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隨豫提出要陪,千尋也未推辭。兩人向著鬆風閣走去,路過霞光閣時,果然見兩名天門弟子守在院外,桐山派所在的東廂窗門緊閉,裏麵突然傳出幾聲歇斯底裏的嚎叫,竟有點像是山豬的叫聲,斷斷續續的,忽然又靜了下來。那兩名天門弟子一動不動,眼睛也不多眨一下,像是見慣了的樣子。
到了鬆風閣外,院子裏傳來人聲,竟還有孩童的抽泣聲。千尋皺了皺眉,上前敲門。仆役過來開門,他沒見過千尋,打算問了名號迴去通報,哪知千尋一閃身繞過了他,徑直向後院走去。
匆忙到了後院,千尋就見到了跪在樹下的阿淩。他一抽一抽的,麵上還掛著淚,小臉卻繃得緊緊的,兩眼直勾勾地看著地上。旁邊坐著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手邊石桌上還倒著個碎成幾片的瓷杯,澄清的茶水從桌沿向下直滴。
周楓一臉無奈地站在牆根,抬頭一眼見到了千尋和李隨豫,剛要開口,突然閉了嘴,指了指阿淩身邊的那人,做著千尋看不動的口型。
見阿淩無事,千尋也放了心,向他走去。那男人立刻注意到了千尋,抬眼看來,眼中帶著威嚴。他也就三十來歲的樣子,眼神卻犀利異常。此時阿淩也看到千尋了,立刻張口叫了一聲“阿尋”,聲音啞啞的。
千尋認出了那個男人,卻隻是向阿淩笑道:“阿淩,怎麽不迴來吃飯?菜都涼了。”
那男人聽了這話,目中的淩厲之氣陡增,說道:“帶走我幼弟的,便是閣下麽?”
他語氣不善,阿淩聽了連忙瞪眼喊道:“不許你欺負阿尋,是阿尋救了我!”
韓洵武聽了,麵色愈發陰沉,轉頭看了阿淩一眼,阿淩立刻嚇得一哆嗦,垂了眼,可麵上仍十分倔強地繃著。
“閣下既然救了我幼弟,韓某自當感謝。卻不知閣下為何帶著一孩童奔走月餘,不將他送迴我府上,亦或是致書府上,讓家人來接?”韓洵武邊說,邊看著千尋麵上的每一處變化。
千尋無奈笑道:“貴府的情況,恐怕不太好吧。”
“你果然知道子淩姓韓!”韓洵武冷冷道,他麵上神情不變,話音中卻多了幾分威壓。“既然知道是我韓家遭難,也該知道韓家被無罪赦免之事。追尋韓家幼子的告示貼得到處都是,你卻為何遲遲不將人送迴?”
“少將軍,別來無恙。”就在韓洵武針鋒相對時,李隨豫走了過來,似笑非笑地同他打了聲招唿。韓洵武這才注意到他,看了一會兒,忽然張口說道:“你是……”
“在下李隨豫,沒想到少將軍還記得。”李隨豫同他行了個平輩禮,笑道:“原來阿淩是少將軍的幼弟,早知道確實該遣人去荊州說一聲。隻是一路太過匆忙,為了躲避殺手,還要給阿淩醫治寒毒,費了不少功夫。”見韓洵武麵色詫異,李隨豫走到千尋身旁,道:“阿尋前幾日才從雪峰上采來雪蓮入藥,替阿淩解了毒。真巧,今日就遇上少將軍了。”
韓洵武看向阿淩,問道:“是這樣麽?”
阿淩點了點頭,也不吭聲,隻是抬起頭看著千尋,眼睛濕漉漉的。
“既然是這樣,你方才為何不說?”韓洵武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我以為你被歹人劫了去,你卻遮遮掩掩不說實話,我自然會生氣。”
阿淩又低了頭,並不看他。韓洵武歎了口氣,說道:“雖說我不同意父親娶你娘,但你畢竟是我親弟。如今你娘不在了,我自會照顧你。”
阿淩不答。韓洵武隻好轉頭看著千尋,歉然道:“方才多有得罪,閣下救了子淩,韓某感激不盡,請受我一拜。”他站起身來,單膝跪地,向千尋行了個將士禮。
千尋也不去扶他,隻道:“少將軍客氣,不必多禮。”
正在此時,又有人走入後院。沈南風遠遠問道:“小武,是誰來了?”
韓洵武起身,立時就顯現出身材的高大來。千尋站在他麵前,不過才到他胸口。他走出幾步去扶沈南風。
“哦,是蘇姑娘啊,還有李公子。”沈南風見到千尋,麵色變得溫和起來,笑著說道:“吃過飯了嗎?”
千尋笑道:“吃過了。莊主看上去氣色好些了。”
沈南風坐了下來。方才仆役來報,說是有人不經通傳就闖了進來,同韓公子在後院發生了爭執,他這才急忙過來看看,卻沒想到是千尋。他隻好說道:“是我這個老頭愛湊趣,你們方才在說什麽?”說著,他又看向阿淩,說道:“小武,子淩迴來就好了,他還小,同他說話你可不能像是訓小兵一般。”
韓洵武應承道:“侄兒明白。”他向阿淩說道:“起來吧。雖說你還小,可到底是韓家的男兒,下次莫再讓我見到你哭。”說著,他又看向千尋。方才他致歉時,千尋答得不鹹不淡,他心知自己一時臆斷,連番質問,語氣重了些。本以為對方是個少年,也沒在意,如今聽沈南風稱她為姑娘,立時就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領兵打仗皆在行,犯了錯事也一向依照軍法挨板子,唯獨不知如何哄人,尤其是哄女人。他隻好盡量放緩了音調說道:“方才是我魯莽,還請蘇姑娘別生氣。等鬥劍會結束,我便要帶子淩迴去。姑娘的恩情……”
“我不迴去!”阿淩忽然喊道,掙脫了拉著他的沈南風,跑向千尋,躲在她身後,向韓洵武說道:“我要跟阿尋在一塊,我不迴去。”
“你!”韓洵武立刻瞪眼看著他,神色嚴厲,嗬斥道:“莫胡鬧!爹入土的時候你不在,現在還不打算迴去給他上柱香?”
阿淩憋著嘴,忍著淚,卻躲在千尋身後不出來。他怎麽不想迴去?他太想迴去了,迴到慘劇發生前的將軍府。那時阿娘在,會給他做好吃的,給他講故事,七叔也在,有時會過來教他習武,還有一個不常在家的爹,可每次迴來的時候,娘都很高興,像是過節一樣高興。可阿淩現在不敢迴去。家裏已經沒有娘和七叔了,爹也不會再迴來。隻有這個每年過年時才能見到一次的大哥在,但阿淩怕他,阿淩從來都怕他,因為他在家中從來不笑,一迴來就去祠堂,看著阿淩的時候,像是看著仇人。
孩子小的時候或許不懂人情世故,卻對人的情緒有著非一般的感知。韓洵武確實不喜歡阿淩,但此時此刻,他是真的想要照顧阿淩。
阿淩固執地攥著千尋的衣服,想著至少這個世上還有一個阿尋喜歡他,願意陪他玩,給他講故事,給他買好吃的,或是假裝兇狠地拍他的腦袋罵他笨。
千尋歎了口氣,說道:“阿淩,為人子,連父親去世了也不迴去看一看,這樣不好。”
阿淩聽了這話,又往後縮了縮,顫聲問道:“阿尋,你也想讓我迴去嗎?”
“阿淩,我不是想讓你迴去,而是覺得你應該迴去。這兩者是有區別的,你能懂麽?”千尋問道。
阿淩低頭仔細想了想,帶了些哭腔地問道:“可我還是要迴去,對嗎?阿尋,你不要我了,對嗎?”
千尋迴身,一把將他拉到了麵前,蹲下身,給他擦了擦臉上的淚,接著向他頭上輕輕敲了個栗子,笑道:“小無賴,又冤枉誰呢?該做的事情要做,該迴去上香就迴去上香,等做完了,你就仔細想想,自己以後到底想要做什麽。”見阿淩疑惑地看著自己,千尋又捏了捏他的臉,道:“你大哥是個將軍,如果你以後也想做將軍,就該想想怎麽向你大哥拍一拍馬屁,收下你這個弟子。”
阿淩立刻輕聲咕噥道:“我才不。”
千尋繼續道:“若你想要跟著我,那以後就要繼承我的衣缽,學習醫術,聽我使喚,替我跑腿,端茶送飯,受我欺負,天天如此。可如果你既不想做將軍,也不想做大夫,那就還得留在將軍府,你大哥一定會讓你做想做的事。”
阿淩立刻脆聲道:“我要做大夫!我很乖,跑得也快,上次你教我的心法,我一直在練!阿尋你放心,我練好了武功保護你,你病了我給你醫!你想欺負我也行,隻要是你欺負我,我一定不哭!”
他這番話一說,韓洵武和沈南風齊刷刷地看向千尋,前者困惑中帶著些薄怒,大約是責怪千尋戲弄他們韓家的男兒,還將個孩子教成了現在的軟骨頭模樣,後者卻帶著七分笑意,兩分懷念,興許是想起了誰。
千尋隻好再歎氣,彈了彈阿淩的腦門,道:“那這樣,鬥劍會結束後,你先跟你大哥迴去,把該做的都做了。然後花一個月好好思考人生,想清楚自己以後要做什麽。這一個月內你要聽你大哥的話,不得忤逆。一個月後我讓阿雪去給你送信,你告訴我你的決定。如果到時候還想跟著我,我就去荊州接你。如何?”
阿淩聽完,搗蒜般地點頭,卻又立刻像撥浪鼓般地搖頭。那邊的韓洵武麵色稍緩,大約是覺得那一個月的約定給了他矯正錯誤的機會。
“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千尋挑眉問道。
“一個月太久了,三天好不好?”阿淩問道。
“一個月,一天都不能少。”千尋立刻板了臉。
阿淩想要耍賴,晃了晃她的手臂,千尋卻站起身來,冷冷看著他。
“好吧,一個月就一個月。”阿淩還是投降了,不過他又不放心地問道:“你不會忘記讓阿雪來的,對吧?”
“對對對,小祖宗,別忘了你答應聽話的。大家都遵守了的,才叫約定。”千尋笑道。
阿淩立刻笑了起來。孩子的臉就是這樣,哭得時候可以讓人看得肝腸寸斷,笑的時候,可以像燦爛的春日一般,讓人看得暖洋洋的。
到了鬆風閣外,院子裏傳來人聲,竟還有孩童的抽泣聲。千尋皺了皺眉,上前敲門。仆役過來開門,他沒見過千尋,打算問了名號迴去通報,哪知千尋一閃身繞過了他,徑直向後院走去。
匆忙到了後院,千尋就見到了跪在樹下的阿淩。他一抽一抽的,麵上還掛著淚,小臉卻繃得緊緊的,兩眼直勾勾地看著地上。旁邊坐著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手邊石桌上還倒著個碎成幾片的瓷杯,澄清的茶水從桌沿向下直滴。
周楓一臉無奈地站在牆根,抬頭一眼見到了千尋和李隨豫,剛要開口,突然閉了嘴,指了指阿淩身邊的那人,做著千尋看不動的口型。
見阿淩無事,千尋也放了心,向他走去。那男人立刻注意到了千尋,抬眼看來,眼中帶著威嚴。他也就三十來歲的樣子,眼神卻犀利異常。此時阿淩也看到千尋了,立刻張口叫了一聲“阿尋”,聲音啞啞的。
千尋認出了那個男人,卻隻是向阿淩笑道:“阿淩,怎麽不迴來吃飯?菜都涼了。”
那男人聽了這話,目中的淩厲之氣陡增,說道:“帶走我幼弟的,便是閣下麽?”
他語氣不善,阿淩聽了連忙瞪眼喊道:“不許你欺負阿尋,是阿尋救了我!”
韓洵武聽了,麵色愈發陰沉,轉頭看了阿淩一眼,阿淩立刻嚇得一哆嗦,垂了眼,可麵上仍十分倔強地繃著。
“閣下既然救了我幼弟,韓某自當感謝。卻不知閣下為何帶著一孩童奔走月餘,不將他送迴我府上,亦或是致書府上,讓家人來接?”韓洵武邊說,邊看著千尋麵上的每一處變化。
千尋無奈笑道:“貴府的情況,恐怕不太好吧。”
“你果然知道子淩姓韓!”韓洵武冷冷道,他麵上神情不變,話音中卻多了幾分威壓。“既然知道是我韓家遭難,也該知道韓家被無罪赦免之事。追尋韓家幼子的告示貼得到處都是,你卻為何遲遲不將人送迴?”
“少將軍,別來無恙。”就在韓洵武針鋒相對時,李隨豫走了過來,似笑非笑地同他打了聲招唿。韓洵武這才注意到他,看了一會兒,忽然張口說道:“你是……”
“在下李隨豫,沒想到少將軍還記得。”李隨豫同他行了個平輩禮,笑道:“原來阿淩是少將軍的幼弟,早知道確實該遣人去荊州說一聲。隻是一路太過匆忙,為了躲避殺手,還要給阿淩醫治寒毒,費了不少功夫。”見韓洵武麵色詫異,李隨豫走到千尋身旁,道:“阿尋前幾日才從雪峰上采來雪蓮入藥,替阿淩解了毒。真巧,今日就遇上少將軍了。”
韓洵武看向阿淩,問道:“是這樣麽?”
阿淩點了點頭,也不吭聲,隻是抬起頭看著千尋,眼睛濕漉漉的。
“既然是這樣,你方才為何不說?”韓洵武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我以為你被歹人劫了去,你卻遮遮掩掩不說實話,我自然會生氣。”
阿淩又低了頭,並不看他。韓洵武歎了口氣,說道:“雖說我不同意父親娶你娘,但你畢竟是我親弟。如今你娘不在了,我自會照顧你。”
阿淩不答。韓洵武隻好轉頭看著千尋,歉然道:“方才多有得罪,閣下救了子淩,韓某感激不盡,請受我一拜。”他站起身來,單膝跪地,向千尋行了個將士禮。
千尋也不去扶他,隻道:“少將軍客氣,不必多禮。”
正在此時,又有人走入後院。沈南風遠遠問道:“小武,是誰來了?”
韓洵武起身,立時就顯現出身材的高大來。千尋站在他麵前,不過才到他胸口。他走出幾步去扶沈南風。
“哦,是蘇姑娘啊,還有李公子。”沈南風見到千尋,麵色變得溫和起來,笑著說道:“吃過飯了嗎?”
千尋笑道:“吃過了。莊主看上去氣色好些了。”
沈南風坐了下來。方才仆役來報,說是有人不經通傳就闖了進來,同韓公子在後院發生了爭執,他這才急忙過來看看,卻沒想到是千尋。他隻好說道:“是我這個老頭愛湊趣,你們方才在說什麽?”說著,他又看向阿淩,說道:“小武,子淩迴來就好了,他還小,同他說話你可不能像是訓小兵一般。”
韓洵武應承道:“侄兒明白。”他向阿淩說道:“起來吧。雖說你還小,可到底是韓家的男兒,下次莫再讓我見到你哭。”說著,他又看向千尋。方才他致歉時,千尋答得不鹹不淡,他心知自己一時臆斷,連番質問,語氣重了些。本以為對方是個少年,也沒在意,如今聽沈南風稱她為姑娘,立時就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領兵打仗皆在行,犯了錯事也一向依照軍法挨板子,唯獨不知如何哄人,尤其是哄女人。他隻好盡量放緩了音調說道:“方才是我魯莽,還請蘇姑娘別生氣。等鬥劍會結束,我便要帶子淩迴去。姑娘的恩情……”
“我不迴去!”阿淩忽然喊道,掙脫了拉著他的沈南風,跑向千尋,躲在她身後,向韓洵武說道:“我要跟阿尋在一塊,我不迴去。”
“你!”韓洵武立刻瞪眼看著他,神色嚴厲,嗬斥道:“莫胡鬧!爹入土的時候你不在,現在還不打算迴去給他上柱香?”
阿淩憋著嘴,忍著淚,卻躲在千尋身後不出來。他怎麽不想迴去?他太想迴去了,迴到慘劇發生前的將軍府。那時阿娘在,會給他做好吃的,給他講故事,七叔也在,有時會過來教他習武,還有一個不常在家的爹,可每次迴來的時候,娘都很高興,像是過節一樣高興。可阿淩現在不敢迴去。家裏已經沒有娘和七叔了,爹也不會再迴來。隻有這個每年過年時才能見到一次的大哥在,但阿淩怕他,阿淩從來都怕他,因為他在家中從來不笑,一迴來就去祠堂,看著阿淩的時候,像是看著仇人。
孩子小的時候或許不懂人情世故,卻對人的情緒有著非一般的感知。韓洵武確實不喜歡阿淩,但此時此刻,他是真的想要照顧阿淩。
阿淩固執地攥著千尋的衣服,想著至少這個世上還有一個阿尋喜歡他,願意陪他玩,給他講故事,給他買好吃的,或是假裝兇狠地拍他的腦袋罵他笨。
千尋歎了口氣,說道:“阿淩,為人子,連父親去世了也不迴去看一看,這樣不好。”
阿淩聽了這話,又往後縮了縮,顫聲問道:“阿尋,你也想讓我迴去嗎?”
“阿淩,我不是想讓你迴去,而是覺得你應該迴去。這兩者是有區別的,你能懂麽?”千尋問道。
阿淩低頭仔細想了想,帶了些哭腔地問道:“可我還是要迴去,對嗎?阿尋,你不要我了,對嗎?”
千尋迴身,一把將他拉到了麵前,蹲下身,給他擦了擦臉上的淚,接著向他頭上輕輕敲了個栗子,笑道:“小無賴,又冤枉誰呢?該做的事情要做,該迴去上香就迴去上香,等做完了,你就仔細想想,自己以後到底想要做什麽。”見阿淩疑惑地看著自己,千尋又捏了捏他的臉,道:“你大哥是個將軍,如果你以後也想做將軍,就該想想怎麽向你大哥拍一拍馬屁,收下你這個弟子。”
阿淩立刻輕聲咕噥道:“我才不。”
千尋繼續道:“若你想要跟著我,那以後就要繼承我的衣缽,學習醫術,聽我使喚,替我跑腿,端茶送飯,受我欺負,天天如此。可如果你既不想做將軍,也不想做大夫,那就還得留在將軍府,你大哥一定會讓你做想做的事。”
阿淩立刻脆聲道:“我要做大夫!我很乖,跑得也快,上次你教我的心法,我一直在練!阿尋你放心,我練好了武功保護你,你病了我給你醫!你想欺負我也行,隻要是你欺負我,我一定不哭!”
他這番話一說,韓洵武和沈南風齊刷刷地看向千尋,前者困惑中帶著些薄怒,大約是責怪千尋戲弄他們韓家的男兒,還將個孩子教成了現在的軟骨頭模樣,後者卻帶著七分笑意,兩分懷念,興許是想起了誰。
千尋隻好再歎氣,彈了彈阿淩的腦門,道:“那這樣,鬥劍會結束後,你先跟你大哥迴去,把該做的都做了。然後花一個月好好思考人生,想清楚自己以後要做什麽。這一個月內你要聽你大哥的話,不得忤逆。一個月後我讓阿雪去給你送信,你告訴我你的決定。如果到時候還想跟著我,我就去荊州接你。如何?”
阿淩聽完,搗蒜般地點頭,卻又立刻像撥浪鼓般地搖頭。那邊的韓洵武麵色稍緩,大約是覺得那一個月的約定給了他矯正錯誤的機會。
“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千尋挑眉問道。
“一個月太久了,三天好不好?”阿淩問道。
“一個月,一天都不能少。”千尋立刻板了臉。
阿淩想要耍賴,晃了晃她的手臂,千尋卻站起身來,冷冷看著他。
“好吧,一個月就一個月。”阿淩還是投降了,不過他又不放心地問道:“你不會忘記讓阿雪來的,對吧?”
“對對對,小祖宗,別忘了你答應聽話的。大家都遵守了的,才叫約定。”千尋笑道。
阿淩立刻笑了起來。孩子的臉就是這樣,哭得時候可以讓人看得肝腸寸斷,笑的時候,可以像燦爛的春日一般,讓人看得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