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晚照,菊隱閣。
此處的雅間與芙蓉閣僅是一牆之隔,任憑底下的戲台上唱得多熱鬧,雅間裏的客人也毫無看戲的心思。
孫昊晚來一些,見了崔佑連連告罪,說是被商會賬本之事絆上了大半日。崔佑也不怪罪,竟還親自給孫昊斟起茶來。侍立在旁的老劉很有眼色地上前接過茶壺,滿臉諂笑地說著讓他代勞。
孫昊這會兒才正眼瞧了瞧劉管家,立時變了臉色,指著他破口罵道:“你這老小子怎地在此?崔兄,他可是縱火犯呐!你差點就被他給燒死在了庫房裏!”說著他開始擼袖子,抬拳就要向劉管家臉上砸去。
劉管家嚇得麵色刷白,急忙躲去了崔佑的身後,崔佑趕緊抬手攔著孫昊,道:“孫兄,誤會,都是誤會。你且消消氣,這老劉並非什麽縱火犯。來,坐下喝杯茶消消氣。”
崔佑拉著孫昊坐下,孫昊倒也不跟他強,氣唿唿地灌下一杯茶,十分打抱不平地說道:“崔兄,老孫我是信你的,可這姓劉的老狐狸我信不過,他在高裕侯府裏都得二十年了,對那姚羲和更是俯首帖耳。我看這人嘴裏就沒幾句實話,崔兄你可別被他給騙了!”
崔佑笑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孫兄,你且聽我說。那日是我自己眼花,冤枉了劉管家。他好心找人來庫房救我,我卻錯將他當成了縱火犯。都是誤會,孫兄替我打抱不平,我心領啦。如今劉管家已向我投誠,再不會替那姚羲和做事了。”
孫昊覷了覷老劉,撇嘴道:“這老東西,倒是會見風使舵。行吧,看在崔兄的麵上,我也不同他計較了。”
崔佑道:“你將我約來此處見麵,可是卓紅葉那邊的事有眉目了?”
孫昊又灌了杯茶下肚,一揮手正打算說,忽瞧著探頭過來的老劉,不悅道:“我同大人說要緊事,你可聽不得。”
老劉尷尬地幹笑兩聲,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轉瞬即逝。他看向崔佑,等著他的意思。
崔佑看了看孫昊,轉頭向老劉揮了揮手,道:“劉管家,麻煩你出去看看,這千絲餅怎地還沒送來,還有這大洱茶涼了,讓人換壺新的來吧。”
老劉接過茶壺,點頭哈腰地出去了,臨走時兩眼卻剜著孫昊,笑臉繃得緊緊的。
“出去了,有話便直說吧,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了。”崔佑催促道。
孫昊點了點頭,道:“你讓我去查卓紅葉走糧的事,算是有些眉目了。我手下的人已經潛入他的紅葉山莊,混進賬房做了個粗使的小工。”
“哦?可是拿到賬本了?我讓你查的那批軍糧是不是叫他給私吞了?”
“賬本還沒拿到,倒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卓老頭一向本事通天,既管著民間的糧食買賣,又替朝廷管著賑災糧和軍餉,這麽多年來一直沒出過什麽紕漏。我以前還當他是有三頭六臂,現在才知道,他是拿了粗糠夾塞在大米中,換出的部分就成了他自己商鋪的糧,轉頭再賣給朝廷,賺上兩倍的價錢!”
崔佑聞言大怒,道:“用粗糠換大米?好個卓紅葉!他把我邊疆將士都當成什麽了?這事我戶部竟毫不知情!”
孫昊搖了搖頭,歎道:“戶部未必不知情。”
崔佑當即拍桌而起,道:“怎麽,孫兄是不信我的為人麽?”
孫昊忙道:“崔兄,老孫說的可不是你啊!戶部官員甚多,聽說你到戶部才沒多久,恐怕不曉得各種關竅。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打通了查糧的官吏,收買了各軍的糧官,這事兒就能給辦妥了,哪裏會讓尚書侍郎知曉。”
“什麽?”崔佑驚道:“他一介商賈,還能收買我戶部的官吏,還能收買各軍的糧官?”
崔佑突然像是有一口氣憋在胸口,怎麽也吐不出來,他在房中來來迴迴踱著步。
孫昊接著道:“還有更氣人的,這些事姚羲和也是知曉的。這卓家的賬房每年都有一筆巨額的資產流出,卻根本不知去了哪裏。哼,依我說,這錢根本就是拿來賄賂各家的。姚羲和一介女流,哪有什麽本事經營產業,這高裕侯府的產業早就在十多年前分崩離析了,剩下的都是些不掙錢的行當,了不得的也就是迴春堂一個藥鋪罷了。她拿來這麽多的錢養活侯府這麽多人,還能操辦什麽壽宴?我想她必然是從卓紅葉那裏得了不少好處,才睜隻眼閉隻眼,或者根本就是狼狽為奸蛇鼠一窩,在糧食裏摻和了一腳。”
崔佑聞言,忽抬手摔了一隻茶杯,怒道:“當真是目無王法!難怪陛下下令務必要扳倒這高裕侯府,沒想到區區一個寡婦,也能做上朝廷的蛀蟲!”
說著,他轉向孫昊,道:“孫兄,多虧你幫忙,這次讓我曉得了這許多貓膩。再過一日,聖旨必然會到梁州城,屆時我非得將他高裕侯府抄個底朝天!”
孫昊忙附和道:“是啊,老孫我也心寒得很。天下糧倉為國效力多年,老侯爺若還在世,知道這娘們這麽亂來,非得給活活氣死了。”
“孫兄,所謂拿賊拿贓,這些個罪行固然可恨,可若沒有真憑實據,恐怕我也不好貿然出手。你那混去卓紅葉身邊的探子,可曾給你帶迴什麽證物來?多少都行,若非有個由頭,我一個欽差也不能無中生有地去查一個侯府。”
孫昊一聽,立時麵露難色,遲疑道:“這……證物恐怕不容易弄到手。”
崔佑立刻做了迴去,探身向前急切問道:“怎麽說?”
孫昊道:“卓紅葉更狡猾,卓家的賬本都被他藏得好好的,一時半會兒恐怕還偷不到。賬房裏除了幾個心腹,其他的粗使小工都不得認字。我派去的那個,就是不認字的,還裝成了個腦經不太靈活的啞巴,偷聽還行,偷賬本恐怕難。”
崔佑忙道:“不是賬本也行,若是有人肯出麵指認,事情一樣能成。”
孫昊立刻會意,道:“崔兄的意思,是讓我那探子出麵指認麽?”
崔佑撚須點頭道:“也無不可,誰出麵都行,隻要是在卓紅葉手下做過事的人。孫兄,還望你這幾日盯緊些,這軍糧的事事關重大,即便我興師問罪了,也需找出真憑實據來才行。你便替我多留意,想必卓紅葉手上定然留著些要緊的東西自保,譬如他與姚羲和之間的往來信件,賄賂各處官員的賬簿,或是換糧偷糧的記錄。我瞧著年前邊關都不會太平,想必他還得押送軍糧過去,抽調大米夾塞粗糠的事恐怕現在就得開始準備,到時候我們就抓他個現行,讓他無話可說!”
孫昊聞言,連連點頭,向崔佑敬茶。他仰頭喝茶,眼中卻閃過一絲微不可見的不屑。
喝了茶,他便向崔佑告辭,匆匆離開了。
隔間裏千尋瞧了兩人的全部對話,正出神想著姚羲和的事,忽肩上被宋南陵一拍。她抬頭看去,宋南陵卻指了指牆上的小孔,示意她繼續看下去。
孫昊走了,崔佑卻還坐在那裏,向著門外喚道:“進來吧。”
劉管家自門外走了進來,麵上卻沒了方才的諂媚笑意,隻換上了肅然的神情。他闔上門,走到崔佑身前,拱手道:“崔大人,孫昊此人奸邪狡詐、唯利是圖,還望大人萬不可輕信於他!”
崔佑端了茶杯,輕笑道:“正是因他唯利是圖才好拿捏,給他許些好處,他便能替你賣命。讓他替我去打頭陣,也省了不少周折。”
劉管家卻依舊憂心忡忡,道:“可我瞧他野心甚大,恐怕一早就打著取而代之的想法,對大人也未必能忠心到底。依老奴所見,孫昊恐怕是找著新的靠山了,因此這番行事格外張揚些。”
崔佑嗤笑道:“無妨,天下糧倉的主人是誰,隻有陛下說了算。他一個江湖上的土匪,還能同朝廷對著幹麽?他的靠山再大,也大不過陛下去,何況這迴他可是死了兒子的,也沒見他去找誰來幫忙,巴巴地求我來了,可見他那靠山還比不得我呢。”
劉管家聞言,不再規勸,又作一揖恭敬問道:“崔大人此次出京,陛下便不曾向大人提起過小人嗎?”
崔佑抬眼看向老劉,道:“劉管家且放心,待梁州事一了,我自會向陛下陳述你的功勞。陛下不曾向我透露你的身份,隻怕也是為了防著中間有誰走漏了風聲。畢竟你在侯府一藏就是二十多年,陛下對你要格外慎重些。這次真是誤打誤撞被我碰上了,差點就殺了自己人。”
老劉歎息道:“隻可惜這麽多年來,姚羲和做事謹慎,沒能讓我抓到什麽把柄。這侯府裏大大小小的事,我每隔一個月便會向陛下通報一次,想必陛下也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幸好崔大人是陛下的人,還認得老奴手上的令牌,不然這庫房失火的事當真說不清楚了。”
崔佑忙安撫道:“欸,劉管家勞苦功高,我和陛下都曉得。庫房著火那會兒,也虧得你派人跟著我,才及時替我打開了閣樓裏的天窗。劉管家於我有救命之恩,崔某不會忘的。隻是,過了今日,還得麻煩你迴去牢裏待著。姚羲和不知道你是陛下的耳目,屆時還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自然,自然,老奴為了陛下,必然是要鞠躬盡瘁的。”
恰在這時,門外又響起敲門聲,老劉立刻閃身躲到了屏風後麵。一名禁衛軍護衛小跑著進來,向崔佑稟道:“大人,澹台大人方才接到消息,說高裕侯府的那名侍女莫娘在獄中遇害了。”
崔佑兩眼一瞪,道:“那賤人死了?哼,她是死不足惜,卻死得不是時候。可抓住兇手了?”
“迴大人,未抓到。澹台大人已帶仵作過去了,說是尚不能確定死因,獄卒又都未見到有誰潛入,因此不確定是否真有兇手。隻是……”
“有話直說,隻是什麽?”崔佑不耐煩地問道。
那護衛稍一遲疑,還是答道:“隻是這裏的牢頭一口咬定和兇手交過手,但未看清對方長相。”
崔佑輕哼一聲道:“又是個喜歡邀功的武夫,你們去把人找來打一頓,打到說實話為止。交過手了還能看不清長相,他當人人都是好糊弄的澹台明麽?”
護衛卻麵露難色,道:“大人,這裏的牢頭便是那位戚九嬰。”
崔佑一愣,自言自語道:“竟是他?”
此處的雅間與芙蓉閣僅是一牆之隔,任憑底下的戲台上唱得多熱鬧,雅間裏的客人也毫無看戲的心思。
孫昊晚來一些,見了崔佑連連告罪,說是被商會賬本之事絆上了大半日。崔佑也不怪罪,竟還親自給孫昊斟起茶來。侍立在旁的老劉很有眼色地上前接過茶壺,滿臉諂笑地說著讓他代勞。
孫昊這會兒才正眼瞧了瞧劉管家,立時變了臉色,指著他破口罵道:“你這老小子怎地在此?崔兄,他可是縱火犯呐!你差點就被他給燒死在了庫房裏!”說著他開始擼袖子,抬拳就要向劉管家臉上砸去。
劉管家嚇得麵色刷白,急忙躲去了崔佑的身後,崔佑趕緊抬手攔著孫昊,道:“孫兄,誤會,都是誤會。你且消消氣,這老劉並非什麽縱火犯。來,坐下喝杯茶消消氣。”
崔佑拉著孫昊坐下,孫昊倒也不跟他強,氣唿唿地灌下一杯茶,十分打抱不平地說道:“崔兄,老孫我是信你的,可這姓劉的老狐狸我信不過,他在高裕侯府裏都得二十年了,對那姚羲和更是俯首帖耳。我看這人嘴裏就沒幾句實話,崔兄你可別被他給騙了!”
崔佑笑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孫兄,你且聽我說。那日是我自己眼花,冤枉了劉管家。他好心找人來庫房救我,我卻錯將他當成了縱火犯。都是誤會,孫兄替我打抱不平,我心領啦。如今劉管家已向我投誠,再不會替那姚羲和做事了。”
孫昊覷了覷老劉,撇嘴道:“這老東西,倒是會見風使舵。行吧,看在崔兄的麵上,我也不同他計較了。”
崔佑道:“你將我約來此處見麵,可是卓紅葉那邊的事有眉目了?”
孫昊又灌了杯茶下肚,一揮手正打算說,忽瞧著探頭過來的老劉,不悅道:“我同大人說要緊事,你可聽不得。”
老劉尷尬地幹笑兩聲,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轉瞬即逝。他看向崔佑,等著他的意思。
崔佑看了看孫昊,轉頭向老劉揮了揮手,道:“劉管家,麻煩你出去看看,這千絲餅怎地還沒送來,還有這大洱茶涼了,讓人換壺新的來吧。”
老劉接過茶壺,點頭哈腰地出去了,臨走時兩眼卻剜著孫昊,笑臉繃得緊緊的。
“出去了,有話便直說吧,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了。”崔佑催促道。
孫昊點了點頭,道:“你讓我去查卓紅葉走糧的事,算是有些眉目了。我手下的人已經潛入他的紅葉山莊,混進賬房做了個粗使的小工。”
“哦?可是拿到賬本了?我讓你查的那批軍糧是不是叫他給私吞了?”
“賬本還沒拿到,倒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卓老頭一向本事通天,既管著民間的糧食買賣,又替朝廷管著賑災糧和軍餉,這麽多年來一直沒出過什麽紕漏。我以前還當他是有三頭六臂,現在才知道,他是拿了粗糠夾塞在大米中,換出的部分就成了他自己商鋪的糧,轉頭再賣給朝廷,賺上兩倍的價錢!”
崔佑聞言大怒,道:“用粗糠換大米?好個卓紅葉!他把我邊疆將士都當成什麽了?這事我戶部竟毫不知情!”
孫昊搖了搖頭,歎道:“戶部未必不知情。”
崔佑當即拍桌而起,道:“怎麽,孫兄是不信我的為人麽?”
孫昊忙道:“崔兄,老孫說的可不是你啊!戶部官員甚多,聽說你到戶部才沒多久,恐怕不曉得各種關竅。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打通了查糧的官吏,收買了各軍的糧官,這事兒就能給辦妥了,哪裏會讓尚書侍郎知曉。”
“什麽?”崔佑驚道:“他一介商賈,還能收買我戶部的官吏,還能收買各軍的糧官?”
崔佑突然像是有一口氣憋在胸口,怎麽也吐不出來,他在房中來來迴迴踱著步。
孫昊接著道:“還有更氣人的,這些事姚羲和也是知曉的。這卓家的賬房每年都有一筆巨額的資產流出,卻根本不知去了哪裏。哼,依我說,這錢根本就是拿來賄賂各家的。姚羲和一介女流,哪有什麽本事經營產業,這高裕侯府的產業早就在十多年前分崩離析了,剩下的都是些不掙錢的行當,了不得的也就是迴春堂一個藥鋪罷了。她拿來這麽多的錢養活侯府這麽多人,還能操辦什麽壽宴?我想她必然是從卓紅葉那裏得了不少好處,才睜隻眼閉隻眼,或者根本就是狼狽為奸蛇鼠一窩,在糧食裏摻和了一腳。”
崔佑聞言,忽抬手摔了一隻茶杯,怒道:“當真是目無王法!難怪陛下下令務必要扳倒這高裕侯府,沒想到區區一個寡婦,也能做上朝廷的蛀蟲!”
說著,他轉向孫昊,道:“孫兄,多虧你幫忙,這次讓我曉得了這許多貓膩。再過一日,聖旨必然會到梁州城,屆時我非得將他高裕侯府抄個底朝天!”
孫昊忙附和道:“是啊,老孫我也心寒得很。天下糧倉為國效力多年,老侯爺若還在世,知道這娘們這麽亂來,非得給活活氣死了。”
“孫兄,所謂拿賊拿贓,這些個罪行固然可恨,可若沒有真憑實據,恐怕我也不好貿然出手。你那混去卓紅葉身邊的探子,可曾給你帶迴什麽證物來?多少都行,若非有個由頭,我一個欽差也不能無中生有地去查一個侯府。”
孫昊一聽,立時麵露難色,遲疑道:“這……證物恐怕不容易弄到手。”
崔佑立刻做了迴去,探身向前急切問道:“怎麽說?”
孫昊道:“卓紅葉更狡猾,卓家的賬本都被他藏得好好的,一時半會兒恐怕還偷不到。賬房裏除了幾個心腹,其他的粗使小工都不得認字。我派去的那個,就是不認字的,還裝成了個腦經不太靈活的啞巴,偷聽還行,偷賬本恐怕難。”
崔佑忙道:“不是賬本也行,若是有人肯出麵指認,事情一樣能成。”
孫昊立刻會意,道:“崔兄的意思,是讓我那探子出麵指認麽?”
崔佑撚須點頭道:“也無不可,誰出麵都行,隻要是在卓紅葉手下做過事的人。孫兄,還望你這幾日盯緊些,這軍糧的事事關重大,即便我興師問罪了,也需找出真憑實據來才行。你便替我多留意,想必卓紅葉手上定然留著些要緊的東西自保,譬如他與姚羲和之間的往來信件,賄賂各處官員的賬簿,或是換糧偷糧的記錄。我瞧著年前邊關都不會太平,想必他還得押送軍糧過去,抽調大米夾塞粗糠的事恐怕現在就得開始準備,到時候我們就抓他個現行,讓他無話可說!”
孫昊聞言,連連點頭,向崔佑敬茶。他仰頭喝茶,眼中卻閃過一絲微不可見的不屑。
喝了茶,他便向崔佑告辭,匆匆離開了。
隔間裏千尋瞧了兩人的全部對話,正出神想著姚羲和的事,忽肩上被宋南陵一拍。她抬頭看去,宋南陵卻指了指牆上的小孔,示意她繼續看下去。
孫昊走了,崔佑卻還坐在那裏,向著門外喚道:“進來吧。”
劉管家自門外走了進來,麵上卻沒了方才的諂媚笑意,隻換上了肅然的神情。他闔上門,走到崔佑身前,拱手道:“崔大人,孫昊此人奸邪狡詐、唯利是圖,還望大人萬不可輕信於他!”
崔佑端了茶杯,輕笑道:“正是因他唯利是圖才好拿捏,給他許些好處,他便能替你賣命。讓他替我去打頭陣,也省了不少周折。”
劉管家卻依舊憂心忡忡,道:“可我瞧他野心甚大,恐怕一早就打著取而代之的想法,對大人也未必能忠心到底。依老奴所見,孫昊恐怕是找著新的靠山了,因此這番行事格外張揚些。”
崔佑嗤笑道:“無妨,天下糧倉的主人是誰,隻有陛下說了算。他一個江湖上的土匪,還能同朝廷對著幹麽?他的靠山再大,也大不過陛下去,何況這迴他可是死了兒子的,也沒見他去找誰來幫忙,巴巴地求我來了,可見他那靠山還比不得我呢。”
劉管家聞言,不再規勸,又作一揖恭敬問道:“崔大人此次出京,陛下便不曾向大人提起過小人嗎?”
崔佑抬眼看向老劉,道:“劉管家且放心,待梁州事一了,我自會向陛下陳述你的功勞。陛下不曾向我透露你的身份,隻怕也是為了防著中間有誰走漏了風聲。畢竟你在侯府一藏就是二十多年,陛下對你要格外慎重些。這次真是誤打誤撞被我碰上了,差點就殺了自己人。”
老劉歎息道:“隻可惜這麽多年來,姚羲和做事謹慎,沒能讓我抓到什麽把柄。這侯府裏大大小小的事,我每隔一個月便會向陛下通報一次,想必陛下也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幸好崔大人是陛下的人,還認得老奴手上的令牌,不然這庫房失火的事當真說不清楚了。”
崔佑忙安撫道:“欸,劉管家勞苦功高,我和陛下都曉得。庫房著火那會兒,也虧得你派人跟著我,才及時替我打開了閣樓裏的天窗。劉管家於我有救命之恩,崔某不會忘的。隻是,過了今日,還得麻煩你迴去牢裏待著。姚羲和不知道你是陛下的耳目,屆時還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自然,自然,老奴為了陛下,必然是要鞠躬盡瘁的。”
恰在這時,門外又響起敲門聲,老劉立刻閃身躲到了屏風後麵。一名禁衛軍護衛小跑著進來,向崔佑稟道:“大人,澹台大人方才接到消息,說高裕侯府的那名侍女莫娘在獄中遇害了。”
崔佑兩眼一瞪,道:“那賤人死了?哼,她是死不足惜,卻死得不是時候。可抓住兇手了?”
“迴大人,未抓到。澹台大人已帶仵作過去了,說是尚不能確定死因,獄卒又都未見到有誰潛入,因此不確定是否真有兇手。隻是……”
“有話直說,隻是什麽?”崔佑不耐煩地問道。
那護衛稍一遲疑,還是答道:“隻是這裏的牢頭一口咬定和兇手交過手,但未看清對方長相。”
崔佑輕哼一聲道:“又是個喜歡邀功的武夫,你們去把人找來打一頓,打到說實話為止。交過手了還能看不清長相,他當人人都是好糊弄的澹台明麽?”
護衛卻麵露難色,道:“大人,這裏的牢頭便是那位戚九嬰。”
崔佑一愣,自言自語道:“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