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路上又是顛顛簸簸,李狗剩少年身子龍精虎猛不知道疲倦,可是李大用就有些吃不消了,馬背上吃住的日子還不是人能幹的!可無奈報子口裏的上官在那裏催的緊,一連顛簸了好幾天,眾人這才終於到了濟南城。
“這裏就是按察司衙門了。”
眾人馬不停蹄,上官有命,星鬥小民不管多累,總要先交官差,再論其他,這是大明官場的規矩。
李大用走路都有些眼冒星星了,這人本來就是秀才,平日裏騎馬更多的隻是才子風流,哪裏經得住這幾日的顛簸和水土不服?腦袋昏昏沉沉的,李狗剩攙扶著這才勉強能走路,七歪八扭的這才進了衙門。
這個陳術李狗剩倒是在考場上見過一麵,是那日鄉試貢院外有人鬧事幾位考官下來安撫考生情緒見的,陳術這人四十多歲,幹瘦幹瘦的,兩隻眼睛閃著精光。
“大人,人已帶到了,這位是李狗剩的師傅,喚作李大用。”
報子說完之後這就被陳術支開。
兩位秀才公見了陳術一個施禮。
“免禮,舟車勞頓,旅途辛苦了。”陳術笑道。
可讓兩人更加琢磨不透的是,這個陳術今日也並未跟兩人說太多話,隻是在跟兩人教一些見了上官們的禮儀。
中國古代官場禮儀大都是根據禮記演化出來的,這二人又都是秀才,所以倒也不至於太外行,學的很快。
“你二人可要將今日所學記熟了,屆時不要失了禮數!”
教完這些陳術就跟二人白話道。
難不成還是要見什麽大人物不成?李狗剩忽然想到後世自己中學那會兒大凡有大領導蒞臨學校檢查,老師們總要先白話一番學校見了賓客的規矩。
陳術是此次鄉試的同考官,擔任山東按察僉事,正五品官員!
到底是要見何人,能讓這個朝廷欽命的正五品官員如此嚴肅?
李大用和李狗剩二人都是有些丈二和尚,李狗剩不過一普通的農家學子,如何還能招來什麽金鳳凰不成?
“走吧。”
眼看著二人已然將這自己禮儀所學的差不多了,陳術這就說道。
來到按察司衙門外,此時馬夫已然將馬車備好。
又是一頓顛簸。
話說坐馬車的感覺也比騎馬好不到哪裏去,馬車上顛顛簸簸的弄得人上下牙直打架,難受的要命,好在走了也不是很長的時間,馬車這就戛然而止。
李狗剩掀開車簾,此時馬車所停之處,正是山東巡撫衙門!
李大用暗驚,天啊,狗剩到底做了什麽?竟能驚動山東巡撫?
“先生,此次鄉試的主考官是為山東巡撫劉采劉大人。”
“原來如此。”還是管不住心裏的吃驚,李大用說道。
怪不得方才這個陳術還要專門的教授二人見了上官的禮儀,原來就是害怕二人見了巡撫大人而失禮啊!
想來也是這麽個理兒,中國一向是官本位思想,巡撫大人身係一省大權於一身,每日日理萬機的,你倆窮酸秀才要是在那戰戰兢兢的答非所問,那不是浪費上官的時間?
人巡撫可是從二品的朝廷大員呢!
“就按老夫方才教授你二人的禮數進去,不可偏廢,屆時上官問什麽,你二人這便如實作答就是。”
陳術如此招唿道。
到嘉靖時候的巡撫一職已是大權在握,地方上的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都受巡撫節製,況且此次鄉試巡撫大人還擔任主考官,由是陳術對於二人麵見巡撫大人的事兒如何能不上心?
通報門房之後這便有人引二人來了巡撫大人的書房,此時書房裏兩個老頭正在下棋。
其中一個李大用認識,正是山東提學使。
科舉場上有句話喚作乞丐怕狗咬,秀才怕歲考,學政大人凡是到了一地上任,頭一件事兒就是考課當地秀才們的學問,考好的賞,考不好的罰,直至剝除功名打手心,由此山東的秀才們沒人見了這個提學使而心裏不怵的?
“兩位大人好。”
兩位秀才公一個施禮,照例,秀才不用跪,隻是躬身作揖。
身著官府的二人起身,恭敬的受了兩位秀才的禮數。
照禮,即使是大學士也不能身著便服受了秀才的一拜,二位說來也是有樣學樣,做的不可挑剔。
受完兩位秀才公的禮數,二人這又重新做到棋盤前,也不說話,接著下棋。
媽蛋的,還把自己和老師晾在一邊了!狗剩心裏腹誹。
不過到了人巡撫的地界,李狗剩也不敢發作,隻得和李大用二人站在一邊,有些無聊,不過麵子上還是做得一副恭敬的樣子。
“你這個秀才公!收了學生為何還如此不上心?狗剩科舉你就不能給他改個名字?”
下完了棋,隻見巡撫大人一個臉色,學政大人這就朝李大用說道。
不成想頭一句竟是劈頭蓋臉的就朝李大用招唿來了,李狗剩心裏發氣,想跟提學大人解釋,可是無奈卻不能說。
自己是晚輩,上官沒問自己,自己不能答話,這也是方才教授的規矩。
“是,是我的過失!迴去這就帶狗剩去改名,名字學生已然都想好了”
李大用受教,一來也是赧然,心中有愧,二來也有些懼怕眼前這學政大人。
秀才若是得罪了學政,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
“不必了。”老學政擺擺手:“此事巡撫大人已經幫你做了。”
老學政說著問道李大用:“那榜單你二人可有帶來?”
“有。”這是陳術早就交代好的,李大用當然不敢怠慢,說著這就從袖子裏拿出那份榜單。
“巡撫大人宅心仁厚,對後生晚輩也一向是頗為提攜,李狗剩鄉試時務策一道答的文采斐然,見解深刻,巡撫大人愛才,這便親自為李狗剩改了名字!
當下大明雖說國泰民安,可總有些宵小之徒在哪裏跳脫鬧事,巡撫大人也是希望狗剩日後能忠心為朝廷效力,保家衛國,由此,這便給李狗剩改了名字,喚作李衛國!”
學政大人說道:“榜單上你找找那個李衛國吧!”
不必找了,榜單上頭一名,就是李衛國!
李大用不由失態,嘴巴張的都能塞進一個雞蛋了,狗剩這就中了鄉試解元?
一路上又是顛顛簸簸,李狗剩少年身子龍精虎猛不知道疲倦,可是李大用就有些吃不消了,馬背上吃住的日子還不是人能幹的!可無奈報子口裏的上官在那裏催的緊,一連顛簸了好幾天,眾人這才終於到了濟南城。
“這裏就是按察司衙門了。”
眾人馬不停蹄,上官有命,星鬥小民不管多累,總要先交官差,再論其他,這是大明官場的規矩。
李大用走路都有些眼冒星星了,這人本來就是秀才,平日裏騎馬更多的隻是才子風流,哪裏經得住這幾日的顛簸和水土不服?腦袋昏昏沉沉的,李狗剩攙扶著這才勉強能走路,七歪八扭的這才進了衙門。
這個陳術李狗剩倒是在考場上見過一麵,是那日鄉試貢院外有人鬧事幾位考官下來安撫考生情緒見的,陳術這人四十多歲,幹瘦幹瘦的,兩隻眼睛閃著精光。
“大人,人已帶到了,這位是李狗剩的師傅,喚作李大用。”
報子說完之後這就被陳術支開。
兩位秀才公見了陳術一個施禮。
“免禮,舟車勞頓,旅途辛苦了。”陳術笑道。
可讓兩人更加琢磨不透的是,這個陳術今日也並未跟兩人說太多話,隻是在跟兩人教一些見了上官們的禮儀。
中國古代官場禮儀大都是根據禮記演化出來的,這二人又都是秀才,所以倒也不至於太外行,學的很快。
“你二人可要將今日所學記熟了,屆時不要失了禮數!”
教完這些陳術就跟二人白話道。
難不成還是要見什麽大人物不成?李狗剩忽然想到後世自己中學那會兒大凡有大領導蒞臨學校檢查,老師們總要先白話一番學校見了賓客的規矩。
陳術是此次鄉試的同考官,擔任山東按察僉事,正五品官員!
到底是要見何人,能讓這個朝廷欽命的正五品官員如此嚴肅?
李大用和李狗剩二人都是有些丈二和尚,李狗剩不過一普通的農家學子,如何還能招來什麽金鳳凰不成?
“走吧。”
眼看著二人已然將這自己禮儀所學的差不多了,陳術這就說道。
來到按察司衙門外,此時馬夫已然將馬車備好。
又是一頓顛簸。
話說坐馬車的感覺也比騎馬好不到哪裏去,馬車上顛顛簸簸的弄得人上下牙直打架,難受的要命,好在走了也不是很長的時間,馬車這就戛然而止。
李狗剩掀開車簾,此時馬車所停之處,正是山東巡撫衙門!
李大用暗驚,天啊,狗剩到底做了什麽?竟能驚動山東巡撫?
“先生,此次鄉試的主考官是為山東巡撫劉采劉大人。”
“原來如此。”還是管不住心裏的吃驚,李大用說道。
怪不得方才這個陳術還要專門的教授二人見了上官的禮儀,原來就是害怕二人見了巡撫大人而失禮啊!
想來也是這麽個理兒,中國一向是官本位思想,巡撫大人身係一省大權於一身,每日日理萬機的,你倆窮酸秀才要是在那戰戰兢兢的答非所問,那不是浪費上官的時間?
人巡撫可是從二品的朝廷大員呢!
“就按老夫方才教授你二人的禮數進去,不可偏廢,屆時上官問什麽,你二人這便如實作答就是。”
陳術如此招唿道。
到嘉靖時候的巡撫一職已是大權在握,地方上的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都受巡撫節製,況且此次鄉試巡撫大人還擔任主考官,由是陳術對於二人麵見巡撫大人的事兒如何能不上心?
通報門房之後這便有人引二人來了巡撫大人的書房,此時書房裏兩個老頭正在下棋。
其中一個李大用認識,正是山東提學使。
科舉場上有句話喚作乞丐怕狗咬,秀才怕歲考,學政大人凡是到了一地上任,頭一件事兒就是考課當地秀才們的學問,考好的賞,考不好的罰,直至剝除功名打手心,由此山東的秀才們沒人見了這個提學使而心裏不怵的?
“兩位大人好。”
兩位秀才公一個施禮,照例,秀才不用跪,隻是躬身作揖。
身著官府的二人起身,恭敬的受了兩位秀才的禮數。
照禮,即使是大學士也不能身著便服受了秀才的一拜,二位說來也是有樣學樣,做的不可挑剔。
受完兩位秀才公的禮數,二人這又重新做到棋盤前,也不說話,接著下棋。
媽蛋的,還把自己和老師晾在一邊了!狗剩心裏腹誹。
不過到了人巡撫的地界,李狗剩也不敢發作,隻得和李大用二人站在一邊,有些無聊,不過麵子上還是做得一副恭敬的樣子。
“你這個秀才公!收了學生為何還如此不上心?狗剩科舉你就不能給他改個名字?”
下完了棋,隻見巡撫大人一個臉色,學政大人這就朝李大用說道。
不成想頭一句竟是劈頭蓋臉的就朝李大用招唿來了,李狗剩心裏發氣,想跟提學大人解釋,可是無奈卻不能說。
自己是晚輩,上官沒問自己,自己不能答話,這也是方才教授的規矩。
“是,是我的過失!迴去這就帶狗剩去改名,名字學生已然都想好了”
李大用受教,一來也是赧然,心中有愧,二來也有些懼怕眼前這學政大人。
秀才若是得罪了學政,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
“不必了。”老學政擺擺手:“此事巡撫大人已經幫你做了。”
老學政說著問道李大用:“那榜單你二人可有帶來?”
“有。”這是陳術早就交代好的,李大用當然不敢怠慢,說著這就從袖子裏拿出那份榜單。
“巡撫大人宅心仁厚,對後生晚輩也一向是頗為提攜,李狗剩鄉試時務策一道答的文采斐然,見解深刻,巡撫大人愛才,這便親自為李狗剩改了名字!
當下大明雖說國泰民安,可總有些宵小之徒在哪裏跳脫鬧事,巡撫大人也是希望狗剩日後能忠心為朝廷效力,保家衛國,由此,這便給李狗剩改了名字,喚作李衛國!”
學政大人說道:“榜單上你找找那個李衛國吧!”
不必找了,榜單上頭一名,就是李衛國!
李大用不由失態,嘴巴張的都能塞進一個雞蛋了,狗剩這就中了鄉試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