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殺啊!”
這是一次在海上的廝殺。
準確來說甚至連廝殺都說不上,充其量不過是一次搶劫。
海上正在跑著幾條商船,恰巧被徐海手底下的海盜們尋摸到了。
這幾個海盜都是倭寇,身穿日本服裝,手裏也都是抓著野太刀之類的日本兵器,瞅著商船這也沒有客氣,直接靠了上去。
搶劫對於這些人來說是輕車熟路。
都是資深海盜,搶劫那是家常便飯,遇船不搶那才叫消極怠工呢。
海船迅速朝那幾條商船靠了過去。
商船上的人們揮舞旗幟,大聲的似乎在說著什麽。
不過海上風浪那麽大,又如何能聽到你說啥?況且這群海盜都是一群來自日本的二杆子,根本也聽不懂你的中國話。
海船迅速朝商船靠近,並不因為商船上的人們嘶吼這就停止。
近了,倭寇操持起腳下的海船早就輕車熟路了,沒多久,這就將這幾條商船圍的死死的,有如鐵桶一般。
哢嚓
熟悉的聲音,倭寇海船上的抓鉤這就抓到了這條商船上。
一條抓鉤得手,其他的抓鉤這也有樣學樣,全都齊落落的朝這商船招唿起來。
沒多久,幾條大鐵鏈子這就狠狠的抓靠在商船上。
拉動鐵索,商船就不由自主朝倭寇的海船靠攏。
一切都是那麽輕車熟路,一切都是那麽稀鬆平常。
倭寇縱橫海上的檔兒,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似乎一點都不奇怪。
控製住了幾條商船,倭寇這就嘴裏嘰裏咕嚕的喊著他們的語言朝這商船上殺了過來。
殺人越貨嘛。
商船算不上多大,水手也不是很多,沒多久,這群二杆子這就幾乎殺光了商船上的水手和商人,開始搬弄東西。
倭寇大笑,滿載而歸。
船是他們的了,貨物也是他們的了,船上的女人也是他們的了。
這在他們看來稀鬆平常。
可是今天,卻並不是如此!
以往或許這股子倭寇搶的商船、海船無數,被殺死拋石大海的人也數不勝數,這些人本來幹的就是亡命天涯的行當嘛,也不稀奇。
在他們看來海上的船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隻要碰見了船,那就得搶!
可這群二杆子似乎沒有認識到一個道理海上有幾條船是不能搶的!
想那徐海說來也是個梟雄,幾乎是海上的霸主,但也隻是幾乎。
海上有些船他是不能搶的,就比如,汪老板的船。
汪直發家比徐海早,勢力也遠比徐海大。
當初徐海就是在汪直手下打工的,隻是後來這才分裂了。
可是縱使如此,攝於汪直的勢力,海上汪老板的船一般徐海是不敢去搶的。
可是今天,卻被這幾個二杆子倭寇破了戒!
商船在被攻下的時候船上的水手們不止一次的在大聲唿喊說自己是汪老板的人,可這群倭寇連日本話都說不利索,哪裏會說中國話?
二杆子看來自己不過是幹了和平時一樣的活計,可是今日,他們闖了大禍了。
得罪了汪老板!
汪直是這個時代的海上霸主,得罪了汪老板,豈會有你的好果子吃?
曆史仍舊在按照自己的軌跡發展著。
曆史上汪直也正是因此和徐海結怨,這件事兒,也直接的加速了徐海的滅亡!
汪直不出意外的大怒,將徐海將要登陸進攻的地方告訴了胡宗憲。
那地點,正是乍浦!
拿到信的胡宗憲驚呆了。
“看看吧,這是汪直的來信。”
胡宗憲隨手將信件遞給了徐渭。
“這汪直怎麽這麽上道兒了?”
徐渭看了信也是吃了一驚。
前些日子汪直一直對朝廷虛與委蛇,怎麽如今這麽配合了?竟然還告知徐海的動向?
難不成其中有詐?
“可信不?”會不會是汪直和徐海聯手?
這是徐渭最不想看到的,也是胡宗憲最不想看到的。
“不會。”胡宗憲恢複平靜,笑道:“夏正告訴我了,原因是因為徐海的人搶了汪老板的船,汪直大怒,兩人由此交惡。”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徐渭好一頓驚喜。
這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簡直是自抗倭以來最好的一個消息了。
如今汪直提供了徐海的作戰路線和作戰計劃,兩人因此也是成了死對頭,自己正好可以鋪下天羅地網,將這個徐海一網打盡!
此次徐海出動的,可幾乎是他的全部主力。
這要是能成,簡直可以一戰定徐海!
胡宗憲心裏也是好一頓的驚喜:“下令,部署兵馬,朝那乍浦去!”
先前李衛國的計劃頗為大膽,他要做孤膽英雄。
可如今自己得到了這麽重要的一個情報,自然是要大舉對乍浦用兵的。
“傳令下去,要衛所兵馬以及來援之軍,采取一切辦法,向乍浦靠攏還有,命令咱們的水師也日夜兼程,去那乍浦!
我們要在乍浦,打一場打仗!”
胡宗憲的部署開始了。
當下正是最重要的時刻,若是此陣能夠得手,想那徐海定是一蹶不振。
困擾朝廷這麽久的徐海一路倭寇,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到處都是忙忙碌碌,各地的明軍接到命令之後這都朝那乍浦運動,接下來就要有打仗要打了。
水師的船已經備好糧食、淡水,這也朝那乍浦去。
所有的明軍如今都向那乍浦運動,誓要將那乍浦圍成鐵桶,誓要消滅徐海這股倭寇!
“李大人,不出所料,大軍已經開始朝乍浦方向運動了!”
一個商人打扮的男子朝李衛國報告的。
如今李衛國的商隊簡直可以跑到大明的任何地方,起碼浙江一地絕少能有什麽事情能瞞過這小子。
想在這個世界混,自然是要有點耳目的。
有些消息是從來往商隊那裏買,有的就靠自己人去打聽。
方才說話這人是李衛國的眾多耳目之一,這人平時跑馬,沒事兒就給李衛國提供點消息賺點銀錢,算是外快。
“四麵八方都有,包括大明的水師,如今都在朝乍浦方向靠攏。”
“嗯,知道了。”李衛國道,當下的曆史仍舊在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自己並未改變什麽。
“吩咐咱們的水手,要他們也時刻準備著。”李衛國道。
這次徐海是傾巢出動,胡宗憲也是下了血本。
可是最後的結果有點不盡人意。
徐海盡管進了圈套,可明軍仍舊沒有辦法消滅他!
也就是經過這一戰,胡宗憲真正領教到了徐海的厲害。
後續的戰鬥過程非常慘烈,不管是明軍步兵還是水師打的都算拚命,可最後仍舊未能奈他徐海如何。
徐海損失慘重,也是經過此戰不久這就投降,可是明軍卻始終沒能在海上消滅徐海!
後世對明朝抗倭鬥爭最為惋惜的就是明朝沒有能因此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
光靠陸地上的查漏補缺很難完全消滅倭寇,可要是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過於依賴海禁,明朝這會兒的水師早就荒廢。
當初太祖立國的時候對抗陳友諒、方國珍等人,朱元璋也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師隊伍,後來經過成祖的發展,大明的水師更是空前的強大。
就連後世都驚歎鄭和出海的那條寶船是如此壯觀。
可是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此時的明朝已經開始爛到骨子裏,水師早就不堪一擊了。
也是因為如此,明代的抗倭才進行的這麽艱難!
當下這次乍浦戰役胡宗憲也是吃了這麽個虧,明軍的水師不堪一擊,雖說明軍大軍來此,可最後戰的卻是不盡人意,最後還是依靠俞大猷的大軍前來救援這才解了胡宗憲的燃眉之急!
李衛國是重生者,走在這些人的前頭,所以他早就組建了水師。
說來好笑,李衛國是浙江道監察禦史,如今巡按桐鄉,如何來權力製造船隻,配槍配炮?
可是因為長時間同汪直做生意,要是沒點防禦的手段,商人們也不放心自己的船隻就這麽無遮無攔的漂在海上。
尤其當下倭寇還如此猖獗!
由此李衛國這就建議由這些商人出資入股,建造一些海船出來。
桐鄉拿的銀子多,李衛國算是大股東,由此這些船隻平日運貨,你我分利,戰時,這便用作戰船!
或許這迴在乍浦,桐鄉還會驚豔一把呢。
李衛國暗笑。
如今的徐海正著急忙慌的往乍浦進軍,得了消息的胡宗憲就在部署乍浦的防禦,而李衛國呢,如今就忙著自己的查漏補缺工作。
可說三幫人,都沒閑著的,一個個都是忙的焦頭爛額。
“大人,咱們的船已經準備好了,隻等大人一聲令下!”
借助和汪直等人的海上貿易,如今桐鄉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就積攢起了巨大的財富,甚至讓李衛國都有些咋舌!
封建中國就像是在不斷積攢的一口油井,萬一哪天開了地皮,石油就會滾滾冒出!
當下的桐鄉就是這麽個情況。
桐鄉本就富庶,如今這又借了李衛國貿易的東風,銀錢簡直都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了過來!賺銀子賺的那叫一個痛快。
否則李衛國哪裏有那麽多的銀錢招兵買馬?
臥薪嚐膽了這麽久,如今正是三千越甲吞吳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殺啊!”
這是一次在海上的廝殺。
準確來說甚至連廝殺都說不上,充其量不過是一次搶劫。
海上正在跑著幾條商船,恰巧被徐海手底下的海盜們尋摸到了。
這幾個海盜都是倭寇,身穿日本服裝,手裏也都是抓著野太刀之類的日本兵器,瞅著商船這也沒有客氣,直接靠了上去。
搶劫對於這些人來說是輕車熟路。
都是資深海盜,搶劫那是家常便飯,遇船不搶那才叫消極怠工呢。
海船迅速朝那幾條商船靠了過去。
商船上的人們揮舞旗幟,大聲的似乎在說著什麽。
不過海上風浪那麽大,又如何能聽到你說啥?況且這群海盜都是一群來自日本的二杆子,根本也聽不懂你的中國話。
海船迅速朝商船靠近,並不因為商船上的人們嘶吼這就停止。
近了,倭寇操持起腳下的海船早就輕車熟路了,沒多久,這就將這幾條商船圍的死死的,有如鐵桶一般。
哢嚓
熟悉的聲音,倭寇海船上的抓鉤這就抓到了這條商船上。
一條抓鉤得手,其他的抓鉤這也有樣學樣,全都齊落落的朝這商船招唿起來。
沒多久,幾條大鐵鏈子這就狠狠的抓靠在商船上。
拉動鐵索,商船就不由自主朝倭寇的海船靠攏。
一切都是那麽輕車熟路,一切都是那麽稀鬆平常。
倭寇縱橫海上的檔兒,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似乎一點都不奇怪。
控製住了幾條商船,倭寇這就嘴裏嘰裏咕嚕的喊著他們的語言朝這商船上殺了過來。
殺人越貨嘛。
商船算不上多大,水手也不是很多,沒多久,這群二杆子這就幾乎殺光了商船上的水手和商人,開始搬弄東西。
倭寇大笑,滿載而歸。
船是他們的了,貨物也是他們的了,船上的女人也是他們的了。
這在他們看來稀鬆平常。
可是今天,卻並不是如此!
以往或許這股子倭寇搶的商船、海船無數,被殺死拋石大海的人也數不勝數,這些人本來幹的就是亡命天涯的行當嘛,也不稀奇。
在他們看來海上的船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隻要碰見了船,那就得搶!
可這群二杆子似乎沒有認識到一個道理海上有幾條船是不能搶的!
想那徐海說來也是個梟雄,幾乎是海上的霸主,但也隻是幾乎。
海上有些船他是不能搶的,就比如,汪老板的船。
汪直發家比徐海早,勢力也遠比徐海大。
當初徐海就是在汪直手下打工的,隻是後來這才分裂了。
可是縱使如此,攝於汪直的勢力,海上汪老板的船一般徐海是不敢去搶的。
可是今天,卻被這幾個二杆子倭寇破了戒!
商船在被攻下的時候船上的水手們不止一次的在大聲唿喊說自己是汪老板的人,可這群倭寇連日本話都說不利索,哪裏會說中國話?
二杆子看來自己不過是幹了和平時一樣的活計,可是今日,他們闖了大禍了。
得罪了汪老板!
汪直是這個時代的海上霸主,得罪了汪老板,豈會有你的好果子吃?
曆史仍舊在按照自己的軌跡發展著。
曆史上汪直也正是因此和徐海結怨,這件事兒,也直接的加速了徐海的滅亡!
汪直不出意外的大怒,將徐海將要登陸進攻的地方告訴了胡宗憲。
那地點,正是乍浦!
拿到信的胡宗憲驚呆了。
“看看吧,這是汪直的來信。”
胡宗憲隨手將信件遞給了徐渭。
“這汪直怎麽這麽上道兒了?”
徐渭看了信也是吃了一驚。
前些日子汪直一直對朝廷虛與委蛇,怎麽如今這麽配合了?竟然還告知徐海的動向?
難不成其中有詐?
“可信不?”會不會是汪直和徐海聯手?
這是徐渭最不想看到的,也是胡宗憲最不想看到的。
“不會。”胡宗憲恢複平靜,笑道:“夏正告訴我了,原因是因為徐海的人搶了汪老板的船,汪直大怒,兩人由此交惡。”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徐渭好一頓驚喜。
這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簡直是自抗倭以來最好的一個消息了。
如今汪直提供了徐海的作戰路線和作戰計劃,兩人因此也是成了死對頭,自己正好可以鋪下天羅地網,將這個徐海一網打盡!
此次徐海出動的,可幾乎是他的全部主力。
這要是能成,簡直可以一戰定徐海!
胡宗憲心裏也是好一頓的驚喜:“下令,部署兵馬,朝那乍浦去!”
先前李衛國的計劃頗為大膽,他要做孤膽英雄。
可如今自己得到了這麽重要的一個情報,自然是要大舉對乍浦用兵的。
“傳令下去,要衛所兵馬以及來援之軍,采取一切辦法,向乍浦靠攏還有,命令咱們的水師也日夜兼程,去那乍浦!
我們要在乍浦,打一場打仗!”
胡宗憲的部署開始了。
當下正是最重要的時刻,若是此陣能夠得手,想那徐海定是一蹶不振。
困擾朝廷這麽久的徐海一路倭寇,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到處都是忙忙碌碌,各地的明軍接到命令之後這都朝那乍浦運動,接下來就要有打仗要打了。
水師的船已經備好糧食、淡水,這也朝那乍浦去。
所有的明軍如今都向那乍浦運動,誓要將那乍浦圍成鐵桶,誓要消滅徐海這股倭寇!
“李大人,不出所料,大軍已經開始朝乍浦方向運動了!”
一個商人打扮的男子朝李衛國報告的。
如今李衛國的商隊簡直可以跑到大明的任何地方,起碼浙江一地絕少能有什麽事情能瞞過這小子。
想在這個世界混,自然是要有點耳目的。
有些消息是從來往商隊那裏買,有的就靠自己人去打聽。
方才說話這人是李衛國的眾多耳目之一,這人平時跑馬,沒事兒就給李衛國提供點消息賺點銀錢,算是外快。
“四麵八方都有,包括大明的水師,如今都在朝乍浦方向靠攏。”
“嗯,知道了。”李衛國道,當下的曆史仍舊在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自己並未改變什麽。
“吩咐咱們的水手,要他們也時刻準備著。”李衛國道。
這次徐海是傾巢出動,胡宗憲也是下了血本。
可是最後的結果有點不盡人意。
徐海盡管進了圈套,可明軍仍舊沒有辦法消滅他!
也就是經過這一戰,胡宗憲真正領教到了徐海的厲害。
後續的戰鬥過程非常慘烈,不管是明軍步兵還是水師打的都算拚命,可最後仍舊未能奈他徐海如何。
徐海損失慘重,也是經過此戰不久這就投降,可是明軍卻始終沒能在海上消滅徐海!
後世對明朝抗倭鬥爭最為惋惜的就是明朝沒有能因此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
光靠陸地上的查漏補缺很難完全消滅倭寇,可要是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過於依賴海禁,明朝這會兒的水師早就荒廢。
當初太祖立國的時候對抗陳友諒、方國珍等人,朱元璋也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師隊伍,後來經過成祖的發展,大明的水師更是空前的強大。
就連後世都驚歎鄭和出海的那條寶船是如此壯觀。
可是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此時的明朝已經開始爛到骨子裏,水師早就不堪一擊了。
也是因為如此,明代的抗倭才進行的這麽艱難!
當下這次乍浦戰役胡宗憲也是吃了這麽個虧,明軍的水師不堪一擊,雖說明軍大軍來此,可最後戰的卻是不盡人意,最後還是依靠俞大猷的大軍前來救援這才解了胡宗憲的燃眉之急!
李衛國是重生者,走在這些人的前頭,所以他早就組建了水師。
說來好笑,李衛國是浙江道監察禦史,如今巡按桐鄉,如何來權力製造船隻,配槍配炮?
可是因為長時間同汪直做生意,要是沒點防禦的手段,商人們也不放心自己的船隻就這麽無遮無攔的漂在海上。
尤其當下倭寇還如此猖獗!
由此李衛國這就建議由這些商人出資入股,建造一些海船出來。
桐鄉拿的銀子多,李衛國算是大股東,由此這些船隻平日運貨,你我分利,戰時,這便用作戰船!
或許這迴在乍浦,桐鄉還會驚豔一把呢。
李衛國暗笑。
如今的徐海正著急忙慌的往乍浦進軍,得了消息的胡宗憲就在部署乍浦的防禦,而李衛國呢,如今就忙著自己的查漏補缺工作。
可說三幫人,都沒閑著的,一個個都是忙的焦頭爛額。
“大人,咱們的船已經準備好了,隻等大人一聲令下!”
借助和汪直等人的海上貿易,如今桐鄉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就積攢起了巨大的財富,甚至讓李衛國都有些咋舌!
封建中國就像是在不斷積攢的一口油井,萬一哪天開了地皮,石油就會滾滾冒出!
當下的桐鄉就是這麽個情況。
桐鄉本就富庶,如今這又借了李衛國貿易的東風,銀錢簡直都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了過來!賺銀子賺的那叫一個痛快。
否則李衛國哪裏有那麽多的銀錢招兵買馬?
臥薪嚐膽了這麽久,如今正是三千越甲吞吳的時候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