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一個成熟政客眼中,利益關係與自身喜惡完全是兩碼事。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政客,也絕對不能使用靜止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情,要更為重視這件事情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因為興州民亂之事,柳子岷現在已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柳子岷的愚蠢行徑也成為了反對派們阻撓趙俊臣農務改革計劃的最佳借口。
有一件很無奈的事情,那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總是喜歡“見微知著”、“一葉知秋”,根本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習慣於把特殊桉例的某些特性擴大化,描述成為所有類似情況的共性。
接下來,反對派們必然是會利用這個機會,把柳子岷的錯誤與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綁定在一起,借機大肆抨擊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把農務改革計劃描述成為勞民傷財的惡政,危言聳聽的宣稱類似事情還將會不斷發生,然後就可以一舉推翻農務改革計劃。
這般情況下,興州民亂的事情,已經與柳子岷以及興州百姓們沒有任何關係了,也已經與事實本身的是非對錯再無關係,它必然會演變成為一場路線之爭!
這個時候,因為柳子岷與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必然會被人們綁定在一起,若是趙俊臣不僅沒有出手庇護柳子岷,反而是出手大加懲戒,那就相當於趙俊臣主動承認了反對派們的抨擊,也認同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確實是存在弊端與缺陷,隻會讓反對派們愈發有理由推翻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
實際上,農務改革計劃當然是存在缺陷,它在推行初期必然會遭到各種不理解,進而是引發各種動蕩,也必然會付出許多代價。
但趙俊臣絕對不能承認這個事實。
這個世界是複雜的,但世人則是單純的……又或者說,世人們總是故意讓自己變得單純,不願意正視這個世界的複雜之處。
這個世界的複雜之處,就是任何一項事物皆是有利有弊、存在兩麵性,既是可以為人們帶來好處,也會給人們帶來壞處,人們若是願意接受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好處,就應該甘願承受這項事物所引發的壞處,反之若是人們無法接受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壞處,就應該堅決拒絕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好處,這裏麵的壞處隻能盡量控製,卻絕無可能消除,世人也絕無可能隻接受其中好處,卻又可以完全逃避它的壞處。
然而,世人的單純之處在於,他們總是讚揚一切好的東西,厭惡一切壞的東西,極力推崇所有對自己有利的現象,又頻頻抨擊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但他們所讚揚、所推崇的那些東西,與他們所厭惡、所抨擊的那些東西,往往就是一迴事。
見到官差出麵驅趕街道上的小攤小販,人們會憤憤於官府欺壓百姓、不給活路;轉身被小攤小販堵住了道路無法前行,又開始抱怨官府不管事、官差全是吃閑飯的……世人就是這般單純。
趙俊臣無法改變世人的單純,也就絕不可以承認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存在弊端,隻能把農務改革之事描述成為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最大善政,否則就會被人抓住弊端不放,有理也變成了沒理。
這般情況下,趙俊臣不僅是要出手庇護柳子岷,甚至還要想辦法給柳子岷脫罪,保住他的官位與前程;不僅是要保住柳子岷的官位與前程,甚至還要把柳子岷樹立成為一個正麵典型,讓柳子岷受到朝廷嘉獎。
當然,待這件事情的風頭過去之後,趙俊臣必然會尋一個機會嚴懲柳子岷、讓柳子岷為自己愚蠢短視付出代價,但絕不是現在,也絕不能公開。
想到這裏,趙俊臣無奈搖頭,再次向李傳文與牛輔德二人問道:“你們認為,興州官府與興州守軍是否有能力控製這場民亂?”
牛輔德毫無猶豫的答道:“當然有能力!興州雖然地方不大,但它位於薊鎮的核心之地,駐紮著興州前屯衛、興州後屯衛、興州左屯衛、興州右屯衛總計四個衛所,守軍高達三千餘人,隻要興州官府向薊鎮求援,興州四衛也願意支援,很快就可以控製局勢。”
說到這裏,牛輔德則是麵現疑惑,又說道:“不過,當學生與李老先生離開興州之際,興州民亂竟是有愈演愈烈之勢,興州四衛也完全沒有派兵支援、控製局勢的意思,情況似乎是有些蹊蹺。”
李傳文的老臉上閃過了一絲譏諷笑意,搖頭道:“哪裏有什麽蹊蹺,不外乎就是有人故意想要擴大這場民變的影響,進而是驚動朝廷中樞、引起陛下震怒,然後就可以趁機攻訐趙閣臣的農務改革計劃了。”
李傳文的這般猜測,已經是極為接近真相了。
但與此同時,李傳文的表情依然是從容如常,並沒有太多擔憂之色。
事實上,聽到牛輔德的迴答與疑惑之後,就連趙俊臣也是表情稍稍一鬆。
牛輔德專精於軍務之事,對於官場上的門道並不似趙俊臣與李傳文一般擅長,見到這二人的表情變化之後,不由是心中疑惑,問道:“若是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的話,這場興州民亂必然會造成更大影響,幕後推波助瀾之人也必然還有後招後手,但學生看趙閣臣與李老先生的樣子,反而是並不擔心?”
在趙俊臣的點頭示意之下,李傳文轉頭向牛輔德解釋道:“正因為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所以這件事情才好處理!嘿嘿,這官場之上,對錯之事原本皆是清清楚楚,然而一旦是融入了黨爭攻訐的因素,許多事情究竟誰對誰錯就再也講不清楚了!
這場興州民變,最初是源於趙閣臣的農務改革計劃所引發,若是正常情況下,趙閣臣這種時候就必須要站出來、向朝野各方詳細解釋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為何會引發這場民變,很容易就會越描越黑,受到百官的紛紛質疑!
而現在,趙閣臣則是可以把這場民變的責任盡數推給幕後推波助瀾之人,表示農務改革計劃並沒有任何問題,之所以是釀成了興州民變,則完全是因為有卑劣小人暗中使壞的緣故,然後就可以避開真正的問題,也就是農務改革計劃本身究竟是否存在弊端與隱患。”
隨後,趙俊臣則補充道:“還有就是,若是沒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以興州四衛的實力很快就可以控製局勢,等到這場民亂徹底平息之後,朝廷中樞很快就會給這場民亂進行定性、裁定責任,但本閣現在被拖延在遼東境內,鞭長莫及之下自然是無法幹涉朝廷決定,必然會被朝中政敵趁機落井下石……
然而,若是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的話,興州四衛也是遲遲沒有派兵支援,興州民亂必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平息,朝廷也就遲遲無法為這場民變進行定性,裁定這場民變究竟是何方之責任,也就為本閣爭取了更多時間,讓本閣可以從容布置反擊手段!”
說到這裏,趙俊臣的表情已是恢複了嚴肅,又說道:“所以,遼東之事,必須要盡快解決!咱們現在對於興州民變之事也是鞭長莫及,而吳應熊則是即將就要現身登場,咱們的當務之急依然還是眼下的遼東變局!”
……
……
……
在一個成熟政客眼中,利益關係與自身喜惡完全是兩碼事。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政客,也絕對不能使用靜止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情,要更為重視這件事情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因為興州民亂之事,柳子岷現在已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柳子岷的愚蠢行徑也成為了反對派們阻撓趙俊臣農務改革計劃的最佳借口。
有一件很無奈的事情,那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總是喜歡“見微知著”、“一葉知秋”,根本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習慣於把特殊桉例的某些特性擴大化,描述成為所有類似情況的共性。
接下來,反對派們必然是會利用這個機會,把柳子岷的錯誤與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綁定在一起,借機大肆抨擊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把農務改革計劃描述成為勞民傷財的惡政,危言聳聽的宣稱類似事情還將會不斷發生,然後就可以一舉推翻農務改革計劃。
這般情況下,興州民亂的事情,已經與柳子岷以及興州百姓們沒有任何關係了,也已經與事實本身的是非對錯再無關係,它必然會演變成為一場路線之爭!
這個時候,因為柳子岷與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必然會被人們綁定在一起,若是趙俊臣不僅沒有出手庇護柳子岷,反而是出手大加懲戒,那就相當於趙俊臣主動承認了反對派們的抨擊,也認同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確實是存在弊端與缺陷,隻會讓反對派們愈發有理由推翻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
實際上,農務改革計劃當然是存在缺陷,它在推行初期必然會遭到各種不理解,進而是引發各種動蕩,也必然會付出許多代價。
但趙俊臣絕對不能承認這個事實。
這個世界是複雜的,但世人則是單純的……又或者說,世人們總是故意讓自己變得單純,不願意正視這個世界的複雜之處。
這個世界的複雜之處,就是任何一項事物皆是有利有弊、存在兩麵性,既是可以為人們帶來好處,也會給人們帶來壞處,人們若是願意接受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好處,就應該甘願承受這項事物所引發的壞處,反之若是人們無法接受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壞處,就應該堅決拒絕這項事物所帶來的好處,這裏麵的壞處隻能盡量控製,卻絕無可能消除,世人也絕無可能隻接受其中好處,卻又可以完全逃避它的壞處。
然而,世人的單純之處在於,他們總是讚揚一切好的東西,厭惡一切壞的東西,極力推崇所有對自己有利的現象,又頻頻抨擊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但他們所讚揚、所推崇的那些東西,與他們所厭惡、所抨擊的那些東西,往往就是一迴事。
見到官差出麵驅趕街道上的小攤小販,人們會憤憤於官府欺壓百姓、不給活路;轉身被小攤小販堵住了道路無法前行,又開始抱怨官府不管事、官差全是吃閑飯的……世人就是這般單純。
趙俊臣無法改變世人的單純,也就絕不可以承認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存在弊端,隻能把農務改革之事描述成為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最大善政,否則就會被人抓住弊端不放,有理也變成了沒理。
這般情況下,趙俊臣不僅是要出手庇護柳子岷,甚至還要想辦法給柳子岷脫罪,保住他的官位與前程;不僅是要保住柳子岷的官位與前程,甚至還要把柳子岷樹立成為一個正麵典型,讓柳子岷受到朝廷嘉獎。
當然,待這件事情的風頭過去之後,趙俊臣必然會尋一個機會嚴懲柳子岷、讓柳子岷為自己愚蠢短視付出代價,但絕不是現在,也絕不能公開。
想到這裏,趙俊臣無奈搖頭,再次向李傳文與牛輔德二人問道:“你們認為,興州官府與興州守軍是否有能力控製這場民亂?”
牛輔德毫無猶豫的答道:“當然有能力!興州雖然地方不大,但它位於薊鎮的核心之地,駐紮著興州前屯衛、興州後屯衛、興州左屯衛、興州右屯衛總計四個衛所,守軍高達三千餘人,隻要興州官府向薊鎮求援,興州四衛也願意支援,很快就可以控製局勢。”
說到這裏,牛輔德則是麵現疑惑,又說道:“不過,當學生與李老先生離開興州之際,興州民亂竟是有愈演愈烈之勢,興州四衛也完全沒有派兵支援、控製局勢的意思,情況似乎是有些蹊蹺。”
李傳文的老臉上閃過了一絲譏諷笑意,搖頭道:“哪裏有什麽蹊蹺,不外乎就是有人故意想要擴大這場民變的影響,進而是驚動朝廷中樞、引起陛下震怒,然後就可以趁機攻訐趙閣臣的農務改革計劃了。”
李傳文的這般猜測,已經是極為接近真相了。
但與此同時,李傳文的表情依然是從容如常,並沒有太多擔憂之色。
事實上,聽到牛輔德的迴答與疑惑之後,就連趙俊臣也是表情稍稍一鬆。
牛輔德專精於軍務之事,對於官場上的門道並不似趙俊臣與李傳文一般擅長,見到這二人的表情變化之後,不由是心中疑惑,問道:“若是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的話,這場興州民亂必然會造成更大影響,幕後推波助瀾之人也必然還有後招後手,但學生看趙閣臣與李老先生的樣子,反而是並不擔心?”
在趙俊臣的點頭示意之下,李傳文轉頭向牛輔德解釋道:“正因為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所以這件事情才好處理!嘿嘿,這官場之上,對錯之事原本皆是清清楚楚,然而一旦是融入了黨爭攻訐的因素,許多事情究竟誰對誰錯就再也講不清楚了!
這場興州民變,最初是源於趙閣臣的農務改革計劃所引發,若是正常情況下,趙閣臣這種時候就必須要站出來、向朝野各方詳細解釋自己的農務改革計劃為何會引發這場民變,很容易就會越描越黑,受到百官的紛紛質疑!
而現在,趙閣臣則是可以把這場民變的責任盡數推給幕後推波助瀾之人,表示農務改革計劃並沒有任何問題,之所以是釀成了興州民變,則完全是因為有卑劣小人暗中使壞的緣故,然後就可以避開真正的問題,也就是農務改革計劃本身究竟是否存在弊端與隱患。”
隨後,趙俊臣則補充道:“還有就是,若是沒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以興州四衛的實力很快就可以控製局勢,等到這場民亂徹底平息之後,朝廷中樞很快就會給這場民亂進行定性、裁定責任,但本閣現在被拖延在遼東境內,鞭長莫及之下自然是無法幹涉朝廷決定,必然會被朝中政敵趁機落井下石……
然而,若是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的話,興州四衛也是遲遲沒有派兵支援,興州民亂必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平息,朝廷也就遲遲無法為這場民變進行定性,裁定這場民變究竟是何方之責任,也就為本閣爭取了更多時間,讓本閣可以從容布置反擊手段!”
說到這裏,趙俊臣的表情已是恢複了嚴肅,又說道:“所以,遼東之事,必須要盡快解決!咱們現在對於興州民變之事也是鞭長莫及,而吳應熊則是即將就要現身登場,咱們的當務之急依然還是眼下的遼東變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