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過後,李隨豫穿了身紫檀色的雲錦緞長袍立在廊下,雙手背在身後,隨意地撥著腕上的白玉珠串。說是備了酒席,其實是犒勞於掌櫃等人的。他在小閣中另備了一桌,等著千尋過來,卻聽周楓站在後麵偷偷地悶笑。李隨豫冷眼看去,周楓立即壓低頭,下巴抵到了胸口。
等了一盞茶的功夫,換了一身幹淨白衫的千尋從廊下走來,腰間掛著白澤獸紋的羊脂玉佩。李隨豫笑著迎了上去,卻見邈邈也跟在她身後。他腳下一滯,隨即就見千尋笑道:“添雙筷子,加個美人,不介意吧?”
“無妨。”李隨豫微微側身,讓周楓在前麵帶路,自己與千尋並肩走著。
“剛剛迴院子,總覺得哪裏不對,才想起來是阿淩這個小搗蛋鬼不在。”千尋邊走邊說道,“那位荀掌事的住處離這裏遠麽?你看今晚能把阿淩接迴來嗎?”
“等吃過飯我就讓人去接他。你不是說餓了,怎麽還有閑心想著別人?”李隨豫側過頭看著她。天色漸暗,廊上點起了燈籠,畫了細竹的紗布透著溫暖的燭光,淡淡地映在她的麵上,側臉的輪廓愈發柔和起來。她麵頰上還帶著出浴後的紅潤,發絲間烏黑潤澤,留著水汽。從李隨豫的角度看去,正對上她白皙小巧的耳廓,忽然想起在樹洞中見到過的耳上的纖細絨毛。他心中一動,急忙收迴了視線,喉間輕動,微微咳了一聲,麵上卻不自覺紅了起來。
千尋轉頭去看他,因兩人走得近,她的臉微微揚起,問道:“著涼了?我看看。”說著,她便去拉李隨豫的手腕,腳步已停下。
李隨豫未料到她會伸手過來,手腕被她輕輕捏了搭脈,又不好收迴來,指腹溫熱的觸感傳來,像是一陣暖流瞬間流遍了他的全身。他任由她捏著,半晌,才輕輕說道:“嗓子有點癢,沒著涼。”
千尋仔細把了一會兒,才鬆手,笑道:“嗯,沒著涼,倒是內火有些旺,喝幾副涼茶祛祛火吧。”說完,她跟上了前麵的周楓,向小閣走去。
李隨豫請客的宴席,總是很對千尋的胃口。小菜簡單卻很精致,看上去油光潤澤,口味卻很清淡。
甫入座,周楓便端了兩盞溫熱的八寶茶來,擺在千尋和邈邈的麵前,隨即十分識相地端了杯涼茶到李隨豫麵前,卻見李隨豫冷冷地一眼掃過他的手,像是無意間的視線輾轉,卻看得他背上冒出了冷汗。他悻悻地退到一旁,換了個夥計過來上菜。
幾樣小菜還未上齊,就聽外間一人匆匆跑來,在門口向周楓低語幾句。裏間的李隨豫正在同千尋說話,卻見周楓敲門進來,先是為難地看了一眼千尋,隨即俯身湊到李隨豫耳邊說話。
千尋耳力好,饒是周楓說的小心,還是被她聽到了一些,她微微蹙了眉,指間不經意地反複摸索著茶盞開口的邊緣,另一隻手卻摸著袖中的一隻竹筒,裏麵放著她從雪峰上得來的雪蓮。李隨豫聽罷,看著千尋道:“是荀掌事那裏來人了,說阿淩的情況不太好,你要不要去看看?”
千尋點頭,立即起身。李隨豫也站起身,帶著她向外走去,邊走邊向周楓吩咐道:“備車。”卻聽千尋說道:“有馬就行了,這樣快些。”
荀掌事的住處確實不遠,騎馬過了四條街,李隨豫帶頭停在了一間不起眼的藥廬前。一灰布衫小童提了燈籠候在門前,引著兩人進去。
千尋隔著紗幔見到了躺在榻上的阿淩。十日不見,他似乎瘦了許多,下巴削尖起來,胸前衣襟敞開,肋骨隔著皮膚條條分明,小腹、胸口的幾處大穴燃著灸療的藥炷,冒著淡淡的青煙,每一塊□□的皮膚上都泛起了紫黑色。他雙眼緊閉,眉頭隆起,十指緊緊攥著自己的褲腿。鶴發的荀掌事一動不動地跪坐在他身旁,雙眼盯著阿淩身上得藥炷一瞬不瞬,混雜了三十餘種藥材的刺鼻苦辛氣在紗幔中彌漫開來。
阿淩已經毒發了,即使是用霸道的藥草強行壓製,也隻能拖得一時半刻。千尋揮開紗幔走到阿淩麵前,捏住他的脈搏,頭也不抬地說道:“有勞荀掌事,我須立即接手,稍後賠罪。”說著,她從腰間放下針包,指尖捏了五根銀針分別甩入阿淩胸前的幾處穴位,另一手撥開了還燃著的藥炷,下一刻又甩入幾根銀針,不多久,從腦門到腳底,阿淩身上已經紮滿了銀針。
荀掌事抬手摸了摸胡子,看著千尋麻利地出手。他是個藥師,很少用針,卻看得出千尋針法老道,找穴極準,且下了狠手。人體好幾處不可輕易針灸的穴位,卻被她理所當然地甩上了銀針。
李隨豫在紗幔外輕咳一聲,荀掌事抬起頭來看去,隨即起身,緩步走出了帳外。兩人正要退出屋外,卻聽千尋從背後叫住了他:“隨豫,你能不能幫我個忙?”
事實上,千尋讓李隨豫幫的忙並不複雜。除了讓他找些藥材和工具外,還要求一個絕對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在列出的藥材中,有幾味是較為稀有罕見的,好在李隨豫作為一個大藥商,不出半天就湊齊了整個單子。工具就更簡單了,千尋隻提了些常見的,醫館都有現成,再有就是,千尋讓他從她住處的行李中,找一個玲瓏盒來。
將這些搬到醫廬後,李隨豫便將一幹閑雜人等趕去了迴春堂暫住,隻留了荀掌事和他的藥童住在西邊小院中,在千尋需要時搭把手。周彬幾人則輪流在牆頭蹲守。
舒倫山采藥的事情告一段落,金掌事得了消息後立即趕到虞州城,張羅著入庫和調運。經過天門山上戚鬆白的折騰,不少藥材打了折扣,好在有比沒好。
李隨豫原本就是來查看藥材入庫之事的,按理說事情辦成了,這幾天就該迴去了。神出鬼沒的阿爻帶了主母的口令來,李隨豫聽後隻說“知曉了”,卻沒有動身離開的意思,倒是每天都派了周楓去藥廬送飯,又見提迴來的飯盒幾乎沒怎麽動過,隻少了一碗湯和半碗飯,一時麵上了露出了他在生意場上從未有過的愁容。
隔日,周楓十分善解人意地帶了一整罐十全大補湯去,晚間去收食盒,果然見整罐湯被喝了個底朝天。周楓獻寶似的將空罐子遞給李隨豫,終於見少東家露出了個溫和的笑。過了片刻,李隨豫已斂了笑,用他慣常的口吻說道:“要什麽賞,自己說吧。”周楓看著他背在身後的雙手相握,手指一下一下的輕敲著手腕,開始仔細思索該提個什麽樣的要求。
……
轉眼到了八月二十九,虞州城熱鬧起來。
五年一次的天門山祭劍大會,廣邀江湖有誌之士前來觀摩。祭劍大會原是為了紀念二十年前辭世的天門派開山祖師天門道人及其遺誌,感念這位武林神話的俠義精神,因此以劍為靈,拜劍揚誌。隨著歲月流轉,江湖後起之秀輩出,眾人對武林神話的記憶停留在了傳說之中,對他們而言,祭劍大會就有了些別樣的意味。
近十年來,江湖上但凡有些名聲的門派,但凡有點聲望的人物,都會前去露露臉麵。正道人士紛至遝來,一則是為了看一看天門道人在世時的珍藏、聞名天下的十大名劍,更是為了在祭劍大會之後的鬥劍會上一展所長,或賺個名聲,或盼個機緣,若能得到天門派前輩的指點,於劍術一脈也會有所精進。因此,除江湖盟的召集令外,這恐怕是唯一的江湖人士聚集如此齊全的盛會了。
離祭劍大會尚有兩日,虞州城裏早已湧入了絡繹不絕的江湖人士。茶館酒樓被塞得滿滿當當,客棧民宿皆一鋪難求。
天門山上更是張燈結彩,比起月前的中秋節還要喜慶許多。鬆客門前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車馬,四門八派的掌門一早得了請帖,入住天門派的客居別院,免去了同人爭搶床鋪的麻煩。
因蕭寧淵被調去了雲夢崖,往年忙得人仰馬翻的清心閣弟子們都清閑了下來,倒是懷遠閣的弟子們因了風紹晏的緣故,都被派去了鬆客門迎客。
熱鬧慣了俞琳琅在清心閣的院中踱了半天,還是拉著師弟陸鳴玉去找風紹晏,軟言相求了幾句,到底是得了準許在別院幫忙。風紹晏多少知道俞琳琅不過是貪玩,隻讓她幫忙看著幾名送茶水的小弟子。果然,起先她還端了師姐的架子吆喝幾句,小弟子們也不敢迴嘴,可不出半日,她便失了興頭,百無聊賴地枯坐在廊下。
日過正午,別院的客人午休,小弟子們也停歇下來。俞琳琅拉著尚在點驗茶點的陸鳴玉向著鬆客門走去。陸鳴玉苦了臉說道:“師姐,你不是打了包票不會擅離職守,怎麽才半日就坐不住了?”
俞琳琅衝他指了指手上的一隻食盒,笑道:“我去給風師兄送茶點,不算擅離職守。他在鬆客門前一戳就是大半日,做師妹的不該去慰勞慰勞?”
陸鳴玉無奈地一聳肩,咕噥道:“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師姐也懂心疼人了。隻怕是想去看熱鬧吧?頂風作案的時候還不忘了拉師弟我墊背,師姐怎麽就不心疼我呢。”
俞琳琅見他沒跟上,迴頭問道:“你說什麽?”
陸鳴玉正色道:“說師姐你懂得心疼人了。”
兩人出了別院,沿石階一路下到鬆客門。這一日天氣放晴,高聳的天門雲氣極淡,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幾個石青色的身影。俞琳琅咧嘴一笑,忽拉了陸鳴玉貼到山石壁上,掩藏了身影,躡手躡腳地向山口靠去,待離得近了,將食盒往陸鳴玉手中一塞,作勢就要撲出去嚇一嚇幾人。忽聽山口的風紹晏朗聲說道:“晚輩風紹晏見過桐山派肖掌門。”
俞琳琅探頭看去,見風紹晏的青衫背影走向一部馬車。馬車旁站著一褐袍簪冠之人,後麵跟著兩名佩劍的弟子。那人見了風紹晏,撚須笑道:“老夫又來天門山叨擾了,風掌門別來無恙否?”
風紹晏行了晚輩禮,答道:“有勞肖掌門掛懷,掌門康健。前輩舟車勞頓,請隨晚輩前往別院休憩。”
說著,他側身引著幾人向石階走去,兩眼淡淡掃過俞琳琅和陸鳴玉藏身的地方,一邊笑道:“晚輩時常聽師父說起前輩力剿巫山毒窟妖人、解救數千百姓和江湖中人的英雄事跡,心生仰慕,一直盼著一睹前輩風采,今日遂願,實乃晚輩之幸。”
肖重吟笑道:“不過是些陳年舊事罷了,還提它作甚。對了,老夫記得,風掌門有個寶貝徒弟叫蕭寧淵的,兩年前還在盧川遇到過,年紀輕輕就是大弟子,上一迴的祭劍大會他就跟著風掌門忙前忙後的,怎麽不見他?”
風紹晏答道:“大師兄另有要事。前輩如此掛念,晚輩見到他一定轉告。一得空,他定會前去別院拜見前輩的。”
肖重吟見他態度謙和,對答得體,不由多看了兩眼,問道:“你是風掌門小弟子?看著有些眼熟,以前是不是見過?”
風紹晏忙道:“晚輩甚少下山,今日初見前輩。晚輩的恩師是天門破曉劍。”
“原來是天門破曉劍俞秋山的高徒,方才你說自己叫什麽?”
“晚輩風紹晏,風掌門是晚輩的祖父。”
肖重吟足下一頓,忽又轉頭向著風紹晏,重新打量起來,矍鑠的雙眼中光彩幾變。
風紹晏也停下了腳步,不解地問道:“前輩?”
肖重吟默然片刻,說道:“無事,繼續走吧。”
等了一盞茶的功夫,換了一身幹淨白衫的千尋從廊下走來,腰間掛著白澤獸紋的羊脂玉佩。李隨豫笑著迎了上去,卻見邈邈也跟在她身後。他腳下一滯,隨即就見千尋笑道:“添雙筷子,加個美人,不介意吧?”
“無妨。”李隨豫微微側身,讓周楓在前麵帶路,自己與千尋並肩走著。
“剛剛迴院子,總覺得哪裏不對,才想起來是阿淩這個小搗蛋鬼不在。”千尋邊走邊說道,“那位荀掌事的住處離這裏遠麽?你看今晚能把阿淩接迴來嗎?”
“等吃過飯我就讓人去接他。你不是說餓了,怎麽還有閑心想著別人?”李隨豫側過頭看著她。天色漸暗,廊上點起了燈籠,畫了細竹的紗布透著溫暖的燭光,淡淡地映在她的麵上,側臉的輪廓愈發柔和起來。她麵頰上還帶著出浴後的紅潤,發絲間烏黑潤澤,留著水汽。從李隨豫的角度看去,正對上她白皙小巧的耳廓,忽然想起在樹洞中見到過的耳上的纖細絨毛。他心中一動,急忙收迴了視線,喉間輕動,微微咳了一聲,麵上卻不自覺紅了起來。
千尋轉頭去看他,因兩人走得近,她的臉微微揚起,問道:“著涼了?我看看。”說著,她便去拉李隨豫的手腕,腳步已停下。
李隨豫未料到她會伸手過來,手腕被她輕輕捏了搭脈,又不好收迴來,指腹溫熱的觸感傳來,像是一陣暖流瞬間流遍了他的全身。他任由她捏著,半晌,才輕輕說道:“嗓子有點癢,沒著涼。”
千尋仔細把了一會兒,才鬆手,笑道:“嗯,沒著涼,倒是內火有些旺,喝幾副涼茶祛祛火吧。”說完,她跟上了前麵的周楓,向小閣走去。
李隨豫請客的宴席,總是很對千尋的胃口。小菜簡單卻很精致,看上去油光潤澤,口味卻很清淡。
甫入座,周楓便端了兩盞溫熱的八寶茶來,擺在千尋和邈邈的麵前,隨即十分識相地端了杯涼茶到李隨豫麵前,卻見李隨豫冷冷地一眼掃過他的手,像是無意間的視線輾轉,卻看得他背上冒出了冷汗。他悻悻地退到一旁,換了個夥計過來上菜。
幾樣小菜還未上齊,就聽外間一人匆匆跑來,在門口向周楓低語幾句。裏間的李隨豫正在同千尋說話,卻見周楓敲門進來,先是為難地看了一眼千尋,隨即俯身湊到李隨豫耳邊說話。
千尋耳力好,饒是周楓說的小心,還是被她聽到了一些,她微微蹙了眉,指間不經意地反複摸索著茶盞開口的邊緣,另一隻手卻摸著袖中的一隻竹筒,裏麵放著她從雪峰上得來的雪蓮。李隨豫聽罷,看著千尋道:“是荀掌事那裏來人了,說阿淩的情況不太好,你要不要去看看?”
千尋點頭,立即起身。李隨豫也站起身,帶著她向外走去,邊走邊向周楓吩咐道:“備車。”卻聽千尋說道:“有馬就行了,這樣快些。”
荀掌事的住處確實不遠,騎馬過了四條街,李隨豫帶頭停在了一間不起眼的藥廬前。一灰布衫小童提了燈籠候在門前,引著兩人進去。
千尋隔著紗幔見到了躺在榻上的阿淩。十日不見,他似乎瘦了許多,下巴削尖起來,胸前衣襟敞開,肋骨隔著皮膚條條分明,小腹、胸口的幾處大穴燃著灸療的藥炷,冒著淡淡的青煙,每一塊□□的皮膚上都泛起了紫黑色。他雙眼緊閉,眉頭隆起,十指緊緊攥著自己的褲腿。鶴發的荀掌事一動不動地跪坐在他身旁,雙眼盯著阿淩身上得藥炷一瞬不瞬,混雜了三十餘種藥材的刺鼻苦辛氣在紗幔中彌漫開來。
阿淩已經毒發了,即使是用霸道的藥草強行壓製,也隻能拖得一時半刻。千尋揮開紗幔走到阿淩麵前,捏住他的脈搏,頭也不抬地說道:“有勞荀掌事,我須立即接手,稍後賠罪。”說著,她從腰間放下針包,指尖捏了五根銀針分別甩入阿淩胸前的幾處穴位,另一手撥開了還燃著的藥炷,下一刻又甩入幾根銀針,不多久,從腦門到腳底,阿淩身上已經紮滿了銀針。
荀掌事抬手摸了摸胡子,看著千尋麻利地出手。他是個藥師,很少用針,卻看得出千尋針法老道,找穴極準,且下了狠手。人體好幾處不可輕易針灸的穴位,卻被她理所當然地甩上了銀針。
李隨豫在紗幔外輕咳一聲,荀掌事抬起頭來看去,隨即起身,緩步走出了帳外。兩人正要退出屋外,卻聽千尋從背後叫住了他:“隨豫,你能不能幫我個忙?”
事實上,千尋讓李隨豫幫的忙並不複雜。除了讓他找些藥材和工具外,還要求一個絕對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在列出的藥材中,有幾味是較為稀有罕見的,好在李隨豫作為一個大藥商,不出半天就湊齊了整個單子。工具就更簡單了,千尋隻提了些常見的,醫館都有現成,再有就是,千尋讓他從她住處的行李中,找一個玲瓏盒來。
將這些搬到醫廬後,李隨豫便將一幹閑雜人等趕去了迴春堂暫住,隻留了荀掌事和他的藥童住在西邊小院中,在千尋需要時搭把手。周彬幾人則輪流在牆頭蹲守。
舒倫山采藥的事情告一段落,金掌事得了消息後立即趕到虞州城,張羅著入庫和調運。經過天門山上戚鬆白的折騰,不少藥材打了折扣,好在有比沒好。
李隨豫原本就是來查看藥材入庫之事的,按理說事情辦成了,這幾天就該迴去了。神出鬼沒的阿爻帶了主母的口令來,李隨豫聽後隻說“知曉了”,卻沒有動身離開的意思,倒是每天都派了周楓去藥廬送飯,又見提迴來的飯盒幾乎沒怎麽動過,隻少了一碗湯和半碗飯,一時麵上了露出了他在生意場上從未有過的愁容。
隔日,周楓十分善解人意地帶了一整罐十全大補湯去,晚間去收食盒,果然見整罐湯被喝了個底朝天。周楓獻寶似的將空罐子遞給李隨豫,終於見少東家露出了個溫和的笑。過了片刻,李隨豫已斂了笑,用他慣常的口吻說道:“要什麽賞,自己說吧。”周楓看著他背在身後的雙手相握,手指一下一下的輕敲著手腕,開始仔細思索該提個什麽樣的要求。
……
轉眼到了八月二十九,虞州城熱鬧起來。
五年一次的天門山祭劍大會,廣邀江湖有誌之士前來觀摩。祭劍大會原是為了紀念二十年前辭世的天門派開山祖師天門道人及其遺誌,感念這位武林神話的俠義精神,因此以劍為靈,拜劍揚誌。隨著歲月流轉,江湖後起之秀輩出,眾人對武林神話的記憶停留在了傳說之中,對他們而言,祭劍大會就有了些別樣的意味。
近十年來,江湖上但凡有些名聲的門派,但凡有點聲望的人物,都會前去露露臉麵。正道人士紛至遝來,一則是為了看一看天門道人在世時的珍藏、聞名天下的十大名劍,更是為了在祭劍大會之後的鬥劍會上一展所長,或賺個名聲,或盼個機緣,若能得到天門派前輩的指點,於劍術一脈也會有所精進。因此,除江湖盟的召集令外,這恐怕是唯一的江湖人士聚集如此齊全的盛會了。
離祭劍大會尚有兩日,虞州城裏早已湧入了絡繹不絕的江湖人士。茶館酒樓被塞得滿滿當當,客棧民宿皆一鋪難求。
天門山上更是張燈結彩,比起月前的中秋節還要喜慶許多。鬆客門前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車馬,四門八派的掌門一早得了請帖,入住天門派的客居別院,免去了同人爭搶床鋪的麻煩。
因蕭寧淵被調去了雲夢崖,往年忙得人仰馬翻的清心閣弟子們都清閑了下來,倒是懷遠閣的弟子們因了風紹晏的緣故,都被派去了鬆客門迎客。
熱鬧慣了俞琳琅在清心閣的院中踱了半天,還是拉著師弟陸鳴玉去找風紹晏,軟言相求了幾句,到底是得了準許在別院幫忙。風紹晏多少知道俞琳琅不過是貪玩,隻讓她幫忙看著幾名送茶水的小弟子。果然,起先她還端了師姐的架子吆喝幾句,小弟子們也不敢迴嘴,可不出半日,她便失了興頭,百無聊賴地枯坐在廊下。
日過正午,別院的客人午休,小弟子們也停歇下來。俞琳琅拉著尚在點驗茶點的陸鳴玉向著鬆客門走去。陸鳴玉苦了臉說道:“師姐,你不是打了包票不會擅離職守,怎麽才半日就坐不住了?”
俞琳琅衝他指了指手上的一隻食盒,笑道:“我去給風師兄送茶點,不算擅離職守。他在鬆客門前一戳就是大半日,做師妹的不該去慰勞慰勞?”
陸鳴玉無奈地一聳肩,咕噥道:“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師姐也懂心疼人了。隻怕是想去看熱鬧吧?頂風作案的時候還不忘了拉師弟我墊背,師姐怎麽就不心疼我呢。”
俞琳琅見他沒跟上,迴頭問道:“你說什麽?”
陸鳴玉正色道:“說師姐你懂得心疼人了。”
兩人出了別院,沿石階一路下到鬆客門。這一日天氣放晴,高聳的天門雲氣極淡,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幾個石青色的身影。俞琳琅咧嘴一笑,忽拉了陸鳴玉貼到山石壁上,掩藏了身影,躡手躡腳地向山口靠去,待離得近了,將食盒往陸鳴玉手中一塞,作勢就要撲出去嚇一嚇幾人。忽聽山口的風紹晏朗聲說道:“晚輩風紹晏見過桐山派肖掌門。”
俞琳琅探頭看去,見風紹晏的青衫背影走向一部馬車。馬車旁站著一褐袍簪冠之人,後麵跟著兩名佩劍的弟子。那人見了風紹晏,撚須笑道:“老夫又來天門山叨擾了,風掌門別來無恙否?”
風紹晏行了晚輩禮,答道:“有勞肖掌門掛懷,掌門康健。前輩舟車勞頓,請隨晚輩前往別院休憩。”
說著,他側身引著幾人向石階走去,兩眼淡淡掃過俞琳琅和陸鳴玉藏身的地方,一邊笑道:“晚輩時常聽師父說起前輩力剿巫山毒窟妖人、解救數千百姓和江湖中人的英雄事跡,心生仰慕,一直盼著一睹前輩風采,今日遂願,實乃晚輩之幸。”
肖重吟笑道:“不過是些陳年舊事罷了,還提它作甚。對了,老夫記得,風掌門有個寶貝徒弟叫蕭寧淵的,兩年前還在盧川遇到過,年紀輕輕就是大弟子,上一迴的祭劍大會他就跟著風掌門忙前忙後的,怎麽不見他?”
風紹晏答道:“大師兄另有要事。前輩如此掛念,晚輩見到他一定轉告。一得空,他定會前去別院拜見前輩的。”
肖重吟見他態度謙和,對答得體,不由多看了兩眼,問道:“你是風掌門小弟子?看著有些眼熟,以前是不是見過?”
風紹晏忙道:“晚輩甚少下山,今日初見前輩。晚輩的恩師是天門破曉劍。”
“原來是天門破曉劍俞秋山的高徒,方才你說自己叫什麽?”
“晚輩風紹晏,風掌門是晚輩的祖父。”
肖重吟足下一頓,忽又轉頭向著風紹晏,重新打量起來,矍鑠的雙眼中光彩幾變。
風紹晏也停下了腳步,不解地問道:“前輩?”
肖重吟默然片刻,說道:“無事,繼續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