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敬告讀者朋友:請選擇到起點和qq書城閱讀本書的正版,多多訂閱,支持作者創作)
刷地一聲,林樹隻覺眼前血光迸濺,一名吐蕃武士已身首異處。那位騎白馬的少年軍士用滴血的劍尖指向另一名吐蕃武士,怒叱道:“要說快說,不說我送你和他一起去陰間作伴。”
那活著的吐蕃武士倒也驃悍,迎著少年軍士的劍鋒一挺胸膛,獰笑著叫道:“來來來,給爺爺來個痛快的。既然被你們捉住,爺就沒打算能活。”
少年軍士揮劍要劈,卻被林樹及時喝住了。林樹麵露笑容,在馬上衝那吐蕃武士一拱手,問道:“閣下一開口便露出了破綻,吐蕃人怎麽滿嘴的燕趙口音?你們分明是危不全手下的叛軍,卻冒充吐蕃人在此設伏,當真是居心險惡,罪不容誅!事到如今,你還不敢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嗎?”
那吐蕃武士萬想不到林樹能從口音中分辨出自已的真實身份,又氣又悔,大叫一聲,跳起來直朝林樹撲了過去。少年軍士手起劍落,結果了他的性命。
此時,迎麵來襲的那支騎兵已被羽林軍堪堪阻擋在了第三道盾牆外,而從後方掩殺而至的那股人馬卻衝入了使團的隊伍之中。在使團的隊伍中,除了負護從之責的五百名禁軍外,剩下的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吏員、仆從和為數不多的宦者、宮人,解送著二十多輛滿載皇帝賜予吐蕃讚普的各色物件的車輛,這些人哪兒見過如此陣勢,被喬裝成吐蕃騎兵的叛軍一衝即散,頓時哀嚎之聲不絕於耳,放眼看去,到處都是四散逃命的人影。
林樹擔心來興兒和尚敬的安危,掉轉馬頭,欲帶領身邊的一小隊軍士趕到後隊接應,卻遠遠地看到來興兒揮舞著一枝長槍。縱馬疾馳而來。林樹忙迎上前去,關切地問道:“叛軍沒有傷著王爺吧?後隊的情形如何?”
來興兒一眼認出了林樹身旁的那名圓臉軍士,興奮地大叫一聲:“錢大哥,你竟也在這裏?”
錢大順慌忙衝他擺了擺手。提醒道:“林大人正問你話呢?”
來興兒這才答道:“我沒事兒,隻顧著與來敵一通廝殺,倒是和尚公公走散了。大人,後麵來的這股人馬足有上千人,咱們怕是退不迴去了。”
那名少年軍士跟在林樹身後。瞅見來興兒橫槍立馬,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竟忍俊不禁,咯咯笑出了聲。來興兒聽到笑聲,不由得奇怪地盯了他一眼。林樹聞聲,也覺蹊蹺:這少年方才殺起人來連眼都不眨一下,轉瞬間見了來興兒,卻像是換了個人,看樣子絕非尋常之人。他順勢扭頭向那少年命令道:“你帶幾個人去,務必找到尚公公迴來見我。”
那少年繃緊麵孔應了一聲。策馬走過來興兒身邊時,又忍不住“撲哧”一笑,這才帶著幾名軍士匆匆而去。
“王爺,你認得此人?”林樹指著少年的背影問來興兒。
來興兒遲疑地搖搖頭:“似乎是在哪裏見過,又好像不認識……”
眼前的形勢不容林樹多問下去,他指著地下那兩名俘虜的屍體對來興兒說道:“我已察明,埋伏在此,前後夾擊咱們的並非吐蕃人,而是危不全派來的叛軍精銳。咱們現在想要退迴鄯州城恐怕已不可能,為今之計。隻有向前衝過星宿川隘口,盡快到達楊樹驛,和吐蕃的迎接使者接洽上,才是萬全之策。”
來興兒頭一迴執戟上陣廝殺。滿麵興奮,聽林樹如此說,更是把手中的長戟高高舉起,指向前方,叫道:“那還等什麽,我們跟隨大人一路衝過去就是。”
林樹瞪了他一眼。迅速命令錢大順道:“你留在王爺身邊護持,不得擅離片刻。”又向另一名軍士吩咐道:“去稟報將軍,前麵攔路的是叛軍,要他不必有所顧忌,率部立即展開反擊,一鼓作氣,衝過隘口,保護王爺直奔楊樹驛。”
那校尉得了林樹下達的軍令,揮劍大喝一聲:“弟兄們,剿滅叛軍,立功者賞,隨我衝啊。”說罷,率先策馬殺向敵陣。軍士們士氣大振,齊聲呐喊著緊隨他馬後向前方的叛軍衝了過去……
楊樹驛是進入吐蕃境內的第一座驛站。
這裏本是朝廷建的一座邊境驛站,自北方叛亂興起以來,朝廷連年征調隴右、河西兩節度轄下的兵馬參加平叛,吐蕃見有機可乘,不斷出兵侵襲河隴地區,蠶食土地,久而久之,將包括楊樹驛在內的上百裏土地都劃入了自己的版圖。隴右節度使雖多次上表,請求朝廷發兵收迴被吐蕃侵占的領土,但都因朝廷忙於與叛軍周旋,無兵可發而不了了之。
如今,楊樹驛竟成了吐蕃用來接待過往官員、使節的一處重要的邊境驛站,規模較之以前也擴大了數倍,足以容納上千人住宿。
來興兒、林樹一行衝破叛軍在星宿川隘口的阻擋,抵達楊樹驛時,檢視身邊的人馬,堪堪僅剩了三十多騎。那名帶隊的羽林校尉也在穿越隘口時,不幸中箭落馬,做了叛軍的刀下之鬼。
盡管使團離京前朝廷已獲悉叛軍將派出殺手於半路欲刺殺睦王的消息,並且專門為此做了種種防備,但大大出乎林樹意料的是,叛軍竟派遣了一支數千人之多的精銳騎兵千裏跋涉而來,驟然施襲,險些令使團全軍覆沒。數千人越境而至,若沒有內應和吐蕃一方的接應,斷斷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林樹的腦海裏陡地劃過一道閃念,驚得他渾身一顫。
楊樹驛正門大開,從裏麵迎出一隊人來。為首的一人來到林樹馬前,左手平放在胸前,深掬一躬,操著不甚流利的漢話說道:“下官央宗,奉了我國貢布上師之命,專門在此迎接****使團,不知睦王殿下到了沒有?”
林樹在馬上拱手還禮,冷冷地詰問道:“使團傍晚於星宿川隘口遇襲,衝天的喊殺聲就沒有傳到貴使的耳中嗎?”
央宗不自然地一笑,忙解釋道:“納悉摩將軍麾下的軍士經常在這一帶圍捕狩獵,喊殺聲習以為常,故而不曾想到其它的情形。是他們襲擾了****使團嗎?睦王殿下安然無恙否?”(未完待續。)
刷地一聲,林樹隻覺眼前血光迸濺,一名吐蕃武士已身首異處。那位騎白馬的少年軍士用滴血的劍尖指向另一名吐蕃武士,怒叱道:“要說快說,不說我送你和他一起去陰間作伴。”
那活著的吐蕃武士倒也驃悍,迎著少年軍士的劍鋒一挺胸膛,獰笑著叫道:“來來來,給爺爺來個痛快的。既然被你們捉住,爺就沒打算能活。”
少年軍士揮劍要劈,卻被林樹及時喝住了。林樹麵露笑容,在馬上衝那吐蕃武士一拱手,問道:“閣下一開口便露出了破綻,吐蕃人怎麽滿嘴的燕趙口音?你們分明是危不全手下的叛軍,卻冒充吐蕃人在此設伏,當真是居心險惡,罪不容誅!事到如今,你還不敢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嗎?”
那吐蕃武士萬想不到林樹能從口音中分辨出自已的真實身份,又氣又悔,大叫一聲,跳起來直朝林樹撲了過去。少年軍士手起劍落,結果了他的性命。
此時,迎麵來襲的那支騎兵已被羽林軍堪堪阻擋在了第三道盾牆外,而從後方掩殺而至的那股人馬卻衝入了使團的隊伍之中。在使團的隊伍中,除了負護從之責的五百名禁軍外,剩下的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吏員、仆從和為數不多的宦者、宮人,解送著二十多輛滿載皇帝賜予吐蕃讚普的各色物件的車輛,這些人哪兒見過如此陣勢,被喬裝成吐蕃騎兵的叛軍一衝即散,頓時哀嚎之聲不絕於耳,放眼看去,到處都是四散逃命的人影。
林樹擔心來興兒和尚敬的安危,掉轉馬頭,欲帶領身邊的一小隊軍士趕到後隊接應,卻遠遠地看到來興兒揮舞著一枝長槍。縱馬疾馳而來。林樹忙迎上前去,關切地問道:“叛軍沒有傷著王爺吧?後隊的情形如何?”
來興兒一眼認出了林樹身旁的那名圓臉軍士,興奮地大叫一聲:“錢大哥,你竟也在這裏?”
錢大順慌忙衝他擺了擺手。提醒道:“林大人正問你話呢?”
來興兒這才答道:“我沒事兒,隻顧著與來敵一通廝殺,倒是和尚公公走散了。大人,後麵來的這股人馬足有上千人,咱們怕是退不迴去了。”
那名少年軍士跟在林樹身後。瞅見來興兒橫槍立馬,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竟忍俊不禁,咯咯笑出了聲。來興兒聽到笑聲,不由得奇怪地盯了他一眼。林樹聞聲,也覺蹊蹺:這少年方才殺起人來連眼都不眨一下,轉瞬間見了來興兒,卻像是換了個人,看樣子絕非尋常之人。他順勢扭頭向那少年命令道:“你帶幾個人去,務必找到尚公公迴來見我。”
那少年繃緊麵孔應了一聲。策馬走過來興兒身邊時,又忍不住“撲哧”一笑,這才帶著幾名軍士匆匆而去。
“王爺,你認得此人?”林樹指著少年的背影問來興兒。
來興兒遲疑地搖搖頭:“似乎是在哪裏見過,又好像不認識……”
眼前的形勢不容林樹多問下去,他指著地下那兩名俘虜的屍體對來興兒說道:“我已察明,埋伏在此,前後夾擊咱們的並非吐蕃人,而是危不全派來的叛軍精銳。咱們現在想要退迴鄯州城恐怕已不可能,為今之計。隻有向前衝過星宿川隘口,盡快到達楊樹驛,和吐蕃的迎接使者接洽上,才是萬全之策。”
來興兒頭一迴執戟上陣廝殺。滿麵興奮,聽林樹如此說,更是把手中的長戟高高舉起,指向前方,叫道:“那還等什麽,我們跟隨大人一路衝過去就是。”
林樹瞪了他一眼。迅速命令錢大順道:“你留在王爺身邊護持,不得擅離片刻。”又向另一名軍士吩咐道:“去稟報將軍,前麵攔路的是叛軍,要他不必有所顧忌,率部立即展開反擊,一鼓作氣,衝過隘口,保護王爺直奔楊樹驛。”
那校尉得了林樹下達的軍令,揮劍大喝一聲:“弟兄們,剿滅叛軍,立功者賞,隨我衝啊。”說罷,率先策馬殺向敵陣。軍士們士氣大振,齊聲呐喊著緊隨他馬後向前方的叛軍衝了過去……
楊樹驛是進入吐蕃境內的第一座驛站。
這裏本是朝廷建的一座邊境驛站,自北方叛亂興起以來,朝廷連年征調隴右、河西兩節度轄下的兵馬參加平叛,吐蕃見有機可乘,不斷出兵侵襲河隴地區,蠶食土地,久而久之,將包括楊樹驛在內的上百裏土地都劃入了自己的版圖。隴右節度使雖多次上表,請求朝廷發兵收迴被吐蕃侵占的領土,但都因朝廷忙於與叛軍周旋,無兵可發而不了了之。
如今,楊樹驛竟成了吐蕃用來接待過往官員、使節的一處重要的邊境驛站,規模較之以前也擴大了數倍,足以容納上千人住宿。
來興兒、林樹一行衝破叛軍在星宿川隘口的阻擋,抵達楊樹驛時,檢視身邊的人馬,堪堪僅剩了三十多騎。那名帶隊的羽林校尉也在穿越隘口時,不幸中箭落馬,做了叛軍的刀下之鬼。
盡管使團離京前朝廷已獲悉叛軍將派出殺手於半路欲刺殺睦王的消息,並且專門為此做了種種防備,但大大出乎林樹意料的是,叛軍竟派遣了一支數千人之多的精銳騎兵千裏跋涉而來,驟然施襲,險些令使團全軍覆沒。數千人越境而至,若沒有內應和吐蕃一方的接應,斷斷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林樹的腦海裏陡地劃過一道閃念,驚得他渾身一顫。
楊樹驛正門大開,從裏麵迎出一隊人來。為首的一人來到林樹馬前,左手平放在胸前,深掬一躬,操著不甚流利的漢話說道:“下官央宗,奉了我國貢布上師之命,專門在此迎接****使團,不知睦王殿下到了沒有?”
林樹在馬上拱手還禮,冷冷地詰問道:“使團傍晚於星宿川隘口遇襲,衝天的喊殺聲就沒有傳到貴使的耳中嗎?”
央宗不自然地一笑,忙解釋道:“納悉摩將軍麾下的軍士經常在這一帶圍捕狩獵,喊殺聲習以為常,故而不曾想到其它的情形。是他們襲擾了****使團嗎?睦王殿下安然無恙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