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我身為朝廷命官,說到底,每天東奔西跑的就是為了這浙江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能老有所養,如今小子不才,算是勉強做到,又何罪之有?”
李衛國正色道。
後世有個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說的也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說到底當官兒的就是為了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使所有人都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如今你朝廷施行海禁的政策本就是和這個時代脫節的表現,你們這些老不休借著祖宗家法的名聲這就光明正大的去維護這錯誤的決策,有什麽可以炫耀的?
王本固不言,不由有些深思。
似乎在他的意識裏,維護這祖宗家法就是當官兒該做的,這大明早在太祖立國的時候就定下了施行海禁的政策,如今自己維護這大明傳統,有錯嗎?
李衛國的話王本固不敢苟同,卻也不由深思。
兩人再次迴到大街上,老百姓一個個都是大汗淋漓,狀極痛快,臉上卻還都是掛著笑。
“大人,如今幹了這些活計,俺家裏頓頓能吃上肉了!”
一個農夫手裏活計這就要做完,瞅著李衛國過來這就笑嗬嗬道:“俺家裏要感激大人您呢,大人您要是不嫌棄,今晚就來俺家裏吃喝一番?俺可是存了壇子好酒哩!”
李衛國經常在這桐鄉召集百姓麵談,由此街頭上許多老百姓見了這李衛國並不局促,這就笑嗬嗬道。
說話的語氣哪裏像是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同上官說話?
王本固有些吃驚,卻也不由有些感動。
這些個禦史平時有時候也會去找老百姓了解情況,但是老百姓大多見了當官的都是局促的不行,話都說不出來,哪裏有桐鄉百姓這般放得開?
李衛國到底在這桐鄉都幹了什麽?
“好啊,小子可否帶著客人一同前去?”
李衛國笑了笑,並未拒絕,這又揮手指了指身邊的王本固說道。
王本固是客,來了自己當然不好怠慢,李衛國這就說道。
“當然成了!李大人是俺家的恩人,李大人的客人,就是俺家的客人!”
農夫受寵若驚,這就笑嗬嗬道。
“王大人,晚上就同我吃這頓農家飯菜,如何?”
“這”
王本固有些遲疑,當官兒的去老百姓家裏吃飯
“臨走小子掏上銀子就好。”李衛國笑道,這話也是為了打消這人的疑慮。
你王本固不就是害怕吃了這頓飯到時候會被我李衛國揪住尾巴說是吃了老百姓飯食,徇私舞弊,得了老百姓好處?
唉,憤青啊。
“李大人說什麽哩!李大人是俺家的恩人,全街頭的老百姓這都對李大人感恩戴德,一頓飯食,豈能收了李大人的銀子?”
這農夫忙活完,急不可耐,這就趕緊說道。
俺請李大人吃飯就是為了感激李大人,可不是為了收您的銀子!
傳出去,別人可是會指著俺的脊梁骨罵死俺的!
李衛國一笑,這就引著王本固同這農夫一同去他家裏。
飯菜簡單樸素,三四個素菜,一隻燒雞,一個醬豬蹄。
“大人,如今咱老百姓家裏夥食也好了,日子也好過些了,平日裏也能見些葷腥。”
農夫言笑晏晏道:“這不,前些日子俺得了銀錢這就買了這豬蹄醬了醬,您嚐嚐,味道可好吃了!”
說著農夫這就往二人的碗裏夾了些醬豬蹄。
豬蹄醬的色香味俱全,讓人不忍食欲大開,咬上一口,鹹淡適中,味道著實不錯。
“王大人嚐嚐啊,您也來吃!”農夫笑嗬嗬道:“俺也是沒想到今日能在街頭碰見李大人,李大人每天太忙了,否則要是早知道二位能來,俺能張羅一桌子好飯!”
“二位別嫌棄,吃吃”
農夫看來也是有些健談,飯桌上一直在緊著招唿二人。
“李大人,俺們桐鄉的百姓都要感激您!”
喝了酒,這農夫話兒更多了:“以前俺都不敢想俺也能過這樣的日子!可如今李大人來了咱桐鄉,俺竟然真過上了!
以前咱桐鄉幹活的老百姓誰人能頓頓吃上這肉食?”
實在推脫不過,李衛國和王本固今日也喝了些酒,出來的時候渾身都是熱乎乎的。
“王大人,我桐鄉百姓如今如何,王大人可都看到了。”
如今天色已經發黑,可是家家戶戶這都沒閑著,聽那吱吱悠悠的聲音自然知道這些人都在家中忙活些織布之類的行當。
如今為了銀錢,桐鄉的老百姓這也都蠻拚的。
“你當真隻是開了這海禁?”王本固有些不可思議,如今天都大黑了!
老百姓們雖說忙碌,可是說來也大多是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哪裏有這般天已經大黑這還這般忙活的?
“還有,桐鄉街頭為何有這麽多的老百姓主動跟你打招唿?”
官本位的社會裏,老百姓見了當官兒的誰人不是兩股戰戰?
李衛國到底在這桐鄉幹了什麽?為何老百姓竟都變得如此?
“還有就是時常召幾個老百姓來說說話兒。”李衛國笑道:“如今倭寇轉瞬及至,這個檔兒,朝廷的人召見老百姓,屆時打仗的時候老百姓就會覺得想心裏有底,覺得朝廷就在你們身邊!”
“原來如此。”王本固釋然。
雖說同那汪直做生意的事兒還有待商議,不過這個法子倒是不錯。
尤其當下戰亂頻出,這個檔兒,你當官兒的如此做,確實好處多多。
“唉”李衛國忽然一聲長歎:“可若那汪直被抓住了,桐鄉人的好日子就算要到頭嘍!”
“奧?你為何如此說?”
“若是汪直被抓,則朝廷必定下令殺之!”
李衛國無奈道:“屆時汪直手底下那些頭目就會自立門戶,倭人必然三五成群的這就來浙江騷擾,屆時朝廷必定嚴令海禁!
沒了生意,桐鄉人又得過以前那般日子嘍!”
說白了如今桐鄉人家家戶戶飯桌上能有隻雞也就是因為這同汪直的生意,若是汪直死,貿易中斷,麾下倭寇群龍無首,則這兩浙大亂,朝廷也必定再次嚴令海禁,老百姓還哪裏有如今這般的日子?未完待續。
“你我身為朝廷命官,說到底,每天東奔西跑的就是為了這浙江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能老有所養,如今小子不才,算是勉強做到,又何罪之有?”
李衛國正色道。
後世有個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說的也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說到底當官兒的就是為了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使所有人都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如今你朝廷施行海禁的政策本就是和這個時代脫節的表現,你們這些老不休借著祖宗家法的名聲這就光明正大的去維護這錯誤的決策,有什麽可以炫耀的?
王本固不言,不由有些深思。
似乎在他的意識裏,維護這祖宗家法就是當官兒該做的,這大明早在太祖立國的時候就定下了施行海禁的政策,如今自己維護這大明傳統,有錯嗎?
李衛國的話王本固不敢苟同,卻也不由深思。
兩人再次迴到大街上,老百姓一個個都是大汗淋漓,狀極痛快,臉上卻還都是掛著笑。
“大人,如今幹了這些活計,俺家裏頓頓能吃上肉了!”
一個農夫手裏活計這就要做完,瞅著李衛國過來這就笑嗬嗬道:“俺家裏要感激大人您呢,大人您要是不嫌棄,今晚就來俺家裏吃喝一番?俺可是存了壇子好酒哩!”
李衛國經常在這桐鄉召集百姓麵談,由此街頭上許多老百姓見了這李衛國並不局促,這就笑嗬嗬道。
說話的語氣哪裏像是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同上官說話?
王本固有些吃驚,卻也不由有些感動。
這些個禦史平時有時候也會去找老百姓了解情況,但是老百姓大多見了當官的都是局促的不行,話都說不出來,哪裏有桐鄉百姓這般放得開?
李衛國到底在這桐鄉都幹了什麽?
“好啊,小子可否帶著客人一同前去?”
李衛國笑了笑,並未拒絕,這又揮手指了指身邊的王本固說道。
王本固是客,來了自己當然不好怠慢,李衛國這就說道。
“當然成了!李大人是俺家的恩人,李大人的客人,就是俺家的客人!”
農夫受寵若驚,這就笑嗬嗬道。
“王大人,晚上就同我吃這頓農家飯菜,如何?”
“這”
王本固有些遲疑,當官兒的去老百姓家裏吃飯
“臨走小子掏上銀子就好。”李衛國笑道,這話也是為了打消這人的疑慮。
你王本固不就是害怕吃了這頓飯到時候會被我李衛國揪住尾巴說是吃了老百姓飯食,徇私舞弊,得了老百姓好處?
唉,憤青啊。
“李大人說什麽哩!李大人是俺家的恩人,全街頭的老百姓這都對李大人感恩戴德,一頓飯食,豈能收了李大人的銀子?”
這農夫忙活完,急不可耐,這就趕緊說道。
俺請李大人吃飯就是為了感激李大人,可不是為了收您的銀子!
傳出去,別人可是會指著俺的脊梁骨罵死俺的!
李衛國一笑,這就引著王本固同這農夫一同去他家裏。
飯菜簡單樸素,三四個素菜,一隻燒雞,一個醬豬蹄。
“大人,如今咱老百姓家裏夥食也好了,日子也好過些了,平日裏也能見些葷腥。”
農夫言笑晏晏道:“這不,前些日子俺得了銀錢這就買了這豬蹄醬了醬,您嚐嚐,味道可好吃了!”
說著農夫這就往二人的碗裏夾了些醬豬蹄。
豬蹄醬的色香味俱全,讓人不忍食欲大開,咬上一口,鹹淡適中,味道著實不錯。
“王大人嚐嚐啊,您也來吃!”農夫笑嗬嗬道:“俺也是沒想到今日能在街頭碰見李大人,李大人每天太忙了,否則要是早知道二位能來,俺能張羅一桌子好飯!”
“二位別嫌棄,吃吃”
農夫看來也是有些健談,飯桌上一直在緊著招唿二人。
“李大人,俺們桐鄉的百姓都要感激您!”
喝了酒,這農夫話兒更多了:“以前俺都不敢想俺也能過這樣的日子!可如今李大人來了咱桐鄉,俺竟然真過上了!
以前咱桐鄉幹活的老百姓誰人能頓頓吃上這肉食?”
實在推脫不過,李衛國和王本固今日也喝了些酒,出來的時候渾身都是熱乎乎的。
“王大人,我桐鄉百姓如今如何,王大人可都看到了。”
如今天色已經發黑,可是家家戶戶這都沒閑著,聽那吱吱悠悠的聲音自然知道這些人都在家中忙活些織布之類的行當。
如今為了銀錢,桐鄉的老百姓這也都蠻拚的。
“你當真隻是開了這海禁?”王本固有些不可思議,如今天都大黑了!
老百姓們雖說忙碌,可是說來也大多是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哪裏有這般天已經大黑這還這般忙活的?
“還有,桐鄉街頭為何有這麽多的老百姓主動跟你打招唿?”
官本位的社會裏,老百姓見了當官兒的誰人不是兩股戰戰?
李衛國到底在這桐鄉幹了什麽?為何老百姓竟都變得如此?
“還有就是時常召幾個老百姓來說說話兒。”李衛國笑道:“如今倭寇轉瞬及至,這個檔兒,朝廷的人召見老百姓,屆時打仗的時候老百姓就會覺得想心裏有底,覺得朝廷就在你們身邊!”
“原來如此。”王本固釋然。
雖說同那汪直做生意的事兒還有待商議,不過這個法子倒是不錯。
尤其當下戰亂頻出,這個檔兒,你當官兒的如此做,確實好處多多。
“唉”李衛國忽然一聲長歎:“可若那汪直被抓住了,桐鄉人的好日子就算要到頭嘍!”
“奧?你為何如此說?”
“若是汪直被抓,則朝廷必定下令殺之!”
李衛國無奈道:“屆時汪直手底下那些頭目就會自立門戶,倭人必然三五成群的這就來浙江騷擾,屆時朝廷必定嚴令海禁!
沒了生意,桐鄉人又得過以前那般日子嘍!”
說白了如今桐鄉人家家戶戶飯桌上能有隻雞也就是因為這同汪直的生意,若是汪直死,貿易中斷,麾下倭寇群龍無首,則這兩浙大亂,朝廷也必定再次嚴令海禁,老百姓還哪裏有如今這般的日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