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跑迴前院,緩了兩口氣,才從一棵兩人多高的金桂樹後麵出來,見蕭寧淵還坐在亭中,便踱了過去給他布茶。
這幾日天氣迴暖,金桂樹一夜間綻出了星星點點的花朵,空氣頓時香甜極了。
茶水喝過一旬,千尋換了水重新煮上,問道:“蕭大俠,今天怎麽用空過來?琳琅可好些了?”
蕭寧淵沉默片刻,說道:“還是那樣,不認人,也說不清話。”他今日難得尋了空,下山去迴春堂探望琳琅,卻聽說千尋已不在此,心裏竟有些失落。往城門去的時候,卻無意間看到她從五味齋出來。大街上人來人往,千尋並沒有看見他,一路往迴走,他急忙撥開人群追上,一直到了藥廬門口才現身。
他的出現著實讓千尋嚇了一跳,本就是背著盈袖出門的,沒想到卻帶迴來了一個□□煩。自李隨豫走後,她也確實懶得再同天門派或是武林盟的人周旋,深居簡出靜心養病。
說來也奇怪,今日的虞州城特別熱鬧,城頭的告示欄上,張貼了璿璣閣最新的江湖武道榜。天門鬥劍會明明隻進行了一天就中止了,璿璣閣卻如約更新了榜單,一時間成了酒館茶樓熱議的話頭,而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兩件事。
其一,位列前三甲的依舊是天門派風自在,滄瀾霍門的門主霍天一,和千水樓樓主雲丹離。原先排名第五的桐山派肖重吟和第六的天門破曉劍俞秋山竟落了榜,後麵的人依次補上,倒讓三清門的扶搖真人和燕山派掌門張旻宣擠進了前十。
其二,後生晚輩裏也有不少脫穎而出的,今年不過二十七歲的沈伯朗憑借排雲掌名列第十九,蕭寧淵緊隨其後,成了第二十。江湖上能在三十歲前躋身武道榜前二十的,在近五十年裏也是寥寥無幾,除當年的風滿樓外,就隻有如今排位第三的千水樓雲丹離。
因去過一趟蜃樓,千尋見到璿璣閣武道榜時多少還是留了心,在茶樓聽說書先生給沈伯朗和蕭寧淵編排了不少驚心動魄的江湖傳奇後,順道去了五味齋買些零嘴,不想才到藥廬就見到了故事裏的主人公。
故事遠比現實有趣的多,而蕭寧淵本人卻沒有故事裏來得有意思,就好比此刻他坐在了涼亭裏陪千尋喝茶,有意無意地又談起了天門山上的事。他倒不是有心要來套話,隻是在天門山上壓抑久了,想找個不用拘束的人說說話罷了。
蕭寧淵這個大師兄當得也不容易,風自在常年不管事,都需他來代勞,可畢竟三位長老都在,尤其是俞秋山實質上掌管著一派的大小事務,他這個小輩既不能僭越,也不能沒了擔當。這些年來,戚鬆白又與俞秋山暗中較著勁,孟庭鶴則是更向著俞秋山一些,有些事卻是不粘手的。多年來,蕭寧淵盡力將大師兄的角色維持在一個平衡中,對外他圓滑幹練,俠義仁德,在師兄妹麵前又素來寬厚友愛,麵對長老們時虛心受教,暗中化解過不少背地裏的爭鬥。他自小對風自在存有孺慕之情,風自在也對他十分關愛,但有些事卻是不能說的。不僅是對風自在,還是對師弟妹們,他都不能傾訴,就算是對著沈伯朗這樣的朋友,他也不能將天門派的事一一道出,畢竟沈伯朗還有著敬亭山莊少莊主的身份。
可偏偏對著千尋,他忽然就沒了戒心。千尋並非江湖中人,性子裏有著不愛沾事的冷漠和孤僻,在天門山時多次被他請去幫忙,她雖嘴上抱怨幾句,可事情也都辦妥了。除非是密切相關的,她從不打聽什麽,也沒有四處說道的習慣,好像無論什麽樣的秘密或是傳言,到了她那裏便止了。蕭寧淵同她交情並不深厚,卻和李隨豫一直有著往來,但李隨豫心思太深,讓人琢磨不透,她卻是個直來直去的脾氣。明知道她在葉笙歌一事上對他有所隱瞞,卻怎麽也生氣不起來。後來知道她病了,心裏就一直記著,明明是下山來看琳琅的,可沒見到她又不免有些失望。
蕭寧淵心道,也許是因為在江湖待久了,才會對她這般閑雲野鶴、無憂無慮的人生出了羨慕、向往之情吧。
千尋見他歎氣,笑著給他布茶,說道:“蕭二十,恭喜恭喜啊!”
蕭寧淵一愣,立刻明白了她說的是璿璣閣武道榜,苦笑著搖了搖頭,卻聽她道:“有時候也真是佩服你,天天追著龍淵劍跑,不是遭遇刺客就是要和名門正派的人周旋,還不能將武功耽誤了,棟梁果真不是好做的。”她微微一頓,還是問道:“說起龍淵劍了,我就隨口問問,找到了麽?”
蕭寧淵垂了眼,握起桌上的陶土杯一飲而盡,這才說道:“找到了。你之前說得不錯,我到雲夢崖仔細查找了一遍,確實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龍淵劍。”見千尋眨巴著眼睛看他,就知道她到底是好奇藏在哪裏,於是苦笑道:“藏在師祖天門道人的墓穴中了。天門弟子有誰敢驚擾師祖,再如何搜查也不會去開棺查驗,自然想不到這一層。其實這個藏劍之所我早該想到的。當初最大的疑點,莫過於雲夢崖一連死了兩名守衛弟子,屍體卻被丟在了不同的地方,而七星洞前的陣法卻絲毫沒有受損。”
千尋不語,撥弄著煮茶的爐火。雲夢崖丟劍的事,蕭寧淵當初並未細說,她也隻知遇害的守衛弟子身中鬼蜮修羅掌而死,一擊斃命,許多細節她不便過問,也全無必要,但既然蕭寧淵想說,她也不介意當個故事來聽。
蕭寧淵轉頭看著院中的金桂,鼻尖香氣縈繞,目光卻漸遠,近乎自言自語地歎道:“朱從儼的屍體是在七星洞石林外發現的,袁景異的屍體卻被丟到了山下。若朱從儼和袁景異同時發現了盜劍賊並追出,沒理由不驚動石林外的弟子。因此隻可能是袁景異將朱從儼打昏後,帶著劍潛行出去,可他也死了,想來是盜走了劍與人交接,卻被對方滅口。可現在知道了,他是被俞師叔滅了口。接著俞師叔悄無聲息地返迴七星洞,殺了暈厥的朱從儼,將劍藏在了洞中。”
千尋給他添茶,他忙將杯子遞出。千尋說道:“真是好算計。把劍藏在七星洞,一邊又找人來偷假劍,將禍水外引。等風頭過去了,他隨時可以迴到七星洞,將真劍取出。可俞秋山如此大費周章偷把劍,究竟是為什麽?總不能拿去賣錢吧?何況偷劍的不止他一個,肖重吟不也搭上了自己的命?”千尋忽然一樂,笑道:“該不會這劍中藏了什麽富可敵國的寶藏地圖吧?這般老套的故事,可一點也不有趣。”
蕭寧淵搖了搖頭,道:“就是這點,我最想不通。”
千尋聳了聳肩,也不再多想。龍淵劍本就與她無關,此刻也不該由她傷腦筋。於是她轉了話題,問道:“風掌門近來還好麽?”
“師父他……唉,師父他病了。”蕭寧淵眉間多了些鬱色,心中也有些沉悶。
風滿樓一事多年來都是風自在的一塊心病,雖他麵上不說,可每年到了風滿樓的忌日,他總要去雲夢崖七星洞裏跪上一日。風自在曾經深信,是風滿樓的墮落導致了二十年前的那場大戰,也是因為他,洛沉之才會戰死。
即使是個一心追求劍術武學的人,也會有自己的七情六欲,風自在心裏的恨與愧疚被深深埋藏了二十年,本以為可以放下了,這個陰影卻突然以冤魂的名義再次出現,而一起的事情在一夜之間被徹底顛覆。風滿樓的冤屈被湔雪,俞秋山和肖重吟成了真正的劊子手,連風自在的大義滅親也不過是個謊言,而天門山之戰根本就是一場陰謀最終布局。
悲痛之下,風自在病了,矍鑠的精神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蒼老。可他在病中卻想明白了許多事,他在風滿樓生前沒能做到的信任,隻能在他死後以洗刷冤屈的方式彌補。於是他拖著病體去了鬆風閣,多年來的桀驁不複存在,隻是單純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請求沈南風以武林盟的名義為風滿樓正名。
蕭寧淵在藥廬坐了會兒,打算趕迴天門山去。臨走時千尋請他幫忙給沈南風捎去些丹藥,附上了一封手信。她將蕭寧淵送到了門口,揮了揮手,笑道:“也許很快就要再見麵了。”
秋日西斜,霞光絢爛。院牆外飄來了淡淡的菜香,隱隱約約可以聽見鐵鏟擦過鍋底的聲響。明明都是尋常的景致,卻暖暖地窩心,又帶著些莫名的秋愁。
荀掌事幾日前離開了虞州城,留了孫子荀三七在迴春堂幫忙。荀二自離開天門山後,也沒了音信。偌大的藥廬裏,一時有些冷清,連幾個淘氣的藥童也被遣走了。
廚娘是個老實人,平時也不在院中走動,聽著盈袖的吩咐,每日盡做些清淡無味的小菜,送到千尋房中後便退了出去。看著一桌青菜豆腐,千尋隻覺得索然無味,在桌邊坐了許久,也沒等到盈袖迴來,隻好就這白飯隨意吃上幾口,頓時有些懷念李隨豫在的時候,好歹還有個人能陪著吃飯。
用過飯,千尋往寒鴉的房間去了。盈袖也不在此處,房中靜無人聲,燭燈也無人點亮。千尋推門進去,晃亮火折點燈,卻見屋中空無一人。她向著床鋪怔怔出了會兒神,不料忽然脖頸一涼,一把劍竟神不知鬼不覺的架在了她脖子上。
千尋察覺到劍刃劃過皮膚停下,心知來人並不急著殺人,便僵立著不動,等對方開口。果然,身後那人開口說道:“蘇大夫,別來無恙啊。”那人嗓音嘶啞,牙關咬得極緊,像是在極力克製劍上的殺意。
他一出聲,千尋便認了出來,卻並不驚慌,隻垂了眼淡淡道:“有勞掛懷,不知俞長老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俞秋山嗤笑一聲,手上的劍刃一動,往千尋的皮膚裏緩緩割入,劃出條血線來。他恨意地等著看她求饒,千尋卻全無反應,麵色漠然,像是脖子上並沒有這把危機性命的兇器。劍刃在割破氣管前停下了,俞秋山到底沒有立刻殺人的意思,他冷笑著看她血液浸沒衣領,緩緩說道:“確實有件事情,想要請教蘇大夫。”
這幾日天氣迴暖,金桂樹一夜間綻出了星星點點的花朵,空氣頓時香甜極了。
茶水喝過一旬,千尋換了水重新煮上,問道:“蕭大俠,今天怎麽用空過來?琳琅可好些了?”
蕭寧淵沉默片刻,說道:“還是那樣,不認人,也說不清話。”他今日難得尋了空,下山去迴春堂探望琳琅,卻聽說千尋已不在此,心裏竟有些失落。往城門去的時候,卻無意間看到她從五味齋出來。大街上人來人往,千尋並沒有看見他,一路往迴走,他急忙撥開人群追上,一直到了藥廬門口才現身。
他的出現著實讓千尋嚇了一跳,本就是背著盈袖出門的,沒想到卻帶迴來了一個□□煩。自李隨豫走後,她也確實懶得再同天門派或是武林盟的人周旋,深居簡出靜心養病。
說來也奇怪,今日的虞州城特別熱鬧,城頭的告示欄上,張貼了璿璣閣最新的江湖武道榜。天門鬥劍會明明隻進行了一天就中止了,璿璣閣卻如約更新了榜單,一時間成了酒館茶樓熱議的話頭,而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兩件事。
其一,位列前三甲的依舊是天門派風自在,滄瀾霍門的門主霍天一,和千水樓樓主雲丹離。原先排名第五的桐山派肖重吟和第六的天門破曉劍俞秋山竟落了榜,後麵的人依次補上,倒讓三清門的扶搖真人和燕山派掌門張旻宣擠進了前十。
其二,後生晚輩裏也有不少脫穎而出的,今年不過二十七歲的沈伯朗憑借排雲掌名列第十九,蕭寧淵緊隨其後,成了第二十。江湖上能在三十歲前躋身武道榜前二十的,在近五十年裏也是寥寥無幾,除當年的風滿樓外,就隻有如今排位第三的千水樓雲丹離。
因去過一趟蜃樓,千尋見到璿璣閣武道榜時多少還是留了心,在茶樓聽說書先生給沈伯朗和蕭寧淵編排了不少驚心動魄的江湖傳奇後,順道去了五味齋買些零嘴,不想才到藥廬就見到了故事裏的主人公。
故事遠比現實有趣的多,而蕭寧淵本人卻沒有故事裏來得有意思,就好比此刻他坐在了涼亭裏陪千尋喝茶,有意無意地又談起了天門山上的事。他倒不是有心要來套話,隻是在天門山上壓抑久了,想找個不用拘束的人說說話罷了。
蕭寧淵這個大師兄當得也不容易,風自在常年不管事,都需他來代勞,可畢竟三位長老都在,尤其是俞秋山實質上掌管著一派的大小事務,他這個小輩既不能僭越,也不能沒了擔當。這些年來,戚鬆白又與俞秋山暗中較著勁,孟庭鶴則是更向著俞秋山一些,有些事卻是不粘手的。多年來,蕭寧淵盡力將大師兄的角色維持在一個平衡中,對外他圓滑幹練,俠義仁德,在師兄妹麵前又素來寬厚友愛,麵對長老們時虛心受教,暗中化解過不少背地裏的爭鬥。他自小對風自在存有孺慕之情,風自在也對他十分關愛,但有些事卻是不能說的。不僅是對風自在,還是對師弟妹們,他都不能傾訴,就算是對著沈伯朗這樣的朋友,他也不能將天門派的事一一道出,畢竟沈伯朗還有著敬亭山莊少莊主的身份。
可偏偏對著千尋,他忽然就沒了戒心。千尋並非江湖中人,性子裏有著不愛沾事的冷漠和孤僻,在天門山時多次被他請去幫忙,她雖嘴上抱怨幾句,可事情也都辦妥了。除非是密切相關的,她從不打聽什麽,也沒有四處說道的習慣,好像無論什麽樣的秘密或是傳言,到了她那裏便止了。蕭寧淵同她交情並不深厚,卻和李隨豫一直有著往來,但李隨豫心思太深,讓人琢磨不透,她卻是個直來直去的脾氣。明知道她在葉笙歌一事上對他有所隱瞞,卻怎麽也生氣不起來。後來知道她病了,心裏就一直記著,明明是下山來看琳琅的,可沒見到她又不免有些失望。
蕭寧淵心道,也許是因為在江湖待久了,才會對她這般閑雲野鶴、無憂無慮的人生出了羨慕、向往之情吧。
千尋見他歎氣,笑著給他布茶,說道:“蕭二十,恭喜恭喜啊!”
蕭寧淵一愣,立刻明白了她說的是璿璣閣武道榜,苦笑著搖了搖頭,卻聽她道:“有時候也真是佩服你,天天追著龍淵劍跑,不是遭遇刺客就是要和名門正派的人周旋,還不能將武功耽誤了,棟梁果真不是好做的。”她微微一頓,還是問道:“說起龍淵劍了,我就隨口問問,找到了麽?”
蕭寧淵垂了眼,握起桌上的陶土杯一飲而盡,這才說道:“找到了。你之前說得不錯,我到雲夢崖仔細查找了一遍,確實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龍淵劍。”見千尋眨巴著眼睛看他,就知道她到底是好奇藏在哪裏,於是苦笑道:“藏在師祖天門道人的墓穴中了。天門弟子有誰敢驚擾師祖,再如何搜查也不會去開棺查驗,自然想不到這一層。其實這個藏劍之所我早該想到的。當初最大的疑點,莫過於雲夢崖一連死了兩名守衛弟子,屍體卻被丟在了不同的地方,而七星洞前的陣法卻絲毫沒有受損。”
千尋不語,撥弄著煮茶的爐火。雲夢崖丟劍的事,蕭寧淵當初並未細說,她也隻知遇害的守衛弟子身中鬼蜮修羅掌而死,一擊斃命,許多細節她不便過問,也全無必要,但既然蕭寧淵想說,她也不介意當個故事來聽。
蕭寧淵轉頭看著院中的金桂,鼻尖香氣縈繞,目光卻漸遠,近乎自言自語地歎道:“朱從儼的屍體是在七星洞石林外發現的,袁景異的屍體卻被丟到了山下。若朱從儼和袁景異同時發現了盜劍賊並追出,沒理由不驚動石林外的弟子。因此隻可能是袁景異將朱從儼打昏後,帶著劍潛行出去,可他也死了,想來是盜走了劍與人交接,卻被對方滅口。可現在知道了,他是被俞師叔滅了口。接著俞師叔悄無聲息地返迴七星洞,殺了暈厥的朱從儼,將劍藏在了洞中。”
千尋給他添茶,他忙將杯子遞出。千尋說道:“真是好算計。把劍藏在七星洞,一邊又找人來偷假劍,將禍水外引。等風頭過去了,他隨時可以迴到七星洞,將真劍取出。可俞秋山如此大費周章偷把劍,究竟是為什麽?總不能拿去賣錢吧?何況偷劍的不止他一個,肖重吟不也搭上了自己的命?”千尋忽然一樂,笑道:“該不會這劍中藏了什麽富可敵國的寶藏地圖吧?這般老套的故事,可一點也不有趣。”
蕭寧淵搖了搖頭,道:“就是這點,我最想不通。”
千尋聳了聳肩,也不再多想。龍淵劍本就與她無關,此刻也不該由她傷腦筋。於是她轉了話題,問道:“風掌門近來還好麽?”
“師父他……唉,師父他病了。”蕭寧淵眉間多了些鬱色,心中也有些沉悶。
風滿樓一事多年來都是風自在的一塊心病,雖他麵上不說,可每年到了風滿樓的忌日,他總要去雲夢崖七星洞裏跪上一日。風自在曾經深信,是風滿樓的墮落導致了二十年前的那場大戰,也是因為他,洛沉之才會戰死。
即使是個一心追求劍術武學的人,也會有自己的七情六欲,風自在心裏的恨與愧疚被深深埋藏了二十年,本以為可以放下了,這個陰影卻突然以冤魂的名義再次出現,而一起的事情在一夜之間被徹底顛覆。風滿樓的冤屈被湔雪,俞秋山和肖重吟成了真正的劊子手,連風自在的大義滅親也不過是個謊言,而天門山之戰根本就是一場陰謀最終布局。
悲痛之下,風自在病了,矍鑠的精神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蒼老。可他在病中卻想明白了許多事,他在風滿樓生前沒能做到的信任,隻能在他死後以洗刷冤屈的方式彌補。於是他拖著病體去了鬆風閣,多年來的桀驁不複存在,隻是單純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請求沈南風以武林盟的名義為風滿樓正名。
蕭寧淵在藥廬坐了會兒,打算趕迴天門山去。臨走時千尋請他幫忙給沈南風捎去些丹藥,附上了一封手信。她將蕭寧淵送到了門口,揮了揮手,笑道:“也許很快就要再見麵了。”
秋日西斜,霞光絢爛。院牆外飄來了淡淡的菜香,隱隱約約可以聽見鐵鏟擦過鍋底的聲響。明明都是尋常的景致,卻暖暖地窩心,又帶著些莫名的秋愁。
荀掌事幾日前離開了虞州城,留了孫子荀三七在迴春堂幫忙。荀二自離開天門山後,也沒了音信。偌大的藥廬裏,一時有些冷清,連幾個淘氣的藥童也被遣走了。
廚娘是個老實人,平時也不在院中走動,聽著盈袖的吩咐,每日盡做些清淡無味的小菜,送到千尋房中後便退了出去。看著一桌青菜豆腐,千尋隻覺得索然無味,在桌邊坐了許久,也沒等到盈袖迴來,隻好就這白飯隨意吃上幾口,頓時有些懷念李隨豫在的時候,好歹還有個人能陪著吃飯。
用過飯,千尋往寒鴉的房間去了。盈袖也不在此處,房中靜無人聲,燭燈也無人點亮。千尋推門進去,晃亮火折點燈,卻見屋中空無一人。她向著床鋪怔怔出了會兒神,不料忽然脖頸一涼,一把劍竟神不知鬼不覺的架在了她脖子上。
千尋察覺到劍刃劃過皮膚停下,心知來人並不急著殺人,便僵立著不動,等對方開口。果然,身後那人開口說道:“蘇大夫,別來無恙啊。”那人嗓音嘶啞,牙關咬得極緊,像是在極力克製劍上的殺意。
他一出聲,千尋便認了出來,卻並不驚慌,隻垂了眼淡淡道:“有勞掛懷,不知俞長老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俞秋山嗤笑一聲,手上的劍刃一動,往千尋的皮膚裏緩緩割入,劃出條血線來。他恨意地等著看她求饒,千尋卻全無反應,麵色漠然,像是脖子上並沒有這把危機性命的兇器。劍刃在割破氣管前停下了,俞秋山到底沒有立刻殺人的意思,他冷笑著看她血液浸沒衣領,緩緩說道:“確實有件事情,想要請教蘇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