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所有人的視線都緊盯著那三位香港電影界的大佬,就連媒體都隻是給予剛剛成立的那個什麽“香港編劇協會”一個一帶而過的報道,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協會將來會散發出怎樣絢爛奪目的光輝。.


    雖然壟斷了香港電影票房的三大院線老板對於密室座談的內容諱莫如深,一副無可奉告的口氣,但是那些專業的記者又豈能不從這裏邊嗅出一丁點兒特別的味道?於是,關於香港三大院線即將合並的猜測甚囂塵上,鬧得人心惶惶。


    曲終人散,還是在那間會議室裏,楊林麵對著手下一幹大將,眉頭皺的像是擰了一個疙瘩,罕見的猶豫不決。


    到底要不要展開他布置已久的挖人計劃?


    楊林知道,自己此時一旦出手,將會搞得香港電影圈人仰馬翻人心惶惶,自己也將迅速成為所有人的公敵,對於他的發展會自動形成一股極其強大的阻力。但是隻要把這些人抓在手裏,就等於把香港電影的未來十幾二十年握於掌中,這些人能在未來的香港電影界唿風喚雨成就香港電影最後輝煌,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既然在曆史上這些人能在千軍萬馬中殺出血路脫穎而出,就代表著無論怎麽樣這些人都擁有著超強的實力,隻要自己“因材施教”,明星還是明星,天王還是天王,絕不會有任何不同。


    怎麽辦,到底要不要與整個香港電影圈為敵?


    在座的徐可、王京、吳雨森、劉冠偉、施南笙、杜祺峰、韋嘉輝、程曉東等人都能看得出楊林的猶豫,也能了解他為什麽這麽猶豫。到時候全港聯合抵製,楊林的曰子絕對不會好過。


    但是你想拍片就得有演員,一部片子拍好了,演員也出名了,下一次再拍的時候片酬就漲了。自己給別的電影公司捧人,到最後收益的是別人,搞不好關鍵時刻還得被人家拿一把,你說憋屈不憋屈?


    這是個兩難的選擇題,好像怎麽選擇都不能首尾兼顧兩全其美。


    看著麵前那一張寫滿密密麻麻名字的“牆角”名單,楊林苦笑:“還是想的簡單了啊,哪裏有那麽好的事情,好處都給我們占了?”


    施南笙也勸道:“還是要考慮清楚些,這麽幹看上去我們的實力上升很快,但是得不償失。雖然這些演員大多都是各家電影公司並不太重要的演員,但是隻要出手,影響是一樣的,後果也是一樣的。到時候就怕我們的名聲就要臭大街了,即便我們的實力再強,引起公憤也不會有好結果。”


    楊林煩躁的點上一支煙,沉默不語,狠狠吸著煙,把自己的臉孔隱藏在淡淡飄渺的藍色煙霧裏。


    一時間會議室裏的氣氛有些壓抑,大家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辦。


    杜祺峰從無線電視台剛剛辭職就加入紅星映畫,卻沒想到立即麵對這樣一個艱難的抉擇。他也看過楊林的那份“挖牆腳”大名單,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對於楊林的眼光和氣魄暗暗咋舌。


    那份名單上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牌明星,全是一些演技出眾功底紮實的新人和小演員,隻一家無線電視台榜上有名的就不下十幾個。按理說這些人並不足以讓各大電影公司重視,但是若真的讓楊林把這些人都挖走,連幾個像樣的龍套恐怕都湊不齊,想想就能知道到時候各大電影公司會如何的惱火。最關鍵的是,雖然別的人杜祺峰不認識幾個,但是他太清楚無線電視台那幾個上榜的家夥有多大的潛力。看看吧,周星池、**雲、鄭伊健......


    即便把這些人全都挖來可以令紅星映畫的實力大幅上升,紅星映畫也將麵對龐大的壓力。


    杜祺峰歎口氣:“不得不說,阿林你這份名單真是厲害啊,香港以後的人才被你一網打盡。可是怎麽一來動勁太大,紅星映畫被孤立出來沒有半分好處,要不咱們慢慢的進行,分批的挖,盡量不知不覺的進行。”


    吳雨森讚同道:“這個法子不錯,溫水煮青蛙嘛,咱們慢慢來,今天挖一個,明天再挖一個,挖來挖去的大家都不注意,咱們就把人都弄來了。”


    “那還不是一樣?終究會被發現的。到時候還是會得罪人還是被抵製,難道能把全香港的演員都挖來?就算我們挖來十幾二十個,難道這麽大的公司這麽多的導演這得多的投資,每一部戲都是這些人來拍?會被笑死的。”王京撇著嘴反對。


    楊林終於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裏。


    紅星映畫就是他在掌舵,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每一步怎麽走,往哪裏走,都在他的控製之內。而紅星映畫現在發展太快,已經變成一個畸形的巨人,身**小的巨人,根基嚴重不足。


    有導演、有資金、有院線,但是那麽一點兒基礎被這麽多的分支一分配,就變得寒酸可憐杯水車薪,而這也是他心急想要挖人的重要原因。然而就算挖人又能挖多少?為了保障紅星院線的片源和培養像餘允杭那樣的新銳導演,就要不斷的拍片。劇本不是問題,要多少自己有多少,而且剛剛成立的香港編劇協會也具有這個功能,這本就在他的計劃之內。但是為了能夠讓這些香港電影最精銳的導演們能夠不斷的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進步,最後完成自己席卷天下的夢想,就得把這些導演們派出去,不斷的拍片。


    徐可是一組,王京是一組,吳雨森是一組,劉冠偉是一組,那個餘允杭是一組,杜祺峰也得有一組,我的天呐!楊林悚然而驚,這麽龐大的分支結構,自己怎麽顧得過來?就是劈成兩片也不行啊。若是全都聚在一起,那自己還分盡心力的把它們拉過來幹什麽?自己拍就好了。


    怎麽辦?


    不僅是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


    這個問題其實也並不是死結,起碼有人就解決了這個難題,那就是邵義夫。大片場流水線的製作模式,就是這種為了保持產量以及照顧到每一個主力導演都有片子拍的最好的方式。然而邵氏公司在新藝城和嘉禾的衝擊下步履維艱最終導致減產停產,就知道這種模式以及不適用現在的香港電影發展。


    那麽剩下的就隻有嘉禾新藝城的那種幹法:衛星公司。以紅星映畫為主,然後組成各個小公司,由紅星映畫提供資金提供院線,衛星公司負責拍攝。


    說實話,這種方式大概是全體在場之人都願意接受的,那樣一來自主能力就更強,也更靈活。但是楊林不想那樣!你們都自主靈活了,哥們怎麽掌控大方向?


    如果楊林不想最後像狗一樣累死不把紅星映畫弄得一團糟,采取衛星公司的模式是個好方法。那樣不僅能夠把他解放出來更多的參與未來布局規劃,也能極大的釋放這些牛人的激情。但是發展的大方向必須掌控在自己手裏,怎麽辦?


    施南笙對於公司的行政運作能力是其他人所遠遠不能企及的,她從接觸不長時間對於楊林的了解來看,這個人並不是權力**很重。可是他現在的猶豫,分明就是不行把這些人分封出去然後降低掌控力。為什麽不迷戀權利卻還要死死霸著掌控權?絕對不是為了賺錢,那又為了什麽?


    她奇怪的看著煩躁的楊林,想了想輕聲說道:“大家都是比較偏向於技術的類型,無論經營手段還是資金都不是很有優勢,您看是不是可以全都由您投資,您占大股份控股?”


    控股?楊林腦中豁然開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由徐可、王京這些人成立衛星電影公司,紅星映畫投資占據絕對股份,這些人以技術或者本人入股,負責公司的具體運作。然後將紅星映畫、紅星唱片、紅星院線甚至於遠在曰本的紅星動畫工作室統合起來資產重組,成立一家“紅星娛樂”發行股票上市。那時候紅星娛樂就像是一張大網,而自己坐在網中央居中調度掌控方向,更可以趁著上市湊集資金,自己也可以脫出身來攻占曰本電影市場或者進軍北美。


    所有的衛星公司自己都是大股東,隻需要製定完善的計劃,細節就有這些牛人去實行,所有的行政經營都在未來“紅星娛樂”的構架之下,就是一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超級戰車。最重要的是,絕對的掌控力依然在自己手裏,自己掌著船舵,帶領著這首大船攻城拔寨肆虐天下,把華語電影推向全世界。


    楊林越想越興奮,興衝衝的大聲說道:“大家都準備一下,我打算支持各位成立電影公司,由我投資控股。再成立一家特效公司,還有一家動畫工作室,然後統一整合集資上市,成立‘紅星娛樂’集團。放心大膽的幹,近期就將會有唱過2億美金迴籠,足夠你們大展拳腳。”


    大家左望右望,眼裏都是掩飾不住的喜色。雖然“紅星映畫”也並不給大家拍攝太多的拘束,但是畢竟大家都在一個鍋裏攪馬勺,磕磕碰碰的就在所難免,曰子一長不免好朋友也會出現矛盾。現在這樣最好了,大家都出去單幹,一旦有個難處還能相互幫助一下,那是人情都得記得。


    至於新藝城和嘉禾隻是和衛星公司簽訂供求合同的做法,與楊林的完全控股本質上完全不同,大家到是沒有什麽想法。人家楊林出錢,自然要占股份。而且一旦這個“紅星娛樂集團”成立,豈不是意味著自己在擁有電影公司股份的同時,也擁有著紅星院線的股份?哪怕那一丁點兒的股份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有絲毫的話語權,可那畢竟也是院線的股份的。若是真的如外界現在瘋傳的那樣,楊林有意將香港三大院線合並,到時候再成立一個“香港院線集團”什麽的,那意味著什麽?所有人都很興奮,大家都知道,楊林這簡直就是在給大家送錢一樣,雖然這些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替楊林賺來的。


    即便這樣的衛星公司成立一百個,施南笙也還是那個掌握著行政大權的總經理,所以大家都興衝衝的走了,施南笙卻沒有走。


    “說實話,我不明白你這麽做的用意,為什麽寧願用股份換來公司的絕對控製權?我知道,在不遠的將來,那些小股份都將是一筆筆的天文數字。”施南笙優雅的坐在原位,疑惑的問楊林。


    楊林所作的一切,就不是賺錢的節奏,相反簡直就是把錢在白白的送給這幾位即將成立讀力電影公司的導演。這個集團隻是上市還好說,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夠統和香港的院線,就必須成立一家專門的公司來經營。那麽這些電影公司就會在楊林的支持下肆無忌憚的發展,將要獲得的利益想想都令人眼熱。


    “嗬嗬,那隻是理想而已。我知道你想什麽,就算有一天香港的電影院線聯合起來成立一家公司,我也不會把它並入這個紅星娛樂集團。院線和製片公司分離,才是我最終極的目標。”


    “就像好萊塢那樣?”


    “不錯,製片公司經營院線,就是電影衰落的開始,邵氏公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別看嘉禾金公主現在風生水起,早早晚晚都會完蛋。隻要拍出片子就能上映賺錢,怎麽弄都不會虧本,誰會傻乎乎的冒險搞好片子?穩穩當當賺錢就好了嘛。但是現在的世界電影界正是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競爭怎麽進步?人家在進步而你在原地踏步,被淘汰就是遲早的事,天大的能耐也跑不了。隻有製片商和院線分離,逼得你沒有好片子就賺不到錢甚至賠錢,那些個大老爺才會拚了命動腦子拍電影。邵氏公司沒有人才嗎?現在全香港的電影人一大半都是邵氏公司出來的,可是他為什麽就完蛋了?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邵氏公司倒了,就是前車之鑒,必須避開這個自我墮落的大坑。”


    “如果真到那一天,你是放棄院線的管理權還是放棄電影公司的大權?”


    “當然是要把院線抓在手裏,那樣才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至於那些電影公司,你想想好萊塢的八大電影公司就知道我在想什麽。”


    施南笙是真的佩服楊林了:“你可真敢想啊。”


    楊林眉毛一挑:“我不但敢想,我還敢做。”(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耀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鮁並收藏星耀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