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陛下切莫動怒,依臣來看,太子的做法雖然是過激了一些,但事情還不算是特別糟糕,接下來隻要是操作得當,尚還有挽迴的餘地。”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德慶皇帝的反應很有趣。
他即沒有態度急切的追問詳情,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喜之意,反而是微微一愣,好似是心中有些意外,片刻之後才開口詢問道:“事到如今,還有什麽辦法?你說來聽聽!”
見到德慶皇帝的這般反應,趙俊臣心中譏諷之意更重,口中則是說道:“陛下,剛才翰林學士呂大人的說法很有道理,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為,之所以是會引起了朝野各方不滿,乃是因為他違背了官場規則與儒家觀念......
畢竟,他雖然身兼欽差之責,但也沒權力擅自囚禁藩王、用刑宗親,這般做法顯然是動搖國本;他雖然貴為太子儲君,但就更應該作出表率,絕不能做出殘害親族之事,否則就是冷酷無情;太子殿下就是因為壞了這兩條規矩,所以才受到了朝野各方的抨擊!”
見到德慶皇帝點頭之後,趙俊臣又說道:“然而,這一切若是有陛下您的出麵背書,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太子殿下雖然沒有囚禁藩王、用刑宗親的權力,但陛下您有啊!
陛下完全可以向百官宣稱,您曾在太子殿下離京調查藩宗罪行之前,給予了太子殿下臨機決斷之權,必要之際可以全權處置藩宗!
這樣一來,太子殿下在洛陽城的過激做法也就合法合規了,因為這一切事情都是陛下所授予的權力,自然也就沒有違背官場規則,百官與藩宗們也就無法挑出毛病!
與此同時,儒家之道以‘三綱’為基礎,而‘三綱’之中又以‘君為臣綱’這四字為先,若是太子殿下囚禁藩王、用刑宗親之事乃是出於陛下授權,那就是忠於君命、一片公心,任誰也不能再說太子殿下冷血無情、殘害親族了,天下間的讀書人與百姓們也同樣是挑不出毛病!
最終,陛下您就可以堵住百官、藩宗、讀書人、以及尋常百姓的各方抨擊,再對太子殿下從輕發落之際,也就沒有任何壓力了。”
聽到趙俊臣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的反應愈發怪異。
趙俊臣的這般建議,顯然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化解太子朱和堉目前的惡劣處境,德慶皇帝若是當真像他所表現出的那般顧念父子情誼的話,這個時候就算不會欣然答應,也一定會慎重考慮。
然而,德慶皇帝的此時表情,竟是閃過了一絲尷尬,更多則是遲疑之色,沉默良久也沒有迴應趙俊臣的建議。
過了許久之後,德慶皇帝終於開口,問道:“你今天來禦書房見朕,就是為了向朕提出這個建議?”
趙俊臣點頭道:“正是如此,臣能看出陛下您顧念父子之情,心情滿是矛盾,就想要為君分憂,所以就想出了這般主意,希望能對陛下有所幫助。”
德慶皇帝先是輕輕點頭,然後又緩緩搖頭,道:“你的這般建議,確實是有可取之處,但朕也不容易下定決心......畢竟,朕乃是金口玉言的天子,亦是天下之表率,一舉一動都要顧慮影響,若是朕今天為了保全太子而向天下撒謊、欺騙世人,甚至是偽造聖旨,這種事情一旦是傳揚出去,影響之惡劣隻怕還要更強於太子的胡作非為......所以,容朕好好考慮一下,你先退下吧。”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表態,趙俊臣自然是滿臉欽佩,道:“臣隻顧著為陛下分憂、化解這場難題,但終究是眼界太窄、看得太淺,沒有考慮後果,不似陛下一般思慮周全,臣萬分欽佩、遠遠不及!
既然如此,臣就不多嘴了,這就告辭退下,還望陛下多多注意身體,千萬不要過於憂慮。”
說完,趙俊臣就行禮離開了。
然而,當趙俊臣走出了禦書房之後,頓時就收斂了表情間的恭順,臉上滿是譏諷冷笑。
與此同時,趙俊臣心中暗暗想道:“果然是這樣......德慶皇帝他看似是態度猶豫,但實際上心中已有定計,如今所表現的情緒反應,很大程度上隻是做戲罷了!”
趙俊臣這次求見德慶皇帝,其實就是為了試探德慶皇帝對於太子之事的真實想法。
麵對趙俊臣的試探,德慶皇帝也是一改從前的城府深沉,仿佛展現出了內心的真實情緒,難掩悲痛之意,好似是格外看重父子之情,不忍心出手重懲朱和堉。
然而,這般作態其實也就意味著德慶皇帝心中已有決定——為了平息眾怒、穩定朝野,他將會犧牲太子朱和堉、出手嚴懲!
但正如德慶皇帝自己所說,他不僅是一個皇帝,也還是一位父親,哪怕是太子他犯下大錯,德慶皇帝也不能太快放棄、輕易嚴懲,表麵上必須要猶豫一下,否則就同樣會給人留下一種冷血無情、血肉相殘的印象,今後記載於史書之中也同樣不好看。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遭受廢黜的太子儲君何其之多?絕大多數廢太子都是下場不堪!皇帝廢黜太子的舉動實際上就與殺子無異!
所以,曆代皇帝做出廢黜太子的決定之際,就都會表現出一副痛苦猶豫、悲慟欲絕的模樣,其實就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並非是無情之輩,做出這般決定也隻是迫不得已罷了。
德慶皇帝如今也是如此。
在德慶皇帝心中,父子之情也許當真存在,但這種感情絕不會重要到影響判斷,他今天在百官麵前所表現出的猶豫、在趙俊臣麵前所表現出的痛苦,更多是為了給世人一個交代、給史書一個交代,當然也是為了給他自己一個交代、讓他今後做出決定之際心中好受一些。
也正因為如此,當趙俊臣提出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的反應才會那般有趣,因為他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保全太子朱和堉!
若是按照趙俊臣的建議行事,太子朱和堉固然是可以暫時保全,但德慶皇帝在這件事情上也就無法置身事外了,就好似太子在洛陽所做出的同族相殘之事,全是出於德慶皇帝的指示,讓德慶皇帝也卷入到這場風波之中,這顯然不利於德慶皇帝的自身形象。
“嗬!德慶皇帝總是這般顧及自己的史書形象,也算是他身上的最大弱點之一了!
剛才為了否決我的建議,就連皇帝金口玉言不能說謊這種理由都搬出來了......哈,他從前睜眼說瞎話的事情,難道次數還少了?
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他今天特意召見張荃與呂正明二人談話,又或是與我談話之際所刻意表現出的痛苦之態,全都隻是鋪墊罷了,就是想要借我們三人之口,把他的這般表現傳揚出去,讓世人明白他也是一個顧念親情的好父親,廢黜太子之事對他而言也是一個艱難決定!
這樣看來......等到太子朱和堉返迴京城之日,也就是他被徹底廢黜之時......等到德慶皇帝宣布廢黜決定之際,說不定還會像是今天這樣當眾表演一番......所以,我的幾項計劃,也必須要進入收尾階段了!”
暗思之際,趙俊臣已是心中有了定計,也收斂了表情間的譏諷冷笑,快步向著宮外走去。
*
這廟堂之中,總是藏著無數不可告人之事,陰謀與算計無處不在,沒有任何人能知曉全部真相,但野心家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一切,所以就會處心積慮的到處打探,就好似勤勞蜜蜂一般閑不住。
這一天,不僅是趙俊臣先後試探了周尚景、德慶皇帝等人,七皇子朱和堅也有自己的試探計劃。
就在今天早朝開始之後不久,七皇子朱和堅突然來到了通政司衙門。
朱和堅如今風頭正盛,所有人都把他視為是準太子,所以通政司衙門的一眾官員見到朱和堅的突然出現之後,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是全體現身相迎。
見到通政司眾官員的隆重迎接,七皇子朱和堅的表現依然是一如既往的溫和謙遜,連連說道:“眾位大人太客氣了,我如今還隻是一名閑散皇子罷了,各位完全沒必要這般大張旗鼓的迎接。”
這個時候,通政司的幾位主要官員正在參加朝會,通政使童桓、左通政徐科、右通政蔡歡等人皆是不在,通政司衙門為首之人乃是左參議夏如海。
聽到朱和堅的客套之言,夏如海連忙說道:“七皇子殿下太客氣了,以您的尊貴身份,下官等人匆忙相迎已是怠慢了!卻不知,您今天駕臨我通政司衙門所為何事?若有要求,您直說就是,下官一定是竭盡全力!”
朱和堅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道:“各位大人在通政司任職,皆是消息靈通之輩,想必也知道了洛陽所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實在是鬧得太大,我不由是擔心太子三哥的處境,所以就忍不住來到這裏,想要打探一下洛陽那邊是否有傳來新消息?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應該參知政事,這般做法有違規矩,但因為關係重大,我也實在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還望各位大人能夠通融一二。”
朱和堅的形象,欺騙性極強,寥寥幾句話之間,就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關心兄長的至誠之人,再加上他的謙遜姿態,使得通政司眾官員皆是對他生出好感。
夏如海稍有遲疑之後,出於對朱和堅的好感,也有心巴結這位準太子,當即是決定實話實說,答道:“還望七皇子殿下知曉,通政司衙門今天還尚未收到洛陽方麵傳來的新消息,但如今時間還早,太子殿下在洛陽所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各級官員這種時候都要呈交奏疏表明態度,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有新消息傳來......要不,殿下您先迴去,一旦是通政司收到新消息,就第一時間派人通報於您,如何?”
朱和堅再次猶豫一下,然後搖頭道:“如今這般情況,我就算是迴到府裏也是坐立不安,還是就留在這裏等消息吧!各位大人也不必顧忌於我,各自忙公務就好,隻需是安排一位與我年紀相當的官員,陪我說幾句話就好......”
聽到朱和堅的這般說法,通政司衙門的幾位年輕官員皆是精神一振,隻覺得這是他們結交七皇子的好機會。
然而,還不等幾名年輕官員毛遂自薦,就見朱和堅看似是隨手一指,已是親自指定了一位年輕官員,道:“這位大人看著麵善,就由他來陪我吧。”
見到朱和堅的指定,通政司眾人皆是麵帶羨色,紛紛是向著朱和堅所指的方向看去,想要看看究竟是哪個幸運兒獲得了陪同七皇子說話的機會。
然而,見到朱和堅所指定的人選之後,通政司眾人不由皆是表情錯愕。
原來,朱和堅所指之人,竟是通政司衙門之中平日裏最不受待見的李純臣!
......
......
......
“陛下切莫動怒,依臣來看,太子的做法雖然是過激了一些,但事情還不算是特別糟糕,接下來隻要是操作得當,尚還有挽迴的餘地。”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德慶皇帝的反應很有趣。
他即沒有態度急切的追問詳情,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喜之意,反而是微微一愣,好似是心中有些意外,片刻之後才開口詢問道:“事到如今,還有什麽辦法?你說來聽聽!”
見到德慶皇帝的這般反應,趙俊臣心中譏諷之意更重,口中則是說道:“陛下,剛才翰林學士呂大人的說法很有道理,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為,之所以是會引起了朝野各方不滿,乃是因為他違背了官場規則與儒家觀念......
畢竟,他雖然身兼欽差之責,但也沒權力擅自囚禁藩王、用刑宗親,這般做法顯然是動搖國本;他雖然貴為太子儲君,但就更應該作出表率,絕不能做出殘害親族之事,否則就是冷酷無情;太子殿下就是因為壞了這兩條規矩,所以才受到了朝野各方的抨擊!”
見到德慶皇帝點頭之後,趙俊臣又說道:“然而,這一切若是有陛下您的出麵背書,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太子殿下雖然沒有囚禁藩王、用刑宗親的權力,但陛下您有啊!
陛下完全可以向百官宣稱,您曾在太子殿下離京調查藩宗罪行之前,給予了太子殿下臨機決斷之權,必要之際可以全權處置藩宗!
這樣一來,太子殿下在洛陽城的過激做法也就合法合規了,因為這一切事情都是陛下所授予的權力,自然也就沒有違背官場規則,百官與藩宗們也就無法挑出毛病!
與此同時,儒家之道以‘三綱’為基礎,而‘三綱’之中又以‘君為臣綱’這四字為先,若是太子殿下囚禁藩王、用刑宗親之事乃是出於陛下授權,那就是忠於君命、一片公心,任誰也不能再說太子殿下冷血無情、殘害親族了,天下間的讀書人與百姓們也同樣是挑不出毛病!
最終,陛下您就可以堵住百官、藩宗、讀書人、以及尋常百姓的各方抨擊,再對太子殿下從輕發落之際,也就沒有任何壓力了。”
聽到趙俊臣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的反應愈發怪異。
趙俊臣的這般建議,顯然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化解太子朱和堉目前的惡劣處境,德慶皇帝若是當真像他所表現出的那般顧念父子情誼的話,這個時候就算不會欣然答應,也一定會慎重考慮。
然而,德慶皇帝的此時表情,竟是閃過了一絲尷尬,更多則是遲疑之色,沉默良久也沒有迴應趙俊臣的建議。
過了許久之後,德慶皇帝終於開口,問道:“你今天來禦書房見朕,就是為了向朕提出這個建議?”
趙俊臣點頭道:“正是如此,臣能看出陛下您顧念父子之情,心情滿是矛盾,就想要為君分憂,所以就想出了這般主意,希望能對陛下有所幫助。”
德慶皇帝先是輕輕點頭,然後又緩緩搖頭,道:“你的這般建議,確實是有可取之處,但朕也不容易下定決心......畢竟,朕乃是金口玉言的天子,亦是天下之表率,一舉一動都要顧慮影響,若是朕今天為了保全太子而向天下撒謊、欺騙世人,甚至是偽造聖旨,這種事情一旦是傳揚出去,影響之惡劣隻怕還要更強於太子的胡作非為......所以,容朕好好考慮一下,你先退下吧。”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表態,趙俊臣自然是滿臉欽佩,道:“臣隻顧著為陛下分憂、化解這場難題,但終究是眼界太窄、看得太淺,沒有考慮後果,不似陛下一般思慮周全,臣萬分欽佩、遠遠不及!
既然如此,臣就不多嘴了,這就告辭退下,還望陛下多多注意身體,千萬不要過於憂慮。”
說完,趙俊臣就行禮離開了。
然而,當趙俊臣走出了禦書房之後,頓時就收斂了表情間的恭順,臉上滿是譏諷冷笑。
與此同時,趙俊臣心中暗暗想道:“果然是這樣......德慶皇帝他看似是態度猶豫,但實際上心中已有定計,如今所表現的情緒反應,很大程度上隻是做戲罷了!”
趙俊臣這次求見德慶皇帝,其實就是為了試探德慶皇帝對於太子之事的真實想法。
麵對趙俊臣的試探,德慶皇帝也是一改從前的城府深沉,仿佛展現出了內心的真實情緒,難掩悲痛之意,好似是格外看重父子之情,不忍心出手重懲朱和堉。
然而,這般作態其實也就意味著德慶皇帝心中已有決定——為了平息眾怒、穩定朝野,他將會犧牲太子朱和堉、出手嚴懲!
但正如德慶皇帝自己所說,他不僅是一個皇帝,也還是一位父親,哪怕是太子他犯下大錯,德慶皇帝也不能太快放棄、輕易嚴懲,表麵上必須要猶豫一下,否則就同樣會給人留下一種冷血無情、血肉相殘的印象,今後記載於史書之中也同樣不好看。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遭受廢黜的太子儲君何其之多?絕大多數廢太子都是下場不堪!皇帝廢黜太子的舉動實際上就與殺子無異!
所以,曆代皇帝做出廢黜太子的決定之際,就都會表現出一副痛苦猶豫、悲慟欲絕的模樣,其實就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並非是無情之輩,做出這般決定也隻是迫不得已罷了。
德慶皇帝如今也是如此。
在德慶皇帝心中,父子之情也許當真存在,但這種感情絕不會重要到影響判斷,他今天在百官麵前所表現出的猶豫、在趙俊臣麵前所表現出的痛苦,更多是為了給世人一個交代、給史書一個交代,當然也是為了給他自己一個交代、讓他今後做出決定之際心中好受一些。
也正因為如此,當趙俊臣提出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的反應才會那般有趣,因為他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保全太子朱和堉!
若是按照趙俊臣的建議行事,太子朱和堉固然是可以暫時保全,但德慶皇帝在這件事情上也就無法置身事外了,就好似太子在洛陽所做出的同族相殘之事,全是出於德慶皇帝的指示,讓德慶皇帝也卷入到這場風波之中,這顯然不利於德慶皇帝的自身形象。
“嗬!德慶皇帝總是這般顧及自己的史書形象,也算是他身上的最大弱點之一了!
剛才為了否決我的建議,就連皇帝金口玉言不能說謊這種理由都搬出來了......哈,他從前睜眼說瞎話的事情,難道次數還少了?
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他今天特意召見張荃與呂正明二人談話,又或是與我談話之際所刻意表現出的痛苦之態,全都隻是鋪墊罷了,就是想要借我們三人之口,把他的這般表現傳揚出去,讓世人明白他也是一個顧念親情的好父親,廢黜太子之事對他而言也是一個艱難決定!
這樣看來......等到太子朱和堉返迴京城之日,也就是他被徹底廢黜之時......等到德慶皇帝宣布廢黜決定之際,說不定還會像是今天這樣當眾表演一番......所以,我的幾項計劃,也必須要進入收尾階段了!”
暗思之際,趙俊臣已是心中有了定計,也收斂了表情間的譏諷冷笑,快步向著宮外走去。
*
這廟堂之中,總是藏著無數不可告人之事,陰謀與算計無處不在,沒有任何人能知曉全部真相,但野心家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一切,所以就會處心積慮的到處打探,就好似勤勞蜜蜂一般閑不住。
這一天,不僅是趙俊臣先後試探了周尚景、德慶皇帝等人,七皇子朱和堅也有自己的試探計劃。
就在今天早朝開始之後不久,七皇子朱和堅突然來到了通政司衙門。
朱和堅如今風頭正盛,所有人都把他視為是準太子,所以通政司衙門的一眾官員見到朱和堅的突然出現之後,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是全體現身相迎。
見到通政司眾官員的隆重迎接,七皇子朱和堅的表現依然是一如既往的溫和謙遜,連連說道:“眾位大人太客氣了,我如今還隻是一名閑散皇子罷了,各位完全沒必要這般大張旗鼓的迎接。”
這個時候,通政司的幾位主要官員正在參加朝會,通政使童桓、左通政徐科、右通政蔡歡等人皆是不在,通政司衙門為首之人乃是左參議夏如海。
聽到朱和堅的客套之言,夏如海連忙說道:“七皇子殿下太客氣了,以您的尊貴身份,下官等人匆忙相迎已是怠慢了!卻不知,您今天駕臨我通政司衙門所為何事?若有要求,您直說就是,下官一定是竭盡全力!”
朱和堅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道:“各位大人在通政司任職,皆是消息靈通之輩,想必也知道了洛陽所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實在是鬧得太大,我不由是擔心太子三哥的處境,所以就忍不住來到這裏,想要打探一下洛陽那邊是否有傳來新消息?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應該參知政事,這般做法有違規矩,但因為關係重大,我也實在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還望各位大人能夠通融一二。”
朱和堅的形象,欺騙性極強,寥寥幾句話之間,就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關心兄長的至誠之人,再加上他的謙遜姿態,使得通政司眾官員皆是對他生出好感。
夏如海稍有遲疑之後,出於對朱和堅的好感,也有心巴結這位準太子,當即是決定實話實說,答道:“還望七皇子殿下知曉,通政司衙門今天還尚未收到洛陽方麵傳來的新消息,但如今時間還早,太子殿下在洛陽所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各級官員這種時候都要呈交奏疏表明態度,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有新消息傳來......要不,殿下您先迴去,一旦是通政司收到新消息,就第一時間派人通報於您,如何?”
朱和堅再次猶豫一下,然後搖頭道:“如今這般情況,我就算是迴到府裏也是坐立不安,還是就留在這裏等消息吧!各位大人也不必顧忌於我,各自忙公務就好,隻需是安排一位與我年紀相當的官員,陪我說幾句話就好......”
聽到朱和堅的這般說法,通政司衙門的幾位年輕官員皆是精神一振,隻覺得這是他們結交七皇子的好機會。
然而,還不等幾名年輕官員毛遂自薦,就見朱和堅看似是隨手一指,已是親自指定了一位年輕官員,道:“這位大人看著麵善,就由他來陪我吧。”
見到朱和堅的指定,通政司眾人皆是麵帶羨色,紛紛是向著朱和堅所指的方向看去,想要看看究竟是哪個幸運兒獲得了陪同七皇子說話的機會。
然而,見到朱和堅所指定的人選之後,通政司眾人不由皆是表情錯愕。
原來,朱和堅所指之人,竟是通政司衙門之中平日裏最不受待見的李純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