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精彩無彈窗免費!一眾學子由東華門入,小吏引著眾人這就往西,不會兒,這便到了協和門。


    皇城是為皇帝老兒的家,建築那叫一個輝煌敞亮,李衛國還好些,畢竟後世來過北京城,可其他學子就不見得如此了,簡直看的那叫一個瞠目結舌!


    恢弘的建設,大氣的布局,金黃的琉璃瓦,似乎處處都在像人們訴說這個偌大帝國無比的榮耀,簡直羨煞旁人!


    帝王居所,豈是兒戲?


    照例學子頭一次入皇城不可交頭接耳,隻管低頭走路就好,可好些個學子根本忍不住,就好比你讓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你讓她如何才能不激動?


    皇城很大,小吏引著眾人往西,踩完漢白玉的台階這又踩鋪著磚石的地麵兒,稀裏糊塗的這又過橋,照例臣民入皇城要低頭、慢走,所以幾百人的隊伍走起來不免有些像是老牛拉破車,有些慢吞吞的。


    走了好久,這才到了協和門。


    明代有規定,高官在協和門前被禁止往前。


    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特許,如今一眾學子複試自然是得了皇上的特許的,官吏出示特殊的令牌,這就被允許引著一眾學子繼續上前。


    所有學子都要被嚴格的搜身,身上不能有一丁點帶刃兒的東西,這是見皇帝的慣例,約摸正是因為帶甲武士們細致入微的搜索吧,李衛國感覺自己一行人到了這兒明顯都變得緊張起來,激動的一塌糊塗,許多人甚至走路都變得開始顫顫巍巍的。


    方才入皇宮的時候一眾學子更多的還是緊張,不過如今過了這大臣都不得隨便入內的協和門,一眾學子這都變得有些恍惚,好多人縮著肩膀甚至喘息都變得困難起來。


    要知道皇帝就在這一大片建築的某個房間裏,而且很有可能皇帝沒事兒出來轉悠還會碰見自己!


    越是如此尋思一眾學子心裏越是緊張,簡直走路都走不穩當了!


    “衛國兄,怎麽辦,我尿急!”


    羅圭忍不住道,李衛國迴頭一看,這家夥憋得老臉一陣通紅,那左顧右盼的焦躁樣子,哪裏像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


    “堅持一下,一會兒上來考場自然會有茅廁的。”李衛國有些無奈,說道。


    “可是現在咋辦?”這家夥憋得肚子,看樣子難受的要命:“這裏可是皇家的地兒,能讓如廁不?”


    李衛國忍不住翻個白眼,尼瑪皇帝不用吃喝拉撒啊!


    要是在外邊借著大樹遮眼方便了也就算了,可如今這裏是皇城,走一步路身邊都有小吏或者帶甲武士跟著,哪裏能讓你如此放肆?


    “前邊就是太和殿了,再過中和殿就到了咱考試的地兒,堅持會兒,再用不上一刻鍾了!”李衛國無奈,如今也隻能寬慰道。


    這家夥,且不說見皇帝了,如今隻是在皇帝家的地麵兒上走走這竟已然如此了,能有點追求不?


    “切勿喧嘩!違者治罪!”


    看來由此尷尬的學子並不少,一眾學子雖說已經是府城、省城、京師之類的見慣了大場麵,不過因為頭一迴進皇城,緊張的還是大有人在,後世民主社會的人根本無法理解君權神授的年代裏老百姓距離皇帝不過咫尺之遙的那種感覺!


    學子們低著頭恭敬的前行,走了約摸有一刻鍾的時間吧,這才終於繞過了太和殿、謹身殿,到了目的地。


    宮殿上一個偌大的招牌,謹身殿。


    謹身殿始建於永樂十八年,就是後世的保和殿,廟宇式建築,大氣異常。


    踏過雕龍畫鳳的禦石路,一眾學子這就進了謹身殿。


    殿內金磚鋪地,寬敞舒適,一眾學子見了更是不由癡了!


    天底下竟有如此豪華的宮殿?


    謹身殿麵闊九間,進身五間,一眾學子入了謹身殿這還沒來得及感慨,這便有位老倌兒前來訓話。


    這是例行公事,說話的,正是皇帝親自委派的考官,一般都從禮部或者大學士裏找人充任,眼下說話這人,正是此次會試的主考官,禮部右侍郎袁煒。


    李衛國認得這袁煒,不光是因為在貢院裏見過一麵,後世史書上對這人也是略有記載,這人從小便為神童,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嘉靖十七年中了進士之後更因為寫一手好青詞頗得聖眷,由此官運亨通,一路順風順水的這就做到了禮部右侍郎的位置。


    “今年會試的學子較之往年似乎更為聰穎,聖上也是龍顏大悅,特別會員李衛國那篇《治安疏》,更是頗得聖眷,由此聖上也是要本官在此勉勵一眾學子,沉心靜氣,多寫些妙筆生花的好文章來!”


    袁煒這人才高,也愛說道別人文章,照例白話了幾句官樣文章之後,這又說起了當初李衛國在會試考場上做的那篇《治安疏》。


    這篇《治安疏》是李衛國借鑒後世經驗得來的,見解自然是異於常人,比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都要深遠些,好些個言語也是讀著頗為解恨,竟讓一向自恃才高的袁煒這也心生妒羨。


    袁煒高才,不過當初會試的時候也是一波三折,原本定為會元,隻是因為言邊事過於偏激,文華殿讀卷時改為第三,這也成了袁煒一生的痛。


    由此才高八鬥的袁煒似乎最是見不得會元的卷子,常言這屆會元的文思比老夫豈不是相差甚遠?


    不過今年的會試讓袁煒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這人的卷子做的實在好,不光見解深刻,名言警句也是頗多,看來是個熟讀經史、舉一反三的主兒。


    李衛國當初的文章裏開篇就說當下衛所機構臃腫、人浮於事。


    袁煒初讀就覺得驚奇,讀到最後更是如癡如醉,文中為何有如此多的警句?聽起來竟是那般的如雷貫耳!


    李衛國要是知曉袁煒因為如此這就看重自己肯定會覺得好笑,後世這些個話語都是手到擒來,都是中國文學千百年來的積澱,自己說來也不過順手拈來,可不成想就這些口號一樣的廢話竟然在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裏這還大放異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巨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大利腫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大利腫馬並收藏寒門巨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