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今年的雪來的有點早,托這明朝小冰河期的福,這才十月中旬,陽穀縣竟扶搖扶搖的下起了雪花!
伸手接一把,雪片入手即化,天兒已經有些冷嗖了。
差幾個匠人在這三味書屋安上了地龍,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暖氣,李狗剩這又跑來書院謁聖,今日,便可迴家。
朝著孔老夫子拜了九拜,借著曲掌櫃的馬車,李狗剩這就迴家。
禮樂射禦書數,這老夫子的六禮裏就有關於駕馭馬車的講究,由是這李狗剩也算是小半個馬車夫了,謝絕了曲掌櫃說要喊夥計幫忙駕車迴去的客套,李狗剩親自駕車迴家。
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狗剩的駕車技藝還不太熟練,由是這也一邊默念著這個時代的駕車規矩,一邊這就駕著馬車丟丟當當的迴家。
高頭大馬、鮮衣怒馬,在這個時代,不啻於後世的駕奔馳迴鄉,路上迴頭率還是頗高的,也可謂是小小風光了一把。
……
“孩兒他爹,門口是不是有啥聲響?是馬車?”
王氏拍了一下李父道。
“馬車?”李父笑道:“咱這小村小店兒的哪裏能見馬車?陽穀縣裏才有,咱這裏哪會有這東西?連老裏長出門都是盛牛車的!全村也就李老爺家裏有馬,不逢年過節的還極少拿出來!你這婦道人家,難不成是想馬車想瘋了!?”
李父笑道,李家溝裏還能有馬車?上次見馬車還是過年那會兒李老爺家的,這才十月,村裏誰人會乘馬車?
“額……”王氏尋思了一下倒也是這麽個光景,可為啥那馬兒嘶鳴的聲音就像是在門口一樣?
“孩兒他爹,你真沒聽到?咋俺就聽著好像有馬車的聲音,這是哪家裏又有啥熱鬧了不成?”
“俺也聽著像,可是這個檔兒,村裏哪裏會出現馬車?那馬兒一匹多少銀子你可知道不?就如今家裏這銀錢已然頗多,怕也買不來幾匹馬!村裏誰人能用得起馬車?”
李父好像也是聽到了馬車的聲音,這就道。
兒子前些日子喊人捎迴了幾十兩的銀子!家裏如今竟也小有家私,連著一頭老牛,早就成了村裏的富戶了,算是徹底擺脫了貧窮的帽子,自己這家中況且尚未買馬,村裏咋會有馬匹?
“好像就是在咱家門口呢!”王氏側著耳朵:“好像還在悉悉索索的搬弄東西……”
婦人嘛,最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打聽,這也是莊戶家唯一的樂趣了,王氏不由好奇心大起,究竟是何人?在我家門口搬弄馬車?
“不行,俺得出去瞅瞅,俺昨晚可是做夢夢見了俺兒子騎著高頭大馬錦衣還鄉呢,今兒,說不定是俺兒子迴來了!”
王氏最終抵製不住好奇心,這就擦吧了一下手,決定出門查探究竟。
“這婦人!”李父笑罵,馬車就馬車唄,頭發長見識短!
李父說完這也沒太在意,接著手裏的活計,自己前些日子去操持了塊柞木迴來,正好做個柞木弓,這弓,力道最是強勁,可比自己手裏那破弓強多了。
“啊……”
一聲婦人的叫喚聲音傳來,聲音說不上尖銳,卻是滿滿的吃驚,仔細一辨,不正是自己媳婦王氏?
“咋了,你這婦人,叫喚甚?”
聞聽此言李父一個機靈,趕忙丟下手裏的活計跑出來,隻見這王氏花容失色,門口敲門的聲音適時響起。
咚咚咚……
“門口,門口竟是倆官差!”王氏急的上氣不接下氣道。
做民的最怕當官兒的,俗語都說見了當官兒的往後靠少生是非嘛,一身青衣的衙門皂役冷不丁的杵在你家門口,你如何能不吃驚?
“啥?官差?咱家沒犯事兒啊!”李父亦是又驚又怒,心髒慢慢也吊了起來,自己每日遵紀守法,未曾偷雞摸狗,難不成,難不成是兒子?
“咋辦,咋辦啊!?”敲門聲愈甚,王氏嚇得花容失色。
“莫不是兒子……”李父尋思了一下,哎,算了,官差已經來了,自己還能咋滴?
咬了咬牙,李父道:“怕甚,咱家莊戶人家,不偷不搶。”
說著這就打開了自家大門。
門口四個青衣皂役,還有一鼠須男子,一見開門,這鼠須男子這便開口:“這裏可是李家溝李狗剩家?你便是李父?”
“是。”難不成真是兒子在外邊……
李父手心立馬這就添了些許涔涔汗水,王氏更是差點嚇得昏死過去,難不成兒子……
“別驚,是好事,朝廷下來恩惠了,跪下收受吧。”
朝廷?
王氏沒能扛過去,李父趕忙一把抱住:“你這娘皮,咋了,哎……”
秦師爺瞅著這二人做派八成也是沒見過啥世麵的鄉野村夫,不由有些氣惱:“成成成,跪下吧,你可認字?”
“俺,認字?不,不認識。”李父這就抱著王氏一同跪下吞吞吐吐道,孩兒他娘這會兒已然昏死,哪裏還顧得上其他?隻是這官差這是要說啥?
秦師爺有些受挫,連字都不認識,還讀個屁啊:“好了,那我長話短說,你兒子李狗剩……”
“俺兒子咋了?”李父驚道:“俺兒子不太聽話,可是在外邊跳脫犯事兒了?大老爺啊,俺兒子盡管皮些,可是個好孩子啊!俺那……”
“噤聲!”一個皂役黑著臉道。
“得,長話短說,前些日子陽穀縣鐵橋的鐵牛落了水,知縣大老爺每日憂心忡忡,這就責成縣衙一眾官吏下去打撈,我這便領著一眾衙役、民夫去了那黃河邊,你兒子聰慧過人,從中周轉,幫著把那鐵牛從水裏撈了上來,布政使大人聽說以後大悅,那萬斤鐵牛要是重新打造可是造價不菲,由是這便賞賜李狗剩一件紫衣,絲綢五匹,紋銀十兩,算是對李狗剩的嘉獎。”
絲綢五匹,白銀十兩!
饒是見過銀錢李父這也驚的快掉了眼珠子,如此多的銀錢,這是給兒子的?還有一件紫衣?
明代老百姓可是絕逼不能隨便穿衣服的,否則動輒就會殺頭,這叫僭越!身穿紫衣,這是這個時代莫大的榮耀了,不過看樣子眼前這鄉巴佬八成也不懂,算了,接著說吧,秦師爺這又道:
“另,縣太爺說你教導有方,兒子頗有出息,喚你在衙門當差,以後啊,咱們也算是在一個大鍋裏掄勺子了!”
這下輪到李父昏死過去了。
這就算是吃官飯了?莊戶人家,哪裏見過如此的世麵?
m。
……
今年的雪來的有點早,托這明朝小冰河期的福,這才十月中旬,陽穀縣竟扶搖扶搖的下起了雪花!
伸手接一把,雪片入手即化,天兒已經有些冷嗖了。
差幾個匠人在這三味書屋安上了地龍,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暖氣,李狗剩這又跑來書院謁聖,今日,便可迴家。
朝著孔老夫子拜了九拜,借著曲掌櫃的馬車,李狗剩這就迴家。
禮樂射禦書數,這老夫子的六禮裏就有關於駕馭馬車的講究,由是這李狗剩也算是小半個馬車夫了,謝絕了曲掌櫃說要喊夥計幫忙駕車迴去的客套,李狗剩親自駕車迴家。
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狗剩的駕車技藝還不太熟練,由是這也一邊默念著這個時代的駕車規矩,一邊這就駕著馬車丟丟當當的迴家。
高頭大馬、鮮衣怒馬,在這個時代,不啻於後世的駕奔馳迴鄉,路上迴頭率還是頗高的,也可謂是小小風光了一把。
……
“孩兒他爹,門口是不是有啥聲響?是馬車?”
王氏拍了一下李父道。
“馬車?”李父笑道:“咱這小村小店兒的哪裏能見馬車?陽穀縣裏才有,咱這裏哪會有這東西?連老裏長出門都是盛牛車的!全村也就李老爺家裏有馬,不逢年過節的還極少拿出來!你這婦道人家,難不成是想馬車想瘋了!?”
李父笑道,李家溝裏還能有馬車?上次見馬車還是過年那會兒李老爺家的,這才十月,村裏誰人會乘馬車?
“額……”王氏尋思了一下倒也是這麽個光景,可為啥那馬兒嘶鳴的聲音就像是在門口一樣?
“孩兒他爹,你真沒聽到?咋俺就聽著好像有馬車的聲音,這是哪家裏又有啥熱鬧了不成?”
“俺也聽著像,可是這個檔兒,村裏哪裏會出現馬車?那馬兒一匹多少銀子你可知道不?就如今家裏這銀錢已然頗多,怕也買不來幾匹馬!村裏誰人能用得起馬車?”
李父好像也是聽到了馬車的聲音,這就道。
兒子前些日子喊人捎迴了幾十兩的銀子!家裏如今竟也小有家私,連著一頭老牛,早就成了村裏的富戶了,算是徹底擺脫了貧窮的帽子,自己這家中況且尚未買馬,村裏咋會有馬匹?
“好像就是在咱家門口呢!”王氏側著耳朵:“好像還在悉悉索索的搬弄東西……”
婦人嘛,最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打聽,這也是莊戶家唯一的樂趣了,王氏不由好奇心大起,究竟是何人?在我家門口搬弄馬車?
“不行,俺得出去瞅瞅,俺昨晚可是做夢夢見了俺兒子騎著高頭大馬錦衣還鄉呢,今兒,說不定是俺兒子迴來了!”
王氏最終抵製不住好奇心,這就擦吧了一下手,決定出門查探究竟。
“這婦人!”李父笑罵,馬車就馬車唄,頭發長見識短!
李父說完這也沒太在意,接著手裏的活計,自己前些日子去操持了塊柞木迴來,正好做個柞木弓,這弓,力道最是強勁,可比自己手裏那破弓強多了。
“啊……”
一聲婦人的叫喚聲音傳來,聲音說不上尖銳,卻是滿滿的吃驚,仔細一辨,不正是自己媳婦王氏?
“咋了,你這婦人,叫喚甚?”
聞聽此言李父一個機靈,趕忙丟下手裏的活計跑出來,隻見這王氏花容失色,門口敲門的聲音適時響起。
咚咚咚……
“門口,門口竟是倆官差!”王氏急的上氣不接下氣道。
做民的最怕當官兒的,俗語都說見了當官兒的往後靠少生是非嘛,一身青衣的衙門皂役冷不丁的杵在你家門口,你如何能不吃驚?
“啥?官差?咱家沒犯事兒啊!”李父亦是又驚又怒,心髒慢慢也吊了起來,自己每日遵紀守法,未曾偷雞摸狗,難不成,難不成是兒子?
“咋辦,咋辦啊!?”敲門聲愈甚,王氏嚇得花容失色。
“莫不是兒子……”李父尋思了一下,哎,算了,官差已經來了,自己還能咋滴?
咬了咬牙,李父道:“怕甚,咱家莊戶人家,不偷不搶。”
說著這就打開了自家大門。
門口四個青衣皂役,還有一鼠須男子,一見開門,這鼠須男子這便開口:“這裏可是李家溝李狗剩家?你便是李父?”
“是。”難不成真是兒子在外邊……
李父手心立馬這就添了些許涔涔汗水,王氏更是差點嚇得昏死過去,難不成兒子……
“別驚,是好事,朝廷下來恩惠了,跪下收受吧。”
朝廷?
王氏沒能扛過去,李父趕忙一把抱住:“你這娘皮,咋了,哎……”
秦師爺瞅著這二人做派八成也是沒見過啥世麵的鄉野村夫,不由有些氣惱:“成成成,跪下吧,你可認字?”
“俺,認字?不,不認識。”李父這就抱著王氏一同跪下吞吞吐吐道,孩兒他娘這會兒已然昏死,哪裏還顧得上其他?隻是這官差這是要說啥?
秦師爺有些受挫,連字都不認識,還讀個屁啊:“好了,那我長話短說,你兒子李狗剩……”
“俺兒子咋了?”李父驚道:“俺兒子不太聽話,可是在外邊跳脫犯事兒了?大老爺啊,俺兒子盡管皮些,可是個好孩子啊!俺那……”
“噤聲!”一個皂役黑著臉道。
“得,長話短說,前些日子陽穀縣鐵橋的鐵牛落了水,知縣大老爺每日憂心忡忡,這就責成縣衙一眾官吏下去打撈,我這便領著一眾衙役、民夫去了那黃河邊,你兒子聰慧過人,從中周轉,幫著把那鐵牛從水裏撈了上來,布政使大人聽說以後大悅,那萬斤鐵牛要是重新打造可是造價不菲,由是這便賞賜李狗剩一件紫衣,絲綢五匹,紋銀十兩,算是對李狗剩的嘉獎。”
絲綢五匹,白銀十兩!
饒是見過銀錢李父這也驚的快掉了眼珠子,如此多的銀錢,這是給兒子的?還有一件紫衣?
明代老百姓可是絕逼不能隨便穿衣服的,否則動輒就會殺頭,這叫僭越!身穿紫衣,這是這個時代莫大的榮耀了,不過看樣子眼前這鄉巴佬八成也不懂,算了,接著說吧,秦師爺這又道:
“另,縣太爺說你教導有方,兒子頗有出息,喚你在衙門當差,以後啊,咱們也算是在一個大鍋裏掄勺子了!”
這下輪到李父昏死過去了。
這就算是吃官飯了?莊戶人家,哪裏見過如此的世麵?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