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開始還是分不清楚鴨毛和鴨絨,陳方說了幾次,才算勉強分清楚了。
“知道了,大人讓收我們就都收起來。”
“嗯,以後這裏殺的鴨子和鵝,絨毛都親起來,記得,鴨絨和鵝絨要分開。”
“大人,鵝也有鵝絨!”
“白天鵝的天鵝絨倒是最好!”
陳方說了一句,想起這個時代其實白天鵝不少,遠遠達不到保護動物的程度。
即使虎豹這些後世已經基本隻能在動物園出現的猛獸,這個時代稍微偏僻的山林就都有。
什麽時候有機會給自己弄些天鵝絨,以前隻聽過,真沒用過。
當日這十幾隻活鴨就被處理好,收攏的鴨絨被陳方清洗後,開始烘幹。
待到鴨絨全部弄好,早已是日暮時分。
“有些少了,隻夠給小孩子做一件羽絨服的!”
“就給太平殿下做一件,明天還要跑跑尚衣局去。”
第二日,忙完早膳,陳方就趕往尚衣局,尚衣局和尚食局同為六局之一,距離並不遠。
到了這裏,陳方一眼看到尚衣局外撐著的竹竿,竹竿上晾曬著一些布料,都是一些綢緞絲娟。
五顏六色的綢緞絲娟在冬季並沒多少溫度的陽光下獵獵飄舞,讓陳方想起很多電影中的場景。
陳方摸了一下,馬上有一個尚衣局的宮女想跑來製止陳方。待看清楚來人之後,那宮女看著陳方,早不知道自己跑過來幹嘛來了。
看著宮女羞紅的臉,陳方輕輕笑了笑。他倒是已經有些習慣,這宮裏的宮女很容易見到自己羞紅臉,大概宮中真的很難見到男人,也許吧。
“我來找尚衣,不知道尚衣大人在不?”
“在呢,就在裏麵!”
陳方正在進去,那宮女趕忙叫住陳方!
“怎麽了?”
“靜妃娘娘也在裏麵!大人還是稍等一下!”
“哦,娘娘在裏麵,那我等會!”
陳方話音剛落,就從尚衣局中走出兩位女子,都是年齡稍長,其中一個姿色過人,出現時仿佛讓這冬日的陽光更加炫目一般。
“奴婢叩見靜妃娘娘!”
“微臣叩見靜妃娘娘!”
“快起來吧!陳方,你怎麽來了這裏?”
“迴娘娘的話,微臣來找一些布料!”
“哦,那你們忙吧!”
靜妃走了幾步,在經過陳方身邊時忽然站住。
“陳方,這幾日的東西很合我胃口!”
旁邊跟隨靜妃的宮女將一錠銀子給了陳方。
“娘娘賞給大人的!”
“謝靜妃娘娘!”
陳方沒有推辭,這宮裏的打賞,要推辭就是不給宮裏貴人們麵子。接受才是正道。
況且,銀子可是好東西。看看太子和靜妃,多會賞賜人,真金白銀才實在。
李治幾位正妃的夥食其實是尚食局送的,不像別的宮中貴人,還要派人向尚食局討要。
人家畢竟是李治的正品夫人。這個宮裏沒有貴妃,隻有淑妃,靜妃和德妃,陳方也不知道是因為曆史變了,還是自己記錯了。
此時靜妃已經帶著宮女離開陳方身旁,陳方看了看靜妃雅靜窈窕的背影。
靜妃真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是一個極為安靜的美麗女子,她和淑妃是一同入的宮,此時也已經三十餘歲。
論容貌,她也是絲毫不輸於其它幾位妃子,即使此時年歲漸長,但身上那種氣質倒是越來越顯著了。
靜妃在宮中沒有子嗣,按照靜妃的出身,陳方知道,這位就是原本曆史上那位王皇後。隻是性情倒是一點不像。
可能和身份有關吧!
這個世界曆史變了,靜妃雖然入宮,也做了妃子,不過從未登上過皇後之位,也沒有和原本曆史一般,做過正品太子妃。由於太宗比原本曆史死的早,李治繼位時根本沒什麽太子妃。
也許這就是性情不一樣的原因,有時候女人的妒忌心也是被逼出來的。
這靜妃家世極好,乃司空魏國公王仁祐之女,也是國公之女。祖父更是西魏的左仆射王思政,乃西魏一代名將。
隋唐時的五姓七望,這靜妃就是太原王氏出身,屬於東漢王允之後。
名門之後,入宮之時深得李治寵愛,隻可惜她的肚子也和她的名號一般,太安靜了。
靜妃走了,陳方看了看靜妃背影,若是這靜妃身子沒問題,怕是這宮裏的格局早改寫了。
相貌,身材,家世,修養氣質都是一等一。這還是年歲漸長,當年剛進宮時,怕是更是光彩奪人。
可惜,不能生兒育女是這宮中大忌啊!
“陳大人真是來我這裏找些布料?”
此時尚衣已經說話,將陳方思緒拉了迴來。
“還麻煩尚衣了!這是一些禮物!還請尚衣笑納!”
陳方早拿出一個包好的紙包,此時遞給尚衣。
“大人真是客氣,有什麽事情招唿一下彩衣即可,還帶什麽禮物!”
原來這尚衣局的尚衣名叫彩衣,彩衣口中說著陳方太客氣,卻早已接過那個紙包。
此時宮裏誰不知道尚食局的那幾樣小食,平日裏這些東西隻有宮裏貴人可以討要一些,她們這些宮裏做事的,哪有這個資格。
她雖然大小算個女官,可依然隻是這宮中伺候人的,和那些伺候皇上的貴人天上地下。
此時陳方用這些小食做禮物,彩衣自然高興的很。
此時一手拿過紙包,就領著陳方進了尚衣局。
“大人需要什麽麵料,盡管挑就是!”
“一會還要麻煩尚衣做件衣服!”
“哦,給大人自己做!那需要大人尺寸!我去拿尺子!”
“不是給我做,是給太平公主做!”
“哦,公主殿下的衣服,那倒不用量尺寸了。”
宮裏凡是妃子公主們的身材尺寸,這尚衣局都是有記錄的,如太平公主的尺寸,每年都需要更換幾次,因為太平公主正是長身體之時。
陳方去找布料,因為要填入鴨絨,所以對布料要求很高。。
後世的化紡防水布料此時肯定沒有,隻能用梭織布,梭織布的密度還必須很高才行。即使如此,要做羽絨服卻也還是不夠,不過紡織基礎達不到,陳方此時也沒好的辦法。
這就是工業基礎問題,生在這個時代隻能適應,要改變那也隻能徐徐來之。
“知道了,大人讓收我們就都收起來。”
“嗯,以後這裏殺的鴨子和鵝,絨毛都親起來,記得,鴨絨和鵝絨要分開。”
“大人,鵝也有鵝絨!”
“白天鵝的天鵝絨倒是最好!”
陳方說了一句,想起這個時代其實白天鵝不少,遠遠達不到保護動物的程度。
即使虎豹這些後世已經基本隻能在動物園出現的猛獸,這個時代稍微偏僻的山林就都有。
什麽時候有機會給自己弄些天鵝絨,以前隻聽過,真沒用過。
當日這十幾隻活鴨就被處理好,收攏的鴨絨被陳方清洗後,開始烘幹。
待到鴨絨全部弄好,早已是日暮時分。
“有些少了,隻夠給小孩子做一件羽絨服的!”
“就給太平殿下做一件,明天還要跑跑尚衣局去。”
第二日,忙完早膳,陳方就趕往尚衣局,尚衣局和尚食局同為六局之一,距離並不遠。
到了這裏,陳方一眼看到尚衣局外撐著的竹竿,竹竿上晾曬著一些布料,都是一些綢緞絲娟。
五顏六色的綢緞絲娟在冬季並沒多少溫度的陽光下獵獵飄舞,讓陳方想起很多電影中的場景。
陳方摸了一下,馬上有一個尚衣局的宮女想跑來製止陳方。待看清楚來人之後,那宮女看著陳方,早不知道自己跑過來幹嘛來了。
看著宮女羞紅的臉,陳方輕輕笑了笑。他倒是已經有些習慣,這宮裏的宮女很容易見到自己羞紅臉,大概宮中真的很難見到男人,也許吧。
“我來找尚衣,不知道尚衣大人在不?”
“在呢,就在裏麵!”
陳方正在進去,那宮女趕忙叫住陳方!
“怎麽了?”
“靜妃娘娘也在裏麵!大人還是稍等一下!”
“哦,娘娘在裏麵,那我等會!”
陳方話音剛落,就從尚衣局中走出兩位女子,都是年齡稍長,其中一個姿色過人,出現時仿佛讓這冬日的陽光更加炫目一般。
“奴婢叩見靜妃娘娘!”
“微臣叩見靜妃娘娘!”
“快起來吧!陳方,你怎麽來了這裏?”
“迴娘娘的話,微臣來找一些布料!”
“哦,那你們忙吧!”
靜妃走了幾步,在經過陳方身邊時忽然站住。
“陳方,這幾日的東西很合我胃口!”
旁邊跟隨靜妃的宮女將一錠銀子給了陳方。
“娘娘賞給大人的!”
“謝靜妃娘娘!”
陳方沒有推辭,這宮裏的打賞,要推辭就是不給宮裏貴人們麵子。接受才是正道。
況且,銀子可是好東西。看看太子和靜妃,多會賞賜人,真金白銀才實在。
李治幾位正妃的夥食其實是尚食局送的,不像別的宮中貴人,還要派人向尚食局討要。
人家畢竟是李治的正品夫人。這個宮裏沒有貴妃,隻有淑妃,靜妃和德妃,陳方也不知道是因為曆史變了,還是自己記錯了。
此時靜妃已經帶著宮女離開陳方身旁,陳方看了看靜妃雅靜窈窕的背影。
靜妃真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是一個極為安靜的美麗女子,她和淑妃是一同入的宮,此時也已經三十餘歲。
論容貌,她也是絲毫不輸於其它幾位妃子,即使此時年歲漸長,但身上那種氣質倒是越來越顯著了。
靜妃在宮中沒有子嗣,按照靜妃的出身,陳方知道,這位就是原本曆史上那位王皇後。隻是性情倒是一點不像。
可能和身份有關吧!
這個世界曆史變了,靜妃雖然入宮,也做了妃子,不過從未登上過皇後之位,也沒有和原本曆史一般,做過正品太子妃。由於太宗比原本曆史死的早,李治繼位時根本沒什麽太子妃。
也許這就是性情不一樣的原因,有時候女人的妒忌心也是被逼出來的。
這靜妃家世極好,乃司空魏國公王仁祐之女,也是國公之女。祖父更是西魏的左仆射王思政,乃西魏一代名將。
隋唐時的五姓七望,這靜妃就是太原王氏出身,屬於東漢王允之後。
名門之後,入宮之時深得李治寵愛,隻可惜她的肚子也和她的名號一般,太安靜了。
靜妃走了,陳方看了看靜妃背影,若是這靜妃身子沒問題,怕是這宮裏的格局早改寫了。
相貌,身材,家世,修養氣質都是一等一。這還是年歲漸長,當年剛進宮時,怕是更是光彩奪人。
可惜,不能生兒育女是這宮中大忌啊!
“陳大人真是來我這裏找些布料?”
此時尚衣已經說話,將陳方思緒拉了迴來。
“還麻煩尚衣了!這是一些禮物!還請尚衣笑納!”
陳方早拿出一個包好的紙包,此時遞給尚衣。
“大人真是客氣,有什麽事情招唿一下彩衣即可,還帶什麽禮物!”
原來這尚衣局的尚衣名叫彩衣,彩衣口中說著陳方太客氣,卻早已接過那個紙包。
此時宮裏誰不知道尚食局的那幾樣小食,平日裏這些東西隻有宮裏貴人可以討要一些,她們這些宮裏做事的,哪有這個資格。
她雖然大小算個女官,可依然隻是這宮中伺候人的,和那些伺候皇上的貴人天上地下。
此時陳方用這些小食做禮物,彩衣自然高興的很。
此時一手拿過紙包,就領著陳方進了尚衣局。
“大人需要什麽麵料,盡管挑就是!”
“一會還要麻煩尚衣做件衣服!”
“哦,給大人自己做!那需要大人尺寸!我去拿尺子!”
“不是給我做,是給太平公主做!”
“哦,公主殿下的衣服,那倒不用量尺寸了。”
宮裏凡是妃子公主們的身材尺寸,這尚衣局都是有記錄的,如太平公主的尺寸,每年都需要更換幾次,因為太平公主正是長身體之時。
陳方去找布料,因為要填入鴨絨,所以對布料要求很高。。
後世的化紡防水布料此時肯定沒有,隻能用梭織布,梭織布的密度還必須很高才行。即使如此,要做羽絨服卻也還是不夠,不過紡織基礎達不到,陳方此時也沒好的辦法。
這就是工業基礎問題,生在這個時代隻能適應,要改變那也隻能徐徐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