王被他的叔叔,昔日的穎王,如今的江陵王李舒強行留置在江陵城內的消息就傳迴了長安朝中。隻是由於接到這個消息後,朝堂之上起了激烈的爭執,才耽擱了向林樹為首的西路使團傳達消息,使得他們至今仍如坐針氈、坐臥不安。
同遠在千裏之外的林樹差相仿佛,大明宮裏的皇帝近幾天也處於左右為難的困境之中。
以中書令、晉國公李進忠為首的大多數朝臣聞知睦王被原因不明的留置在江陵城之後,都主張立即調兵圍剿江陵城,逼迫李舒交還睦王,同時,將李舒的母親麗太妃和妹妹長寧公主收監拘押充做人質,停罷與吐蕃的和親之議。
而以柳毅為首的少數幾名大臣則堅持認為江陵王把睦王留在江陵城,不過是出於兄妹親情的考慮,想以此奉勸皇帝收迴遠嫁長寧公主的詔命,叛心未露,反跡未明,如果此時朝廷貿然派兵征討,一則極易逼反江陵王,二則於睦王的性命安危不利。因此,他們主張充分利用江陵王的生母和胞妹都在朝廷掌控之下的有利條件,恩威並施,以撫為主,派重臣前往江陵遊說、誘使江陵王主動放睦王南行,以完成修好吐蕃,安定南方的使命,使朝廷能夠騰出更多的兵力全力平叛。
憑心而論,皇帝以為柳毅等人的分析更接近於實際。江陵王頗具軍事才幹,這一點無可置疑。自從兩年前先帝任他為天下兵馬元帥,率軍成功收複東都以來,在他主持下,北討叛軍。南抗吐蕃,雖未取得過大捷,也使得朝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形勢下,在南北兩個戰場上均與對手拉鋸相持。堪堪戰了個平手。
然而,正是由於李舒掌過軍、打過仗的原因,他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以他目前的實力想要扯旗造反,無異於以卵擊石:漫說他僅有二百戶的食邑,麾下甘受其驅使的兵士不足兩千。即就江陵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說,東南西北四麵均有各道節度使的重兵把守,隻要長安城中傳下一紙詔命,四路並進,官軍不出一個對時就可拿下江陵城。以李舒的頭腦分析,在這樣的形勢下,他斷不致做出公然與朝廷作對這樣的蠢事。
那麽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一個:他想以軟禁睦王來勸諫自己,停罷與吐蕃的和議,或者至少拖延長寧公主遠嫁外藩的時日?不對,以江陵王目前的處境而言。他似乎更應該安分守已地做好他的藩王才是,犯不著鹵莽地以軟禁皇長子、朝廷欽命的和親大使這種方式來要脅朝廷,那樣隻會引來朝廷對他的猜疑,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連這種可能性也可排除的話,李舒這麽做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皇帝屏退眾人,把自己關在延英殿裏,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翻來覆去地想著江陵王留置睦王的各種可能性,直至太陽落山,也沒琢磨出個頭緒來。
吳孝忠和王保兒兩人一前一後囁手囁腳走了進來。今兒謝良臣被李進忠喚去商議清理宮務的善後事宜。隻得由吳孝忠臨時頂班跟著皇帝侍候。他才入宮當差不久,對大明宮裏的諸種規矩還不甚熟悉,走至皇帝麵前,躬身迴道:“啟稟萬歲。南內的太妃娘娘派人過來求見,現在殿外候著。”
皇帝眉棱一聳,沒做理會,反而向他身後的王保兒問道:“你有何事迴朕啊?”王保兒是他親自挑選來的貼身小宦者,專門負責皇帝日常的起居瑣事。
王保兒最近可謂喜事不斷,先是幹爹尚敬被赦。入大明宮做了內常侍,沒過幾天,他又被皇帝欽點從後宮調至皇帝跟前當差。這些天來,樂得他每天早晚都要悄悄地焚香禮佛,暗自禱告一番,指盼著能夠從此飛黃騰達,好運連連。
“眼下日頭已經落山了,不知爺的晚膳要放在哪兒用,奴才好去向尚膳房交待一聲。”王保兒眉眼兒間堆滿了笑意,小心翼翼地答道。
“朕還不饑,你的事等下再說。”皇帝把目光重新移向吳孝忠,加重語氣責備道,“太妃有事不通過南內監稟奏,怎麽差人直接找到了這裏?你們內侍省自己定下的規矩自己不曉得嗎?”
吳孝忠登時慌了神,漲紅了臉,呆立著不知該如何迴話。
“太妃派來的是什麽人哪?”皇帝知道吳孝忠不習宮規,未做深責,接著問道。
吳孝忠嗑嗑巴巴地迴道:“是……是太妃……娘娘……跟兒前的孫……嬤嬤。”
皇帝被吳孝忠這副窘相逗得撲哧一笑,指著殿外衝他吩咐道:“不管是娘,還是孫,朕一概不見。告訴她迴去稟報太妃,朕不日即有旨意給太妃,讓太妃好生在南內候著便是。”
吳孝忠一愣之後迴過味兒來,知道皇帝是在打趣自己,憨笑著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皇帝盯著王保兒問道:“櫻兒還在院門那兒守著?”
王保兒瞧不出皇帝是喜是怒,陪著笑點點頭,答道:“娘娘有好幾天沒見著皇上了,您看……?”
“有你時時隨在朕身邊還不放心,是不是擔心那些個新選進來的宮嬪們狐媚朕躬啊?醋意十足,可有違婦道啊!”
王保兒聽皇帝辭氣不善,忙道:“是,是,小的這就去叫櫻兒迴去,以後再也不要來了。”
“慢著,”皇帝攔住王保兒,抬腿大踏步就往外走,邊走邊說道,“朕還是親自去跟她說吧。”
王保兒一溜小跑地跟著皇帝出了延英殿,來到通向後宮內苑的院門處,見櫻兒仍立在門邊不住地向院內張望,遂擠眉弄眼兒地衝她使了個眼色。櫻兒見了皇帝,哪兒還留意得他的表情,衝著皇帝飄然施禮道:“婢女見過皇上。”
皇帝腳步不停地出了院門,朝著太掖池畔的後宮走去,隻對櫻兒撇下了一句話:“今晚朕有事同惠妃商議,明晚叫麗妃在宮裏候著朕吧。”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迴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然而,令身在千裏之外的林樹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是,幾乎在他們隘口遇襲的同時,睦王被他的叔叔,昔日的穎王,如今的江陵王李舒強行留置在江陵城內的消息就傳迴了長安朝中。隻是由於接到這個消息後,朝堂之上起了激烈的爭執,才耽擱了向林樹為首的西路使團傳達消息,使得他們至今仍如坐針氈、坐臥不安。
同遠在千裏之外的林樹差相仿佛,大明宮裏的皇帝近幾天也處於左右為難的困境之中。
以中書令、晉國公李進忠為首的大多數朝臣聞知睦王被原因不明的留置在江陵城之後,都主張立即調兵圍剿江陵城,逼迫李舒交還睦王,同時,將李舒的母親麗太妃和妹妹長寧公主收監拘押充做人質,停罷與吐蕃的和親之議。
而以柳毅為首的少數幾名大臣則堅持認為江陵王把睦王留在江陵城,不過是出於兄妹親情的考慮,想以此奉勸皇帝收迴遠嫁長寧公主的詔命,叛心未露,反跡未明,如果此時朝廷貿然派兵征討,一則極易逼反江陵王,二則於睦王的性命安危不利。因此,他們主張充分利用江陵王的生母和胞妹都在朝廷掌控之下的有利條件,恩威並施,以撫為主,派重臣前往江陵遊說、誘使江陵王主動放睦王南行,以完成修好吐蕃,安定南方的使命,使朝廷能夠騰出更多的兵力全力平叛。
憑心而論,皇帝以為柳毅等人的分析更接近於實際。江陵王頗具軍事才幹,這一點無可置疑。自從兩年前先帝任他為天下兵馬元帥,率軍成功收複東都以來,在他主持下,北討叛軍。南抗吐蕃,雖未取得過大捷,也使得朝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形勢下,在南北兩個戰場上均與對手拉鋸相持。堪堪戰了個平手。
然而,正是由於李舒掌過軍、打過仗的原因,他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以他目前的實力想要扯旗造反,無異於以卵擊石:漫說他僅有二百戶的食邑,麾下甘受其驅使的兵士不足兩千。即就江陵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說,東南西北四麵均有各道節度使的重兵把守,隻要長安城中傳下一紙詔命,四路並進,官軍不出一個對時就可拿下江陵城。以李舒的頭腦分析,在這樣的形勢下,他斷不致做出公然與朝廷作對這樣的蠢事。
那麽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一個:他想以軟禁睦王來勸諫自己,停罷與吐蕃的和議,或者至少拖延長寧公主遠嫁外藩的時日?不對,以江陵王目前的處境而言。他似乎更應該安分守已地做好他的藩王才是,犯不著鹵莽地以軟禁皇長子、朝廷欽命的和親大使這種方式來要脅朝廷,那樣隻會引來朝廷對他的猜疑,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連這種可能性也可排除的話,李舒這麽做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皇帝屏退眾人,把自己關在延英殿裏,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翻來覆去地想著江陵王留置睦王的各種可能性,直至太陽落山,也沒琢磨出個頭緒來。
吳孝忠和王保兒兩人一前一後囁手囁腳走了進來。今兒謝良臣被李進忠喚去商議清理宮務的善後事宜。隻得由吳孝忠臨時頂班跟著皇帝侍候。他才入宮當差不久,對大明宮裏的諸種規矩還不甚熟悉,走至皇帝麵前,躬身迴道:“啟稟萬歲。南內的太妃娘娘派人過來求見,現在殿外候著。”
皇帝眉棱一聳,沒做理會,反而向他身後的王保兒問道:“你有何事迴朕啊?”王保兒是他親自挑選來的貼身小宦者,專門負責皇帝日常的起居瑣事。
王保兒最近可謂喜事不斷,先是幹爹尚敬被赦。入大明宮做了內常侍,沒過幾天,他又被皇帝欽點從後宮調至皇帝跟前當差。這些天來,樂得他每天早晚都要悄悄地焚香禮佛,暗自禱告一番,指盼著能夠從此飛黃騰達,好運連連。
“眼下日頭已經落山了,不知爺的晚膳要放在哪兒用,奴才好去向尚膳房交待一聲。”王保兒眉眼兒間堆滿了笑意,小心翼翼地答道。
“朕還不饑,你的事等下再說。”皇帝把目光重新移向吳孝忠,加重語氣責備道,“太妃有事不通過南內監稟奏,怎麽差人直接找到了這裏?你們內侍省自己定下的規矩自己不曉得嗎?”
吳孝忠登時慌了神,漲紅了臉,呆立著不知該如何迴話。
“太妃派來的是什麽人哪?”皇帝知道吳孝忠不習宮規,未做深責,接著問道。
吳孝忠嗑嗑巴巴地迴道:“是……是太妃……娘娘……跟兒前的孫……嬤嬤。”
皇帝被吳孝忠這副窘相逗得撲哧一笑,指著殿外衝他吩咐道:“不管是娘,還是孫,朕一概不見。告訴她迴去稟報太妃,朕不日即有旨意給太妃,讓太妃好生在南內候著便是。”
吳孝忠一愣之後迴過味兒來,知道皇帝是在打趣自己,憨笑著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皇帝盯著王保兒問道:“櫻兒還在院門那兒守著?”
王保兒瞧不出皇帝是喜是怒,陪著笑點點頭,答道:“娘娘有好幾天沒見著皇上了,您看……?”
“有你時時隨在朕身邊還不放心,是不是擔心那些個新選進來的宮嬪們狐媚朕躬啊?醋意十足,可有違婦道啊!”
王保兒聽皇帝辭氣不善,忙道:“是,是,小的這就去叫櫻兒迴去,以後再也不要來了。”
“慢著,”皇帝攔住王保兒,抬腿大踏步就往外走,邊走邊說道,“朕還是親自去跟她說吧。”
王保兒一溜小跑地跟著皇帝出了延英殿,來到通向後宮內苑的院門處,見櫻兒仍立在門邊不住地向院內張望,遂擠眉弄眼兒地衝她使了個眼色。櫻兒見了皇帝,哪兒還留意得他的表情,衝著皇帝飄然施禮道:“婢女見過皇上。”
皇帝腳步不停地出了院門,朝著太掖池畔的後宮走去,隻對櫻兒撇下了一句話:“今晚朕有事同惠妃商議,明晚叫麗妃在宮裏候著朕吧。”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迴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