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狗剩這幾天都會在家安心苦讀,求學一事可謂是一日不可懈怠,有不懂的地方這便會去請教李大用或者張宏濟,每日忙忙碌碌,腦袋裏插不進一根針。
院試是這個時代國家級科舉的入門考試,考過了這便算是有了功名,種種特權加身,對於一心科考,滿腦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眾學子來講,哪個不是趨之若鶩?
研讀了一天,李狗剩將這本說文解字丟下,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眺望一下遠方,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落西。
“兒子,來,累了吧,娘親知道你最愛吃魚了,這不,做了你最喜歡的紅燒魚,來,嚐幾口?”
王氏在書房門外踮腳往裏探了好幾次,生怕打擾到兒子,好容易這才見兒子站起身來,終於有機會了,這就扣開房門,端著那碟熱氣騰騰的紅燒魚上來了。
碟子裏的鯉魚此時正騰騰的冒著熱氣,讓人垂涎欲滴。
“來,兒子,明日就要去省城參加科考了,娘親聽人說這鯉魚有鯉魚跳龍門,高中之意,來,兒子,吃了它。”
麻利的拾掇幹淨桌子,王氏這就笑吟吟的招唿兒子道。
有言道父母在不遠行,可自走上這科舉,這段時間狗剩也是同家人聚少離多,如今這又要起身往那省城去,心中不免戚戚然,饒是心性成熟,此時也是忍不住大滴大滴的眼淚掉入盤中。
“咋了,兒子,娘親做的魚不好吃?”王氏大驚,這又喊道:“他爹,快,再去草市買幾條鯉魚迴來”
“娘親不用。”李狗剩不忍哭成淚人,後世自己是在孤兒院長大的,想當初高考之時,別人都能迴家受到爹娘無微不至的照顧,考完早有抱著西瓜的父母等在考場門外招唿,可是自己呢?舉目無親,除了吃點國家救濟糧每日就隻能麵對著屋子裏的四麵牆壁發呆,又何曾受過如此的待遇?
“咋了?咋兒子不喜歡吃?”李父明顯也是守在門外的,一聽婆娘吩咐這就像是觸了電一樣跑進來,滿臉的不知所措。
“誰說娘親的魚不好吃了,兒子最喜歡吃了。”李狗剩拿起筷子狠狠的夾了一塊丟進嘴裏,幸福的說道,可是不忍已經哭成了淚人。
世界上沒有無堅不摧的人,隻要你能觸碰到那根軟肋,不管大姑娘小夥子還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每個人都是脆弱的。
“兒子哭啥?”瞅著兒子嚼吧著魚肉哭的稀裏嘩啦,李家父母也是又高興又心疼,自己這兒子雖說懶散,卻也懂事堅強,咋今兒無緣無故的這竟哭成如此?
大滴的淚水滾落到盤子裏,李狗剩看著王氏已經增添些許銀絲的鬢角,看著李父常年操勞早就慘不忍睹的粗糙大手,心裏不由暗暗下了決心,就算拚了命,自己也要拿個功名迴來,光宗耀祖,要二老安心。
不同於府試隻要去府城考試即可,這院試是省裏的提督學政主持的,於學政大人的駐在地考,也是在濟南府。
陽穀去濟南,路途遙遠,大老早,李狗剩這就拎著王氏念念叨叨給自己備上的大包小包,活像逃荒一樣的這就來了縣城牙行。
沒了順風車,自己隻能去牙行裏找那些去省城辦事的馬車捎上自己,畢竟這時不是後世,交通四通八達。
“奧,可是狗剩兄?”
遠遠的趙有馮就瞅著這拎著大包小包來的人有些麵熟,待這人走進了一看,不正是李狗剩?
“趙兄。”背上、手上早就沒閑著的地方了,連做個拱手都困難,李狗剩也是點頭示意了一下。
“此去省城路途遙遠,你我也算知己,一路相伴,有說有笑談論些詩詞歌賦豈不是快哉?本來我也正要租好車馬去找你呢!”
趙有馮笑道。
要知道明朝的時候中國人的老鄉觀念還是非常嚴重的,話說冷不丁的把你一個人丟到一個你根本就不熟悉,甚至之前來都沒有來過的濟南府,身邊有一個說話操持一樣口音的同鄉人可以聊天樂嗬,豈不是快哉?否則又哪裏來這他鄉遇故知的說法?
“我也正有此意。”李狗剩笑道,說著兩人這就一同要進牙行招唿馬車。
這才剛招唿好馬車將二人物事這都搬弄上去,李狗剩這竟又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任李狗剩聰明絕頂也想不到這人這竟也要去省城院考!
“林先生?您這也要去省城?”李狗剩驚道,話說這林超也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輩,如今咋這也大包小包的要去省城?
“慚愧啊,同自己學生同台競考,說來慚愧。”林超有些好笑也有些赧然,這人不似那些老學究為人處世那麽多講究,不過這事兒說來也是難免讓人有些尷尬。
聞聽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竟是李狗剩洪塘學社的先生,趙有馮也是心中一驚,咋李狗剩的先生這竟連秀才不得過?
說來好笑,這林超本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之士,學問曾多次得知縣大人誇讚,也算是個小鴻儒,可不料這科考屢屢不順,十幾啷當歲的時候這就考中童生,可是省城去了一年又一年,院試院裏掃地的老大爺這都認了個遍了,可竟院試屢屢折戟沉沙,讓人不由唏噓。
科舉路上心酸多啊!
“眾位可抓好了,咱得走了!”馬車夫一聲招唿,這就支支扭扭的開動,往那省城的方向去。
穿州過府的一路顛顛簸簸,身子骨都要散架了,每次下車放風的時候李狗剩都覺得自己身上的骨頭都像是要斷開一樣支支扭扭的,著實辛苦,沒日沒夜的也不知道走了有好多天,李狗剩隻覺得自己所帶的煎餅、饊子這都吃的差不離了,正在昏昏沉沉的檔兒,馬車夫這就一撂嗓子:“省城到了!”
好家夥,當真是大城,萬丈城池千仞高,城門一個偌大的招牌,濟南。
驅馬車走進城裏,偌大的濟南城裏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可謂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饒是趙有馮這種見過些世麵的孩子這也不由張大嘴巴,左瞅瞅右看看,有些驚奇。
前些日子去府城已然覺得是個大城,車水馬龍的,如今到了濟南府,那氣勢恢宏、人頭攢動,豈是你一下小小的府城能比的?
“唉,都看膩了!”
倆小孩子都有些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李狗剩倒沒有去感慨人多,畢竟後世他去過的大城市不少,在這個時代絕逼算是見過世麵的,隻是他好奇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如何能建造起一個數十萬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倒是林超,這人來過濟南府無數次,不過都是無功而返,也算是心境悲涼感慨唏噓吧,這就無奈的說了這麽一句。
科考一事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無奈林超就是那個從獨木橋上掉下去那位,還一掉就是幾十年!你讓他心中如何沒有感慨?
到了濟南府首先自然要找個落腳的地兒,不過好在有林超這個向導,眾人也不至於走太多彎路,輕車熟路的林超這就引兩人來到一家客棧前:“這家店還算實惠,也幹淨,我看就住在這兒吧。”
李狗剩抬頭一看,店門招牌上幾個偌大的大字,鴻運客棧。
李狗剩這幾天都會在家安心苦讀,求學一事可謂是一日不可懈怠,有不懂的地方這便會去請教李大用或者張宏濟,每日忙忙碌碌,腦袋裏插不進一根針。
院試是這個時代國家級科舉的入門考試,考過了這便算是有了功名,種種特權加身,對於一心科考,滿腦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眾學子來講,哪個不是趨之若鶩?
研讀了一天,李狗剩將這本說文解字丟下,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眺望一下遠方,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落西。
“兒子,來,累了吧,娘親知道你最愛吃魚了,這不,做了你最喜歡的紅燒魚,來,嚐幾口?”
王氏在書房門外踮腳往裏探了好幾次,生怕打擾到兒子,好容易這才見兒子站起身來,終於有機會了,這就扣開房門,端著那碟熱氣騰騰的紅燒魚上來了。
碟子裏的鯉魚此時正騰騰的冒著熱氣,讓人垂涎欲滴。
“來,兒子,明日就要去省城參加科考了,娘親聽人說這鯉魚有鯉魚跳龍門,高中之意,來,兒子,吃了它。”
麻利的拾掇幹淨桌子,王氏這就笑吟吟的招唿兒子道。
有言道父母在不遠行,可自走上這科舉,這段時間狗剩也是同家人聚少離多,如今這又要起身往那省城去,心中不免戚戚然,饒是心性成熟,此時也是忍不住大滴大滴的眼淚掉入盤中。
“咋了,兒子,娘親做的魚不好吃?”王氏大驚,這又喊道:“他爹,快,再去草市買幾條鯉魚迴來”
“娘親不用。”李狗剩不忍哭成淚人,後世自己是在孤兒院長大的,想當初高考之時,別人都能迴家受到爹娘無微不至的照顧,考完早有抱著西瓜的父母等在考場門外招唿,可是自己呢?舉目無親,除了吃點國家救濟糧每日就隻能麵對著屋子裏的四麵牆壁發呆,又何曾受過如此的待遇?
“咋了?咋兒子不喜歡吃?”李父明顯也是守在門外的,一聽婆娘吩咐這就像是觸了電一樣跑進來,滿臉的不知所措。
“誰說娘親的魚不好吃了,兒子最喜歡吃了。”李狗剩拿起筷子狠狠的夾了一塊丟進嘴裏,幸福的說道,可是不忍已經哭成了淚人。
世界上沒有無堅不摧的人,隻要你能觸碰到那根軟肋,不管大姑娘小夥子還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每個人都是脆弱的。
“兒子哭啥?”瞅著兒子嚼吧著魚肉哭的稀裏嘩啦,李家父母也是又高興又心疼,自己這兒子雖說懶散,卻也懂事堅強,咋今兒無緣無故的這竟哭成如此?
大滴的淚水滾落到盤子裏,李狗剩看著王氏已經增添些許銀絲的鬢角,看著李父常年操勞早就慘不忍睹的粗糙大手,心裏不由暗暗下了決心,就算拚了命,自己也要拿個功名迴來,光宗耀祖,要二老安心。
不同於府試隻要去府城考試即可,這院試是省裏的提督學政主持的,於學政大人的駐在地考,也是在濟南府。
陽穀去濟南,路途遙遠,大老早,李狗剩這就拎著王氏念念叨叨給自己備上的大包小包,活像逃荒一樣的這就來了縣城牙行。
沒了順風車,自己隻能去牙行裏找那些去省城辦事的馬車捎上自己,畢竟這時不是後世,交通四通八達。
“奧,可是狗剩兄?”
遠遠的趙有馮就瞅著這拎著大包小包來的人有些麵熟,待這人走進了一看,不正是李狗剩?
“趙兄。”背上、手上早就沒閑著的地方了,連做個拱手都困難,李狗剩也是點頭示意了一下。
“此去省城路途遙遠,你我也算知己,一路相伴,有說有笑談論些詩詞歌賦豈不是快哉?本來我也正要租好車馬去找你呢!”
趙有馮笑道。
要知道明朝的時候中國人的老鄉觀念還是非常嚴重的,話說冷不丁的把你一個人丟到一個你根本就不熟悉,甚至之前來都沒有來過的濟南府,身邊有一個說話操持一樣口音的同鄉人可以聊天樂嗬,豈不是快哉?否則又哪裏來這他鄉遇故知的說法?
“我也正有此意。”李狗剩笑道,說著兩人這就一同要進牙行招唿馬車。
這才剛招唿好馬車將二人物事這都搬弄上去,李狗剩這竟又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任李狗剩聰明絕頂也想不到這人這竟也要去省城院考!
“林先生?您這也要去省城?”李狗剩驚道,話說這林超也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輩,如今咋這也大包小包的要去省城?
“慚愧啊,同自己學生同台競考,說來慚愧。”林超有些好笑也有些赧然,這人不似那些老學究為人處世那麽多講究,不過這事兒說來也是難免讓人有些尷尬。
聞聽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竟是李狗剩洪塘學社的先生,趙有馮也是心中一驚,咋李狗剩的先生這竟連秀才不得過?
說來好笑,這林超本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之士,學問曾多次得知縣大人誇讚,也算是個小鴻儒,可不料這科考屢屢不順,十幾啷當歲的時候這就考中童生,可是省城去了一年又一年,院試院裏掃地的老大爺這都認了個遍了,可竟院試屢屢折戟沉沙,讓人不由唏噓。
科舉路上心酸多啊!
“眾位可抓好了,咱得走了!”馬車夫一聲招唿,這就支支扭扭的開動,往那省城的方向去。
穿州過府的一路顛顛簸簸,身子骨都要散架了,每次下車放風的時候李狗剩都覺得自己身上的骨頭都像是要斷開一樣支支扭扭的,著實辛苦,沒日沒夜的也不知道走了有好多天,李狗剩隻覺得自己所帶的煎餅、饊子這都吃的差不離了,正在昏昏沉沉的檔兒,馬車夫這就一撂嗓子:“省城到了!”
好家夥,當真是大城,萬丈城池千仞高,城門一個偌大的招牌,濟南。
驅馬車走進城裏,偌大的濟南城裏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可謂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饒是趙有馮這種見過些世麵的孩子這也不由張大嘴巴,左瞅瞅右看看,有些驚奇。
前些日子去府城已然覺得是個大城,車水馬龍的,如今到了濟南府,那氣勢恢宏、人頭攢動,豈是你一下小小的府城能比的?
“唉,都看膩了!”
倆小孩子都有些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李狗剩倒沒有去感慨人多,畢竟後世他去過的大城市不少,在這個時代絕逼算是見過世麵的,隻是他好奇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如何能建造起一個數十萬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倒是林超,這人來過濟南府無數次,不過都是無功而返,也算是心境悲涼感慨唏噓吧,這就無奈的說了這麽一句。
科考一事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無奈林超就是那個從獨木橋上掉下去那位,還一掉就是幾十年!你讓他心中如何沒有感慨?
到了濟南府首先自然要找個落腳的地兒,不過好在有林超這個向導,眾人也不至於走太多彎路,輕車熟路的林超這就引兩人來到一家客棧前:“這家店還算實惠,也幹淨,我看就住在這兒吧。”
李狗剩抬頭一看,店門招牌上幾個偌大的大字,鴻運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