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華一直注意著程紅,看程紅沒往於淮山身邊湊,也沒說什麽過分的話,她心裏多少放心了。
本來她很想知道大哥大嫂這一路的經曆,但看到屋裏這麽多不認識的人,她覺得有些話還是私下問的話,所以她看了張枝一眼。
“洋洋,房間你安排吧,這老二和岱遠的房間呢,能住人,我和你爸的房間也能住人,我們打地鋪就行。”
張枝接受到兒媳婦的眼光後開口,她也覺得大家雖然都有很多的話說,但太晚了,都早點休息,有話天亮再說也好,隻要人迴來了,平安,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阿姨,不用的,您和叔叔睡你們,淮清兄弟的房間也不用讓給我們,我們就在客廳打個地鋪就行。”
明信開口了,他們怎麽可能讓主人把房間讓出來啊,打地鋪也比野外的條件好,他們都習慣了。
“媽,聽明信的吧。”
於茗看張枝還要說什麽,她出聲了。
“嫂子,這樣,爸媽他們年紀大,他們睡一屋,我和淮清的屋子還要岱遠的屋子都能騰出來。”
趙月華覺得讓人打地鋪不合適,這幾個人都很厲害的,就算不厲害,人家是客人,上門來了,也得招待好。
“不用了,月華,沒事,大家都習慣了。”
於茗搖頭。
趙月華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夢夢。”
於茗喊了一聲,她晚上也打算在客廳打地鋪了。
“我要和媽媽睡,媽媽睡哪兒,我就睡哪兒。”
於岱夢抱住了於茗的胳膊,她想爺爺奶奶,可迴來她剛才已經和爺爺奶奶抱過了,還抱了二叔和二嬸,還有哥哥,現在她得跟著媽媽。
張枝有些疑惑的看了於岱夢一眼,孫女這話什麽意思?
“你和夢夢還有馮玉,小小去樓上睡吧,我和咱爸媽說會話,然後我和岱遠睡。”
於淮山開口了,他不想讓於茗為難。
於茗看看於淮山,她點頭答應了。
張枝心裏有疑惑,但她沒問。
程紅也沒說什麽,她領著於岱妍去了她的房間。
明信,安平,肖然他們在客廳打了地鋪。
“兒子,你和洋洋咋迴事?你們鬧別扭了?”
張枝一進屋就拉住了於淮山,她看出不對勁了。
於淮山沒立即做聲。
“是不是和程紅有關?你們去找妍妍的路上在一塊了?你做了對不起洋洋的事!”
張枝看於淮山和許洋關係不對,不像夫妻,為什麽會這樣?肯定是有一方對不起另外一方。
“媽,不是這迴事,其實我們沒說,當時我們走之前我和洋洋就,怎麽說呢,我要和程紅去找妍妍,洋洋要去找她父母,當時我們就有矛盾,那個時候程紅又鬧事,洋洋煩了,我們兩個就商量著,分開了。”
於淮山當時沒說這些是因為他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著迴來,所以什麽都不用說,可現在大家都迴來了,那就得有個交代。
“分開了?啥叫分開了!傻兒子,你媳婦生你氣你不會哄哄她啊。”
張枝氣的打了於淮山一下,她這兒子真是太傻了。
“媽,你不知道,洋洋這個人吧,平時怎麽都好,但是她很倔,她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她當時和我說分開,我怎麽做,她都要和我分開。”
於淮山歎息。
“這倒是,洋洋看著脾氣好,可性格倔,當初她說要嫁給你,誰說都無用,她義無反顧的嫁給了你,我就想著,人家那麽好一個閨女肯嫁給你,就一定要對人家好。她是好媳婦,這末世來了,她像是變了個人,話少了,可更有主意了,要是早知道你們那樣,我說啥也得讓你陪著她迴去。”
張枝倒是讚同於淮山的話。
於淮山沒吭聲,不是像變了一個人,而是確實變了一個人。
“那現在呢?”
於仲出聲,他就想知道現在兒子和兒媳婦咋樣。
“我們說了分開,就是不管誰找都不幹涉,洋洋她這一路帶著夢夢非常的不容易,也得虧她遇到了不少的好人,她才能平安走到了中原,見到了她的父母。”
於淮山聽於岱夢講了很多他們的經曆,他也替他們捏了一把汗。
“她爹媽都好吧?”
張枝關切的問著,剛才隻顧著一家人見麵高興了,都忘記問了。
“幸虧他們去了,救了家裏人,如果他們不去……”
於淮山沒往下說,但意思很明顯。
張枝和於仲都沉默。
“那個明信為了許洋命都不要,他救了許洋,這一路保護著許洋,他們又去了魔都那邊,是他們救了程紅,救了妍妍,也救了我,不是他們,我們都死了,迴不來了。”
於淮山沒說的太詳細,但救命之恩他說了。
“這洋洋是真厲害,咱們家欠她的啊。就是你們分開了,我這……她和那個明信是不是好了?”
張枝心裏說不上什麽滋味,這麽好的媳婦她不想失去。
“是,他們相互喜歡,媽,洋洋還是夢夢的媽媽,她呢,雖然不說什麽,但是還是把咱們當親人,咱們呢,也不說什麽,好好對他們。”
於淮山主要是來解釋的,怕大家誤會於茗。
“這還用你說,洋洋是個好閨女,人家救了咱們家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就算她不是我兒媳婦了,也是我閨女,不管啥時候,隻要她需要,我這條老命都給她。”
張枝是個痛快的人,她對於茗心裏是感激的。
於仲沒說話,但他也是個感恩的人,他就可惜許洋不是他兒媳婦了,怎麽就會這樣呢。
“那你和程紅?”
張枝又問,她知道兒子心裏肯定很難受。
“我和程紅我們不可能在一起的,程紅現在變了,但我們迴不去了,我和她說的很清楚,她也知道的。”
於淮山說這話的時候心裏還是疼的,不是因為程紅,而是因為許洋,他心裏抱著那一絲絲的希望,於茗離開後,許洋能還是原來的許洋。
張枝沒吭聲,這都什麽事啊,可末世了,能活著不錯了,外麵的那些人,有多少失去了家人,他們這一家還算完整,她知足了。
本來她很想知道大哥大嫂這一路的經曆,但看到屋裏這麽多不認識的人,她覺得有些話還是私下問的話,所以她看了張枝一眼。
“洋洋,房間你安排吧,這老二和岱遠的房間呢,能住人,我和你爸的房間也能住人,我們打地鋪就行。”
張枝接受到兒媳婦的眼光後開口,她也覺得大家雖然都有很多的話說,但太晚了,都早點休息,有話天亮再說也好,隻要人迴來了,平安,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阿姨,不用的,您和叔叔睡你們,淮清兄弟的房間也不用讓給我們,我們就在客廳打個地鋪就行。”
明信開口了,他們怎麽可能讓主人把房間讓出來啊,打地鋪也比野外的條件好,他們都習慣了。
“媽,聽明信的吧。”
於茗看張枝還要說什麽,她出聲了。
“嫂子,這樣,爸媽他們年紀大,他們睡一屋,我和淮清的屋子還要岱遠的屋子都能騰出來。”
趙月華覺得讓人打地鋪不合適,這幾個人都很厲害的,就算不厲害,人家是客人,上門來了,也得招待好。
“不用了,月華,沒事,大家都習慣了。”
於茗搖頭。
趙月華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夢夢。”
於茗喊了一聲,她晚上也打算在客廳打地鋪了。
“我要和媽媽睡,媽媽睡哪兒,我就睡哪兒。”
於岱夢抱住了於茗的胳膊,她想爺爺奶奶,可迴來她剛才已經和爺爺奶奶抱過了,還抱了二叔和二嬸,還有哥哥,現在她得跟著媽媽。
張枝有些疑惑的看了於岱夢一眼,孫女這話什麽意思?
“你和夢夢還有馮玉,小小去樓上睡吧,我和咱爸媽說會話,然後我和岱遠睡。”
於淮山開口了,他不想讓於茗為難。
於茗看看於淮山,她點頭答應了。
張枝心裏有疑惑,但她沒問。
程紅也沒說什麽,她領著於岱妍去了她的房間。
明信,安平,肖然他們在客廳打了地鋪。
“兒子,你和洋洋咋迴事?你們鬧別扭了?”
張枝一進屋就拉住了於淮山,她看出不對勁了。
於淮山沒立即做聲。
“是不是和程紅有關?你們去找妍妍的路上在一塊了?你做了對不起洋洋的事!”
張枝看於淮山和許洋關係不對,不像夫妻,為什麽會這樣?肯定是有一方對不起另外一方。
“媽,不是這迴事,其實我們沒說,當時我們走之前我和洋洋就,怎麽說呢,我要和程紅去找妍妍,洋洋要去找她父母,當時我們就有矛盾,那個時候程紅又鬧事,洋洋煩了,我們兩個就商量著,分開了。”
於淮山當時沒說這些是因為他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著迴來,所以什麽都不用說,可現在大家都迴來了,那就得有個交代。
“分開了?啥叫分開了!傻兒子,你媳婦生你氣你不會哄哄她啊。”
張枝氣的打了於淮山一下,她這兒子真是太傻了。
“媽,你不知道,洋洋這個人吧,平時怎麽都好,但是她很倔,她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她當時和我說分開,我怎麽做,她都要和我分開。”
於淮山歎息。
“這倒是,洋洋看著脾氣好,可性格倔,當初她說要嫁給你,誰說都無用,她義無反顧的嫁給了你,我就想著,人家那麽好一個閨女肯嫁給你,就一定要對人家好。她是好媳婦,這末世來了,她像是變了個人,話少了,可更有主意了,要是早知道你們那樣,我說啥也得讓你陪著她迴去。”
張枝倒是讚同於淮山的話。
於淮山沒吭聲,不是像變了一個人,而是確實變了一個人。
“那現在呢?”
於仲出聲,他就想知道現在兒子和兒媳婦咋樣。
“我們說了分開,就是不管誰找都不幹涉,洋洋她這一路帶著夢夢非常的不容易,也得虧她遇到了不少的好人,她才能平安走到了中原,見到了她的父母。”
於淮山聽於岱夢講了很多他們的經曆,他也替他們捏了一把汗。
“她爹媽都好吧?”
張枝關切的問著,剛才隻顧著一家人見麵高興了,都忘記問了。
“幸虧他們去了,救了家裏人,如果他們不去……”
於淮山沒往下說,但意思很明顯。
張枝和於仲都沉默。
“那個明信為了許洋命都不要,他救了許洋,這一路保護著許洋,他們又去了魔都那邊,是他們救了程紅,救了妍妍,也救了我,不是他們,我們都死了,迴不來了。”
於淮山沒說的太詳細,但救命之恩他說了。
“這洋洋是真厲害,咱們家欠她的啊。就是你們分開了,我這……她和那個明信是不是好了?”
張枝心裏說不上什麽滋味,這麽好的媳婦她不想失去。
“是,他們相互喜歡,媽,洋洋還是夢夢的媽媽,她呢,雖然不說什麽,但是還是把咱們當親人,咱們呢,也不說什麽,好好對他們。”
於淮山主要是來解釋的,怕大家誤會於茗。
“這還用你說,洋洋是個好閨女,人家救了咱們家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就算她不是我兒媳婦了,也是我閨女,不管啥時候,隻要她需要,我這條老命都給她。”
張枝是個痛快的人,她對於茗心裏是感激的。
於仲沒說話,但他也是個感恩的人,他就可惜許洋不是他兒媳婦了,怎麽就會這樣呢。
“那你和程紅?”
張枝又問,她知道兒子心裏肯定很難受。
“我和程紅我們不可能在一起的,程紅現在變了,但我們迴不去了,我和她說的很清楚,她也知道的。”
於淮山說這話的時候心裏還是疼的,不是因為程紅,而是因為許洋,他心裏抱著那一絲絲的希望,於茗離開後,許洋能還是原來的許洋。
張枝沒吭聲,這都什麽事啊,可末世了,能活著不錯了,外麵的那些人,有多少失去了家人,他們這一家還算完整,她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