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來,王大人,請。”
今日的桐鄉來了一位客人,是李衛國的同僚。
“嗯?這桐鄉百姓如今為何如此忙碌?”
下來這位同僚立即被滿大街百姓的忙碌驚呆了。
老百姓一個個的有如螞蟻搬家一般,頭上滿頭大汗這也在所不惜,一個個都在緊著忙活。
若是一兩個人如此沒有什麽好稀奇的,可奇就奇在這桐鄉百姓如今都是如此!
大街上人頭攢動,怕是得有上萬人吧,擠得整個街道都是滿滿當當的,一個個的如今都在那裏螞蟻搬家!
“不對勁啊!”
這官兒有些好奇,心裏這就忖摸道。
李衛國隻是笑笑,笑而不語。
“李大人,如今的桐鄉這是怎麽了?”這官員吃驚道:“為何大家夥都如此忙碌?”
眼前的幾個夥計正在忙著搬運東西,這官員下車看了看,該是絲綢。
搬弄物事的夥計瞅著有當官的來看,隻是拱了拱手,這就忙活自己手裏的活計。
因為自己今天實在太忙了!
按理說這個時代的百姓見當官兒的絕少,一般見了當官的都是兩腿戰戰才對,如何能如此雲淡風輕?
再說了,桐鄉城裏剛剛遭遇倭寇之患不久,浙人懦弱,這些百姓如何能如此迅速的這就忘記戰爭創傷?
這位官員心裏更是好奇了!
“王大人先不要說,自用耳朵看,相信王大人聰明過人,一定猜得出來!”
李衛國賣關子道。
眼前這大人姓王,是為李衛國的同行,同是以監察禦史身份巡按浙江的浙江巡按使。
官階同級,同樣是七品。這人名字喚作王本固。
因為倭寇之亂,這個官階僅七品的王本固青史留名,隻不過名聲因此受損!
你千萬不要小看監察禦史這個職務。
朝廷用禦史這官兒來以小治大,用螞蟻吃大象!
監察禦史雖說品級隻有七品,但卻可以上達天聽!由此其實浙江地兒的官員都對這監察禦史禮遇有加。
沒辦法啊,你若是有把柄抓在監察禦史手裏,這些老不休能一本折子給你奏報到皇帝哪裏去!
要不你以為胡宗憲為何對李衛國幾乎“言聽計從”,這小子多番提出些無理要求這就緊著滿足?
不過也是因此,王本固犯了大錯。
犯錯的原因不為其他,就是因為這人實在過於正直。
明年的時候胡宗憲用計謀騙得汪洋大盜汪直的信任,甚至已經騙來那汪直來了浙江,與胡宗憲同遊。
對於汪直這人,如何處理,胡宗憲有些拿捏不準。
若是殺了,不妥。
此時的汪直幾乎已經稱霸日本,若你殺了此人,這人手下許多嘍囉此時已經勢大,無人遏製之後更是肆無忌憚。
後世也就是在汪直死後,他的手下紛紛來中國作亂,兩浙大亂十年!
可若是不殺!這人對中國人犯下如此的滔天罪行,你不去懲罰,豈不是相當於鼓勵老百姓做海盜,做強做大?
由此胡宗憲拿捏不準,這就帶汪直同遊浙江,等待聖上裁決。
可這會兒,這個王本固出來插上了一杠子。
時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派人在杭州拿下汪直,而且上書彈劾胡宗憲包庇大盜汪直!
胡宗憲不得已,為求自保,隻得上書聖上,請求處死汪直。
兩浙的許多官員、百姓這也紛紛上書,要求朝廷嚴懲汪直。
由此嘉靖下令,殺汪直。
由此,兩浙的海盜活動得以一時遏製,可卻因此大亂十年,曆經浩劫!
後世過來的李衛國先知先覺,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極力的去避免這些。
解決汪直之禍的主要手段就是開放海禁、通商互市。
殺了一個汪直,結果千萬個汪直出來為禍,有什麽好處?
“方才在大街上本官見幾乎老百姓這都忙著搬運茶葉和絲綢布匹一類,這裏又是?”
李衛國引王本固來了火器坊,遠遠的,就聞到一股子衝鼻子的味道,該是硫磺。
王本固有些好奇,這就問道。
“這是硫磺?”
李衛國引王本固來了倉庫,喚人打開一個大木箱,好家夥,裏頭裝的,滿滿的都是黃色塊狀的東西,抓起一塊一看,該是硫磺!
“不錯。”
李衛國笑道。
“桐鄉為何要如此多的硫磺?”王本固估摸著是猜到了,可是仍舊如此發問。
“抗倭啊。”李衛國理所當然道。
明代行衛所製,各地都有衛所兵士守衛。
“桐鄉兵馬就是要用這些東西抗倭?”王本固問道。
桐鄉日前遭遇倭寇禍患很深,老百姓也都被嚇破了膽子,如今能夠如此,王本固感覺很高興。
前些日子胡宗憲將桐鄉斬殺的九個倭寇首級傳首浙江,王本固人在浙江,自然不會不知道。
今日來這桐鄉見了這番光景,王本固知曉這桐鄉最近在厲兵秣馬,看來一直在緊著準備這抗倭事宜,甚好。
“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李衛國笑道:“我當初路過浙江的時候見這裏的百姓懦弱,隻是九個倭寇這就擾的桐鄉雞犬不寧!所以我就留了下來,親自監督這桐鄉知縣操練兵馬,準備抗倭。
桐鄉也跟別的地方一樣,抗倭不能光指望朝廷的兵馬相助,還是得桐鄉人守桐鄉!”
李衛國笑著說道。
“桐鄉人守桐鄉!?”
王本固嘀咕了一會兒,隨後眉毛一灑:“說得好!
當下我浙江的軍民要是都有李大人這樣的見地,何愁那倭寇不滅?”
王本固似乎也是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今日在桐鄉城看到的讓他很高興!昔日受倭寇禍患最重的地方如今百姓安居樂業,官民這都忙活著抗倭,發憤圖強!
桐鄉如此,何愁那倭寇不滅?
“對了,那街頭百姓又為何如此忙碌?你還沒告訴本官呢!”
王本固笑道。
尋思起來有些奇怪,自己同這李衛國本不相熟,這人為何邀請自己來這桐鄉視察?
該就是為了讓自己看這些東西?
可這李衛國同自己一樣,同是浙江巡按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雖說功勞不凡,可說來也是分內之事,這人為何上杆子請自己來參觀?
難不成個中還有什麽隱情?
等等,老百姓搬弄那麽多的絲綢,是要運到哪裏去!?
尋思到這裏,王本固本來放下的心忽然這又吊了起來。未完待續。
“來,王大人,請。”
今日的桐鄉來了一位客人,是李衛國的同僚。
“嗯?這桐鄉百姓如今為何如此忙碌?”
下來這位同僚立即被滿大街百姓的忙碌驚呆了。
老百姓一個個的有如螞蟻搬家一般,頭上滿頭大汗這也在所不惜,一個個都在緊著忙活。
若是一兩個人如此沒有什麽好稀奇的,可奇就奇在這桐鄉百姓如今都是如此!
大街上人頭攢動,怕是得有上萬人吧,擠得整個街道都是滿滿當當的,一個個的如今都在那裏螞蟻搬家!
“不對勁啊!”
這官兒有些好奇,心裏這就忖摸道。
李衛國隻是笑笑,笑而不語。
“李大人,如今的桐鄉這是怎麽了?”這官員吃驚道:“為何大家夥都如此忙碌?”
眼前的幾個夥計正在忙著搬運東西,這官員下車看了看,該是絲綢。
搬弄物事的夥計瞅著有當官的來看,隻是拱了拱手,這就忙活自己手裏的活計。
因為自己今天實在太忙了!
按理說這個時代的百姓見當官兒的絕少,一般見了當官的都是兩腿戰戰才對,如何能如此雲淡風輕?
再說了,桐鄉城裏剛剛遭遇倭寇之患不久,浙人懦弱,這些百姓如何能如此迅速的這就忘記戰爭創傷?
這位官員心裏更是好奇了!
“王大人先不要說,自用耳朵看,相信王大人聰明過人,一定猜得出來!”
李衛國賣關子道。
眼前這大人姓王,是為李衛國的同行,同是以監察禦史身份巡按浙江的浙江巡按使。
官階同級,同樣是七品。這人名字喚作王本固。
因為倭寇之亂,這個官階僅七品的王本固青史留名,隻不過名聲因此受損!
你千萬不要小看監察禦史這個職務。
朝廷用禦史這官兒來以小治大,用螞蟻吃大象!
監察禦史雖說品級隻有七品,但卻可以上達天聽!由此其實浙江地兒的官員都對這監察禦史禮遇有加。
沒辦法啊,你若是有把柄抓在監察禦史手裏,這些老不休能一本折子給你奏報到皇帝哪裏去!
要不你以為胡宗憲為何對李衛國幾乎“言聽計從”,這小子多番提出些無理要求這就緊著滿足?
不過也是因此,王本固犯了大錯。
犯錯的原因不為其他,就是因為這人實在過於正直。
明年的時候胡宗憲用計謀騙得汪洋大盜汪直的信任,甚至已經騙來那汪直來了浙江,與胡宗憲同遊。
對於汪直這人,如何處理,胡宗憲有些拿捏不準。
若是殺了,不妥。
此時的汪直幾乎已經稱霸日本,若你殺了此人,這人手下許多嘍囉此時已經勢大,無人遏製之後更是肆無忌憚。
後世也就是在汪直死後,他的手下紛紛來中國作亂,兩浙大亂十年!
可若是不殺!這人對中國人犯下如此的滔天罪行,你不去懲罰,豈不是相當於鼓勵老百姓做海盜,做強做大?
由此胡宗憲拿捏不準,這就帶汪直同遊浙江,等待聖上裁決。
可這會兒,這個王本固出來插上了一杠子。
時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派人在杭州拿下汪直,而且上書彈劾胡宗憲包庇大盜汪直!
胡宗憲不得已,為求自保,隻得上書聖上,請求處死汪直。
兩浙的許多官員、百姓這也紛紛上書,要求朝廷嚴懲汪直。
由此嘉靖下令,殺汪直。
由此,兩浙的海盜活動得以一時遏製,可卻因此大亂十年,曆經浩劫!
後世過來的李衛國先知先覺,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極力的去避免這些。
解決汪直之禍的主要手段就是開放海禁、通商互市。
殺了一個汪直,結果千萬個汪直出來為禍,有什麽好處?
“方才在大街上本官見幾乎老百姓這都忙著搬運茶葉和絲綢布匹一類,這裏又是?”
李衛國引王本固來了火器坊,遠遠的,就聞到一股子衝鼻子的味道,該是硫磺。
王本固有些好奇,這就問道。
“這是硫磺?”
李衛國引王本固來了倉庫,喚人打開一個大木箱,好家夥,裏頭裝的,滿滿的都是黃色塊狀的東西,抓起一塊一看,該是硫磺!
“不錯。”
李衛國笑道。
“桐鄉為何要如此多的硫磺?”王本固估摸著是猜到了,可是仍舊如此發問。
“抗倭啊。”李衛國理所當然道。
明代行衛所製,各地都有衛所兵士守衛。
“桐鄉兵馬就是要用這些東西抗倭?”王本固問道。
桐鄉日前遭遇倭寇禍患很深,老百姓也都被嚇破了膽子,如今能夠如此,王本固感覺很高興。
前些日子胡宗憲將桐鄉斬殺的九個倭寇首級傳首浙江,王本固人在浙江,自然不會不知道。
今日來這桐鄉見了這番光景,王本固知曉這桐鄉最近在厲兵秣馬,看來一直在緊著準備這抗倭事宜,甚好。
“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李衛國笑道:“我當初路過浙江的時候見這裏的百姓懦弱,隻是九個倭寇這就擾的桐鄉雞犬不寧!所以我就留了下來,親自監督這桐鄉知縣操練兵馬,準備抗倭。
桐鄉也跟別的地方一樣,抗倭不能光指望朝廷的兵馬相助,還是得桐鄉人守桐鄉!”
李衛國笑著說道。
“桐鄉人守桐鄉!?”
王本固嘀咕了一會兒,隨後眉毛一灑:“說得好!
當下我浙江的軍民要是都有李大人這樣的見地,何愁那倭寇不滅?”
王本固似乎也是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今日在桐鄉城看到的讓他很高興!昔日受倭寇禍患最重的地方如今百姓安居樂業,官民這都忙活著抗倭,發憤圖強!
桐鄉如此,何愁那倭寇不滅?
“對了,那街頭百姓又為何如此忙碌?你還沒告訴本官呢!”
王本固笑道。
尋思起來有些奇怪,自己同這李衛國本不相熟,這人為何邀請自己來這桐鄉視察?
該就是為了讓自己看這些東西?
可這李衛國同自己一樣,同是浙江巡按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雖說功勞不凡,可說來也是分內之事,這人為何上杆子請自己來參觀?
難不成個中還有什麽隱情?
等等,老百姓搬弄那麽多的絲綢,是要運到哪裏去!?
尋思到這裏,王本固本來放下的心忽然這又吊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