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訣?”眾人略帶戲謔地看著紀行。這種不靠譜的玩意兒,他們自然都是知道的。如果他們不是跟了紀行,等到哪一天老了,又膝下無子,也沒有混出什麽名堂,估計也會蹲在大街上自己描一本“大乘訣”來騙人。
紀行道,“什麽秘籍咱們可以先不管,但是楚王墓是真的有,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眾人被紀行勾起好奇心,“真有楚王墓?”
紀行道,“原本隻是道聽途說,但今天我上去看了看,地宮沒看見,但是看見了一個大門。什麽門能幾百年不腐?要麽是銅門,要麽是石門。咱們分析一下,要把銅運到火山上邊不太靠譜,當時我仔細看了看,那是個石門。”
眾人奇道,“裏邊有什麽寶貝嗎?”
紀行道,“長生不老的秘密算不算寶貝?言歸正傳,我那個神通廣大的朋友到了這個地方,意思自然很明顯了,那道門她是一定要進去的。而且當地山匪的來曆就是當年的土夫子,要說他們和現在還長年來此的盜墓賊一點關係沒有,我是一點不信。”
紀行看了看仍然在落雨的天井,“他們盜墓賊有一套自己的理,這麽大的雨,再加上泥石流的事,我不信他們會不知道那座火山發生了什麽。你們說他們會不會就在最近來?”
眾人搖搖頭,“他們為什麽一定要來?”
紀行歎口氣,“一座探了幾百年都沒探出什麽結果的地宮,對他們來說是什麽?那就是咱們大齊的寒峰塔,也是大齊曆代武舉人必須要舉起來的論武石。裏邊有多少財寶且不說,他們盜墓的也自成圈子,誰要是探明白了這個墓,那不就能自成一派了嗎?”
有人點點頭,“明白了,這不就和華山論劍一個意思嗎?”
紀行笑眯眯看了一眼這人,眼熟是特別眼熟,就是一下子想不起來他名字,“你叫啥來著?”
那人笑道,“我豐達榮,上次大人說啥最緊要,我說命最緊要那個。”
紀行一聽,被這名兒熏得直眯眼睛,“你這個名字起得真是一言難盡啊,又豐又達又榮,你媽生怕你當不了大官?以後你改名了,你叫豐達,榮就算了。”
豐達榮不知是哭是笑,“這是爹媽給的名......”
紀行問道,“你父母健在吧?”
豐達榮道,“沒了。”
紀行楞了一下,“抱歉。”
豐達榮笑笑,“沒事。”
紀行繼續對眾人道,“這麽大的事,自然要鬧得更大才行,所以你們這些人最近就常往酒肆裏跑吧。去四處給人說道說道,就說我去了一趟那座山,大病不起。絕對有人信。出不了多久,就該有人找上那座墓了。”
既然他都這麽說了,大家夥也就明白了紀行是要做什麽。讓他們去到處把這消息散出去的目的其實就是給那些盜墓賊一個理由。此舉和古時候的君王想要開啟戰端之前,都要裝模作樣祭祀一番差不多。就是為了給打仗找個理由而已。
紀行道,“既然你們都明白了,那該睡覺就睡覺去吧。尤其是你們這六個,武功始終上不去,欠練得很!”
等到眾人都睡去,紀行找來紙筆,他要給齊帝上書。
想了會兒,他寫道,“陛下聖安,微臣楚州安撫使,高何以。初臨此地,隻見人傑地靈,龍華天寶。楚州多匪不假。微臣方至,手下十餘人,皆有天兵不當之勇,斬悍匪厲匪三十三人,收繳好馬一匹,兵刃若幹。”
齊帝收到這一封信時,正被一事折騰得不輕,聽到貼身太監念到是楚州安撫使的信,不禁嘴角翹起。還能寫信,說明至少人還活著。於是齊帝自己拿來拆了看。當看到紀行剿匪有成,齊帝不自覺地開始笑了起來。
紀行在信中又道,“此地多頑民,缺教化。窮人隻認聖上,不認縣令,亦不認安撫使。臣下取聖旨,民跪,收聖旨,百姓起身,反複三次,皆是如此。”
齊帝看到這裏,忍不住就笑出了聲,“這個高何以!真是......”
緊接著他看到:
“山匪甚眾。悍匪傷人,司空見慣,厲匪不敬朝廷命官,微臣深受其苦。幸有十餘虎衛,臣下稱其為袍澤弟兄,護衛左右。是以處處危機,總能得解。”
“連日大雨,楚州多發澇災,泥石流,衝出一古墓,坊間稱之為楚王墓。微臣曾探該地,隻看見一大門,地宮之說,確鑿無疑。望陛下安康。”
齊帝看完紀行的信,沉思良久,最後提筆寫了幾句,“愛卿所言,朕已知曉。楚州兇險,悍匪猖獗,萬萬以明哲保身為重。其次關於楚王墓,無完全把握,切莫以身試險。曆代楚州安撫使,多斃於任上,脫不了楚王墓之事。汝父償上書提及愛卿。”
寫道最後一句,齊帝不知道該怎麽寫了,心裏像是燒起了一團火,總也寧靜不下來。這位皇帝一向勤勤懇懇,竟然就在禦書房隨意躺下小憩了一會兒。
等齊帝睡醒了之後,發現自己桌子上的便條不見了。他找了會兒,奇道,“哪兒去了?”
旁邊的小太監問道,“是給高大人的信嗎?”
齊帝點點頭,“是。去哪了?”
小太監疑惑道,“陛下方才不是說寄出去嗎?”
齊帝皺眉,“這是朕說的?”
小太監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剛剛齊帝應該是說的夢話,但是信已經寄出去了,這是沒有法子的事,所以他隻能點點頭。
齊帝歎口氣,“寄出去就寄出去吧,也是為難高大人在楚州仍能辦下來這麽多事了。等一年後,就叫他迴來述職。”
等到紀行受到齊帝送來的這封信,最後看到齊帝那一句沒頭沒腦的汝父償上書提及愛卿,良久不知道齊帝到底是個什麽意思。莫非是他迴想起來高寒士與他當年的情誼了?
紀行掙紮著,想要爬起來。
他努力了很多次,卻隻是像條死狗一樣撅著屁股,把臉往地上蹭出一條溝。
就在這時,他聽到砰地一聲,把他嚇一哆嗦,以為蕭易砍了他一劍。
但蕭易的情況比他更糟糕。
蕭易剛剛修補好經脈,重傷尚未痊愈,又賭上百年壽元結出十方絕域。他沒有紀行的真靈巔峰體魄。拚上百年壽元後,體魄更加虛弱,此時力量遠不如紀行,隻能將所剩無幾的真靈全部傾注在這一劍。
是以紀行那一刀斬去後,他那古怪,極具侵伐性的真元透過天問劍,直衝向蕭易四肢百骸,丹田命門。
蕭易或許體內還留有一絲真靈,但這一絲真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紀行的古怪真元,仿佛是土匪進了隻剩下太監把守的皇宮,一通亂砸亂打,將蕭易的經脈打得寸寸斷裂,斷送了他短時間恢複實力的所有可能。
蕭易明白,自己肯定會被紀行重傷,實際上他是在賭,賭這一劍必殺紀行。如果紀行死了,那他的一切危機便都解除,如果這一劍都沒殺了他,那自己必死無疑。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真元與真靈的比拚的確不占優勢,可紀行最強的始終是在體魄上。
紀行那一刀,在磕飛了天問的同時,巨大力量傳到蕭易右臂上,又傳到肩上。蕭易動用十方絕域,那一劍吸幹了他那時體內全部精氣,體魄脆弱不堪,隻聽哢嚓一聲,他整個右肩到右臂,骨頭一寸一寸全部折斷。
天問劍此時無主禦使,自動收迴了在外的無數把劍。
而紀行拿刀當劍使,一招青蓮劍經最後一式,無數刀刃頃刻間斬到蕭易身上。
蕭易身著內甲,雖然沒被這些罡氣化作的刀刃破開皮肉,但內傷是跑不了的,肋骨不知又斷了幾根。無數刀刃便這樣將他一刀一刀斬到天上,越來越高,直到紀行摔迴地麵。
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因為那四尊銅像沒有表態,便都如同以往,繼續著平日職司,仿佛那四位皇家兄弟的爭鬥與他們毫不相關。道家,農家更是隱於江湖,向來不問世事。
大商底蘊之雄厚,天下僅此這一國。
在宮部身前,是八千餘真靈武者。
真靈前三境七千餘眾,中三境一千餘眾,真靈七境三人。
大商最能打的,基本一半都在這裏了。如果紀行在這裏,一定會感到幸運。因為此處八千餘人,隨便拎一個都夠他喝一壺。
宮部低頭看著養心殿前盤伏數萬年的巨大神龍金塑,心裏想著,自秦時起帝王便信仰的龍圖騰,難道真是個死物?
如今大商正統,乃是太庚皇帝。
太庚皇帝在位二十年,政績頗佳,可以說是極少見的賢君。
隻是這位皇帝登基時,卻並不是那麽順暢。
二十年前。先皇駕崩,未料到太子也跟著薨斃。
那時大商有兩位大臣,陳平,周勃。一文一武。這二人手裏拿捏著大半個商國命脈。
恭親王暴虐無常,背後是周勃。禮親王城府極深,背後站著陳平。
當時的恭親王,禮親王,還都是三皇子,四皇子,二人都不敢稱帝,又互相鬥得你死我活。
二皇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庚皇帝,當時在西北宋千會營中。聽說京城形勢之後,他深知周勃陳平恐怖,這兩位皇弟將來必然鎮不住,便召來宋千會,說要迴都城。他也不簡單,是個極聰明的人,卻不同於三皇子,四皇子。他一身氣竅不通,無法習武,練到武人三境便無寸進。是個短命的。他不知道,那句話,出自戰國時期豫讓之口。豫讓曾吞劍自殘,化身圖騰,自囚千年,隻為報答一人,雖事不成,死之前說了一句威震千古的話,正是: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此時落到世子耳中,這句話中的所蘊藏的某種冥冥天道與決然之意,若非他乃王者之子,絕不是他那凡人之軀可以承受。
待西原君將紀行帶走許久,世子依然站在原地。良久,世子才歎道,“此乃真國士!”
西原君和紀行坐在馬車裏。
饒是他西原君已入化境,也是被紀行那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差點感動得涕泗橫流,“紀兄弟真是大才。往日我西原君隻當閣下不過荒村莽漢,今日才知深山自有真名士。”
紀行笑笑,“斷頭酒都喝了,放句狠話留個承諾可不過分。”
西原君現在隻覺得紀行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哪怕紀行放個屁他都覺得是香的,哪會在意他說話粗俗,“此行艱辛,可不要以身犯險,保全自身最重要,我們輸不起了!”
紀行虎軀一震,某些記憶被勾起。
我們輸不起了!
我們輸不起了!
我們輸不起了!
紀行頭疼欲裂,這句話,他好像曾經在誰口中聽到過,但是被他刻意遺忘。他好像又看到蒼穹之上有一隻大手,掌握著一切。不論他再強大,那隻手總能覆掌之間將一切化作雲煙。
他經曆得越多,越能感覺到那種讓他心悸的恐懼。這種恐懼差點讓他萬劫不複。他曾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現在他心中的那個疑惑,像茁壯成長的心魔,漸漸侵蝕他的整個心髒:在他還在真靈九境時,究竟是誰將他一掌打落神壇?
然後他想起一個白衣女子。
“不!”紀行猛然抬頭,大喊一聲!
西原君慌亂不已,將劍鞘放在紀行口中,擔心紀行瘋狂當中咬斷舌頭。紀行終於迴過神,看著西原君,渾身衣物濕透,一身汗水撈似的。
他吐掉劍鞘,大口喘氣,“沒事了,我沒事了。”
西原君驚懼不已,見紀行恢複神智,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想起來紀行的另一個身份乃是人兵。每一個人兵,堪稱是從地獄中走出的惡鬼。他們遭受的折磨,超出世人能夠想象的程度。不然,那些人兵也不至於會失去智力,隻知道殺人。
而紀行雖然智慧超出常人,但其遭受的折磨,或許更加沉重。
西原君如此想著,便釋懷了三分,卻也更加佩服紀行。
紀行道,“什麽秘籍咱們可以先不管,但是楚王墓是真的有,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眾人被紀行勾起好奇心,“真有楚王墓?”
紀行道,“原本隻是道聽途說,但今天我上去看了看,地宮沒看見,但是看見了一個大門。什麽門能幾百年不腐?要麽是銅門,要麽是石門。咱們分析一下,要把銅運到火山上邊不太靠譜,當時我仔細看了看,那是個石門。”
眾人奇道,“裏邊有什麽寶貝嗎?”
紀行道,“長生不老的秘密算不算寶貝?言歸正傳,我那個神通廣大的朋友到了這個地方,意思自然很明顯了,那道門她是一定要進去的。而且當地山匪的來曆就是當年的土夫子,要說他們和現在還長年來此的盜墓賊一點關係沒有,我是一點不信。”
紀行看了看仍然在落雨的天井,“他們盜墓賊有一套自己的理,這麽大的雨,再加上泥石流的事,我不信他們會不知道那座火山發生了什麽。你們說他們會不會就在最近來?”
眾人搖搖頭,“他們為什麽一定要來?”
紀行歎口氣,“一座探了幾百年都沒探出什麽結果的地宮,對他們來說是什麽?那就是咱們大齊的寒峰塔,也是大齊曆代武舉人必須要舉起來的論武石。裏邊有多少財寶且不說,他們盜墓的也自成圈子,誰要是探明白了這個墓,那不就能自成一派了嗎?”
有人點點頭,“明白了,這不就和華山論劍一個意思嗎?”
紀行笑眯眯看了一眼這人,眼熟是特別眼熟,就是一下子想不起來他名字,“你叫啥來著?”
那人笑道,“我豐達榮,上次大人說啥最緊要,我說命最緊要那個。”
紀行一聽,被這名兒熏得直眯眼睛,“你這個名字起得真是一言難盡啊,又豐又達又榮,你媽生怕你當不了大官?以後你改名了,你叫豐達,榮就算了。”
豐達榮不知是哭是笑,“這是爹媽給的名......”
紀行問道,“你父母健在吧?”
豐達榮道,“沒了。”
紀行楞了一下,“抱歉。”
豐達榮笑笑,“沒事。”
紀行繼續對眾人道,“這麽大的事,自然要鬧得更大才行,所以你們這些人最近就常往酒肆裏跑吧。去四處給人說道說道,就說我去了一趟那座山,大病不起。絕對有人信。出不了多久,就該有人找上那座墓了。”
既然他都這麽說了,大家夥也就明白了紀行是要做什麽。讓他們去到處把這消息散出去的目的其實就是給那些盜墓賊一個理由。此舉和古時候的君王想要開啟戰端之前,都要裝模作樣祭祀一番差不多。就是為了給打仗找個理由而已。
紀行道,“既然你們都明白了,那該睡覺就睡覺去吧。尤其是你們這六個,武功始終上不去,欠練得很!”
等到眾人都睡去,紀行找來紙筆,他要給齊帝上書。
想了會兒,他寫道,“陛下聖安,微臣楚州安撫使,高何以。初臨此地,隻見人傑地靈,龍華天寶。楚州多匪不假。微臣方至,手下十餘人,皆有天兵不當之勇,斬悍匪厲匪三十三人,收繳好馬一匹,兵刃若幹。”
齊帝收到這一封信時,正被一事折騰得不輕,聽到貼身太監念到是楚州安撫使的信,不禁嘴角翹起。還能寫信,說明至少人還活著。於是齊帝自己拿來拆了看。當看到紀行剿匪有成,齊帝不自覺地開始笑了起來。
紀行在信中又道,“此地多頑民,缺教化。窮人隻認聖上,不認縣令,亦不認安撫使。臣下取聖旨,民跪,收聖旨,百姓起身,反複三次,皆是如此。”
齊帝看到這裏,忍不住就笑出了聲,“這個高何以!真是......”
緊接著他看到:
“山匪甚眾。悍匪傷人,司空見慣,厲匪不敬朝廷命官,微臣深受其苦。幸有十餘虎衛,臣下稱其為袍澤弟兄,護衛左右。是以處處危機,總能得解。”
“連日大雨,楚州多發澇災,泥石流,衝出一古墓,坊間稱之為楚王墓。微臣曾探該地,隻看見一大門,地宮之說,確鑿無疑。望陛下安康。”
齊帝看完紀行的信,沉思良久,最後提筆寫了幾句,“愛卿所言,朕已知曉。楚州兇險,悍匪猖獗,萬萬以明哲保身為重。其次關於楚王墓,無完全把握,切莫以身試險。曆代楚州安撫使,多斃於任上,脫不了楚王墓之事。汝父償上書提及愛卿。”
寫道最後一句,齊帝不知道該怎麽寫了,心裏像是燒起了一團火,總也寧靜不下來。這位皇帝一向勤勤懇懇,竟然就在禦書房隨意躺下小憩了一會兒。
等齊帝睡醒了之後,發現自己桌子上的便條不見了。他找了會兒,奇道,“哪兒去了?”
旁邊的小太監問道,“是給高大人的信嗎?”
齊帝點點頭,“是。去哪了?”
小太監疑惑道,“陛下方才不是說寄出去嗎?”
齊帝皺眉,“這是朕說的?”
小太監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剛剛齊帝應該是說的夢話,但是信已經寄出去了,這是沒有法子的事,所以他隻能點點頭。
齊帝歎口氣,“寄出去就寄出去吧,也是為難高大人在楚州仍能辦下來這麽多事了。等一年後,就叫他迴來述職。”
等到紀行受到齊帝送來的這封信,最後看到齊帝那一句沒頭沒腦的汝父償上書提及愛卿,良久不知道齊帝到底是個什麽意思。莫非是他迴想起來高寒士與他當年的情誼了?
紀行掙紮著,想要爬起來。
他努力了很多次,卻隻是像條死狗一樣撅著屁股,把臉往地上蹭出一條溝。
就在這時,他聽到砰地一聲,把他嚇一哆嗦,以為蕭易砍了他一劍。
但蕭易的情況比他更糟糕。
蕭易剛剛修補好經脈,重傷尚未痊愈,又賭上百年壽元結出十方絕域。他沒有紀行的真靈巔峰體魄。拚上百年壽元後,體魄更加虛弱,此時力量遠不如紀行,隻能將所剩無幾的真靈全部傾注在這一劍。
是以紀行那一刀斬去後,他那古怪,極具侵伐性的真元透過天問劍,直衝向蕭易四肢百骸,丹田命門。
蕭易或許體內還留有一絲真靈,但這一絲真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紀行的古怪真元,仿佛是土匪進了隻剩下太監把守的皇宮,一通亂砸亂打,將蕭易的經脈打得寸寸斷裂,斷送了他短時間恢複實力的所有可能。
蕭易明白,自己肯定會被紀行重傷,實際上他是在賭,賭這一劍必殺紀行。如果紀行死了,那他的一切危機便都解除,如果這一劍都沒殺了他,那自己必死無疑。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真元與真靈的比拚的確不占優勢,可紀行最強的始終是在體魄上。
紀行那一刀,在磕飛了天問的同時,巨大力量傳到蕭易右臂上,又傳到肩上。蕭易動用十方絕域,那一劍吸幹了他那時體內全部精氣,體魄脆弱不堪,隻聽哢嚓一聲,他整個右肩到右臂,骨頭一寸一寸全部折斷。
天問劍此時無主禦使,自動收迴了在外的無數把劍。
而紀行拿刀當劍使,一招青蓮劍經最後一式,無數刀刃頃刻間斬到蕭易身上。
蕭易身著內甲,雖然沒被這些罡氣化作的刀刃破開皮肉,但內傷是跑不了的,肋骨不知又斷了幾根。無數刀刃便這樣將他一刀一刀斬到天上,越來越高,直到紀行摔迴地麵。
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因為那四尊銅像沒有表態,便都如同以往,繼續著平日職司,仿佛那四位皇家兄弟的爭鬥與他們毫不相關。道家,農家更是隱於江湖,向來不問世事。
大商底蘊之雄厚,天下僅此這一國。
在宮部身前,是八千餘真靈武者。
真靈前三境七千餘眾,中三境一千餘眾,真靈七境三人。
大商最能打的,基本一半都在這裏了。如果紀行在這裏,一定會感到幸運。因為此處八千餘人,隨便拎一個都夠他喝一壺。
宮部低頭看著養心殿前盤伏數萬年的巨大神龍金塑,心裏想著,自秦時起帝王便信仰的龍圖騰,難道真是個死物?
如今大商正統,乃是太庚皇帝。
太庚皇帝在位二十年,政績頗佳,可以說是極少見的賢君。
隻是這位皇帝登基時,卻並不是那麽順暢。
二十年前。先皇駕崩,未料到太子也跟著薨斃。
那時大商有兩位大臣,陳平,周勃。一文一武。這二人手裏拿捏著大半個商國命脈。
恭親王暴虐無常,背後是周勃。禮親王城府極深,背後站著陳平。
當時的恭親王,禮親王,還都是三皇子,四皇子,二人都不敢稱帝,又互相鬥得你死我活。
二皇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庚皇帝,當時在西北宋千會營中。聽說京城形勢之後,他深知周勃陳平恐怖,這兩位皇弟將來必然鎮不住,便召來宋千會,說要迴都城。他也不簡單,是個極聰明的人,卻不同於三皇子,四皇子。他一身氣竅不通,無法習武,練到武人三境便無寸進。是個短命的。他不知道,那句話,出自戰國時期豫讓之口。豫讓曾吞劍自殘,化身圖騰,自囚千年,隻為報答一人,雖事不成,死之前說了一句威震千古的話,正是: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此時落到世子耳中,這句話中的所蘊藏的某種冥冥天道與決然之意,若非他乃王者之子,絕不是他那凡人之軀可以承受。
待西原君將紀行帶走許久,世子依然站在原地。良久,世子才歎道,“此乃真國士!”
西原君和紀行坐在馬車裏。
饒是他西原君已入化境,也是被紀行那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差點感動得涕泗橫流,“紀兄弟真是大才。往日我西原君隻當閣下不過荒村莽漢,今日才知深山自有真名士。”
紀行笑笑,“斷頭酒都喝了,放句狠話留個承諾可不過分。”
西原君現在隻覺得紀行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哪怕紀行放個屁他都覺得是香的,哪會在意他說話粗俗,“此行艱辛,可不要以身犯險,保全自身最重要,我們輸不起了!”
紀行虎軀一震,某些記憶被勾起。
我們輸不起了!
我們輸不起了!
我們輸不起了!
紀行頭疼欲裂,這句話,他好像曾經在誰口中聽到過,但是被他刻意遺忘。他好像又看到蒼穹之上有一隻大手,掌握著一切。不論他再強大,那隻手總能覆掌之間將一切化作雲煙。
他經曆得越多,越能感覺到那種讓他心悸的恐懼。這種恐懼差點讓他萬劫不複。他曾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現在他心中的那個疑惑,像茁壯成長的心魔,漸漸侵蝕他的整個心髒:在他還在真靈九境時,究竟是誰將他一掌打落神壇?
然後他想起一個白衣女子。
“不!”紀行猛然抬頭,大喊一聲!
西原君慌亂不已,將劍鞘放在紀行口中,擔心紀行瘋狂當中咬斷舌頭。紀行終於迴過神,看著西原君,渾身衣物濕透,一身汗水撈似的。
他吐掉劍鞘,大口喘氣,“沒事了,我沒事了。”
西原君驚懼不已,見紀行恢複神智,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想起來紀行的另一個身份乃是人兵。每一個人兵,堪稱是從地獄中走出的惡鬼。他們遭受的折磨,超出世人能夠想象的程度。不然,那些人兵也不至於會失去智力,隻知道殺人。
而紀行雖然智慧超出常人,但其遭受的折磨,或許更加沉重。
西原君如此想著,便釋懷了三分,卻也更加佩服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