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國軍一係列的操作下,十幾萬災民不僅沒有口糧縮減而動亂起來,防區內的軍心和民心反而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麵對已經到達的春耕,防區內所有才行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救國軍陽泉指揮部,唐宇峰衝進來就一臉興奮報告:“團長,咱們這段時間的辛苦太值了。”


    “十幾萬災民收到部隊辛苦搞到的魚肉後,不僅對我們縮減口糧的決定沒有任何不滿,還對我們感激涕零,墾荒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加!”


    “經過統計,十三萬災民利用春耕前不到半個月時間一共開墾了十五萬畝土地,要是沒有戰區故意搞出來的流言,這個數量很可能會超過二十萬畝。”


    “防區其他老百姓也開墾了差不多十五萬畝土地。”


    “防區所有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地方幹部,農墾大隊,勞改大隊,一共開墾了六萬畝地,人均兩畝還要多。要是今年咱們能風調雨順,光我們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就能滿足全軍九個月所需!”


    看到唐宇峰越說越興奮,周成並沒有接話。


    跟往年相比,今天因為是大旱災的開始,應該不可能風調雨順,大豐收肯定不可能。


    但防區一下子增加這麽多土地,糧食產量跟去年持平,甚至超過一定比例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這些剛剛開墾出來的土地會一直存在。


    等明年大旱災真正開始以後,就算糧食產量因為缺水大大降低,防區也會因為良田數量增加而減輕不小的損失……


    所以周成鼓勵防區老百姓大規模墾荒,鼓勵防區部隊自給自足,除了增加防區糧食產量,最大的原因就是讓防區可以撐過接下來的大旱災。


    當然,僅僅依靠增加田地數量這一個辦法還不能讓防區徹底拜托危機。


    周成想到了董浩幾天前送來的水利調查報告。


    雖然他們隻調查了陽泉的水利情況,但調查報告上的內容非常嚇人,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都不為過。


    幾十年來,種過一直處於動亂狀態,地方政府就算有錢也是用來擴充部隊,購買武器彈藥,增加自己的實力,很少有人會花錢興修水利,做這種很長時間都看不到收益的蠢事。


    所以陽泉境內僅有的幾個水利工程還是幾十年前修的,損壞特別嚴重,發揮的作用也隻有當初修建時的三四成。


    導致陽泉境內大部分土地都是靠天收糧食。


    萬一遇上旱災,隻能靠老百姓挑水來緩解旱情。


    距離河水近一點的土地還能保住一些收成,距離河水遠一點兒的土地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地裏的莊稼被幹死。


    接下來的這場大幹旱要持續三年之久,按陽泉現在的水利現狀,旱情最嚴重的那一年能保住兩成土地的莊稼就不錯了。


    看到這兒,周成終於明白為什麽曆史上,老百姓麵對這場大旱災束手無策,甚至出現吃觀音土,大量老百姓被餓死的情況……


    別的地方周成管不了,也沒法兒管,但救國軍防區內絕對不能因為幹旱而餓死人,不然就是自己這個團長太失職。


    春耕馬上就要結束了,周成覺得是時候把興修水利的計劃提上救國軍日程。


    別的不說,經過這次興修水利,旱情最嚴重那一年,防區至少要保住五成的莊稼,否則防區的穩定就會受到影響。


    想到就做,周成當即把董浩送來的水利調查報告拿出來:“老唐,你先看一下這份調查結論!”


    唐宇峰是救國軍最了解周成的人,看完報告就明白周成的想法:“團長你想在防區內興修水利?”


    周成沒有接話,擰著眉頭反問:“老唐你覺得該不該修?”


    “當然該,咱們救國軍是老百姓的隊伍隻要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我們都該做。”唐宇峰沒有絲毫猶豫,看著周成脫口而出。


    “報告上麵說陽泉境內一旦發生大旱,全縣隻能保住兩成的莊稼,而且這兩成的莊稼還會因為缺水而減產,相當於陽泉碰上大旱後,當年的糧食產量隻能達到平時的一成五,這點糧食說破天都不夠鄉親們吃,這個結果太嚇人了,我們必須要做點兒什麽,年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防區。”


    “雖然我不知道陽泉什麽時候會發生旱災,但發生以後得代價是我們承受不了的。”


    “我們的防區就這麽大,而且陽泉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產量區,絕不能出意外,必須防患於未然。”


    “隻是我們現在大規模興修水利,會不會太急了點?”


    周成搖搖頭,當機立斷做出決定:“老唐你覺得要修咱們就修!”


    “至於時間,我覺得春耕結束後正正好。”


    “十幾萬災民裏麵有超過兩萬青壯,隻要把這些人用好了,足夠我們把防區內的水利工程修一個遍。”


    “報告上麵說,隻要我們在陽泉這八個地方修建水庫,攔住河水蓄滿水,再把原來的四個水庫修繕一下,這些水庫至少可以灌溉四萬多畝地,加上河流沿岸的土地,就算陽泉真碰上前所未有的大旱災,鄉親們也能保住八萬多畝土地的收成。”


    “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新修建的水庫中養魚,養鴨子,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當地老百姓收入,還能在老百姓斷糧的時候給大家救命用!”


    “我的想法是:春耕結束就不再給災民免費提供口糧。”


    “除了特殊情況,災民每一戶都要出一個壯勞力,用自己的體力從我們手裏買糧食。”


    “一個壯勞力換三個人的口糧,全部按照每天人均四兩糧食的標準來計算,至於跟我們興修水利的青壯,我們救國軍負責管飯。”


    “家裏出的青壯越多,換到的糧食就越多,家人的日子就會越好過。”


    “我們把這些青壯全部派去修水庫,肯定能用最小代價把防區內需要修水庫的地方修一個遍。”


    唐宇峰皺著眉頭陷入沉思。


    不到一分鍾,皺著的眉頭就舒展了,一臉高興讚同:“這個想法太好了,團長我覺得咱們就這麽幹,最好能馬上就幹!”


    持續半個多月的春耕一結束,油崗村的百姓就開始往村口聚集,每天盯著村口官道,等待第二批糧食的到來。


    距離最後約定時間還有三天時,兩輛大車如約出現在村口。


    兩百多口人就好像一群聞到血腥味的狼群,不到半小時全部集中到村口打穀場。然後也不用民兵隊長交待,每家出一個當家人,主動排成一排。


    民兵隊長很滿意鄉親們現在的反應,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說:“鄉親們,救國軍承諾給大家的第二批糧食到了,就在我身邊,而且又帶來了兩三百斤魚肉。但這些糧食不能白給大家,需要鄉親們用力氣來換。”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救國軍當成自己的恩人,然後選擇毫無保留的相信救國軍。


    一聽民兵隊長的話就有人站出來喊:“王隊長,咱們鄉下人多得是力氣,隻要救國軍下命令,什麽活我們都願意幹,而且一定給救國軍幹好。”


    “對,我們都聽救國軍的,救國軍給我們糧食,把我們從閻王爺那裏拉迴來,我相信救國軍……”幾十個老百姓馬上出言附和。


    躲在人群中的幾個刺頭還想搗亂,看到大部分鄉親的反應後,生怕自己的不同意見成為眾矢之的,馬上低下腦袋當起了縮頭烏龜。


    民兵隊長迎著大家的目光迴答:“謝謝鄉親們的支持,另外也請大家放心,救國軍讓我們做的事不僅沒有任何危險,而且還對我們大家帶來巨大好處。”


    “為了讓我們免受旱災之苦,救國軍決定在我們附近修建一座水庫,每家出至少一個壯勞力。”


    “修水庫期間,救國軍不僅管飯,每個壯勞力每天還能換一斤二兩糧食,這就意味著家裏出的壯勞力越多,換的糧食就越多。”


    “我們先修最近的一個水庫,完了以後可以迴家休息兩天,然後再去其他地方繼續修水庫,秋收開始前結束。”


    “因為修水庫是個體力活,為了保證大家的健康,隻有超過十六歲和低於四十五歲的人青壯才能報名!”


    “一個人報名可以從我這裏預支十天的報酬,總共十二斤糧食,一斤魚和二兩肉。如果家裏有兩個人報名,那就能一次性領走二十四斤糧食,兩斤魚,四兩肉。十天以後再給大家預支下一個十天的報酬,所有報名的人明天一大早在村口集合,有人帶你們去修水庫的地方做事,中間不能迴家,一個水庫修好以後可以迴家休息兩天,現在開始報名!”


    天上不會憑空掉餡餅,對很多老百姓來說,一天到晚白吃救國軍的救濟糧反而有點兒不安心。


    現在救國軍允許大家用力氣換糧食養活家人,鄉親們不僅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很高興。


    王隊長的話一說完,村子裏的青壯就爭著搶著往他那裏擠。


    最後一統計,竟然有五十六個人報名,占了全村所有青壯的九成。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敵後爭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7498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74981並收藏抗日之敵後爭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