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從袖中掏出一紙供狀,遞向太子。
太子驀地抬起頭,嗓音嘶啞地說道:“原來父皇、母後是前來興師問罪的,是嗎?隻是兒臣不明白,兒臣本是父皇欽立的儲君,是立是廢,但憑一紙詔書便可,又何必親冒風霜,當著諸多臣子的麵一再詰責於兒臣,如此,朝廷的顏麵何在,父皇的顏麵又何存呢?”
皇帝沒料到如此情形下太子竟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他有些不安地看了皇後一眼。
皇後鐵青著臉坐在一旁,一言不發,顯然在等他表明態度。他本想幹咳兩聲,掩飾心中的焦躁,卻不料一口痰湧上來,引發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他脹紅著臉努力吐出含混不清的幾個字:“廢……廢了他……”
皇後走過來,邊親自幫皇帝捶著後背,邊柔聲說道:“陛下,單憑尚敬那奴才的一紙供狀,就要廢了太子,百官麵前可有些說不過去呀。”
裴百藥不明其中端的,也跪下奏道:“娘娘說的是,廢儲關乎朝廷根本,如今東京未複,太子言行縱有失當之處,臣以為,現在也不宜輕言廢立之事。”
皇帝緩過口氣來,接過宮女遞來的參湯喝了一口,看了看裴百藥身旁站著的景雲叢、李進忠二人,見二人皆默立不語。
他事先得到過景雲叢的奏報,深知此事細究下去甚是不妥,有意借尚敬的供述迅速了解此事,便佯作惱怒,把手裏的茶碗擲向太子,罵道:“你身為一國儲君,做出這無德無恥之事,不思已過,反而指摘朕和皇後不該當麵揭破你的醜行,當真是喪心病狂,不可理喻。來人哪……”
“陛下且慢。”
皇後好不容易把皇帝勸來東宮,並不想就此草草收兵。
“太子一向仁孝,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指使人出來替他人頂罪,倘若不查清楚,問明白就下旨處置,慢說太子不服,就是妾身也覺得對不住吳賢妃我那可憐的姐姐呢。所以,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給太子一個講話的機會吧。”
皇帝無奈,衝太子一揮手:“皇後開口了,你還有什麽說的?”
太子倔強地答道:“兒臣沒什麽可辯駁的,但憑父皇發落就是。”
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之聲,守在殿門旁的謝良臣走進來稟報道:“殿外的東宮僚屬們聽說皇上要廢太子,紛紛嚷著要進殿麵君,為太子申辯。”
皇帝氣得站了起來,衝裴百藥和景雲叢吩咐道:“你們出去,替朕訓誡訓誡這群家夥,再要聒噪,立即亂棒打出。”
皇後望著裴、景二人的背影,失望地對太子說道:“太子既不願意說,本宮隻有請他人代太子說了。芙蓉,把夏氏請進來吧。”
她的話音剛落,芙蓉便帶著夏嬤嬤從殿外走了進來。
夏嬤嬤走到太子身旁站下,朝著皇帝、皇後施禮道:“婢婦給皇上、娘娘請安。”
皇後笑道:“幾年沒見嬤嬤,竟有些認不出了。太子為了嬤嬤做下錯事,招惹得陛下生氣,本宮隻得請嬤嬤來當麵解說明白,免得一家人平白無故地鬧生分不是?”
夏嬤嬤反問道:“不知娘娘要婢婦解說什麽,請娘娘明示。”
皇後向芙蓉點頭示意,芙蓉開口問道:“夏夫人是有誥命在身的人,為何要扮作雜役隱匿在東宮之內?這是其一;
夏夫人那日在花坊當著李大人、張大將軍的麵兒,口口聲聲說汪氏謀逆是受人暗算,並拿出能致人瘋癲的迷藥作為證據,後經驗證,汪氏生前確是服用過此藥,那麽請問,夫人是從哪裏得到的迷藥,這是其二;
第三,今日一早,夏夫人為何要擅出東宮,你在楊氏墓前與什麽人碰了麵,談了些什麽。
我想,這三個問題對於夏夫人您來說,恐怕不難迴答吧。”
皇帝不等夏嬤嬤開口,對皇後說道:“皇後要朕今晚到東宮來,莫非是要朕坐在這裏旁聽審案不成?
你所說的有故人相見,指的難道就是夏氏?
這樣的話,你們且慢慢審著,朕要召集大臣商討北線戰事,就不奉陪了。”
說著,擺手招唿李進忠,竟站起來要走。
皇後忙伸手攔道:“陛下既來了,且稍待一時再走也不遲。逆案真相本已大白,今晚主兇現身,陛下如錯過了這場好戲,豈不可惜?”
皇帝仍站著不肯迴身坐下:“宮中之事,皇後料理便是。惡子不肖,要處置他,過後跟朕說就是,朕定不姑息縱容。”
夏嬤嬤突然跪倒在皇帝麵前,高聲哀求道:“陛下,請您念在婢婦曾親手接生過十一位皇子的情分上,容婢婦把話講完。”
皇帝瞪視夏嬤嬤良久,默默地坐了迴去。
“其實,芙蓉姑娘剛才問我的三個問題,我如何迴答並不重要,皇後娘娘心中已認定婢婦是下藥誘使汪氏謀逆之人,是不是?”
皇後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我承認,我就是幕後的主兇。”夏嬤嬤的語氣異常平淡。
跪在她身後的太子爆發出一聲哀吼:“嬤嬤,你做什麽!”
此時,旁邊站著的李進忠開口說話了:“陛下、娘娘,老奴身負檢視東宮之責,可否允準老奴問她一問?”
他見皇帝無語,有意避開皇後犀利的目光,走近夏嬤嬤,問道:“夏氏,你既自認是主兇。我糊塗的是,逆案發生後,汪氏屍身本已經仵作驗過,並未發現有異常之處,你身為主兇,不竭力掩蓋下藥的真相,反而當眾道破汪氏生前曾受人下藥致瘋的事實,這顯然不符合情理吧。”
芙蓉當即反駁道:“夏氏精通醫術,又與汪氏相識,李大人,若不是她下的藥,又會是誰呢?”
夏嬤嬤平靜地說道:“李大人,你問的並非不合情理,當時,何紹中被抓的消息宮中人盡皆知,我知其中必有緣故,為不牽涉無辜,因此才說出下藥一事。我曾受太子妃恩德,無以為報,想以此替她了結這一段恩怨,而今事既未成,也算是天意吧。”
皇後聽她輕描淡寫地說出謀逆行兇的動機,怒極而笑,說道:“本宮與你之間,隻怕沒有這麽大的仇怨吧。
當初,你兒子的出身還是本宮向陛下提起,陛下才賞賜下的。這些你都忘了嗎?
你現在避重就輕,妄想大包大攬,自擔罪責,可惜晚了點兒。”說著,衝芙蓉吩咐一聲:“叫她進來吧。”
過了片刻,劉才人腳步蹣跚地走了進來。
太子驀地抬起頭,嗓音嘶啞地說道:“原來父皇、母後是前來興師問罪的,是嗎?隻是兒臣不明白,兒臣本是父皇欽立的儲君,是立是廢,但憑一紙詔書便可,又何必親冒風霜,當著諸多臣子的麵一再詰責於兒臣,如此,朝廷的顏麵何在,父皇的顏麵又何存呢?”
皇帝沒料到如此情形下太子竟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他有些不安地看了皇後一眼。
皇後鐵青著臉坐在一旁,一言不發,顯然在等他表明態度。他本想幹咳兩聲,掩飾心中的焦躁,卻不料一口痰湧上來,引發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他脹紅著臉努力吐出含混不清的幾個字:“廢……廢了他……”
皇後走過來,邊親自幫皇帝捶著後背,邊柔聲說道:“陛下,單憑尚敬那奴才的一紙供狀,就要廢了太子,百官麵前可有些說不過去呀。”
裴百藥不明其中端的,也跪下奏道:“娘娘說的是,廢儲關乎朝廷根本,如今東京未複,太子言行縱有失當之處,臣以為,現在也不宜輕言廢立之事。”
皇帝緩過口氣來,接過宮女遞來的參湯喝了一口,看了看裴百藥身旁站著的景雲叢、李進忠二人,見二人皆默立不語。
他事先得到過景雲叢的奏報,深知此事細究下去甚是不妥,有意借尚敬的供述迅速了解此事,便佯作惱怒,把手裏的茶碗擲向太子,罵道:“你身為一國儲君,做出這無德無恥之事,不思已過,反而指摘朕和皇後不該當麵揭破你的醜行,當真是喪心病狂,不可理喻。來人哪……”
“陛下且慢。”
皇後好不容易把皇帝勸來東宮,並不想就此草草收兵。
“太子一向仁孝,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指使人出來替他人頂罪,倘若不查清楚,問明白就下旨處置,慢說太子不服,就是妾身也覺得對不住吳賢妃我那可憐的姐姐呢。所以,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給太子一個講話的機會吧。”
皇帝無奈,衝太子一揮手:“皇後開口了,你還有什麽說的?”
太子倔強地答道:“兒臣沒什麽可辯駁的,但憑父皇發落就是。”
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之聲,守在殿門旁的謝良臣走進來稟報道:“殿外的東宮僚屬們聽說皇上要廢太子,紛紛嚷著要進殿麵君,為太子申辯。”
皇帝氣得站了起來,衝裴百藥和景雲叢吩咐道:“你們出去,替朕訓誡訓誡這群家夥,再要聒噪,立即亂棒打出。”
皇後望著裴、景二人的背影,失望地對太子說道:“太子既不願意說,本宮隻有請他人代太子說了。芙蓉,把夏氏請進來吧。”
她的話音剛落,芙蓉便帶著夏嬤嬤從殿外走了進來。
夏嬤嬤走到太子身旁站下,朝著皇帝、皇後施禮道:“婢婦給皇上、娘娘請安。”
皇後笑道:“幾年沒見嬤嬤,竟有些認不出了。太子為了嬤嬤做下錯事,招惹得陛下生氣,本宮隻得請嬤嬤來當麵解說明白,免得一家人平白無故地鬧生分不是?”
夏嬤嬤反問道:“不知娘娘要婢婦解說什麽,請娘娘明示。”
皇後向芙蓉點頭示意,芙蓉開口問道:“夏夫人是有誥命在身的人,為何要扮作雜役隱匿在東宮之內?這是其一;
夏夫人那日在花坊當著李大人、張大將軍的麵兒,口口聲聲說汪氏謀逆是受人暗算,並拿出能致人瘋癲的迷藥作為證據,後經驗證,汪氏生前確是服用過此藥,那麽請問,夫人是從哪裏得到的迷藥,這是其二;
第三,今日一早,夏夫人為何要擅出東宮,你在楊氏墓前與什麽人碰了麵,談了些什麽。
我想,這三個問題對於夏夫人您來說,恐怕不難迴答吧。”
皇帝不等夏嬤嬤開口,對皇後說道:“皇後要朕今晚到東宮來,莫非是要朕坐在這裏旁聽審案不成?
你所說的有故人相見,指的難道就是夏氏?
這樣的話,你們且慢慢審著,朕要召集大臣商討北線戰事,就不奉陪了。”
說著,擺手招唿李進忠,竟站起來要走。
皇後忙伸手攔道:“陛下既來了,且稍待一時再走也不遲。逆案真相本已大白,今晚主兇現身,陛下如錯過了這場好戲,豈不可惜?”
皇帝仍站著不肯迴身坐下:“宮中之事,皇後料理便是。惡子不肖,要處置他,過後跟朕說就是,朕定不姑息縱容。”
夏嬤嬤突然跪倒在皇帝麵前,高聲哀求道:“陛下,請您念在婢婦曾親手接生過十一位皇子的情分上,容婢婦把話講完。”
皇帝瞪視夏嬤嬤良久,默默地坐了迴去。
“其實,芙蓉姑娘剛才問我的三個問題,我如何迴答並不重要,皇後娘娘心中已認定婢婦是下藥誘使汪氏謀逆之人,是不是?”
皇後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我承認,我就是幕後的主兇。”夏嬤嬤的語氣異常平淡。
跪在她身後的太子爆發出一聲哀吼:“嬤嬤,你做什麽!”
此時,旁邊站著的李進忠開口說話了:“陛下、娘娘,老奴身負檢視東宮之責,可否允準老奴問她一問?”
他見皇帝無語,有意避開皇後犀利的目光,走近夏嬤嬤,問道:“夏氏,你既自認是主兇。我糊塗的是,逆案發生後,汪氏屍身本已經仵作驗過,並未發現有異常之處,你身為主兇,不竭力掩蓋下藥的真相,反而當眾道破汪氏生前曾受人下藥致瘋的事實,這顯然不符合情理吧。”
芙蓉當即反駁道:“夏氏精通醫術,又與汪氏相識,李大人,若不是她下的藥,又會是誰呢?”
夏嬤嬤平靜地說道:“李大人,你問的並非不合情理,當時,何紹中被抓的消息宮中人盡皆知,我知其中必有緣故,為不牽涉無辜,因此才說出下藥一事。我曾受太子妃恩德,無以為報,想以此替她了結這一段恩怨,而今事既未成,也算是天意吧。”
皇後聽她輕描淡寫地說出謀逆行兇的動機,怒極而笑,說道:“本宮與你之間,隻怕沒有這麽大的仇怨吧。
當初,你兒子的出身還是本宮向陛下提起,陛下才賞賜下的。這些你都忘了嗎?
你現在避重就輕,妄想大包大攬,自擔罪責,可惜晚了點兒。”說著,衝芙蓉吩咐一聲:“叫她進來吧。”
過了片刻,劉才人腳步蹣跚地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