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乞丐丫鬟古代尋情記:不棄 作者:樁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煜喝過高山大葉茶,他明白,這種在當地便宜的茶,到了江南就絕不是這個價。
東平郡王和江南朱府的茶行合作,決定以高山大葉茶換取江南貨物的消息一經傳來。西楚州的商人們敏感的嗅到了商機。東平郡王是?當年掌管內庫的信王爺的嫡子。他當然能夠和江南朱府合作,且絕對不會吃虧。
郡王府牽頭做成這筆買賣,他的要求很簡單。商人們從東平郡的百姓手中收茶,不得剋扣百姓的銀兩,照大魏律向東平郡府交稅就行了。
郡守大人改變了對東平郡王的態度。商人們感謝東平郡王的牽線搭橋。百姓們高興有了謀生出路。
清冷的東平郡變得熱鬧起來。街上多開了些酒樓,多開了幾家客棧,多出幾家青樓。很多人都說郡王爺分文不取,為民造富,大仁大義。
西楚州的知府大人有些後悔,他看輕了這位郡王爺。東平郡會富裕起來,郡王爺每年自封地收取的賦稅也會翻上好幾倍。其實郡王爺隻是來了個侍衛,動用了皇室貴戚的麵子,要石城驛站以八百裏加急給江南朱府寫了封信而己。
信的內容他忍不住也動用了知府大人的權利偷偷拆來看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東平郡的高山大葉茶開春之前到江南。」
杜大人和上將軍關野請陳煜去石城赴宴。席間兩人對這位年僅十九歲的郡王產生了仰慕之情。陳煜順便向關將軍借了點兵護送商隊南行。
高山大葉茶用生長在十萬大山裏的野生茶樹葉製成。這種茶樹與江南清明前才摘采春芽的情況不同。一年四季,都能摘到鮮嫩葉片。製茶方法也不同。鮮葉經採下之後並不炒熟。在陽光下涼曬幾日後,便放於大甕之中,以石板層層壓住。經月餘便可取出茶餅了。
所以,在冬季第一場雪到來之時,郡王府組織運茶的商隊在石城駐軍的保護下走上了去江南的路。
和隊伍隨行的還有東平郡王府的兩名侍衛。東平郡王初來西楚州,頗為想念望京的繁華和江南的物產。特意讓侍衛帶上了厚厚的銀票,打算隨同商隊一起在江南採買些他喜歡的貨物迴來。
最貴的出堂費運茶的商隊出發的時候,不棄和三總管朱福早已從自蘇州出發,走在前往西楚州的路上。
接到陳煜傳信之後,不棄閑刳春節前趕到西楚州。她找的理由和藉口也很簡單。她要考察研究朱府賺錢的新辦法。最主要的目的是避開東方炻。她想逃了。
自從東方炻說了可以入贅之後,朱八太爺的態度就變成了麥茅糖,粘粘乎乎。東方炻也大手筆的關閉了東記所有商鋪。隻不過,他極陰險的將東記商鋪裏所有的存貨降價銷售。
少一個競爭對手,蘇州府的商賈們很高興。人家都決定退出了,你總不能不叫他不處理貨物吧?於是東記的降價銷售進行得紅紅火火。
不棄每次和小蝦經過東記,看到商鋪外貼著東主有喜,降價處理的紅紙條就咬牙切齒。
小蝦極其不解。
不棄恨恨然的說道:「我保證他降價銷售,處理存貨能處理一年。他當然喜了,朱記就憂了。」
朱府的總管們剛開始不以為然,覺得孫小姐巴不得一掃帚將東方公子掃出蘇州城去。然而,兩個月過去,東記鋪子仍在降價銷售。
朱福身為大總管,不解地問不棄:「孫小姐如何斷定東記處理存貨要用很長時間?」
不棄當然不方便告訴他,前世那些打著拆遷搬家要跳樓賣甩貨的小商鋪跳了幾年,甩了幾年生意照舊的情形。她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個答案:「薄利多銷。」
朱福恍然大悟,虛心求教。
不棄又拍著腦袋想了半天,對朱福說:「為感謝蘇州百姓對朱記的厚愛,不妨每五天拿出一種來以成本銷售。另外,把絲綢行夏天的絹紗薄料拿出來反季銷售。比春夏價低就威。」
她說完這個主意,不勝唏噓,露出讓所有人看了就心疼的神色。
眾人以為她是在愁如何籌齊欠銀。不棄想起了前世自己偶爾進商場與一幫大嬸大娘拚搶每日特價的情形。「是人就愛占便宜。愛占便宜其實在商人眼中也叫吃虧。奸商奸商,無奸不商。再低的價也有利潤,這才叫商人!」
這句普通的話被朱八太爺聽得一拍大腿高聲叫好。
不棄於是笑笑,悠然神往的對眾人說道:「曾經有家菜館每天中午都會推出一道特價葷菜。白飯不要錢,泡菜不要錢。於是有兩個窮人每天都去吃這道菜,絕不點其它菜。終於把老闆吃火了。一次去吃的時候,老闆親自多端了一道菜來請那兩個窮人吃。其中一個窮人高興壞了,對另一個窮人說:『周末特價菜買一贈一,以後周末咱們一定要來!』」
眾人不明白周末是什麽意思,卻聽懂了這個笑話,紛紛笑了起來。
不棄總結道:「能占商人便宜的人,是光棍青皮潑皮無賴。如東方炻!有錢的光棍青皮無賴更不要臉。」
光棍是蘇杭一帶對流氓的稱謂,青皮是揚州府的土話。不棄想罵流氓,覺得朱八太爺他們肯定聽不懂。於是光棍青皮潑無賴一起上。聽得眾人又一陣麵麵相覷。
朱八太爺小心的看了眼不棄的臉色,一番斟酌著後道:「東方公子是個秀才!」
對商人們而言,府中能出個秀才,將來有人能中進士,就像妓女可以脫籍從良一樣光耀。不棄哪有這種觀念,不假思索的說:「他背詩不如我。」
</br>
東平郡王和江南朱府的茶行合作,決定以高山大葉茶換取江南貨物的消息一經傳來。西楚州的商人們敏感的嗅到了商機。東平郡王是?當年掌管內庫的信王爺的嫡子。他當然能夠和江南朱府合作,且絕對不會吃虧。
郡王府牽頭做成這筆買賣,他的要求很簡單。商人們從東平郡的百姓手中收茶,不得剋扣百姓的銀兩,照大魏律向東平郡府交稅就行了。
郡守大人改變了對東平郡王的態度。商人們感謝東平郡王的牽線搭橋。百姓們高興有了謀生出路。
清冷的東平郡變得熱鬧起來。街上多開了些酒樓,多開了幾家客棧,多出幾家青樓。很多人都說郡王爺分文不取,為民造富,大仁大義。
西楚州的知府大人有些後悔,他看輕了這位郡王爺。東平郡會富裕起來,郡王爺每年自封地收取的賦稅也會翻上好幾倍。其實郡王爺隻是來了個侍衛,動用了皇室貴戚的麵子,要石城驛站以八百裏加急給江南朱府寫了封信而己。
信的內容他忍不住也動用了知府大人的權利偷偷拆來看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東平郡的高山大葉茶開春之前到江南。」
杜大人和上將軍關野請陳煜去石城赴宴。席間兩人對這位年僅十九歲的郡王產生了仰慕之情。陳煜順便向關將軍借了點兵護送商隊南行。
高山大葉茶用生長在十萬大山裏的野生茶樹葉製成。這種茶樹與江南清明前才摘采春芽的情況不同。一年四季,都能摘到鮮嫩葉片。製茶方法也不同。鮮葉經採下之後並不炒熟。在陽光下涼曬幾日後,便放於大甕之中,以石板層層壓住。經月餘便可取出茶餅了。
所以,在冬季第一場雪到來之時,郡王府組織運茶的商隊在石城駐軍的保護下走上了去江南的路。
和隊伍隨行的還有東平郡王府的兩名侍衛。東平郡王初來西楚州,頗為想念望京的繁華和江南的物產。特意讓侍衛帶上了厚厚的銀票,打算隨同商隊一起在江南採買些他喜歡的貨物迴來。
最貴的出堂費運茶的商隊出發的時候,不棄和三總管朱福早已從自蘇州出發,走在前往西楚州的路上。
接到陳煜傳信之後,不棄閑刳春節前趕到西楚州。她找的理由和藉口也很簡單。她要考察研究朱府賺錢的新辦法。最主要的目的是避開東方炻。她想逃了。
自從東方炻說了可以入贅之後,朱八太爺的態度就變成了麥茅糖,粘粘乎乎。東方炻也大手筆的關閉了東記所有商鋪。隻不過,他極陰險的將東記商鋪裏所有的存貨降價銷售。
少一個競爭對手,蘇州府的商賈們很高興。人家都決定退出了,你總不能不叫他不處理貨物吧?於是東記的降價銷售進行得紅紅火火。
不棄每次和小蝦經過東記,看到商鋪外貼著東主有喜,降價處理的紅紙條就咬牙切齒。
小蝦極其不解。
不棄恨恨然的說道:「我保證他降價銷售,處理存貨能處理一年。他當然喜了,朱記就憂了。」
朱府的總管們剛開始不以為然,覺得孫小姐巴不得一掃帚將東方公子掃出蘇州城去。然而,兩個月過去,東記鋪子仍在降價銷售。
朱福身為大總管,不解地問不棄:「孫小姐如何斷定東記處理存貨要用很長時間?」
不棄當然不方便告訴他,前世那些打著拆遷搬家要跳樓賣甩貨的小商鋪跳了幾年,甩了幾年生意照舊的情形。她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個答案:「薄利多銷。」
朱福恍然大悟,虛心求教。
不棄又拍著腦袋想了半天,對朱福說:「為感謝蘇州百姓對朱記的厚愛,不妨每五天拿出一種來以成本銷售。另外,把絲綢行夏天的絹紗薄料拿出來反季銷售。比春夏價低就威。」
她說完這個主意,不勝唏噓,露出讓所有人看了就心疼的神色。
眾人以為她是在愁如何籌齊欠銀。不棄想起了前世自己偶爾進商場與一幫大嬸大娘拚搶每日特價的情形。「是人就愛占便宜。愛占便宜其實在商人眼中也叫吃虧。奸商奸商,無奸不商。再低的價也有利潤,這才叫商人!」
這句普通的話被朱八太爺聽得一拍大腿高聲叫好。
不棄於是笑笑,悠然神往的對眾人說道:「曾經有家菜館每天中午都會推出一道特價葷菜。白飯不要錢,泡菜不要錢。於是有兩個窮人每天都去吃這道菜,絕不點其它菜。終於把老闆吃火了。一次去吃的時候,老闆親自多端了一道菜來請那兩個窮人吃。其中一個窮人高興壞了,對另一個窮人說:『周末特價菜買一贈一,以後周末咱們一定要來!』」
眾人不明白周末是什麽意思,卻聽懂了這個笑話,紛紛笑了起來。
不棄總結道:「能占商人便宜的人,是光棍青皮潑皮無賴。如東方炻!有錢的光棍青皮無賴更不要臉。」
光棍是蘇杭一帶對流氓的稱謂,青皮是揚州府的土話。不棄想罵流氓,覺得朱八太爺他們肯定聽不懂。於是光棍青皮潑無賴一起上。聽得眾人又一陣麵麵相覷。
朱八太爺小心的看了眼不棄的臉色,一番斟酌著後道:「東方公子是個秀才!」
對商人們而言,府中能出個秀才,將來有人能中進士,就像妓女可以脫籍從良一樣光耀。不棄哪有這種觀念,不假思索的說:「他背詩不如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