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說這陸炳也真不是蓋的。
沒辦法,名聲在外。
陸炳一行人來了嘉興,自然身邊也跟著不少番子。
人陸炳本來就是錦衣衛的頭把交椅嘛。
大明不論是當官兒的,還是老百姓,都怕番子。
可說像是躲避瘟神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錦衣衛自創立起,就是單獨給皇帝負責的,換句話說,錦衣衛隻效忠於皇帝。
錦衣衛辦的差事,也就是給皇帝辦的差事。
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誰人敢忤逆皇帝?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這些身穿飛魚服的番子都能大搖大擺的去抓,無人敢攔!
你可知那朝堂之上有多少肱骨大臣這都被番子們一陣毒打成了棍下之鬼?
如今的嘉興就是如此。
陸炳一來,老百姓不再似先前那般忙忙碌碌,反倒是變得有些提心吊膽。
陸炳也不打人,也不罵人,更不抓人,隻是派遣番子每日在大街上逛蕩,美其名曰,巡邏!
如今的嘉興知府不在府中,你番子幫著維持地方秩序,提供軍情之類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這大明從南到北,番子可是無孔不入。
說錦衣衛掌握天下消息,這話一點都不過分。
由此當下這掌管天下情報的錦衣衛這就幫著群龍無首的嘉興維持秩序,一來保衛幾個上官的安危,二來呢,更為保衛這大明嘉興府的一眾百姓。
由此當下的嘉興府,時不時的你就能看到幾個番子捉著繡春刀、身穿飛魚服在街頭上逛蕩。
“虎子,那可是番子?”
一個大漢戰戰兢兢。
錦衣衛整人的招數那是層出不窮,真要是犯事兒了被抓緊詔獄,人能弄得你人鬼都不認識!
可說是人神共懼!
大明有幾個不怕錦衣衛的?
身材魁梧的虯髯大漢見了錦衣衛這都心裏發毛。
手捉繡春刀的番子各個武功了得,整人害人更是一把好手,當朝的大臣們見了這些人心裏都發毛,更何況你個平頭老百姓?
“可不是?這些個番子,這幾日天天來街上晃悠!”
這個名叫虎子的漢子同樣是擦一把汗,說道。
見了番子,沒誰還能四平八穩的,這可比後世的老百姓見了警察要害怕的多。
當下嘉興這老百姓做的本就是生意!
士農工商,商在最後,地位也最下賤。
統治者們認為商人們太聰明,喜歡投機倒把,這些人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所以自秦朝以來,中國的皇帝們似乎都不怎麽待見商人。
這大明更是如此。
朱元璋本就是貧苦人家出身,見多了那些為富不仁的商人,所以自大明立國以來,加在這商人身上的藩籬也愈發沉重。
商人就算再有錢,富可敵國,也不可穿綢緞衣服!
你若穿了,那就是僭越,得抄家、充軍!
大明的刑法頗為嚴苛,對於商人,更是如此。
由此其實做買賣的這些人更是懼怕番子之類的人,況且如今嘉興的生意越做越大,還是同那海上的汪直做生意。
雖說如今知府大人開通,願意與民讓利,可如今李大人不在嘉興,朝廷的番子們這又下來。
你讓老百姓心裏咋還有個底兒?
一個不小心,被這番子抓進詔獄,可說一輩子就算是完了,完的徹徹底底,服服帖帖。
“那咱這活計還幹不?”方才那虯髯大漢瞬時沒了主意。
“還幹個屁啊!咱這是末流,萬一被這番子抓了,還有命活?”
虎子趕忙丟下手裏的物事,躲進一旁酒家。
虯髯大漢有樣學樣,這也把手裏的布匹一丟,跟著跑進酒家。
兩人佯裝喝茶,腦袋卻是直往窗外探。
番子們一個個目光如炬,走過此地,可卻並未言說什麽,隻是大搖大擺的過去。
一上午,這都是第二波了。
沒聽說這些番子在街頭抓了誰,甚至上次有醉漢當街調戲婦道人家,也沒見這些手抓繡春刀、鐵鏈的番子去管。
可怕就怕這個!
如今嘉興府還說不上太平,四周不說強敵環飼,反正還是有好幾股倭寇的。
都說亂世用重典,這些番子要是在這個檔兒抓了誰,殺了誰,怕是都沒有人會過問!
可嚇人就嚇人在這些番子根本就不抓人,也不殺人!
你番子來這嘉興街頭,到底是要幹嘛?
老百姓們心裏沒底。
俗話講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
番子們一個個目光如炬,成天在街上搜羅,也不幹事兒。
碰見那些做生意的番子們不管,碰見那些小打小鬧的番子也不敢,甚至醉漢當街有傷風化,這些人也不管。
你他娘的到底是要幹什麽?倒是給句痛快話兒啊!
老百姓們人心惶惶。
如今這嘉興府裏大多數百姓幹的都能跟這私市扯上關係。
雖說如今上頭有了李大人罩著,可畢竟說來也是擦邊球。
萬一哪天朝廷覺察了,封死了這條口子,誰也無話可說。
畢竟這是大明幾百年的規矩。
而且,朱元璋討厭浙-江人。
朱元璋這人雄才大略,不過他也有缺點,其中之一就是記仇!
當初朱元璋占據集慶,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南京,而他的南方呢,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帶,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
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之後引兵與這張士誠決戰,結果兩浙的百姓都受了張士誠的恩惠,幫著張士誠與這朱元璋死磕!
老朱記仇,所以對這兩浙一帶的人都不怎麽待見,加在兩浙身上的賦稅也頗為沉重。
叫你當初幫著張士誠,今天栽在老子手裏,老子還不得好好整治整治你們?
大約就是出自這麽原始的想法,朱元璋對這兩浙的百姓非常不待見,由此加在兩浙人身上的負擔也比其他地方更為沉重。
而且如今嘉興人做的這生意,嚴格說來可是私市!
雖說李大人鼓勵,可一來李大人也未必拿這錦衣衛有什麽辦法,二來人李大人畢竟是科舉出來的朝廷命官,萬一人家上頭有人看不慣他了。
神仙打架,自己這群凡人們豈不是要遭殃?
嘉興人腦袋聰明,由此如今見了這群番子們也都是心裏沒底,有些發毛。
番子們真要是抓幾個,殺幾個嚴令禁止幹這行當了也倒讓咱死了這條心,可如今番子們也不抓,也不殺,也不問,到底是要幹嘛?
嘉興街頭這也開始變得人心惶惶了。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沒了李大人,老百姓再幹這些東西,都覺得心裏沒底。
先前胡大人來嘉興的時候倒還沒說道什麽,可如今朝廷的右副都禦使來了,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也來了。
如今這嘉興可說是文曲星雲集,到底是要幹啥?
賺不著銀子事小,丟了性命事大啊!
漸漸的,大白天的,做生意的不再是車水馬龍,人開始少了。
晚上本有夜禁,如今嘉興不太平,夜禁更甚。
膽子大的或許會在晚上偷偷摸摸的幹點,膽子小的,如今也隻能迴家抱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
陸炳出手了。
嘉興府如今做絲綢生意做得最大的黃老板,被抓了。
理由是多納了一房小妾。
明代的時候男人娶個三妻四妾的並不罕見,可說是稀鬆平常。
雖說商人的地位下賤,不過這些人因為銀子多,娶個小妾啥的官府一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家那麽多銀子,又不準隨意揮霍,不花錢娶老婆樂嗬,還能幹啥?
不過今天,沒這光景了。
抓走黃老板的,是番子。
誰人都知道這錦衣衛若是把人抓走了,這人會是什麽下場!
“幾位青天大老爺啊,求您發發善心,放過我家老爺吧,我家老爺是老實人,從沒幹過什麽違法的事情啊,我家老爺是……”
黃老板的正室姓張,如今這黃張氏就帶著一大家子去嘉興知府的門前哭訴。
擊響府衙門前大鼓的下人被衙役們幾棍子打了出來。
黃張氏無奈,這就領著一大家子來府衙門前哭。
黃老板是家裏的天,要是這天到了,黃家豈不是蕩然無存?
豈不是這就要家破人亡?
“你家老爺犯事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府衙裏出來一個照磨大人,這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說道。
“誰家沒個三妻四妾?我家老爺也不過是……”
“規矩豈是你家定的?”
府衙裏照磨就是負責刑事這一塊的,相當於後世地級市裏的法院之類的,這人鼻子一哼:“我朝自有國法,如今番子們都是照章抓人,可不是亂彈琴!
黃張氏,你快快引你家人離開府衙,否則觸怒了府裏的幾位大人清淨,可有你們好看的!”
這照磨大人說道。
照磨大人話語剛出,幾個虎背熊腰的衙役這就抓起大棒作狀要驅趕。
大棒子要個頭有個頭要粗細有粗細,這要是招唿到人身上……
黃張氏無奈,一把鼻涕一把淚。
“你們都迴去吧,迴去吧。”
“那夫人你呢?”一個老奴問道。
“我和老爺風雨同舟幾十年,如今老爺遭了難,我豈能袖手旁觀,我一人在此長跪不起,等老爺出來就是,你們都迴去吧……”(未完待續。)
要說這陸炳也真不是蓋的。
沒辦法,名聲在外。
陸炳一行人來了嘉興,自然身邊也跟著不少番子。
人陸炳本來就是錦衣衛的頭把交椅嘛。
大明不論是當官兒的,還是老百姓,都怕番子。
可說像是躲避瘟神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錦衣衛自創立起,就是單獨給皇帝負責的,換句話說,錦衣衛隻效忠於皇帝。
錦衣衛辦的差事,也就是給皇帝辦的差事。
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誰人敢忤逆皇帝?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這些身穿飛魚服的番子都能大搖大擺的去抓,無人敢攔!
你可知那朝堂之上有多少肱骨大臣這都被番子們一陣毒打成了棍下之鬼?
如今的嘉興就是如此。
陸炳一來,老百姓不再似先前那般忙忙碌碌,反倒是變得有些提心吊膽。
陸炳也不打人,也不罵人,更不抓人,隻是派遣番子每日在大街上逛蕩,美其名曰,巡邏!
如今的嘉興知府不在府中,你番子幫著維持地方秩序,提供軍情之類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這大明從南到北,番子可是無孔不入。
說錦衣衛掌握天下消息,這話一點都不過分。
由此當下這掌管天下情報的錦衣衛這就幫著群龍無首的嘉興維持秩序,一來保衛幾個上官的安危,二來呢,更為保衛這大明嘉興府的一眾百姓。
由此當下的嘉興府,時不時的你就能看到幾個番子捉著繡春刀、身穿飛魚服在街頭上逛蕩。
“虎子,那可是番子?”
一個大漢戰戰兢兢。
錦衣衛整人的招數那是層出不窮,真要是犯事兒了被抓緊詔獄,人能弄得你人鬼都不認識!
可說是人神共懼!
大明有幾個不怕錦衣衛的?
身材魁梧的虯髯大漢見了錦衣衛這都心裏發毛。
手捉繡春刀的番子各個武功了得,整人害人更是一把好手,當朝的大臣們見了這些人心裏都發毛,更何況你個平頭老百姓?
“可不是?這些個番子,這幾日天天來街上晃悠!”
這個名叫虎子的漢子同樣是擦一把汗,說道。
見了番子,沒誰還能四平八穩的,這可比後世的老百姓見了警察要害怕的多。
當下嘉興這老百姓做的本就是生意!
士農工商,商在最後,地位也最下賤。
統治者們認為商人們太聰明,喜歡投機倒把,這些人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所以自秦朝以來,中國的皇帝們似乎都不怎麽待見商人。
這大明更是如此。
朱元璋本就是貧苦人家出身,見多了那些為富不仁的商人,所以自大明立國以來,加在這商人身上的藩籬也愈發沉重。
商人就算再有錢,富可敵國,也不可穿綢緞衣服!
你若穿了,那就是僭越,得抄家、充軍!
大明的刑法頗為嚴苛,對於商人,更是如此。
由此其實做買賣的這些人更是懼怕番子之類的人,況且如今嘉興的生意越做越大,還是同那海上的汪直做生意。
雖說如今知府大人開通,願意與民讓利,可如今李大人不在嘉興,朝廷的番子們這又下來。
你讓老百姓心裏咋還有個底兒?
一個不小心,被這番子抓進詔獄,可說一輩子就算是完了,完的徹徹底底,服服帖帖。
“那咱這活計還幹不?”方才那虯髯大漢瞬時沒了主意。
“還幹個屁啊!咱這是末流,萬一被這番子抓了,還有命活?”
虎子趕忙丟下手裏的物事,躲進一旁酒家。
虯髯大漢有樣學樣,這也把手裏的布匹一丟,跟著跑進酒家。
兩人佯裝喝茶,腦袋卻是直往窗外探。
番子們一個個目光如炬,走過此地,可卻並未言說什麽,隻是大搖大擺的過去。
一上午,這都是第二波了。
沒聽說這些番子在街頭抓了誰,甚至上次有醉漢當街調戲婦道人家,也沒見這些手抓繡春刀、鐵鏈的番子去管。
可怕就怕這個!
如今嘉興府還說不上太平,四周不說強敵環飼,反正還是有好幾股倭寇的。
都說亂世用重典,這些番子要是在這個檔兒抓了誰,殺了誰,怕是都沒有人會過問!
可嚇人就嚇人在這些番子根本就不抓人,也不殺人!
你番子來這嘉興街頭,到底是要幹嘛?
老百姓們心裏沒底。
俗話講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
番子們一個個目光如炬,成天在街上搜羅,也不幹事兒。
碰見那些做生意的番子們不管,碰見那些小打小鬧的番子也不敢,甚至醉漢當街有傷風化,這些人也不管。
你他娘的到底是要幹什麽?倒是給句痛快話兒啊!
老百姓們人心惶惶。
如今這嘉興府裏大多數百姓幹的都能跟這私市扯上關係。
雖說如今上頭有了李大人罩著,可畢竟說來也是擦邊球。
萬一哪天朝廷覺察了,封死了這條口子,誰也無話可說。
畢竟這是大明幾百年的規矩。
而且,朱元璋討厭浙-江人。
朱元璋這人雄才大略,不過他也有缺點,其中之一就是記仇!
當初朱元璋占據集慶,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南京,而他的南方呢,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帶,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
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之後引兵與這張士誠決戰,結果兩浙的百姓都受了張士誠的恩惠,幫著張士誠與這朱元璋死磕!
老朱記仇,所以對這兩浙一帶的人都不怎麽待見,加在兩浙身上的賦稅也頗為沉重。
叫你當初幫著張士誠,今天栽在老子手裏,老子還不得好好整治整治你們?
大約就是出自這麽原始的想法,朱元璋對這兩浙的百姓非常不待見,由此加在兩浙人身上的負擔也比其他地方更為沉重。
而且如今嘉興人做的這生意,嚴格說來可是私市!
雖說李大人鼓勵,可一來李大人也未必拿這錦衣衛有什麽辦法,二來人李大人畢竟是科舉出來的朝廷命官,萬一人家上頭有人看不慣他了。
神仙打架,自己這群凡人們豈不是要遭殃?
嘉興人腦袋聰明,由此如今見了這群番子們也都是心裏沒底,有些發毛。
番子們真要是抓幾個,殺幾個嚴令禁止幹這行當了也倒讓咱死了這條心,可如今番子們也不抓,也不殺,也不問,到底是要幹嘛?
嘉興街頭這也開始變得人心惶惶了。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沒了李大人,老百姓再幹這些東西,都覺得心裏沒底。
先前胡大人來嘉興的時候倒還沒說道什麽,可如今朝廷的右副都禦使來了,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也來了。
如今這嘉興可說是文曲星雲集,到底是要幹啥?
賺不著銀子事小,丟了性命事大啊!
漸漸的,大白天的,做生意的不再是車水馬龍,人開始少了。
晚上本有夜禁,如今嘉興不太平,夜禁更甚。
膽子大的或許會在晚上偷偷摸摸的幹點,膽子小的,如今也隻能迴家抱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
陸炳出手了。
嘉興府如今做絲綢生意做得最大的黃老板,被抓了。
理由是多納了一房小妾。
明代的時候男人娶個三妻四妾的並不罕見,可說是稀鬆平常。
雖說商人的地位下賤,不過這些人因為銀子多,娶個小妾啥的官府一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家那麽多銀子,又不準隨意揮霍,不花錢娶老婆樂嗬,還能幹啥?
不過今天,沒這光景了。
抓走黃老板的,是番子。
誰人都知道這錦衣衛若是把人抓走了,這人會是什麽下場!
“幾位青天大老爺啊,求您發發善心,放過我家老爺吧,我家老爺是老實人,從沒幹過什麽違法的事情啊,我家老爺是……”
黃老板的正室姓張,如今這黃張氏就帶著一大家子去嘉興知府的門前哭訴。
擊響府衙門前大鼓的下人被衙役們幾棍子打了出來。
黃張氏無奈,這就領著一大家子來府衙門前哭。
黃老板是家裏的天,要是這天到了,黃家豈不是蕩然無存?
豈不是這就要家破人亡?
“你家老爺犯事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府衙裏出來一個照磨大人,這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說道。
“誰家沒個三妻四妾?我家老爺也不過是……”
“規矩豈是你家定的?”
府衙裏照磨就是負責刑事這一塊的,相當於後世地級市裏的法院之類的,這人鼻子一哼:“我朝自有國法,如今番子們都是照章抓人,可不是亂彈琴!
黃張氏,你快快引你家人離開府衙,否則觸怒了府裏的幾位大人清淨,可有你們好看的!”
這照磨大人說道。
照磨大人話語剛出,幾個虎背熊腰的衙役這就抓起大棒作狀要驅趕。
大棒子要個頭有個頭要粗細有粗細,這要是招唿到人身上……
黃張氏無奈,一把鼻涕一把淚。
“你們都迴去吧,迴去吧。”
“那夫人你呢?”一個老奴問道。
“我和老爺風雨同舟幾十年,如今老爺遭了難,我豈能袖手旁觀,我一人在此長跪不起,等老爺出來就是,你們都迴去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