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方麵出於對局勢的考慮,放棄對德國的援助計劃……”
“撤迴之前與德國的所有軍火項目合同,包括進行到一半的北約坦克火控係統更新項目,還有……”
信息是從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傳迴,在白宮發布了第一手消息之後就立刻轉載到柏林,將這個不幸的噩耗遞到克倫茨的麵前。
短短幾行字透露出來的政治意味卻非常的濃厚,這是美國對德國的第一輪製裁。象征著他們的報複開始。除非德國完全遵循馬裏奧的遊戲規則,否則的話他們將把製裁進行到底。
“美國人終於出手了……而且還是毫不保留的下手,而且這些隻是先兆而已,誰都不知道對方在背後還隱藏著什麽樣的手段。多勃雷寧看來說對了一半,美國的確已經按耐不住了,要朝德國下手。該死的馬裏奧,這是給我試壓,讓我與蘇聯結盟嗎?”
克倫茨將電報丟在一邊,揉了揉眼睛,長時間的閱讀讓他感到眼睛疼痛枯澀,閉上眼睛腦海裏也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他以為美國不是花費太大的精力在對付自己,頂多是旁敲側擊,口頭上警告一下。
沒想到馬裏奧居然直接對自己進行了經濟封鎖,這讓德意誌民主複興黨感到非常的尷尬。
美國此舉與克倫茨的新政息息相關。
德意誌民主複興黨執政的第一步就是收拾主流媒體,把控輿論的權利。然後將所有的話語權收歸政黨之後就開始驅逐難民。克倫茨的第二個計劃是複興德國疲軟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美國的援助。隻有這兩項計劃順利進行下去,德意誌民主複興黨的位置才能完全的穩固下來。
而現在馬裏奧因為羅馬尼亞事件徹底的斷絕了幾項大型貿易訂單計劃之後,克倫茨的立場也就變得尷尬起來,沒有扭轉經濟局勢,德意誌民主複興黨所謂的“複興”就不過是一紙空談,他和他背後的支持黨遲早會在民眾的討伐聲中黯然下台。而這一切,都是蘇聯和美國在背後煽風點火。
克倫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他的對手多勃雷寧倒是顯得有恃無恐,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在亞納耶夫的設想之中,他應該感謝蘇聯的半路攔截和沒有落井下石,否則德國的處境就不是小打小鬧的經濟手段了,而是直接進行政治施壓。
對方將經濟施壓當做是進攻的號角,但實際上這些就是美國的全部手段了。因為在蘇聯的一再強調之下,德國才躲過了真正的劫難。
原本擱置的談判又迅速的啟動,一通電話讓多勃雷寧從下榻的酒店房間出來,立刻上車前往柏林總理府。
他暗鬆了一口氣,克倫茨突然答應與自己見麵,說明之前擱置的談判現在有了轉機。實際上他也是在四個小時前接到了美蘇秘密談判的結果,其中一條是關於懲戒德國的內容。看到那則內容之後,多伯雷寧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會議室的氣氛顯得沉默,德國方麵在等待著多勃雷寧的到來。
“亞納耶夫總書記說過,德國遲早會為自己的小動作付出應有的代價,現在是到了你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克倫茨總理,現在你選擇還來得及。”
多勃雷寧的表現就如剛開始來到柏林時的淡然,他早就預料到了克倫茨的態度,所以才有恃無恐的要挾對方。
合作,還是拒絕?
美國還是手下留情了,這隻是第一波的攻勢,但是蘇聯落井下石的手段,可不會比馬裏奧總統要仁慈。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將德國牢牢的鎖死在原地,不能動彈。借刀殺人這種事克裏姆林宮早就輕車熟路,誰知道美蘇之間的談判背後到底有什麽樣的陰謀。或許隻要克倫茨說錯一句話,亞納耶夫就會在背後陰他一刀。
德國的死與生,就在克倫茨的一念之間。
蘇聯大使按照之前預演好的劇本,馬不停蹄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們知道北約聯合軍隊中大部分是德國之前的部隊,如果你們退出羅馬尼亞的內戰爭端,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動,這就是我們的要求。德國的高抬貴手,就是我們偉大勝利的開端。”
聽到對方的迴答,德國代表的臉上無一例外的流露出震驚的神色,隻有克倫茨的反應還算鎮定。
看來對方都已經算計到這一步了啊……這場談判……就是為了羅馬尼亞的進攻所做的準備吧……
克倫茨苦笑著說道,“然而我們的高抬貴手,卻是北約軍隊噩夢的開始。”
多勃雷寧緊緊的盯著克倫茨那張臉,似乎要看穿德國的所有套路。他在向對方提議,在原來的聯合作戰問題上放水,變成盧克日傀儡政府軍的單打獨鬥。
“而且羅馬尼亞人民軍隊也絕對不會將北約聯合部隊當作進攻的目標,隻要雙方都達成一致的協議。”
為了阻撓盧克日政權的反撲,亞納耶夫陰謀陽謀並進,也要阻攔住對方的反攻。隻要擋住了北約軍隊的壓力,布加勒斯特方麵就有勝算的準備。
“如果德國答應了你們的請求,蘇聯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麽?”
克倫茨抬起頭,他想在多勃雷寧口中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現在看來德國橫豎都是一死,拒絕的話蘇聯會煽動美國一起針對德國,還有他背後的歐盟。答應的話德國將會迎來美國人的瘋狂報複,但是此時他還有一個值得托付的盟友。總的上來講這筆交易不劃算,但也不虧損。
對方也看透了他的想法,他不希望蘇聯和克倫茨的利益綁在一起,亞納耶夫也隻不過是利用對方而已。
“蘇聯會盡力的保障法德蘇三國同盟的共同利益。”
多勃雷寧迴答的滴水不漏,他向對方強調蘇聯的自始至終保證的是三國之間的聯盟利益,而不是為了德國的利益才站出來以身犯險。
除了與蘇聯合作之外,克倫茨似乎已經沒有路可走了。在想了很久之後,他終於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我答應你的請求,多勃雷寧大使。”(未完待續。)
“撤迴之前與德國的所有軍火項目合同,包括進行到一半的北約坦克火控係統更新項目,還有……”
信息是從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傳迴,在白宮發布了第一手消息之後就立刻轉載到柏林,將這個不幸的噩耗遞到克倫茨的麵前。
短短幾行字透露出來的政治意味卻非常的濃厚,這是美國對德國的第一輪製裁。象征著他們的報複開始。除非德國完全遵循馬裏奧的遊戲規則,否則的話他們將把製裁進行到底。
“美國人終於出手了……而且還是毫不保留的下手,而且這些隻是先兆而已,誰都不知道對方在背後還隱藏著什麽樣的手段。多勃雷寧看來說對了一半,美國的確已經按耐不住了,要朝德國下手。該死的馬裏奧,這是給我試壓,讓我與蘇聯結盟嗎?”
克倫茨將電報丟在一邊,揉了揉眼睛,長時間的閱讀讓他感到眼睛疼痛枯澀,閉上眼睛腦海裏也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他以為美國不是花費太大的精力在對付自己,頂多是旁敲側擊,口頭上警告一下。
沒想到馬裏奧居然直接對自己進行了經濟封鎖,這讓德意誌民主複興黨感到非常的尷尬。
美國此舉與克倫茨的新政息息相關。
德意誌民主複興黨執政的第一步就是收拾主流媒體,把控輿論的權利。然後將所有的話語權收歸政黨之後就開始驅逐難民。克倫茨的第二個計劃是複興德國疲軟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美國的援助。隻有這兩項計劃順利進行下去,德意誌民主複興黨的位置才能完全的穩固下來。
而現在馬裏奧因為羅馬尼亞事件徹底的斷絕了幾項大型貿易訂單計劃之後,克倫茨的立場也就變得尷尬起來,沒有扭轉經濟局勢,德意誌民主複興黨所謂的“複興”就不過是一紙空談,他和他背後的支持黨遲早會在民眾的討伐聲中黯然下台。而這一切,都是蘇聯和美國在背後煽風點火。
克倫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他的對手多勃雷寧倒是顯得有恃無恐,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在亞納耶夫的設想之中,他應該感謝蘇聯的半路攔截和沒有落井下石,否則德國的處境就不是小打小鬧的經濟手段了,而是直接進行政治施壓。
對方將經濟施壓當做是進攻的號角,但實際上這些就是美國的全部手段了。因為在蘇聯的一再強調之下,德國才躲過了真正的劫難。
原本擱置的談判又迅速的啟動,一通電話讓多勃雷寧從下榻的酒店房間出來,立刻上車前往柏林總理府。
他暗鬆了一口氣,克倫茨突然答應與自己見麵,說明之前擱置的談判現在有了轉機。實際上他也是在四個小時前接到了美蘇秘密談判的結果,其中一條是關於懲戒德國的內容。看到那則內容之後,多伯雷寧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會議室的氣氛顯得沉默,德國方麵在等待著多勃雷寧的到來。
“亞納耶夫總書記說過,德國遲早會為自己的小動作付出應有的代價,現在是到了你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克倫茨總理,現在你選擇還來得及。”
多勃雷寧的表現就如剛開始來到柏林時的淡然,他早就預料到了克倫茨的態度,所以才有恃無恐的要挾對方。
合作,還是拒絕?
美國還是手下留情了,這隻是第一波的攻勢,但是蘇聯落井下石的手段,可不會比馬裏奧總統要仁慈。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將德國牢牢的鎖死在原地,不能動彈。借刀殺人這種事克裏姆林宮早就輕車熟路,誰知道美蘇之間的談判背後到底有什麽樣的陰謀。或許隻要克倫茨說錯一句話,亞納耶夫就會在背後陰他一刀。
德國的死與生,就在克倫茨的一念之間。
蘇聯大使按照之前預演好的劇本,馬不停蹄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們知道北約聯合軍隊中大部分是德國之前的部隊,如果你們退出羅馬尼亞的內戰爭端,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動,這就是我們的要求。德國的高抬貴手,就是我們偉大勝利的開端。”
聽到對方的迴答,德國代表的臉上無一例外的流露出震驚的神色,隻有克倫茨的反應還算鎮定。
看來對方都已經算計到這一步了啊……這場談判……就是為了羅馬尼亞的進攻所做的準備吧……
克倫茨苦笑著說道,“然而我們的高抬貴手,卻是北約軍隊噩夢的開始。”
多勃雷寧緊緊的盯著克倫茨那張臉,似乎要看穿德國的所有套路。他在向對方提議,在原來的聯合作戰問題上放水,變成盧克日傀儡政府軍的單打獨鬥。
“而且羅馬尼亞人民軍隊也絕對不會將北約聯合部隊當作進攻的目標,隻要雙方都達成一致的協議。”
為了阻撓盧克日政權的反撲,亞納耶夫陰謀陽謀並進,也要阻攔住對方的反攻。隻要擋住了北約軍隊的壓力,布加勒斯特方麵就有勝算的準備。
“如果德國答應了你們的請求,蘇聯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麽?”
克倫茨抬起頭,他想在多勃雷寧口中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現在看來德國橫豎都是一死,拒絕的話蘇聯會煽動美國一起針對德國,還有他背後的歐盟。答應的話德國將會迎來美國人的瘋狂報複,但是此時他還有一個值得托付的盟友。總的上來講這筆交易不劃算,但也不虧損。
對方也看透了他的想法,他不希望蘇聯和克倫茨的利益綁在一起,亞納耶夫也隻不過是利用對方而已。
“蘇聯會盡力的保障法德蘇三國同盟的共同利益。”
多勃雷寧迴答的滴水不漏,他向對方強調蘇聯的自始至終保證的是三國之間的聯盟利益,而不是為了德國的利益才站出來以身犯險。
除了與蘇聯合作之外,克倫茨似乎已經沒有路可走了。在想了很久之後,他終於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我答應你的請求,多勃雷寧大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