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見到七皇子朱和堅的搶先一步、出聲訴苦,德慶皇帝與楊洵二人皆是一愣。


    要知道,朱和堅向來是以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的君子之風而著稱,現在他與楊洵二人同時覲見德慶皇帝,而楊洵則是名滿天下的大儒與前輩,朱和堅這個時候按理說就應該是展現出謙讓之風、率先讓楊洵講話才對。


    然而,朱和堅竟是這般迫不及待,就連基本禮節也顧不上了,顯然是失了方寸、被逼急了。


    見到朱和堅的這般表現,德慶皇帝自然是心中重視,也顧不得楊洵在場,連忙問道:“究竟是何事?竟讓你這般悻悻作態?”


    “父皇,您還是先看一下這幾份邸報吧。”


    朱和堅搖頭歎息一聲,就把手裏的幾份邸報交給了大太監張德,轉呈於德慶皇帝。


    在明朝,邸報乃是廟堂中樞所刊發的官方報紙,用以公示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政治情報,大多會張貼於官府外的告示欄上。


    到了崇禎年間,又因為活字印刷術的使用與普及,邸報的刊印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甚至還可以在民間售賣,讀者範圍也是越來越廣,各地的官員、鄉紳、商賈、以及讀書人,皆是會通過邸報內容來了解廟堂動向。


    德慶皇帝表情疑惑的快速翻閱邸報,卻見到這些邸報的內容大多是刊載了自己的聖旨、朝廷官員的變動、朝廷重臣的奏章,德慶皇帝早就看過了這些內容,並無任何出奇之處。


    於是,德慶皇帝抬頭問道:“這幾份邸報內容有何不妥之處?”


    朱和堅苦笑道:“父皇,您難道沒有發現,這幾份邸報的內容,無論是您的諭旨、還是百官奏議、又或是內閣批示,所選內容皆是在‘誇讚’兒臣從諫如流、謙遜無為嗎?


    事實上,這般情況已是持續了近三個月時間,但兒臣也是近幾天才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數月以來,每一次的邸報刊發,其中內容皆是在‘誇讚’兒臣,反複向世人強調兒臣乃是一個從諫如流、高居深拱的賢人……對於這般誇讚,兒臣擔當不起、也不敢擔當啊。”


    德慶皇帝微微一愣,隱約間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再次低頭翻閱這些邸報。


    隨後,德慶皇帝也終於發現,這幾份邸報之中的內容,皆是在“誇讚”七皇子朱和堅,而且誇讚內容也是格外一致,反複強調七皇子朱和堅是多麽的從善如流、任人唯賢等等。


    其實,這些內容並不難尋,自從德慶皇帝選中朱和堅作為下任儲君之後,為了給朱和堅造勢揚名,曾是屢次的頒旨嘉獎朱和堅;到了最近這幾個月,隨著朱和堅的上位跡象愈發明顯,也經常有投機官員上呈奏疏、向德慶皇帝稱讚朱和堅的品行。


    在朱和堅正式上位之前,這些事情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然而,朝廷邸報反複登載這些內容,明顯是充滿了選擇性,這般情況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看到德慶皇帝陷入了沉思,朱和堅繼續訴苦道:“父皇,現在不僅是朝廷邸報在‘誇讚’兒臣,民間輿情也是同樣的情況……時至今日,許多人已是深信了兒臣的從諫如流、謙遜無為,更還是知錯就改,簡直就是一個沒脾氣的軟柿子!


    這般情況,實在是讓兒臣有苦難言,所有人皆是認定兒臣就應該無條件聽取他們的高見,若是兒臣稍稍表達一些不同態度,他們就會表現出一副不可思議、大失所望的樣子,就好似兒臣不應該擁有主見一般,其中又以清流們的表現最為明顯……


    父皇您也知道,兒臣與朝中清流們一向是關係緊密,經常會見麵相談,從前也算是相處和睦,但自從相關輿論越傳越廣之後,清流們在兒臣麵前就變得……格外活躍了!


    清流們原本就善於誇誇其談、指點江山,如今更是變本加厲,皆是以諫諍兒臣為榮,總是擺出一副睿智長者的架勢,抓住一切機會為兒臣指點迷津、查漏補缺,甚至還會擅自行事、替兒臣做主,動不動就會要求兒臣反躬自省……


    嘿!時至今日,兒臣的聲譽形象越來越好,但也越來越無法服眾了!”


    說到這裏,一向是城府深沉的朱和堅,也忍不住眼中閃過了一絲怒意。


    他所講的這些事情,或許有些誇張之處,但也絕不是無中生有。


    朱和堅此時的偽裝形象,完全就是清流們夢寐以求的明主,自然是要抓住機會、發揮長處。


    近段時間以來,朱和堅簡直是煩透了那些總是自視甚高、以直諫犯上為榮的清流了,恨不得盡數誅殺幹淨。


    但也因為清流們率先受到相關輿情的影響、紛紛忘乎所以的表現,讓朱和堅終於是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才有了今天覲見德慶皇帝的事情。


    朱和堅相信,相關輿情若是不能及時阻止,他的身邊臣子遲早都會變成像是唐代魏征一般的“諫臣”。


    對於朱和堅而言,這般情況一旦出現,與地獄景象也沒有多少差別了。


    另一邊,德慶皇帝也意識到了嚴重性,頓時是沉下了臉。


    “不僅是朝廷邸報……就連民間輿情也是如此?看來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啊……朕記得朝廷邸報之刊發,要事先經過內閣的審批吧?嗬!程遠道也是一個廢物,竟然完全看不出這裏麵的陰險之處!”


    聽到德慶皇帝的怒斥,朱和堅臉上苦笑之意更為濃重,道:“事實上,兒臣與程閣老談及此事的時候,程閣老還向兒臣得意邀功呢!邸報裏那些‘誇讚’兒臣的內容,有許多就是出自於他的手筆!


    唉!這般手段真是高明,明明是把兒臣架在火上烤,但邸報之中所選用的奏疏內容,還大多是出自於那些與兒臣關係緊密的朝廷官員,兒臣在這般情況下就連反駁也無法做到,否則就會令身邊人寒心,當真是有苦難言!”


    聽到這裏,德慶皇帝的表情愈發沉凝。


    沉默片刻後,德慶皇帝把目光轉向了一旁的楊洵,問道:“楊大儒,你來到京城之後,可有聽過相關輿情?”


    見德慶皇帝向楊洵詢問意見,朱和堅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喜意。


    事實上,朱和堅選在這個時候覲見德慶皇帝,又搶先開口向德慶皇帝訴苦,就是因為楊洵的緣故。


    楊洵此人乃是出了名的公正,雖然已是遠離廟堂十年之久,但德慶皇帝對他依然是極為信任。


    所以,隻要楊洵開口為朱和堅說幾句公道話,就可以促使德慶皇帝下定決心、全力支持朱和堅。


    果然,楊洵在德慶皇帝麵前完全沒有任何隱瞞,當即就答道:“臣來到京城之後沒多久,就聽到了相關輿情,而且聲勢影響頗是不小。”


    德慶皇帝皺眉更緊,又問道:“對於這般輿情,你怎麽看?”


    楊洵依然是坦然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道:“輿情鬧得這般大,還有邸報的事情,必然是有人躲在幕後推波助瀾!


    臣聽到相關議論之後,當時就有想過,所謂‘從善如流’,與‘毫無主見’究竟有何區別?所謂‘知錯就改’,又與‘性格軟弱’有何不同?還有‘任人唯賢’、‘無為之道’,也是在暗示七皇子殿下沒有擔當!


    這些話術表麵上是在誇讚,但實際上則是暗藏著誹謗與汙蔑之意!若是任由這些輿情深入人心,世人對於七皇子殿下也隻會有‘敬’,而不會有‘畏’……七皇子殿下若是一位尋常皇子的話,這般情況倒是也沒什麽不好的。”


    說到這裏,楊洵也就閉口不言了。


    但楊洵的言下之意,德慶皇帝自然也聽得明白——朱和堅並不是尋常皇子,而是德慶皇帝所選中的下一任儲君!


    若是朱和堅毫無主見、性格軟弱的形象一旦是深入人心,朝野各方就會對朱和堅失去畏懼,朱和堅今後也就別想坐穩儲位了!


    再等到朱和堅登基之後,也必然會削弱皇權、壯大臣權,而德慶皇帝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這般狀況發生。


    想到這裏,德慶皇帝終於是下定決心,要使用一切手段來扭轉朱和堅的形象。


    不過,如今楊洵還在禦書房內,有些事情並不適合在楊洵麵前多講,所以德慶皇帝用眼神示意朱和堅稍安勿躁之後,就再次把注意力放在楊洵身上。


    認真打量了楊洵幾眼之後,德慶皇帝也沒有繞圈子,直接問道:“楊洵,朕聽說你來到京城之後,就一直都很高興……


    你是一個真正的人才,不應該留在民間浪費才華,朕每次想起你當年辭官離任的事情,總是深以為憾,隻覺得應該多挽留你一下……現在,朕希望你能複仕為官、再次為朝廷效力,卻不知你意下如何?”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楊洵不由是再次陷入了遲疑之中。


    *


    其實,德慶皇帝在今天早朝上出手罷免山東巡撫陸遠安,不僅是因為德慶皇帝在趙俊臣的屢次強調之下,已經意識到了農務改革的必要性,也是想要趁機為楊洵騰出一個位置、讓楊洵複仕為官。


    當然,德慶皇帝並不是打算讓楊騰直接擔任山東巡撫,而是想要讓現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升任山東巡撫,而楊洵則是像十年前一般繼續擔任大理寺卿。


    所謂大理寺,就是這個時代的最高法院,擁有複審與平反之權,就連刑部判案也會受其節製。而且廟堂之中一旦有官員涉罪,也大多是交由大理寺審理,乃是廟堂黨爭之勝負的關鍵一環,可謂是至關緊要。


    也正因為如此,德慶皇帝、周尚景、甚至還包括趙俊臣,都希望能把大理寺控製在自己手中。


    而諸多勢力同時爭奪一個目標的時候,結果往往就是誰也得不到,隻能選擇一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以大理寺為例,近二十年來的曆任大理寺卿,皆是廟堂裏的中立官員,也包括現任大理寺卿方世文。


    但德慶皇帝對於方世文並不滿意,此人雖然立場中立,但缺少擔當,總是遇事就躲,所以大理寺許多時候並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或者說,方世文的所謂“中立”,乃是“誰也不得罪”,而不是“誰都敢得罪”。


    相較而言,德慶皇帝更為滿意楊洵,畢竟楊洵此人不僅是中立公正,而且有擔當、敢作為,在楊洵眼裏朝廷法令大於一切,一旦遇到違法之事任何人麵子都不給。


    所以,若是讓楊洵擔任大理寺卿,哪怕是態度中立,對於德慶皇帝而言也是更為有利的,畢竟——他是九五之尊,大理寺沒資格審他,但有資格審判周尚景、趙俊臣等人,今後一旦是抓到了周尚景與趙俊臣的把柄,就能讓楊洵衝鋒陷陣。


    但這一切還是要看楊洵自己的想法。


    於是,德慶皇帝見到楊洵的遲疑態度之後,則是態度溫和的繼續說道:“你若是不願意重返官場,朕也不會強求,隻是……朕對於現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並不滿意,一直想要換個人接手,朕原本認為你是最佳人選,但你若是不願意的話,那朕就隻能讓張伯道接手了!”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楊洵頓時是麵色大變,忍不住提出了質疑,道:“陛下還請三思,張伯道此人隻看重儒家綱常,完全不在乎朝廷法令,一直認為三綱五常應該置於朝廷律文之上,豈能擔任大理寺卿的重任?


    更何況,他還是刑部尚書張伯崇的親弟,若是讓他擔任大理寺卿,那大理寺衙門還要如何節製刑部?”


    聽到楊洵的激烈抗議,德慶皇帝頓時是笑了。


    從某方麵而言,德慶皇帝相較於朱和堅、趙俊臣等人,還要更善於駕馭楊洵這樣的君子。


    君子可欺之以方。


    ……


    最近幾天更新字數會少一些。


    另,上一章之中,蟲子記錯了山東巡撫的名字,應該是陸遠安,在德慶皇帝南巡的時候有提過(第300章),現已修改,大家見諒。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攝政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蟲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蟲豸並收藏攝政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