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要去璿璣閣,但千尋惦記著配藥的事,兩人隻好先去了迴春堂。掌櫃的得了吩咐,立刻帶千尋去藥庫查看可用的藥材,有夥計手裏捧著紙筆一路跟著,千尋說要什麽,他就一一記下。
等看過一遍後,該用的藥材種類還都齊全,些許量不夠的,掌櫃的立刻遣了人去鄰鎮調貨。千尋坐在廊下一邊喝茶,一邊看夥計來來迴迴忙活,那捧紙筆的還站在她身旁,記著配藥的順序。她看了會兒奔走的人,忽然問道:“這裏的銀葉苜蓿還有多少?”
掌櫃的答道:“銀葉苜蓿在兩個月前就賣完了,新貨要一個月後才來。這種藥材不太常用,是以每個分堂都不會進太多。公子如果想要,現在這個時節恐怕沒有。”
千尋聽了,目光一閃,接著笑道:“那虞州城分堂應當也沒有一位白頭發白胡子的老大夫,臉長得像貂似的,臉上皮膚皺得像是用鹽出過水,說起話來慢悠悠的特別有中氣,做事喜歡挑三揀四。”
掌櫃的聽了一愣,隨即笑著答道:“公子說的是簡大夫吧?上個月他迴青川老家了。沒想到公子認得。”
千尋挑眉笑道:“迴老家?嗬,那還真不巧。”說著,她站起身,去教夥計浸藥。
忙了許久,才將配置解藥的事情安排妥當。大約是聽說千尋迴來,邈邈從後院跑了出來,身後還跟著荀三七這個尾巴。邈邈見到千尋吊著手臂的樣子,蹙了眉露出憂色,走上前來,想要伸手摸一摸千尋的手臂,又縮了迴去,像是怕會弄疼她。千尋笑道:“如今是同病相憐,你那手指沒好前,我也好不了。”
荀三七撇了嘴說道:“要是讓我醫,管保邈邈十天後就好了。”他又四下看了看,問道:“李隨豫沒跟你迴來?”
千尋扯了扯嘴角,道:“你小師叔剛才還在,轉眼就不見了,說不準下一刻就站你身後了。”
荀三七嘿嘿一笑,立刻被忙碌的夥計叫去幫忙。興許是兩人混熟了,邈邈不怎麽怕他了,隻是在他插嘴的時候,偶爾露出些無奈的神色。千尋立刻調笑道:“沒想到他這麽喜歡你,兩次迴來都見到他圍著你轉。”
邈邈聽了微微一愣,隨即低了頭站在那裏。此時李隨豫正巧從外麵迴來,說要帶千尋去街上走走。千尋拍了拍邈邈的手臂,說道:“我還有事,過兩天迴來。”
李隨豫帶著千尋走過兩條街,又轉入條小巷,七拐八彎地繞到了一處不起眼的書鋪。書鋪門前的匾額上書“蜃樓”二字,門口垂著布簾,裏裏外外都十分冷清,不聞人聲。門口右手邊還擺了個打盹的石獅子,模樣倒是憨態可掬,但哪有人家門口隻有一隻石獅子的,何況獅子頭上還頂著香爐。李隨豫從袖中取出兩支香來點燃,晃去明火,將一支遞給千尋,接著便在門前規規矩矩地站定,閉上眼睛,將香舉過頭頂,再置於胸前,再舉過頭頂,往複三次後睜開眼,將香插在了香爐裏。
千尋看得茫然,一直在他身後呆呆站著,等李隨豫插了香迴來,她還愣愣地看著他。李隨豫眼中含著笑,低頭湊到她耳邊,輕聲說道:“不是要去璿璣閣麽,在蜃樓前焚香禱告,若是心誠,這簾布掀開後,便會通向璿璣閣。”
千尋聽了,麵上一抽,白了他一眼,徑直去掀門簾。門簾後是扇小門,千尋將門推開,立時有紙張的黴味撲麵而來,昏暗的屋中立著兩排書架,隻有位老頭坐在櫃台後打瞌睡。千尋疑惑地看了眼李隨豫,直接走了進去,見書架上不過是些四書五經和尋常史論,還有些名家詩詞和通俗話本。李隨豫斜斜靠在門框上,含笑看著千尋在書架間走動。
不過是間普通的書鋪,還是那種老掉牙無人問津的,千尋實在不明白這裏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情報網璿璣閣有何關聯。她再次迴頭看了李隨豫一眼,他背後透著戶外的光,麵容隱在了陰影裏。千尋走到了櫃台前,輕咳一聲,問道:“老人家,敢問此處可是璿璣閣?”
那老頭的瞌睡十分頑固,千尋重複了兩遍,也未能將他叫醒。千尋皺了皺眉,似乎聽到了李隨豫在門口悶悶地笑,她伸出手去推了推那老頭,加了幾分手勁才將他喚醒。那老頭抬起頭來揉揉眼睛,開口時嗓音像是被人掐了脖子的公鴨,他問道:“哦,這位小公子,想買些什麽?”
千尋忙笑道:“老人家,我想去璿璣閣,此處可是?”
那老頭問道:“公子要去選雞?老頭子這裏隻賣書,不賣雞。公子要不去菜市看看?”
千尋又道:“老人家,是璿璣閣。”
“選雞骨?現在還有人專門選雞骨買的?老頭子這裏不賣這些,對不住啊。”說著,他顫顫巍巍站了起來,客客氣氣地向千尋作了一揖。
門口又傳來李隨豫的輕笑聲,千尋默默站了片刻,覺得自己一定是被人耍了。她氣衝衝地走到門口,李隨豫立刻將路讓開。等兩人再次站在門外匾額下,千尋麵色不善地看著李隨豫,眼中閃著些火苗。
李隨豫忙忍了笑,指了指她還捏在手中的香,說道:“我不同你虛言,不信你試試。”
千尋將信將疑地看著他,片刻後,走到門前站定,恭恭敬敬地舉香,學著李隨豫方才得樣子,最後將香插入香爐中,然後轉頭看著他。
李隨豫微微抖著肩,麵上已恢複了一貫的正經,指了指布簾,說道:“這次還是由你掀簾。”說著,兩手抱在胸前,等在那裏。
千尋再次上前掀開布簾,後麵仍舊是剛才那扇小門,她輕輕推門進去,裏麵竟吹出陣風來。同樣是筆墨的氣味,卻沒有了黴腐的氣息,屋中一片黑暗,連方才采光的窗戶都沒有,隱隱約約還有些“嗒嗒”輕響,卻不知是什麽。李隨豫已經跟了進來,從後麵合上了門。千尋因裏麵黑,沒有多走,此時李隨豫進來,前胸剛好貼上她後背。她微微一驚,李隨豫的兩條手臂已經搭上了她的肩膀,他輕輕推著千尋向漆黑一片的屋中走去。
下一刻,燭光陡然亮起,房間四壁落下了厚厚的幕布,明亮的天光從四個方向投了進來,連頂上也亮了起來。千尋抬頭去看,隻見兩層多高的房間中央竟是整個鏤空的,向上可以看到外麵的天空,向下卻一通到底,居然有近十層樓那麽深,整幢樓就像是座插入地底的寶塔,每一層都排著數不清的書架。
就在千尋怔愣之際,一人自地下的樓梯走了上來,向千尋恭敬行了一禮,笑道:“客人是第一次來蜃樓吧?在下姓古,是這裏的管事。客人有任何需求,但請吩咐。”
千尋轉過身來,這才看清了來人。此人約莫三十歲,麵上幹淨無須,麵相清秀斯文,談吐謙和,穿著銀灰的長袍,簪冠,倒有些像是哪處書齋請來的先生。片刻後,千尋笑道:“確實有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需要叨擾古先生。”
因知道千尋是初次來蜃樓,古先生倒也十分客氣,不忙著談正事,反倒是帶她在蜃樓中上上下下走了一圈。蜃樓造得確實巧妙,隻有上麵的兩層在地麵之上,從外麵看著,不過是尋常的屋舍,向下還有八層,加在一起有十層樓高。頂上透光的是從波斯琉璃窗,天光從上麵落下,將整座樓照的敞亮。各層還布置了許多銀鏡,將天光折射到了各個角落。因此除了門口的兩個燭台,整座樓裏幾乎沒有什麽燭燈。
古先生解釋道:“蜃樓所藏皆是機密要件,即使有些卷宗不是獨獨一份,別處分號也有,但數目眾多,複製緩慢,最忌火燭。”
千尋奇道:“哦?別處也有璿璣閣?”
古先生笑道:“璿璣閣是個統稱,在各地均設有蜃樓。所以,隻要有蜃樓的地方,就能問到所有璿璣閣知道的秘密。”
“這倒和迴春堂十分相像,到處都有,十分便利。”千尋看著李隨豫道。
古先生道:“確實有些相像,迴春堂同蜃樓皆為商鋪,前者賣藥醫人,後者答疑解惑,為了廣開財路,總要多設一些分號。”
蜃樓的每一層都有許多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整整齊齊地堆滿了大小不一的卷宗,上麵隻標了編號,也不知如何分類。千尋邊看邊問道:“那要如何才能找到別的蜃樓呢?”
古先生答道:“客人方才進來時,可見到了蜃樓的牌匾和舉香爐的石獅子?”千尋點點頭。他接著道:“見到這兩者的地方,便有蜃樓。客人隻要焚香祈告,便能找到入口。”
千尋忽想到方才的舊書鋪,奇道:“為何方才進門還是個古董般的書鋪,再進門就變成蜃樓了。”
古先生笑道:“那是因為蜃樓尚未聽到客人的心聲,不知該如何敞開大門。”
千尋扯了扯嘴角,斜眼去看李隨豫,他卻隻是笑,也不說話。
等上上下下都看過一遍了,古先生將千尋請到了地下第三層的一個小室,落座奉茶,焚起香爐。一線青煙在疏淡的光線中嫋嫋上升,清幽的檀香緩緩浮動,門口的屏風上繪著共工怒觸不周山,畫人的地方筆觸細膩,可見共工神情決絕,而山巒崩塌處改用潑墨,至細可見石礫崩落,遠觀則有著天崩地裂般的氣勢。
千尋自落座後,雙眼便黏在那副屏風上,連古先生問話也未答。隔了半晌,千尋才迴過神來,見李隨豫和古先生都默默等著她,訕訕一笑,道:“方才說到哪裏了?”
古先生微微一笑,道:“客人似乎很喜歡這副屏風,閣主若是知道,必然十分歡喜。”
千尋忙問:“這是璿璣閣主愁予先生的手筆?”
古先生道:“正是。閣主無事時便喜歡以丹青打發時日,在下兩年前迴總部述職,得見此畫,甚是喜愛,卻未料到迴來時,閣主已讓人送到了樓中。”
千尋笑道:“愁予先生不僅善畫,對下屬也甚是關懷。”
“是。”古先生微微頷首,又問道:“敢問客人今日前來,是想行明問還是暗問?”
千尋不解,問道:“有什麽區別?”
“若是行明問,客人便在此處將所問之事告知在下,由在下取來卷宗答疑,客人的朋友也不必迴避。”說著,他看了看李隨豫。“若是行暗問,便要請客人移步至暗室,將所問之事寫於紙上,投入匣中,自有卷宗奉上,而客人則不必擔憂同行之人或在下知曉。”
千尋頷首,道:“這真是個做虧心事的好辦法。”說著,抬眼看了看李隨豫。
李隨豫笑道:“但凡是人,皆有秘密,未必就是為了做虧心事。你若有私事想問,也不必顧忌我。”
千尋倒像是被他提醒了一般,轉頭向古先生問道:“卻不知璿璣閣的消息標價如何?”
古先生淡淡掃了一眼千尋腰間的白澤紋羊脂玉佩,答道:“不同的消息自然有不同的標價,要看客人想問什麽?”他微微一頓,又道:“自然,若客人想要將消息買斷,價格自然要高一些。”
“消息還能買斷?這是不再賣給別人了?”千尋問道。
“是。消息可以買斷,也有時限。一年,兩年,三年,或是十年,二十年,時限不同,價格也不同。”
“璿璣閣還真是會做生意。”千尋感歎一聲,迴頭看著李隨豫,笑道:“你看,同樣是做商人,璿璣閣可比你高明許多。”
李隨豫像是想到了什麽好笑的事,微微偏開頭,說道:“是,我確實該學著點。”
此時千尋已向著古先生說道:“今日行暗問,不過隨豫可以與我同去暗室。”她轉向李隨豫,眨了眨眼,道:“我現在身上隻有一百兩,少東家,若我資不抵債,可否看在沒讓你迴避的份上,將你暫時抵押在此處,等我綁了桑丘來,再將你贖迴來?”
李隨豫笑道:“隻怕我身家太高,他們不敢收。”
說是暗室,倒也亮堂,房間不大,隻放了一個書桌。桌上文房四寶齊全,桌角靠牆的地方果然有個小匣。千尋伸手推了推,發現是定死在桌上的。
古先生退了出去,合上門,房間裏就隻剩下了千尋和李隨豫。千尋問道:“你似乎對這裏熟的很,常來?”
李隨豫笑道:“在外經商,最要緊的就是消息。”
“那不如你替我寫吧,我想知道風滿樓到底是怎麽死的,還有天門山上最近死的那些人,同風滿樓有何關聯。”千尋說道。
李隨豫微微沉思,提筆寫道:“風滿樓死因,莊建義,莊建遠,姬沉魚。”寫完後,他將紙條對著,放入桌角的小匣中,轉頭看著千尋。
“這就好了?”千尋問道。
李隨豫卻道:“你數十聲。”
千尋不知道他賣的什麽關子,輕聲數了十下。第十聲剛數完,隻聽小匣中發出“嗒嗒”兩聲,暗室又迴歸了寂靜。李隨豫打開小匣,從裏麵取出一個方才還沒有的卷軸來,遞給千尋,笑道:“你想知道的事情就在裏麵。”
等看過一遍後,該用的藥材種類還都齊全,些許量不夠的,掌櫃的立刻遣了人去鄰鎮調貨。千尋坐在廊下一邊喝茶,一邊看夥計來來迴迴忙活,那捧紙筆的還站在她身旁,記著配藥的順序。她看了會兒奔走的人,忽然問道:“這裏的銀葉苜蓿還有多少?”
掌櫃的答道:“銀葉苜蓿在兩個月前就賣完了,新貨要一個月後才來。這種藥材不太常用,是以每個分堂都不會進太多。公子如果想要,現在這個時節恐怕沒有。”
千尋聽了,目光一閃,接著笑道:“那虞州城分堂應當也沒有一位白頭發白胡子的老大夫,臉長得像貂似的,臉上皮膚皺得像是用鹽出過水,說起話來慢悠悠的特別有中氣,做事喜歡挑三揀四。”
掌櫃的聽了一愣,隨即笑著答道:“公子說的是簡大夫吧?上個月他迴青川老家了。沒想到公子認得。”
千尋挑眉笑道:“迴老家?嗬,那還真不巧。”說著,她站起身,去教夥計浸藥。
忙了許久,才將配置解藥的事情安排妥當。大約是聽說千尋迴來,邈邈從後院跑了出來,身後還跟著荀三七這個尾巴。邈邈見到千尋吊著手臂的樣子,蹙了眉露出憂色,走上前來,想要伸手摸一摸千尋的手臂,又縮了迴去,像是怕會弄疼她。千尋笑道:“如今是同病相憐,你那手指沒好前,我也好不了。”
荀三七撇了嘴說道:“要是讓我醫,管保邈邈十天後就好了。”他又四下看了看,問道:“李隨豫沒跟你迴來?”
千尋扯了扯嘴角,道:“你小師叔剛才還在,轉眼就不見了,說不準下一刻就站你身後了。”
荀三七嘿嘿一笑,立刻被忙碌的夥計叫去幫忙。興許是兩人混熟了,邈邈不怎麽怕他了,隻是在他插嘴的時候,偶爾露出些無奈的神色。千尋立刻調笑道:“沒想到他這麽喜歡你,兩次迴來都見到他圍著你轉。”
邈邈聽了微微一愣,隨即低了頭站在那裏。此時李隨豫正巧從外麵迴來,說要帶千尋去街上走走。千尋拍了拍邈邈的手臂,說道:“我還有事,過兩天迴來。”
李隨豫帶著千尋走過兩條街,又轉入條小巷,七拐八彎地繞到了一處不起眼的書鋪。書鋪門前的匾額上書“蜃樓”二字,門口垂著布簾,裏裏外外都十分冷清,不聞人聲。門口右手邊還擺了個打盹的石獅子,模樣倒是憨態可掬,但哪有人家門口隻有一隻石獅子的,何況獅子頭上還頂著香爐。李隨豫從袖中取出兩支香來點燃,晃去明火,將一支遞給千尋,接著便在門前規規矩矩地站定,閉上眼睛,將香舉過頭頂,再置於胸前,再舉過頭頂,往複三次後睜開眼,將香插在了香爐裏。
千尋看得茫然,一直在他身後呆呆站著,等李隨豫插了香迴來,她還愣愣地看著他。李隨豫眼中含著笑,低頭湊到她耳邊,輕聲說道:“不是要去璿璣閣麽,在蜃樓前焚香禱告,若是心誠,這簾布掀開後,便會通向璿璣閣。”
千尋聽了,麵上一抽,白了他一眼,徑直去掀門簾。門簾後是扇小門,千尋將門推開,立時有紙張的黴味撲麵而來,昏暗的屋中立著兩排書架,隻有位老頭坐在櫃台後打瞌睡。千尋疑惑地看了眼李隨豫,直接走了進去,見書架上不過是些四書五經和尋常史論,還有些名家詩詞和通俗話本。李隨豫斜斜靠在門框上,含笑看著千尋在書架間走動。
不過是間普通的書鋪,還是那種老掉牙無人問津的,千尋實在不明白這裏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情報網璿璣閣有何關聯。她再次迴頭看了李隨豫一眼,他背後透著戶外的光,麵容隱在了陰影裏。千尋走到了櫃台前,輕咳一聲,問道:“老人家,敢問此處可是璿璣閣?”
那老頭的瞌睡十分頑固,千尋重複了兩遍,也未能將他叫醒。千尋皺了皺眉,似乎聽到了李隨豫在門口悶悶地笑,她伸出手去推了推那老頭,加了幾分手勁才將他喚醒。那老頭抬起頭來揉揉眼睛,開口時嗓音像是被人掐了脖子的公鴨,他問道:“哦,這位小公子,想買些什麽?”
千尋忙笑道:“老人家,我想去璿璣閣,此處可是?”
那老頭問道:“公子要去選雞?老頭子這裏隻賣書,不賣雞。公子要不去菜市看看?”
千尋又道:“老人家,是璿璣閣。”
“選雞骨?現在還有人專門選雞骨買的?老頭子這裏不賣這些,對不住啊。”說著,他顫顫巍巍站了起來,客客氣氣地向千尋作了一揖。
門口又傳來李隨豫的輕笑聲,千尋默默站了片刻,覺得自己一定是被人耍了。她氣衝衝地走到門口,李隨豫立刻將路讓開。等兩人再次站在門外匾額下,千尋麵色不善地看著李隨豫,眼中閃著些火苗。
李隨豫忙忍了笑,指了指她還捏在手中的香,說道:“我不同你虛言,不信你試試。”
千尋將信將疑地看著他,片刻後,走到門前站定,恭恭敬敬地舉香,學著李隨豫方才得樣子,最後將香插入香爐中,然後轉頭看著他。
李隨豫微微抖著肩,麵上已恢複了一貫的正經,指了指布簾,說道:“這次還是由你掀簾。”說著,兩手抱在胸前,等在那裏。
千尋再次上前掀開布簾,後麵仍舊是剛才那扇小門,她輕輕推門進去,裏麵竟吹出陣風來。同樣是筆墨的氣味,卻沒有了黴腐的氣息,屋中一片黑暗,連方才采光的窗戶都沒有,隱隱約約還有些“嗒嗒”輕響,卻不知是什麽。李隨豫已經跟了進來,從後麵合上了門。千尋因裏麵黑,沒有多走,此時李隨豫進來,前胸剛好貼上她後背。她微微一驚,李隨豫的兩條手臂已經搭上了她的肩膀,他輕輕推著千尋向漆黑一片的屋中走去。
下一刻,燭光陡然亮起,房間四壁落下了厚厚的幕布,明亮的天光從四個方向投了進來,連頂上也亮了起來。千尋抬頭去看,隻見兩層多高的房間中央竟是整個鏤空的,向上可以看到外麵的天空,向下卻一通到底,居然有近十層樓那麽深,整幢樓就像是座插入地底的寶塔,每一層都排著數不清的書架。
就在千尋怔愣之際,一人自地下的樓梯走了上來,向千尋恭敬行了一禮,笑道:“客人是第一次來蜃樓吧?在下姓古,是這裏的管事。客人有任何需求,但請吩咐。”
千尋轉過身來,這才看清了來人。此人約莫三十歲,麵上幹淨無須,麵相清秀斯文,談吐謙和,穿著銀灰的長袍,簪冠,倒有些像是哪處書齋請來的先生。片刻後,千尋笑道:“確實有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需要叨擾古先生。”
因知道千尋是初次來蜃樓,古先生倒也十分客氣,不忙著談正事,反倒是帶她在蜃樓中上上下下走了一圈。蜃樓造得確實巧妙,隻有上麵的兩層在地麵之上,從外麵看著,不過是尋常的屋舍,向下還有八層,加在一起有十層樓高。頂上透光的是從波斯琉璃窗,天光從上麵落下,將整座樓照的敞亮。各層還布置了許多銀鏡,將天光折射到了各個角落。因此除了門口的兩個燭台,整座樓裏幾乎沒有什麽燭燈。
古先生解釋道:“蜃樓所藏皆是機密要件,即使有些卷宗不是獨獨一份,別處分號也有,但數目眾多,複製緩慢,最忌火燭。”
千尋奇道:“哦?別處也有璿璣閣?”
古先生笑道:“璿璣閣是個統稱,在各地均設有蜃樓。所以,隻要有蜃樓的地方,就能問到所有璿璣閣知道的秘密。”
“這倒和迴春堂十分相像,到處都有,十分便利。”千尋看著李隨豫道。
古先生道:“確實有些相像,迴春堂同蜃樓皆為商鋪,前者賣藥醫人,後者答疑解惑,為了廣開財路,總要多設一些分號。”
蜃樓的每一層都有許多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整整齊齊地堆滿了大小不一的卷宗,上麵隻標了編號,也不知如何分類。千尋邊看邊問道:“那要如何才能找到別的蜃樓呢?”
古先生答道:“客人方才進來時,可見到了蜃樓的牌匾和舉香爐的石獅子?”千尋點點頭。他接著道:“見到這兩者的地方,便有蜃樓。客人隻要焚香祈告,便能找到入口。”
千尋忽想到方才的舊書鋪,奇道:“為何方才進門還是個古董般的書鋪,再進門就變成蜃樓了。”
古先生笑道:“那是因為蜃樓尚未聽到客人的心聲,不知該如何敞開大門。”
千尋扯了扯嘴角,斜眼去看李隨豫,他卻隻是笑,也不說話。
等上上下下都看過一遍了,古先生將千尋請到了地下第三層的一個小室,落座奉茶,焚起香爐。一線青煙在疏淡的光線中嫋嫋上升,清幽的檀香緩緩浮動,門口的屏風上繪著共工怒觸不周山,畫人的地方筆觸細膩,可見共工神情決絕,而山巒崩塌處改用潑墨,至細可見石礫崩落,遠觀則有著天崩地裂般的氣勢。
千尋自落座後,雙眼便黏在那副屏風上,連古先生問話也未答。隔了半晌,千尋才迴過神來,見李隨豫和古先生都默默等著她,訕訕一笑,道:“方才說到哪裏了?”
古先生微微一笑,道:“客人似乎很喜歡這副屏風,閣主若是知道,必然十分歡喜。”
千尋忙問:“這是璿璣閣主愁予先生的手筆?”
古先生道:“正是。閣主無事時便喜歡以丹青打發時日,在下兩年前迴總部述職,得見此畫,甚是喜愛,卻未料到迴來時,閣主已讓人送到了樓中。”
千尋笑道:“愁予先生不僅善畫,對下屬也甚是關懷。”
“是。”古先生微微頷首,又問道:“敢問客人今日前來,是想行明問還是暗問?”
千尋不解,問道:“有什麽區別?”
“若是行明問,客人便在此處將所問之事告知在下,由在下取來卷宗答疑,客人的朋友也不必迴避。”說著,他看了看李隨豫。“若是行暗問,便要請客人移步至暗室,將所問之事寫於紙上,投入匣中,自有卷宗奉上,而客人則不必擔憂同行之人或在下知曉。”
千尋頷首,道:“這真是個做虧心事的好辦法。”說著,抬眼看了看李隨豫。
李隨豫笑道:“但凡是人,皆有秘密,未必就是為了做虧心事。你若有私事想問,也不必顧忌我。”
千尋倒像是被他提醒了一般,轉頭向古先生問道:“卻不知璿璣閣的消息標價如何?”
古先生淡淡掃了一眼千尋腰間的白澤紋羊脂玉佩,答道:“不同的消息自然有不同的標價,要看客人想問什麽?”他微微一頓,又道:“自然,若客人想要將消息買斷,價格自然要高一些。”
“消息還能買斷?這是不再賣給別人了?”千尋問道。
“是。消息可以買斷,也有時限。一年,兩年,三年,或是十年,二十年,時限不同,價格也不同。”
“璿璣閣還真是會做生意。”千尋感歎一聲,迴頭看著李隨豫,笑道:“你看,同樣是做商人,璿璣閣可比你高明許多。”
李隨豫像是想到了什麽好笑的事,微微偏開頭,說道:“是,我確實該學著點。”
此時千尋已向著古先生說道:“今日行暗問,不過隨豫可以與我同去暗室。”她轉向李隨豫,眨了眨眼,道:“我現在身上隻有一百兩,少東家,若我資不抵債,可否看在沒讓你迴避的份上,將你暫時抵押在此處,等我綁了桑丘來,再將你贖迴來?”
李隨豫笑道:“隻怕我身家太高,他們不敢收。”
說是暗室,倒也亮堂,房間不大,隻放了一個書桌。桌上文房四寶齊全,桌角靠牆的地方果然有個小匣。千尋伸手推了推,發現是定死在桌上的。
古先生退了出去,合上門,房間裏就隻剩下了千尋和李隨豫。千尋問道:“你似乎對這裏熟的很,常來?”
李隨豫笑道:“在外經商,最要緊的就是消息。”
“那不如你替我寫吧,我想知道風滿樓到底是怎麽死的,還有天門山上最近死的那些人,同風滿樓有何關聯。”千尋說道。
李隨豫微微沉思,提筆寫道:“風滿樓死因,莊建義,莊建遠,姬沉魚。”寫完後,他將紙條對著,放入桌角的小匣中,轉頭看著千尋。
“這就好了?”千尋問道。
李隨豫卻道:“你數十聲。”
千尋不知道他賣的什麽關子,輕聲數了十下。第十聲剛數完,隻聽小匣中發出“嗒嗒”兩聲,暗室又迴歸了寂靜。李隨豫打開小匣,從裏麵取出一個方才還沒有的卷軸來,遞給千尋,笑道:“你想知道的事情就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