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即使李太白本人,都壓不住啊!唐代的詩壇,那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局勢,沒有一枝獨秀的說法。


    不像後來的明朝,詩詞就出了一首楊慎的臨江仙,真可謂力壓一代。


    不過此時的長安,卻將陳方傳的神乎其神,文武全才,國士無雙,隻感歎當今陛下收了一個好駙馬。


    此時又有人提陳方一人娶皇家兩位女兒,自然是大讚陛下之眼光,駙馬爺之才情文章武藝。


    此時陳方若在長安轉一圈,怕是隻能感歎他要被長安之民快吹炸了。


    此時的食味居,一個精致雅間,牆上掛了梅蘭竹菊的詩畫,卻是平添了一些雅致和詩韻。


    而這雅間的名字,就頗具詩韻,名為竹石軒。


    此時雅間之中,卻是有幾個書生打扮模樣的人坐了一起。而幾個書生之中,有一位帶著紫金冠的青年,卻是氣質頗與這些書生不同。


    這幾個書生隱隱以這個青年男子為中心。


    若是有人知道這個青年身份,卻是明白為何他卻是這裏的中心人物。


    這青年若是論輩分身世,李治一幹兒子女兒,可都要叫他皇叔的。


    他是高祖李淵的親孫子,和李治是一個祖父的同脈兄弟。


    不過一般當今聖上李治不怎麽理這些兄弟,平日裏自然金銀玩物供著,也給他們該有的王爵尊位,就是感情比較疏遠。為何,特碼實在是太多了,連李治自己都記不全這些兄弟的名字。


    當年高祖李淵在長安稱治,卻是在幾年間添了許多小兒子小女兒,據後世記載,光是史上有名有姓的皇子就有二十幾位,這還不敢說無名無姓的。


    一般認為,李淵稱帝以後,最少為太宗李世民造了三十多位小兄弟。


    那可真是小兄弟,他們在母妃懷中嗷嗷待哺時,李世民已經在玄武門幹淨利落的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首級給割了,並且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子嗣都被殺戮。


    李元吉的妻子楊妃最後也被李世民納入後宮。


    李世民逼太祖退位以後,卻也是苦於太祖給他造的這幫小兄弟,小妹妹。


    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就罷了,至少有個說法,可是這些弟弟妹妹怎麽也不至於殺了,都還這麽小,比自己兒子都小,這殺了天下人怎麽看他。


    沒辦法,太宗隻能撥了錢糧,劃了府宅,給了王位和公主尊號,養著吧!還能怎麽辦?


    當時光是給王位,起名字都把太宗愁的不行。


    而這些人,後世一般都沒什麽曆史記載。


    最出名一個倒是滕王李元嬰,卻還是因為修了一座滕王閣,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名滿天下。


    這個世界,李治繼位的早,特麽繼位時一大幫小皇叔,李治也是鬱悶。


    而且這些小皇叔一般都沒實權,都是皇室養著,平時這些小皇叔也是賊能生,這個時代,真沒什麽娛樂節目,對有權有勢不缺女人的男子,造孩子那速度當然是杠杠的。


    可想而知,此時李治的同脈兄弟有多少,大部分還沒他的幾個大兒子大。


    李治願意和同宗那些長輩同輩相處,都不願意和這些同一個祖父的兄弟相處。為啥?隔代啊!這是真有代溝。


    此時這竹石軒中,就是李治一位同脈弟弟,也就和高安差不多大。


    這位身份特殊,此時這雅間中幾個文士自然都以他為中心。


    此時酒肉蔬菜上了桌麵,還有幾個從清月樓重金喚來的精致女兒家伺候著。


    其中一個黑衣書生拍了手中折扇,卻是壓了女兒胸前,扇柄壓了壓,卻見那十七八歲女子好看輪廓,一枝秋海棠,卻是壓的那女兒輕輕嚶嚀一聲。


    “楊兄,這長安之人可是將駙馬吹的過了。”


    那折扇打開,卻是扇上畫了一枝桃花。那黑衣書生說了一句,將這清月樓的丫頭攬了懷中,輕輕捏了捏那柔軟處。


    此時對麵,楊炯卻坐在那裏,身邊鶯鶯燕燕,他卻全無心思理會,一身白衣儒衫,讓楊炯本就好看的男兒模樣顯得出塵。


    幾個清月樓的女兒想靠近楊炯,卻見了楊炯那拒人千裏之外的目光,隻得作罷!


    “不,李兄,楊炯還是覺得有些不夠,見過駙馬爺風采,楊炯自認不及萬一。對駙馬爺,楊炯是真的佩服。長安城中傳的那些話,雖有些出入,楊炯卻還覺得差了一些。”


    “哦,這話從你口中說出來,倒也難得。”


    此時那束著紫金冠的男子說了話,卻是看了一眼楊炯。


    他叫李繼塵,正兒八經的太祖血脈,此時也有自己的王爵,唐代的王,卻是皇家生下來就有的,李治的兒子,那肯定都是封了王的,倒不像後世,皇子也不一定封王。


    “小王爺,楊炯是真心佩服駙馬爺,無論文采風度,都是我輩楷模。”


    “你佩服他的文采本王倒是理解,那三首詩卻也著實不錯。不過風度,本王卻有些不解了。”


    “小王爺,當時駙馬爺倒走七步,其實那三首詩,六步就能作完,駙馬爺卻退了七步,多退一步卻是不越了古人。”


    “哈哈,聽你這麽一說倒也有些意思了。對了,聽說陛下讓你入了弘文閣?”


    “我已經辭了陛下的邀請!”


    “哦,為何?弘文閣中雖然官職不高,卻也是個美差,說不得哪一日就高升富貴了,畢竟離陛下近。”


    “迴小王爺的話,楊炯想入唐工坊,所以辭了陛下的邀請,楊炯的心意也對陛下說了,陛下也允了。”


    “你想跟著駙馬,卻也是條好出路,他可是少有的受寵。”


    皇城之中,此時二皇女親手研墨,卻是將一張雪宣鋪展開來,用鎮紙壓平。


    此時素手研墨提筆,卻是寫下一句詩。


    月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剛寫了一句,二皇女卻忍不住唇角牽動,笑了笑。


    那裏鳳二本來在癡迷鑽研太極拳,這些日子,她越是鑽研,卻越是對駙馬爺教給當今陛下這套拳感了興趣。


    此時研究這太極拳,卻是都到了癡迷程度。每天閑時,就是在演練這太極拳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染血的劍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染血的劍鋒並收藏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