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海被滅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不久,這就傳到了京師。81中文網
“皇上,皇上”
西苑裏,一個太監抓著塵筆慌慌張張的喊道。
嘉靖皇帝自然還在煉丹。
西苑的丹房裏,嘉靖正在細心的研磨藥材。
本來郝半仙不讓嘉靖做這些的,可是嘉靖說求神一道,心誠則靈,堅持自己親自研磨藥材。
郝半仙拗不過,也就由著他了。
反正你這人整天也沒啥正事兒,找點事兒也好。
靜心在研磨藥材的嘉靖冷不丁的聽到有人喊自己有些煩氣,迴頭一看,自己那貼身太監,黃錦這就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
“你怎麽了?見朕都不知道通報一聲嗎?伺候了朕幾十年,你竟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嘉靖有些怒道。
估摸著若不是因為這是在丹房,神靈都在看著,嘉靖都能大怒,拖這人出去打個三五十板子!
“皇上,老奴過失了,求聖上處罰,求聖上處罰!”
黃錦一聽趕忙跪地,拜服道。
天子一怒,浮屍千裏,這可不是好玩的。
方才自己確實冒失了,黃錦這就趕忙請罪道。
“好了。”嘉靖擺擺手,方才緊皺的眉頭這才慢慢的舒展開來。
黃錦這人做事一樣周到,相信定然是有什麽大事這才如此。
這人跟了自己幾十年,又何曾有過如此慌張的時候?
如此尋思著,嘉靖這也大度的赦免了黃錦的罪過:“好了,有什麽事兒稟報朕?”
黃錦這才喜笑顏開:“皇上,喜事啊,喜事,大喜事!”
黃錦說著一張老臉仿佛都要杵成了一朵菊花,興高采烈道。
嘉靖一看到這樣子更是不由有些期待。
一向沉穩的黃錦今日都變得如此,一定是有了什麽大喜事才成,這也不由豎起了耳朵。
“直浙總督胡宗憲大人不辱使命,先前在平湖城招降徐海前幾日這又用計,將那徐海殺了!”
黃錦高興道。
當奴才當久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主子高興的時候自己比主子更高興主子傷心的時候自己比主子更傷心。
此時黃錦高興的一副喝了小老婆尿的樣子,簡直驚喜的無以複加。
他知道,自己通報的這個消息對大明有多大的意義對眼前的嘉靖皇帝有多大的意義。
嘉靖皇帝一聽這個消息自然也大喜,甚至有些喜出望外?
“你說的可是真的?徐海已經被胡宗憲消滅了?”
嘉靖有點點不可思議。
困擾朝廷幾十年的倭寇之亂,朝廷先後調動十幾萬大軍這都沒有消滅的倭寇第二號人物,徐海,這就被胡宗憲消滅?
有些不可思議。
嘉靖這人在皇帝任上幹了幾十年,自然也算精通兵事。
兩浙倭亂之所以猖獗這麽久,除了先前幾位總督辦事不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沒兵!
這話沒錯。
當下的兩浙衛所鬆弛,兵馬不堪用,這些嘉靖皇帝都是心知肚明。
別看嘉靖整日都待在西苑裏煉丹,可這個偌大帝國從南到北有什麽事兒這老兒都是清清楚楚的!
兩浙兵馬不能用,雖說朝廷先後調集了不少兵馬前去浙江,可別人不知,嘉靖又豈會不知?
這些兵馬調過去大多都是杯水車薪,幫助其實不大。
且不說大明當下能戰之兵不多,就是許多能戰之兵,去了浙江由於水土不服或者戰法不適應等問題也打不出來!
先前有廣西狼兵前去援浙,這些狼兵大多是廣西的壯人,戰鬥力頗為強悍。
可這些人適應南方叢林的環境,去了江南的河網水泊反倒是不適應。
還有那山東兵,各個膀大腰圓,打仗都是好手,可這些人因為和當地兵馬不合,往往內訌的厲害,戰鬥大多不戰先敗。
兩浙抗倭表現出大明當下一係列的問題。
這些問題嘉靖都是心知肚明,隻是不願去理。
先前好幾任直浙總督這都敗下陣來,而且像張經這些人都不是簡單人,可仍然失敗了。
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兵事,而是因為當下抗倭的情況實在過於複雜!
這些事情嘉靖懶得去整頓,隻是全權委任了朝廷的直浙總督。
還好,胡宗憲不負眾望、不負朕望!
在軍事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今朝廷還能輕易的斬殺這個徐海,當真不易,實在是祖宗保佑。
“好啊!”嘉靖心情有些激動,說道。
心思深沉的嘉靖絕少會有這麽激動的時候,尋思著困擾大明這麽久的倭患竟然在自己手裏解決,嘉靖心裏就一陣激動。
列祖列宗可都看著呢!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嘉靖感慨道:“黃錦,給朕備好物事,宣告百官,昭示天下,今日,朕要去太廟祭祖!朕要告知列祖列宗,倭寇匪徐海,已經被我大明消滅!”
嘉靖豪氣道。
驚喜之餘的嘉靖此時自信滿滿,心花怒放。
他高興的,一來是倭寇禍患有望平息,二來是自己的功德!
凡是大明的皇帝,每個都希望自己能有同太祖、成祖那般文治武功的。
可惜有心無力,好些個皇帝終其一生,也無法望其背。
可如今在自己當皇帝的檔兒,困擾大明百多年的倭寇這就要解決了?
據胡宗憲報上來的消息,倭寇主要有兩支。
一支是那汪直,已經被胡宗憲穩住還有一支,就是這徐海!
如今徐海已經被朝廷剿滅,相信對那汪直的觸動也是頗大的,如此一來,豈不是倭寇禍患有望平息?
想到自己的文治武功有望比肩太祖、成祖,嘉靖心裏那叫一個樂嗬。
“黃錦,快去準備,朕要去那太廟祭祖,告訴列祖列宗!”
黃錦應了一聲,這就趕忙出去準備。
不一會兒,金黃的步輦這就被準備好,在一眾人的簇擁下,嘉靖這就去那太廟祭祖!
“皇上千秋功德,流芳百世”
聞聽聖上要去那太廟祭祖,一眾閣臣們不敢怠慢,這也跑來。
祭祖是為大事,尤其在明朝,每次皇帝祭祖的時候群臣都要悉數到場,陪同聖上一起昭告天下。
“聖上英明神武,如今徐海攝於我大明天威,這也俯身死,實我大明之福!”
說話的是內閣輔嚴嵩。
“嗯!”
嘉靖不免得意,大笑,這就入太廟祭祖。
未完待續。
徐海被滅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不久,這就傳到了京師。81中文網
“皇上,皇上”
西苑裏,一個太監抓著塵筆慌慌張張的喊道。
嘉靖皇帝自然還在煉丹。
西苑的丹房裏,嘉靖正在細心的研磨藥材。
本來郝半仙不讓嘉靖做這些的,可是嘉靖說求神一道,心誠則靈,堅持自己親自研磨藥材。
郝半仙拗不過,也就由著他了。
反正你這人整天也沒啥正事兒,找點事兒也好。
靜心在研磨藥材的嘉靖冷不丁的聽到有人喊自己有些煩氣,迴頭一看,自己那貼身太監,黃錦這就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
“你怎麽了?見朕都不知道通報一聲嗎?伺候了朕幾十年,你竟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嘉靖有些怒道。
估摸著若不是因為這是在丹房,神靈都在看著,嘉靖都能大怒,拖這人出去打個三五十板子!
“皇上,老奴過失了,求聖上處罰,求聖上處罰!”
黃錦一聽趕忙跪地,拜服道。
天子一怒,浮屍千裏,這可不是好玩的。
方才自己確實冒失了,黃錦這就趕忙請罪道。
“好了。”嘉靖擺擺手,方才緊皺的眉頭這才慢慢的舒展開來。
黃錦這人做事一樣周到,相信定然是有什麽大事這才如此。
這人跟了自己幾十年,又何曾有過如此慌張的時候?
如此尋思著,嘉靖這也大度的赦免了黃錦的罪過:“好了,有什麽事兒稟報朕?”
黃錦這才喜笑顏開:“皇上,喜事啊,喜事,大喜事!”
黃錦說著一張老臉仿佛都要杵成了一朵菊花,興高采烈道。
嘉靖一看到這樣子更是不由有些期待。
一向沉穩的黃錦今日都變得如此,一定是有了什麽大喜事才成,這也不由豎起了耳朵。
“直浙總督胡宗憲大人不辱使命,先前在平湖城招降徐海前幾日這又用計,將那徐海殺了!”
黃錦高興道。
當奴才當久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主子高興的時候自己比主子更高興主子傷心的時候自己比主子更傷心。
此時黃錦高興的一副喝了小老婆尿的樣子,簡直驚喜的無以複加。
他知道,自己通報的這個消息對大明有多大的意義對眼前的嘉靖皇帝有多大的意義。
嘉靖皇帝一聽這個消息自然也大喜,甚至有些喜出望外?
“你說的可是真的?徐海已經被胡宗憲消滅了?”
嘉靖有點點不可思議。
困擾朝廷幾十年的倭寇之亂,朝廷先後調動十幾萬大軍這都沒有消滅的倭寇第二號人物,徐海,這就被胡宗憲消滅?
有些不可思議。
嘉靖這人在皇帝任上幹了幾十年,自然也算精通兵事。
兩浙倭亂之所以猖獗這麽久,除了先前幾位總督辦事不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沒兵!
這話沒錯。
當下的兩浙衛所鬆弛,兵馬不堪用,這些嘉靖皇帝都是心知肚明。
別看嘉靖整日都待在西苑裏煉丹,可這個偌大帝國從南到北有什麽事兒這老兒都是清清楚楚的!
兩浙兵馬不能用,雖說朝廷先後調集了不少兵馬前去浙江,可別人不知,嘉靖又豈會不知?
這些兵馬調過去大多都是杯水車薪,幫助其實不大。
且不說大明當下能戰之兵不多,就是許多能戰之兵,去了浙江由於水土不服或者戰法不適應等問題也打不出來!
先前有廣西狼兵前去援浙,這些狼兵大多是廣西的壯人,戰鬥力頗為強悍。
可這些人適應南方叢林的環境,去了江南的河網水泊反倒是不適應。
還有那山東兵,各個膀大腰圓,打仗都是好手,可這些人因為和當地兵馬不合,往往內訌的厲害,戰鬥大多不戰先敗。
兩浙抗倭表現出大明當下一係列的問題。
這些問題嘉靖都是心知肚明,隻是不願去理。
先前好幾任直浙總督這都敗下陣來,而且像張經這些人都不是簡單人,可仍然失敗了。
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兵事,而是因為當下抗倭的情況實在過於複雜!
這些事情嘉靖懶得去整頓,隻是全權委任了朝廷的直浙總督。
還好,胡宗憲不負眾望、不負朕望!
在軍事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今朝廷還能輕易的斬殺這個徐海,當真不易,實在是祖宗保佑。
“好啊!”嘉靖心情有些激動,說道。
心思深沉的嘉靖絕少會有這麽激動的時候,尋思著困擾大明這麽久的倭患竟然在自己手裏解決,嘉靖心裏就一陣激動。
列祖列宗可都看著呢!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嘉靖感慨道:“黃錦,給朕備好物事,宣告百官,昭示天下,今日,朕要去太廟祭祖!朕要告知列祖列宗,倭寇匪徐海,已經被我大明消滅!”
嘉靖豪氣道。
驚喜之餘的嘉靖此時自信滿滿,心花怒放。
他高興的,一來是倭寇禍患有望平息,二來是自己的功德!
凡是大明的皇帝,每個都希望自己能有同太祖、成祖那般文治武功的。
可惜有心無力,好些個皇帝終其一生,也無法望其背。
可如今在自己當皇帝的檔兒,困擾大明百多年的倭寇這就要解決了?
據胡宗憲報上來的消息,倭寇主要有兩支。
一支是那汪直,已經被胡宗憲穩住還有一支,就是這徐海!
如今徐海已經被朝廷剿滅,相信對那汪直的觸動也是頗大的,如此一來,豈不是倭寇禍患有望平息?
想到自己的文治武功有望比肩太祖、成祖,嘉靖心裏那叫一個樂嗬。
“黃錦,快去準備,朕要去那太廟祭祖,告訴列祖列宗!”
黃錦應了一聲,這就趕忙出去準備。
不一會兒,金黃的步輦這就被準備好,在一眾人的簇擁下,嘉靖這就去那太廟祭祖!
“皇上千秋功德,流芳百世”
聞聽聖上要去那太廟祭祖,一眾閣臣們不敢怠慢,這也跑來。
祭祖是為大事,尤其在明朝,每次皇帝祭祖的時候群臣都要悉數到場,陪同聖上一起昭告天下。
“聖上英明神武,如今徐海攝於我大明天威,這也俯身死,實我大明之福!”
說話的是內閣輔嚴嵩。
“嗯!”
嘉靖不免得意,大笑,這就入太廟祭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