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說的可是當真?”


    胡宗憲驚道。


    “當真,胡大人。34戚繼光認真道。


    被派去救援的戚繼光迴來複命,可一開口就像胡宗憲好生吃驚了一番。


    李衛國率領桐鄉一眾兵馬竟消滅倭寇近一千人,斬得首級九百零三顆!


    想那胡宗憲主政浙江這麽久,也絕少見過如此的戰功!


    這個李衛國,簡直是驚煞旁人!


    “真的?”胡宗憲略一沉吟:“莫不是因為他是你的未過門女婿這就包庇一番?”


    胡宗憲知曉戚繼光這人,戚氏為人比較嚴謹,絕逼不會在這軍國大事上同自己開玩笑。


    所以胡宗憲也就拿李衛國和戚氏那小妮子的事兒來調笑他。


    別問胡宗憲是怎麽知道的,明代的時候錦衣衛無孔不入,胡宗憲家族就是錦衣衛出身,況且這人主政浙江,浙江有什麽風吹草動,他會不知?


    “哼!”說到這事兒戚繼光就氣不打一處來。


    自己當真家門不幸,自己女兒不聽父母之命,竟然跑去和那個李衛國私定終身!簡直豈有此理了。


    “不過卑職所說的戰功屬實。”戚繼光咬咬牙道,雖說骨子裏戚繼光對這個拱了自家水靈白菜的豬憤恨的要命,可是說到正事,戚繼光還是不敢馬虎,這就說道。


    “桐鄉有多少兵馬?”


    胡宗憲也迴歸到談正事那副態度,問道。


    “三百。”戚繼光如實迴答。


    “嗯。”胡宗憲捋了捋胡子:“相信定是那李衛國說動全城軍民一起守城,拚命殺敵這才有此等戰功吧?難為這小子了,不成想這小子還當真是有兩把刷子呢。”


    唉,也是難為這小子了,才那麽點大,肩膀上這就扛了這麽多東西。


    全城的百姓身家性命係於他手,豈能輕鬆?


    嗯,孺子可教。


    胡宗憲暗歎道。


    一千倭寇,以桐鄉羸弱之兵這家夥竟然也能守住城池,全殲敵軍!


    相信這小子這些日子定在桐鄉做了不少功課,否則那桐鄉如何會如此固若金湯?


    胡宗憲如今對李衛國是越來越感興趣了。


    “那李衛國到底是用什麽戰法守住了城池動員起全桐鄉的百姓殺了如此多的倭寇?”


    胡宗憲接著詢問道。


    桐鄉之兵羸弱至此,胡宗憲身為直浙總督,心中最是知曉,相信李衛國定是使了什麽錦囊妙計,否則哪裏會有此等的戰果?


    不成想這小子玩陰謀詭計還是把好手,簡直再世諸葛呢。


    “大人……”


    胡宗憲此言倒是讓戚繼光有些無奈,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解釋了。


    “怎麽了?”胡宗憲是個精明人,瞅著戚繼光的樣子似乎有什麽話說,心裏不由有了什麽不好的預感,難不成這李衛國是耍了什麽花招不成?


    瞅著戚繼光這難言的樣子,莫不成是李衛國做了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


    “元敬,那李衛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你務必說與我來聽聽!”胡宗憲不由更加來了興趣,這就說道。


    其實真若是李衛國使了什麽不好的法子,胡宗憲也不見得會怪罪,當下倭寇大舉來襲,能守住桐鄉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況且這個李衛國還消滅倭寇一千多人!得首級九百多顆!


    有了這麽大的功勞墊底,縱使李衛國當真事急從權做了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其實胡宗憲也不見得就忍心去懲罰他。


    可是當上官的,自然都不希望自己是個聾子瞎子,有些事兒盡管自己不打算追究,但是還是要知道的好。


    “大人,李衛國這戰功,並非是守城得來。”


    戚繼光都有些無地自容道。


    “什麽?”


    胡宗憲大驚。


    那日胡總督曾派遣信使告誡這個李衛國要閉守城門不出,可這小子竟然當麵告訴信使自己要依靠野戰消滅倭寇!


    由此胡宗憲這才大怒,急令戚繼光北上援助桐鄉。


    不過胡宗憲其實也隻是當李衛國是小孩子一時腦子短路罷了,敞坡野地的,你一個從未帶過兵的小子又如何能大勝倭寇?


    而且當下得了如此驚人的戰功,你李衛國若不是率領一眾桐鄉兵馬守城,依靠野戰又如何能如此?


    “此戰是為楊樹浜大捷,李衛國就是在這個楊樹浜消滅了倭寇千把人。”戚繼光道。


    胡宗憲迅速在地圖上查找起來,很快,他就找到這個叫做楊樹浜的地方。


    “就是這裏?”


    這地方很小,地圖上找的都費勁,胡宗憲找到之後這就驚問。


    這個楊樹浜是一片平原,根本就沒有遮掩,李衛國為何要將戰鬥的地方選在這裏?


    “是,李衛國此戰就是利用野戰消滅了倭寇一千人,得首級九百餘顆!”


    戚繼光說道:“這是他上報給您的戰報,讓我一並帶來。”


    胡宗憲著急忙慌的打開折子,一看,驚了。


    這小子當真是依靠野戰獲得如此大的功勞?


    天啊!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他到底是使喚何等戰法消滅如此多的倭寇?”


    胡宗憲拚命的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和不可思議,這就問道。


    此時的胡總督說話語氣狀如平常,可是心裏卻猶如波濤大海一樣難以平靜下來。


    平原地帶,李衛國竟然僅依靠自己手頭的三百兵馬消滅倭寇一千人!


    白起轉世?


    “元敬,你的兵馬能否做到這點?”胡宗憲驚問。


    “這個……”戚繼光有些赧顏:“或許可以吧。”


    “這是那李衛國從未帶過一天兵馬!”戚繼光道:“我的兵馬怕是想要取得這樣的戰績亦不輕鬆,而且我的兵士都是從那義務彪悍之地精心選出來的,可那李衛國就依靠桐鄉的那些老弱病殘……”


    “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胡宗憲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若不是這話是戚繼光親口說的,他一準兒不信。


    就算京軍的三大營拉來浙江,他們也絕逼創造不出這樣的戰績!


    眼下大明軍隊如何,胡宗憲心知肚明,自然不需要別人多言。


    可這樣的奇跡竟然出在這個隻有十四五歲,沒有帶過一天兵馬的小孩子手裏?


    “李衛國用的,是火器之法!”戚繼光道。


    “火器?”胡宗憲沉吟一番。


    “是。”戚繼光道:“當下的桐鄉軍中大行火器,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


    戚繼光道:“我跟那李衛國討要了一些,胡大人若是感興趣,下官可引大人來看,還有……


    李衛國梟的那九百零三個倭寇首級,也一眾喊下官帶來了,那小子說是當做迴敬胡大人提攜之恩的。”


    “這小子……”胡宗憲捋著胡子笑道。


    戚繼光說著這就引那胡宗憲來了軍中,一個招唿,軍士會意,這就打開幾個大木箱。


    “這些都是那李衛國梟得的倭寇首級?”


    雖然已經知道了結果,可是當戰功真正擺到胡宗憲麵前的時候,他還是很難相信。


    眼前的一箱子首級,各個都已經用石灰梟好,一個個的臉上仍舊留著臨死前那份猙獰,咧著白牙,眼睛裏留著驚悚或是不甘。


    九百多個首級,都用這樣的眼神瞪著你,讓胡宗憲有些不舒服,不過更多的,還是興奮!


    隨手抓了一個首級,發髻是倭人發髻頭發茬子都是老舊的倭人麵孔,覆於水中,臉麵朝上。


    “大人,卑職都一個一個驗過了,各個都是真倭寇!”


    戚繼光確定道。


    胡宗憲隨手查看了幾個,發現並無什麽不妥之處,丟下手中頭顱,心中這也難以平靜。


    李衛國當真在桐鄉殺了九百多倭寇?


    眼前鐵證如山,這都是李衛國的戰功!


    當下大明羸弱,尤其在這浙江,幾十倭寇穿州過縣無人敢擋的事例頗多。


    可就在這個先前如同待宰羔羊的桐鄉,上千倭寇竟被一舉宰殺!況且是在楊樹浜這麽個敞坡野地的地方!


    若是我浙江兵馬都能如同今日的桐鄉軍這般,那倭寇如何還能在浙江如此跳脫?


    大明可還有這海防鬆弛之虞?


    三百桐鄉兵馬,竟一戰消滅倭寇上千!


    胡宗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胡宗憲主政浙江這麽久,知兵事。


    戰場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每個男兒都有沙場建功的夢想,每個人都想在戰場上揚名立萬,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


    先前一蹶不振的桐鄉兵如今隻因去了一個李衛國這就兵威大盛,梟首九百如同砍瓜切菜!此等有如翻天覆地般的變化,試問大明又有幾人能做到?


    好了,那李衛國到底又如何做到如此呢?


    胡宗憲又多瞥了幾眼眼前盛滿倭寇頭顱的大木箱,朝戚繼光道:“快,引本官去看看這桐鄉火器。”


    既然李衛國是使喚這火器創造的如此戰功,相信這火器也定是罕見的寶貝!


    否則如何竟能精悍至此?


    沒有趁手的兵器,胡宗憲不相信李衛國能駕馭這羸弱的桐鄉兵馬殺死如此多的倭寇!


    “是!”


    說到火器,戚繼光也是有些激動。


    南軍善使火器,戚氏的軍中也有不少火器,可是戚繼光也不能想到,火器竟然還可以這樣用!


    戚氏雖說是個重視火器的將領,可是在戚繼光的陣中,火器畢竟也隻是輔助之物,決定戰鬥勝利的,還是主要依靠各個軍士間的配合和那些冷兵器。


    說白了戚家軍中實際上仍舊是以冷兵器為主的,鳥銃主要用作遠程的射擊輔助和威嚇。


    可是李衛國的陣中不同。


    不同到他的戰法,在如今的大明簡直就是一場革命!


    偌大的桐鄉軍中悉數配備火器!


    他的戰鬥決定勝負關鍵的,主要在這火器!


    戚氏常年打仗,最是深知這個道理。


    這絕對不是火器所占比例大小的改變,而是一種戰法上的革命!


    人手火器,廣置火炮……這樣軍中就成了一群火槍手、火炮手,那麽戰鬥的進行以及後勤輜重的供應就變得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試想一下,跟你打仗的對手一個個全都手持火槍、火炮,一個不小心這就被崩了腦袋!


    ……


    戚繼光迴來的路上心中就激動的無以複加。


    從軍數十載,戚繼光從未想過原來戰鬥還可以這麽打!


    “那李衛國的軍中當真所有軍士都手持火器?”


    胡宗憲見多識廣,可是大明當下絕少有軍隊是這麽個打法。


    包括軍中火器種類最為繁多的京軍神機營一樣是如此。


    神機營裏也不見得軍士都是使喚火器的,其實還是有半數甚至更多的軍士是操持冷兵器作保衛任務的。


    可如今這李衛國竟然全軍裝備火器,置那大刀、長矛於何地?


    火器雖說威力強勁,可是因為操作繁瑣、不太可靠,大明軍隊用它,但是卻不敢將性命寄托在它上麵。


    這個李衛國當下如此做,豈不是劍走偏鋒?


    “這便是李衛國此戰用到的一眾火器,末將全都討要了一番,一來觀摩,二來也為奉給胡大人檢閱。”


    到了,戚繼光這就解釋道。


    “這東西李衛國喚他作燧發火槍,軍中三百軍士人手一把。”


    戚繼光端起一支火槍,說道。


    胡宗憲對這火器也是行家裏手,查看了半天,嘖嘖稱讚:“好物什,竟比那鳥銃還要妙哉!”


    “大人,這火槍比鳥銃操作簡便,而且威力也要更大些!”戚繼光也是稱讚道。


    燧發火槍最為精妙的地方就是它拋棄了那根嗤嗤燃燒的火繩,使得射擊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和可靠,不管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這火槍的妙處。


    試之,操作簡單,威力強勁。


    “這個,是為虎蹲炮!”


    虎蹲炮是楊樹浜大捷的主角。


    當初圍住倭寇的時候李衛國就是用這個虎蹲炮大量殺傷了倭寇。


    虎蹲炮不重,隻有幾百斤,而且可以單獨拆卸,像極了後世的迫擊炮。


    “這個,是手雷!……”


    明代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手雷,戚繼光帶著胡宗憲將桐鄉軍中的火器一一查看了一番。


    手雷、地雷、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林林總總。


    “李衛中絕少刀斧手或是長槍手,全軍操持火器,腰挎樸刀,戰時火器一通劈啪亂響,這就拔刀衝入敵陣……”


    戚繼光簡單介紹了一下那日楊樹浜戰鬥的場景。


    胡宗憲聽後一番沉吟,麵色嚴肅:“威武!打出了我大明軍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巨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大利腫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大利腫馬並收藏寒門巨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