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胡大人是想讓下官去一趟海上,去會會那汪直?”
李衛國驚問。
“不錯,當下朝廷要穩住汪直,而你與那汪直生意上有來往,由此朝廷這才由此想法!”
胡大人未開口,不過徐渭這會兒笑道。
言語間,刻意加重了這“朝廷”二字的語氣。
去倭國會汪直,想來這李衛國定是百般不情願的,所以徐渭此舉的意思也是告訴李衛國,你不去不行!
既然吃了朝廷這碗飯,你就必須聽朝廷的白話,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哪裏由得你李衛國?
或許在嘉興府裏你李衛國是一府長官,可是在胡宗憲麵前,你李衛國不也是芝麻大點兒的官兒?
這話不適合由胡宗憲說,徐渭這就當起了壞人。
說實話,若是能消滅汪直,縱使犧牲一個朝廷的知府,又有什麽呢?
“李大人不必擔心,當下那汪直同朝廷交好,自然不會對你怎麽樣,李大人隻要安心做好活計,能早已穩住那汪直就好。”
胡宗憲這也說道。
或許一個文官,還是小孩子,這人會擔心自己的安危吧。胡宗憲這就勸慰道。
其實胡宗憲此舉是有多方考慮的。
一來他認為李衛國適合做這個活計,當下兩浙的官員,怕是屬這個李衛國同胡宗憲最有“共同語言”,這兩人在通商互市這事兒上有驚人的一致看法。
二來也是微懲。
當初平湖城的時候全城的官員都戰戰兢兢的,隻有這個李衛國雲淡風輕!
所以胡宗憲對這個李衛國的膽識頗為看好,不過說實話,心裏陰暗的他,也有些忌憚!
這人不怕汪直、徐海,會不會對自己也是打心眼裏的不敬畏?
從李衛國的眼神裏,胡宗憲甚至從來沒有發現過半點的敬畏,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朝廷,甚至對聖上一樣是如此!
若是個普通官員如此,胡宗憲一定找個由頭把他拿下來就是了。
可李衛國不成。
李衛國有才,當初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把不堪一擊的桐鄉兵馬打造成讓人瞠目結舌的強軍!
這人有才,可是又叛逆!
對這種人啊,就是要時常敲打一下。
而且當初在桐鄉那會兒倭寇來襲,李衛國公然違抗自己命令!
這些事情都是胡總督不能容忍的,不過當初這人是都察院麾下的七品禦史,自己還不好拿來開刀,可是如今不同了,這人成了自己麾下的嘉興知府,若是此時不拿捏他一下,這人以後還會給自己捅出多大的簍子?
所以此去汪直,不管你李衛國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你都必須去!
這就是胡宗憲這個老油子此時內心中的真實想法。
不過估摸著李衛國一定不願意去吧。
以身犯險的事兒沒人會願意做,所以自己親自來一趟嘉興,也是為了防止這個李衛國同自己虛與委蛇的一陣推脫。
當下穩住汪直是當務之急,自然由不得你李衛國按著自己的思路走。
胡宗憲說完這就靜靜的看著李衛國。
李衛國或許會說當下嘉興兵馬剛剛建立,需要自己監督訓練;或許會說當下嘉興百廢俱興,這才剛剛看到好的苗頭,自己需要坐鎮嘉興,給老百姓心裏添個主心骨……
胡宗憲如今就靜待李衛國的下文,本官倒要看看,你李衛國能說出怎樣推脫的話兒?
“好,下官這就打點行李,明日就去那海上。”
許久。
胡宗憲一眾人這才反應過來。
沒有印象中的推脫,沒有任何說辭,李衛國竟然欣然應允了?
半晌,徐渭這都忍不住道:“李大人就沒有什麽要求……額,如此甚好,你快去準備!”
難不成這個李衛國還盼著能與這個汪直見一麵?
李衛國的表現讓眾人大吃一驚,連見多識廣的胡宗憲這都有些難於理解。
李衛國咋變得這麽好說話兒了。
等等。
坊間早有傳聞,這個李衛國同那汪直交好,難不成,這個李衛國如今這般欣然應允,會是有什麽內幕?
心思重的人最是不容易信任別人,胡宗憲笑道:“嗯,李大人能如此識大體,實在不易,不過此去有些危險,還是將我這侍衛帶上,此人自幼習得一身功夫,相信危急時候也好助你一臂之力。”
胡宗憲“真誠”的說道,看來還頗為關心李衛國的安危呢。
“那,謝過胡大人了。”
李衛國“感激”道。
助我一臂之力?
深入龍潭虎穴,你縱使有萬般功夫又能如何?還不是監視我?
李衛國不傻,自然知曉其中玄機,可是他自然不會傻得說出來,這就欣然笑道。
眼瞅著李衛國答應了,胡宗憲也是稍微心安:“既然如此,那明日你就去海上尋那汪直,本官親自為你送行。”
什麽東西最讓人放心?放在眼裏的才最讓人放心!
胡宗憲精明,深諳此道,催促明日李衛國這就動身,還要親自目送李衛國走。
“李大人也不必擔心,這嘉興事務,胡大人自然會幫忙為之打理,待你從海上歸來,知府的位置一樣是你的。”
徐渭心細,這就開口說道。
言外之意胡大人今日做法並不是要架空你李衛國,你就安心去那海上便是。
“小子自然知曉,胡大人的安排一向密不透風。”
李衛國笑道。
這話不是吹捧,徐海這等老奸巨猾的人都逃不出胡宗憲的包圍圈,這胡大人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商議完畢,李衛國這就躬身出去準備。
見汪直自然要備些禮物,空手去自然不好。
除了一個上等白玉雕刻的玉鍾,李衛國還要了胡宗憲一封親筆信。
一切安置妥當,眾人這就來了乍浦。
幾人都不是頭一次來乍浦了,說來都是輕車熟路。
李衛國帶上幾個水手,登上三桅船,這就隨著那一起一伏的海潮,東去。
船隻漸漸遠去,消失在水天交接線。
“胡大人,你說李衛國此行能給我們帶來什麽驚喜不能?”
瞅著船隻已然不見了蹤影,徐渭問道。
“不知道。”胡宗憲捋了捋胡子:“本官是真的不知道啊,這個李衛國,捅婁子是把好手,可是辦事也不是蓋的,說來本官都有些期待呢!”(未完待續。)
“胡大人是想讓下官去一趟海上,去會會那汪直?”
李衛國驚問。
“不錯,當下朝廷要穩住汪直,而你與那汪直生意上有來往,由此朝廷這才由此想法!”
胡大人未開口,不過徐渭這會兒笑道。
言語間,刻意加重了這“朝廷”二字的語氣。
去倭國會汪直,想來這李衛國定是百般不情願的,所以徐渭此舉的意思也是告訴李衛國,你不去不行!
既然吃了朝廷這碗飯,你就必須聽朝廷的白話,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哪裏由得你李衛國?
或許在嘉興府裏你李衛國是一府長官,可是在胡宗憲麵前,你李衛國不也是芝麻大點兒的官兒?
這話不適合由胡宗憲說,徐渭這就當起了壞人。
說實話,若是能消滅汪直,縱使犧牲一個朝廷的知府,又有什麽呢?
“李大人不必擔心,當下那汪直同朝廷交好,自然不會對你怎麽樣,李大人隻要安心做好活計,能早已穩住那汪直就好。”
胡宗憲這也說道。
或許一個文官,還是小孩子,這人會擔心自己的安危吧。胡宗憲這就勸慰道。
其實胡宗憲此舉是有多方考慮的。
一來他認為李衛國適合做這個活計,當下兩浙的官員,怕是屬這個李衛國同胡宗憲最有“共同語言”,這兩人在通商互市這事兒上有驚人的一致看法。
二來也是微懲。
當初平湖城的時候全城的官員都戰戰兢兢的,隻有這個李衛國雲淡風輕!
所以胡宗憲對這個李衛國的膽識頗為看好,不過說實話,心裏陰暗的他,也有些忌憚!
這人不怕汪直、徐海,會不會對自己也是打心眼裏的不敬畏?
從李衛國的眼神裏,胡宗憲甚至從來沒有發現過半點的敬畏,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朝廷,甚至對聖上一樣是如此!
若是個普通官員如此,胡宗憲一定找個由頭把他拿下來就是了。
可李衛國不成。
李衛國有才,當初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把不堪一擊的桐鄉兵馬打造成讓人瞠目結舌的強軍!
這人有才,可是又叛逆!
對這種人啊,就是要時常敲打一下。
而且當初在桐鄉那會兒倭寇來襲,李衛國公然違抗自己命令!
這些事情都是胡總督不能容忍的,不過當初這人是都察院麾下的七品禦史,自己還不好拿來開刀,可是如今不同了,這人成了自己麾下的嘉興知府,若是此時不拿捏他一下,這人以後還會給自己捅出多大的簍子?
所以此去汪直,不管你李衛國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你都必須去!
這就是胡宗憲這個老油子此時內心中的真實想法。
不過估摸著李衛國一定不願意去吧。
以身犯險的事兒沒人會願意做,所以自己親自來一趟嘉興,也是為了防止這個李衛國同自己虛與委蛇的一陣推脫。
當下穩住汪直是當務之急,自然由不得你李衛國按著自己的思路走。
胡宗憲說完這就靜靜的看著李衛國。
李衛國或許會說當下嘉興兵馬剛剛建立,需要自己監督訓練;或許會說當下嘉興百廢俱興,這才剛剛看到好的苗頭,自己需要坐鎮嘉興,給老百姓心裏添個主心骨……
胡宗憲如今就靜待李衛國的下文,本官倒要看看,你李衛國能說出怎樣推脫的話兒?
“好,下官這就打點行李,明日就去那海上。”
許久。
胡宗憲一眾人這才反應過來。
沒有印象中的推脫,沒有任何說辭,李衛國竟然欣然應允了?
半晌,徐渭這都忍不住道:“李大人就沒有什麽要求……額,如此甚好,你快去準備!”
難不成這個李衛國還盼著能與這個汪直見一麵?
李衛國的表現讓眾人大吃一驚,連見多識廣的胡宗憲這都有些難於理解。
李衛國咋變得這麽好說話兒了。
等等。
坊間早有傳聞,這個李衛國同那汪直交好,難不成,這個李衛國如今這般欣然應允,會是有什麽內幕?
心思重的人最是不容易信任別人,胡宗憲笑道:“嗯,李大人能如此識大體,實在不易,不過此去有些危險,還是將我這侍衛帶上,此人自幼習得一身功夫,相信危急時候也好助你一臂之力。”
胡宗憲“真誠”的說道,看來還頗為關心李衛國的安危呢。
“那,謝過胡大人了。”
李衛國“感激”道。
助我一臂之力?
深入龍潭虎穴,你縱使有萬般功夫又能如何?還不是監視我?
李衛國不傻,自然知曉其中玄機,可是他自然不會傻得說出來,這就欣然笑道。
眼瞅著李衛國答應了,胡宗憲也是稍微心安:“既然如此,那明日你就去海上尋那汪直,本官親自為你送行。”
什麽東西最讓人放心?放在眼裏的才最讓人放心!
胡宗憲精明,深諳此道,催促明日李衛國這就動身,還要親自目送李衛國走。
“李大人也不必擔心,這嘉興事務,胡大人自然會幫忙為之打理,待你從海上歸來,知府的位置一樣是你的。”
徐渭心細,這就開口說道。
言外之意胡大人今日做法並不是要架空你李衛國,你就安心去那海上便是。
“小子自然知曉,胡大人的安排一向密不透風。”
李衛國笑道。
這話不是吹捧,徐海這等老奸巨猾的人都逃不出胡宗憲的包圍圈,這胡大人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商議完畢,李衛國這就躬身出去準備。
見汪直自然要備些禮物,空手去自然不好。
除了一個上等白玉雕刻的玉鍾,李衛國還要了胡宗憲一封親筆信。
一切安置妥當,眾人這就來了乍浦。
幾人都不是頭一次來乍浦了,說來都是輕車熟路。
李衛國帶上幾個水手,登上三桅船,這就隨著那一起一伏的海潮,東去。
船隻漸漸遠去,消失在水天交接線。
“胡大人,你說李衛國此行能給我們帶來什麽驚喜不能?”
瞅著船隻已然不見了蹤影,徐渭問道。
“不知道。”胡宗憲捋了捋胡子:“本官是真的不知道啊,這個李衛國,捅婁子是把好手,可是辦事也不是蓋的,說來本官都有些期待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