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人,前方就是楊樹浜,胡大人所說的援救地點正在此地!”
33桐鄉這邊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這群不速之客,是一群當兵的。
按理說當兵絕少有跨界用兵的,這是兵家自古的規矩,可這群兵士明顯是有什麽急事。
一到桐鄉邊界,這群兵士連規矩都顧不上打,火急火燎的就朝北邊去了。
目的很明確,他們要去的,是一個叫楊樹浜的地方。
傳令兵拿著地圖比對了半天,找來一個舌頭問了一番,這才知道,往前幾裏處,便是那楊樹浜!
“嗯,軍令如山倒,告訴弟兄們,加速前進!”
領頭這人是個朝廷參將,來了桐鄉之後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甚至一度懷疑胡宗憲是寫錯了地名。
印象裏遭了倭寇禍患的地方就該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爭相逃命的,可是如今這個桐鄉城裏風雨不動,商人的馬隊丟丟當當,好些個商人方才看到自己這群人一臉的臨戰之姿還一臉懵逼的感覺。
好似一片歌舞升平啊,哪裏像是遭了倭寇禍患?
不過既然胡大人下令了,那這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若是誤了軍事,身為朝廷參將的他最是知道後果。
一眾兵馬這就開始了急速行軍。
……
方才軍士所踩的地方其實距離楊樹浜不遠,這不,一對軍人急行軍,很快這就到了楊樹浜。
從迅速收攏的隊伍和散開的隊形來看,這支軍隊絕對不簡單。
方才化作幾排行軍的陣型如今迅速化作一個又一個的小隊,一隊十二人,有持刀盾、鏜鈀者,亦有持火槍者,陣型有些奇怪。
“大人,這就是楊樹浜!”
兵馬迅速朝戰場靠攏,一眾兵丁嚴陣以待,不過衝入目的地的他們看到的不是刀槍霍霍的戰場,如今方圓幾裏,能看到的隻是一片片無頭屍身,還都是被赤條條扒了衣裳的!
眼前的一幕頗為瘮人。
上前屍首這都被砍了腦袋,有的甚至被槍炮打成了一片碎肉,滿地的一片狼藉,樣子讓人作嘔。
到底是何人?難不成又是倭寇做出此等喪盡天良之事!?
為首這人參將頓時怒不可遏,揮動手裏的馬鞭:“快去尋那倭寇!本將今日勢必要為這桐鄉百姓除害!”
一來前來援助桐鄉是為上官直浙總督胡大人的命令,二來任何一個大明的軍官看到這副大明的百姓被殘殺的樣子,誰人還能風雨不動?
傳令兵瞅著上官大怒,不敢怠慢,這就開始地毯式搜索。
全軍將士同仇敵愾,咬著牙,心裏都憋著股子勁兒呢。
想那倭寇來我大明的地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如今竟殘害我大明的百姓至此!
殺我大明千把人,如今這竟砍掉屍首,暴屍荒野!
試問有點血性的大明子民,誰人會不氣憤?
一眾軍士知曉上官是何等性格,這也都是咬牙切齒,摩拳擦掌,是要揪出那倭寇,戰上一番!
我大明天朝之邦,豈能容你倭寇宵小在此如此囂張?
戰意迅速在軍士群中蔓延,像是荒原上的一把烈火,很快這就熊熊燒了起來。
帶頭將領拔出腰間寶劍,斜指青天:“弟兄們,倭寇殘害我大明百姓,慘無人道!今日待揪出那倭寇,我軍必要斬殺他們!為我大明百姓報仇雪恨!”
“威武……”
軍士們的熱情被這股子憤怒完全激發出來,一個個抓緊手中的兵器,怒發衝冠,眼珠子仿佛都要瞪了出來,誓要同那倭寇死戰一番!
熊熊的戰意在胸中燃燒,一眾明軍似乎變成了一座座火爐,外表平淡無奇,可是腹中,都是滿滿的怒火。
這股子怒火,隻有倭寇的血肉才能平息。
“大人……”
出去搜索了一番的傳令兵迴來了。
“那倭寇現身在何處?”
帶頭將領駕馭胯下馬匹。
倭寇如今殺了大明如此多人,想必已經奔那桐鄉縣城去了。
方才查看屍身,這些人該是一兩天前被殺,想來倭寇早已攻打桐鄉去了。
帶頭參將如今隻是心裏奢望桐鄉兵馬堅強些好,若是此時還未城破,自己也能衝上去,助那桐鄉兵馬一臂之力。
倭寇此番出兵所圖不小,相信不會像平日那般搶了就走!
這參將誓要揪出那股子倭寇,殺來為大明解恨!
管你身在天涯海角,今日我戚繼光要讓你倭寇知曉何為大明軍威!
“大人,這……”
傳令兵仿佛有什麽難言之隱。
“有什麽話,快說,那倭寇如今身在何方?”
這參將怒道。
“眼前這些,八成就是群倭寇!”
傳令兵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拿出一個牌子道:“小的在這楊樹浜周圍打聽了半天,老百姓們安居樂業,似是沒受多少驚嚇,而且小的也已經核實過了,老百姓都說,這些無頭屍身,乃是那倭寇的!”
說著傳令兵這就遞上了那邊撿過來的一個牌子。
“倭寇犯我大明之下場”
這是牌子上寫的字。
“老百姓說了,桐鄉李大人說要將這些倭寇暴屍三日,以儆效尤。”
傳令兵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如實告知。
“什麽?”帶頭參將好生的吃了一驚。
“這都是倭寇?”副將也是驚的無以複加,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眼前這千百具無頭屍身竟是那倭寇的?
難不成前些日子胡大人說的來犯桐鄉那股子倭寇已然悉數被桐鄉兵馬消滅?
或者大明有別的明軍提前到達?
不可能的,我部一向以行軍急速著稱,況且距離桐鄉也比較近,不可能有大明哪支能來桐鄉跑在自己前頭!
還有,方才老百姓說什麽桐鄉李大人?
眼前的參將好生的吃了一驚,好久這才反應過來:“桐鄉李大人?何人?”
桐鄉城的知縣該是那吳大勇,這人是先前守衛北邊的軍士,因戰功輝煌,這又走了走後門這才撈了個桐鄉知縣的位置,這名參將自然認得。
加之桐鄉一眾官吏這參將也都有些耳聞,把總都是個姓江的!
桐鄉又何來一個李大人?
“小的已經查探過了,這李大人是個朝廷禦史,這段時間在桐鄉操演兵馬,姓李,喚作李衛國。”
傳令兵將自己打聽來的消息如實上報。
李衛國?
領頭的參將大跌眼鏡,頓時又覺得怒不可遏,情緒有些複雜。
李衛國,李衛國,怎麽哪裏都能聽到這人!?
這參將一聽到這個名字這就氣不打一處來,可是仔細迴想一下,也是啊,早些日子胡大人也是告知自己那李衛國如今身在桐鄉,方才軍令如山倒,自己倒是把這個茬子給忘了。
隻是李衛國一介書生,而且隻有十幾啷當歲,如何能斬殺倭寇上千人!
要知道,眼前這個戰功赫赫的參將尚且沒有一戰這就消滅如此多的倭寇呢!
“這,眼前的當真都是倭寇?都是那李衛國所殺!?”
參將不可思議。
這事兒絕不可能。
李衛國這人才十幾歲,而且想著這人竟然當初在濟南城裏禍禍自己女兒,這人就心裏氣不打一處來。
老丈人總是見不得未過門的女婿,覺得他們是豬,來拱自己種了多年白菜的。
而且這是明朝,民風保守,此等孟浪之人哪裏會有這番能耐,一戰消滅倭寇上千!?
難不成是殺良冒功?
戚繼光心裏隱隱有些怒火。
桐鄉城裏兵馬怕是盡多不過三百五百,來犯倭寇有上千!如何能讓你桐鄉兵馬這些寫意的就全殲了!?
相信定是那倭寇未做攻打桐鄉的打算,或者這李衛國使了銀子乞求那倭寇離開,這又殺良冒功,造了一出這樣的假象?
尋思到這裏,戚繼光頓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心裏憤怒的無以複加!
禍禍自己女兒就算了,如今這廝竟然又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那李衛國現身在何處?”
戚繼光凜凜道。
“桐鄉縣城。”傳令兵道:“殺敵當日桐鄉與民同樂,這會兒那李衛國自然該是在桐鄉縣城。”
“好啊。”戚繼光道:“那我就去桐鄉城裏會會這個李衛國!”
戚繼光眼睛裏迸射著憤怒。
大明沒有哪支軍隊能創造出這樣的佳績!
就算是京師的三大營來了也不可能依靠三百兵馬這就打的一千多倭寇無招架之力!
況且桐鄉兵馬如何,戚繼光心知肚明,若不是殺良冒功,如何能得來這一千倭寇屍身?
還有,若不是為了掩人耳目,為何還要將那倭寇頭顱取走,這再隻留屍身在這暴屍荒野,還美其名曰,以儆效尤?
“大人,如今桐鄉之圍以解,我們就該迴去複命了,畢竟這桐鄉不是咱們的地盤……”
副將說道。
兵馬過界是兵家大忌,如今既然已經查實這桐鄉之圍已經結束,自己們自然要早些離開。
否則待久了,禦史也是彈劾這參將圖謀不軌的!
“哼!”戚繼光大怒,眼前這把戲若是屬實,簡直比那倭寇害人更加讓人氣憤!戚繼光此等正義之人,豈能不管?
李衛國!我戚繼光豈能讓你在這桐鄉為非作歹,無風起浪?
簡直是目無王法!簡直是禽獸不如!
越尋思越覺得眼前這無頭屍身定是殺良冒功所得,戚繼光怒不可遏。
“去那桐鄉!”戚繼光的口氣不容置疑。未完待續。
“大人,前方就是楊樹浜,胡大人所說的援救地點正在此地!”
33桐鄉這邊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這群不速之客,是一群當兵的。
按理說當兵絕少有跨界用兵的,這是兵家自古的規矩,可這群兵士明顯是有什麽急事。
一到桐鄉邊界,這群兵士連規矩都顧不上打,火急火燎的就朝北邊去了。
目的很明確,他們要去的,是一個叫楊樹浜的地方。
傳令兵拿著地圖比對了半天,找來一個舌頭問了一番,這才知道,往前幾裏處,便是那楊樹浜!
“嗯,軍令如山倒,告訴弟兄們,加速前進!”
領頭這人是個朝廷參將,來了桐鄉之後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甚至一度懷疑胡宗憲是寫錯了地名。
印象裏遭了倭寇禍患的地方就該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爭相逃命的,可是如今這個桐鄉城裏風雨不動,商人的馬隊丟丟當當,好些個商人方才看到自己這群人一臉的臨戰之姿還一臉懵逼的感覺。
好似一片歌舞升平啊,哪裏像是遭了倭寇禍患?
不過既然胡大人下令了,那這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若是誤了軍事,身為朝廷參將的他最是知道後果。
一眾兵馬這就開始了急速行軍。
……
方才軍士所踩的地方其實距離楊樹浜不遠,這不,一對軍人急行軍,很快這就到了楊樹浜。
從迅速收攏的隊伍和散開的隊形來看,這支軍隊絕對不簡單。
方才化作幾排行軍的陣型如今迅速化作一個又一個的小隊,一隊十二人,有持刀盾、鏜鈀者,亦有持火槍者,陣型有些奇怪。
“大人,這就是楊樹浜!”
兵馬迅速朝戰場靠攏,一眾兵丁嚴陣以待,不過衝入目的地的他們看到的不是刀槍霍霍的戰場,如今方圓幾裏,能看到的隻是一片片無頭屍身,還都是被赤條條扒了衣裳的!
眼前的一幕頗為瘮人。
上前屍首這都被砍了腦袋,有的甚至被槍炮打成了一片碎肉,滿地的一片狼藉,樣子讓人作嘔。
到底是何人?難不成又是倭寇做出此等喪盡天良之事!?
為首這人參將頓時怒不可遏,揮動手裏的馬鞭:“快去尋那倭寇!本將今日勢必要為這桐鄉百姓除害!”
一來前來援助桐鄉是為上官直浙總督胡大人的命令,二來任何一個大明的軍官看到這副大明的百姓被殘殺的樣子,誰人還能風雨不動?
傳令兵瞅著上官大怒,不敢怠慢,這就開始地毯式搜索。
全軍將士同仇敵愾,咬著牙,心裏都憋著股子勁兒呢。
想那倭寇來我大明的地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如今竟殘害我大明的百姓至此!
殺我大明千把人,如今這竟砍掉屍首,暴屍荒野!
試問有點血性的大明子民,誰人會不氣憤?
一眾軍士知曉上官是何等性格,這也都是咬牙切齒,摩拳擦掌,是要揪出那倭寇,戰上一番!
我大明天朝之邦,豈能容你倭寇宵小在此如此囂張?
戰意迅速在軍士群中蔓延,像是荒原上的一把烈火,很快這就熊熊燒了起來。
帶頭將領拔出腰間寶劍,斜指青天:“弟兄們,倭寇殘害我大明百姓,慘無人道!今日待揪出那倭寇,我軍必要斬殺他們!為我大明百姓報仇雪恨!”
“威武……”
軍士們的熱情被這股子憤怒完全激發出來,一個個抓緊手中的兵器,怒發衝冠,眼珠子仿佛都要瞪了出來,誓要同那倭寇死戰一番!
熊熊的戰意在胸中燃燒,一眾明軍似乎變成了一座座火爐,外表平淡無奇,可是腹中,都是滿滿的怒火。
這股子怒火,隻有倭寇的血肉才能平息。
“大人……”
出去搜索了一番的傳令兵迴來了。
“那倭寇現身在何處?”
帶頭將領駕馭胯下馬匹。
倭寇如今殺了大明如此多人,想必已經奔那桐鄉縣城去了。
方才查看屍身,這些人該是一兩天前被殺,想來倭寇早已攻打桐鄉去了。
帶頭參將如今隻是心裏奢望桐鄉兵馬堅強些好,若是此時還未城破,自己也能衝上去,助那桐鄉兵馬一臂之力。
倭寇此番出兵所圖不小,相信不會像平日那般搶了就走!
這參將誓要揪出那股子倭寇,殺來為大明解恨!
管你身在天涯海角,今日我戚繼光要讓你倭寇知曉何為大明軍威!
“大人,這……”
傳令兵仿佛有什麽難言之隱。
“有什麽話,快說,那倭寇如今身在何方?”
這參將怒道。
“眼前這些,八成就是群倭寇!”
傳令兵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拿出一個牌子道:“小的在這楊樹浜周圍打聽了半天,老百姓們安居樂業,似是沒受多少驚嚇,而且小的也已經核實過了,老百姓都說,這些無頭屍身,乃是那倭寇的!”
說著傳令兵這就遞上了那邊撿過來的一個牌子。
“倭寇犯我大明之下場”
這是牌子上寫的字。
“老百姓說了,桐鄉李大人說要將這些倭寇暴屍三日,以儆效尤。”
傳令兵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如實告知。
“什麽?”帶頭參將好生的吃了一驚。
“這都是倭寇?”副將也是驚的無以複加,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眼前這千百具無頭屍身竟是那倭寇的?
難不成前些日子胡大人說的來犯桐鄉那股子倭寇已然悉數被桐鄉兵馬消滅?
或者大明有別的明軍提前到達?
不可能的,我部一向以行軍急速著稱,況且距離桐鄉也比較近,不可能有大明哪支能來桐鄉跑在自己前頭!
還有,方才老百姓說什麽桐鄉李大人?
眼前的參將好生的吃了一驚,好久這才反應過來:“桐鄉李大人?何人?”
桐鄉城的知縣該是那吳大勇,這人是先前守衛北邊的軍士,因戰功輝煌,這又走了走後門這才撈了個桐鄉知縣的位置,這名參將自然認得。
加之桐鄉一眾官吏這參將也都有些耳聞,把總都是個姓江的!
桐鄉又何來一個李大人?
“小的已經查探過了,這李大人是個朝廷禦史,這段時間在桐鄉操演兵馬,姓李,喚作李衛國。”
傳令兵將自己打聽來的消息如實上報。
李衛國?
領頭的參將大跌眼鏡,頓時又覺得怒不可遏,情緒有些複雜。
李衛國,李衛國,怎麽哪裏都能聽到這人!?
這參將一聽到這個名字這就氣不打一處來,可是仔細迴想一下,也是啊,早些日子胡大人也是告知自己那李衛國如今身在桐鄉,方才軍令如山倒,自己倒是把這個茬子給忘了。
隻是李衛國一介書生,而且隻有十幾啷當歲,如何能斬殺倭寇上千人!
要知道,眼前這個戰功赫赫的參將尚且沒有一戰這就消滅如此多的倭寇呢!
“這,眼前的當真都是倭寇?都是那李衛國所殺!?”
參將不可思議。
這事兒絕不可能。
李衛國這人才十幾歲,而且想著這人竟然當初在濟南城裏禍禍自己女兒,這人就心裏氣不打一處來。
老丈人總是見不得未過門的女婿,覺得他們是豬,來拱自己種了多年白菜的。
而且這是明朝,民風保守,此等孟浪之人哪裏會有這番能耐,一戰消滅倭寇上千!?
難不成是殺良冒功?
戚繼光心裏隱隱有些怒火。
桐鄉城裏兵馬怕是盡多不過三百五百,來犯倭寇有上千!如何能讓你桐鄉兵馬這些寫意的就全殲了!?
相信定是那倭寇未做攻打桐鄉的打算,或者這李衛國使了銀子乞求那倭寇離開,這又殺良冒功,造了一出這樣的假象?
尋思到這裏,戚繼光頓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心裏憤怒的無以複加!
禍禍自己女兒就算了,如今這廝竟然又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那李衛國現身在何處?”
戚繼光凜凜道。
“桐鄉縣城。”傳令兵道:“殺敵當日桐鄉與民同樂,這會兒那李衛國自然該是在桐鄉縣城。”
“好啊。”戚繼光道:“那我就去桐鄉城裏會會這個李衛國!”
戚繼光眼睛裏迸射著憤怒。
大明沒有哪支軍隊能創造出這樣的佳績!
就算是京師的三大營來了也不可能依靠三百兵馬這就打的一千多倭寇無招架之力!
況且桐鄉兵馬如何,戚繼光心知肚明,若不是殺良冒功,如何能得來這一千倭寇屍身?
還有,若不是為了掩人耳目,為何還要將那倭寇頭顱取走,這再隻留屍身在這暴屍荒野,還美其名曰,以儆效尤?
“大人,如今桐鄉之圍以解,我們就該迴去複命了,畢竟這桐鄉不是咱們的地盤……”
副將說道。
兵馬過界是兵家大忌,如今既然已經查實這桐鄉之圍已經結束,自己們自然要早些離開。
否則待久了,禦史也是彈劾這參將圖謀不軌的!
“哼!”戚繼光大怒,眼前這把戲若是屬實,簡直比那倭寇害人更加讓人氣憤!戚繼光此等正義之人,豈能不管?
李衛國!我戚繼光豈能讓你在這桐鄉為非作歹,無風起浪?
簡直是目無王法!簡直是禽獸不如!
越尋思越覺得眼前這無頭屍身定是殺良冒功所得,戚繼光怒不可遏。
“去那桐鄉!”戚繼光的口氣不容置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