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鬥篷下的“李隨豫”伸手掀開一張□□, 『露』出了裴東臨的臉, 這張臉上的神情同平時玩世不恭的樣子幾乎判若兩人,肅然中帶了幾分冷『色』, 裴東臨此時的一雙眼猶如兩把極致的尖刀。
裴東臨抬手向趙清商行了個禮, 道:“草民裴東臨, 見過晉王殿下。”
趙清商知道裴東臨, 卻是頭一次見他,多打量了兩眼,道:“怎麽這副打扮?”
“他沒來得及趕迴來, 草民替他擋擋府裏的耳目。”裴東臨說著, 也在打量趙清商, “以為他是來了殿下這裏, 看來猜錯了。”
趙清商道:“你應該去襄王府外找人。”
裴東臨聽了卻不為所動,隻定定看著趙清商, 忽道:“晉王殿下知道他去襄王府做什麽?”
裴東臨會這麽問,倒是出乎了趙清商的意料, 李隨豫竟沒同他說麽?
趙清商麵上稍縱即逝的訝然,卻讓裴東臨證實了心中所想, 他眉頭一抖,忽嗤笑出了聲,眼中卻是毫無笑意,冷冷道:“他這是在拿命搏。”
趙清商沒答話,卻覺出裴東臨完全不知李隨豫今晚的行動,這不像是他的作風, 即便千尋的消息來得突然,也不至於毫無籌謀地便去了。
“想必他同殿下說了他的安排?”裴東臨像是壓著股火,這和平時的他太不同了。
“未曾。”趙清商道,他當然感覺到了裴東臨的這股邪火,但這是晉王府,他趙清商的地盤,沒理由大半夜的讓個不相幹的人來質問。一旁小伍也覺出了□□味,正要替主子下逐客令,可趙清商卻微微一擺手讓他退開,示意不必『插』手。
“殿下知道他打算獨闖襄王府,卻由著他去了?”裴東臨確實惱火。
“我勸過,他不聽。”趙清商淡淡道。
“便為了一個蘇姑娘?殿下到底同他說了些什麽,竟能激得他往虎口送?想他十年來臥薪嚐膽苦心經營,才有了梁州今日的局麵,可他放著好好的清福不享,非來京城蹚渾水,不也是為了替殿下成事麽?在殿下眼裏,到底將他當成了什麽?”
小伍聽他如此說,已安耐不住要去堵他嘴,卻被趙清商一個眼神又擋了迴去。
“說句不中聽的,殿下想要那九五之尊的寶座,那是殿下的事。莫說當今天子還健在,即便是天子歸天,也還留下了這許多皇子,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殿下的頭上。小梁侯雖不受當今天子的待見,可隻要與清和郡主完婚,有太後作保,十年太平不成問題。十年之中可以籌謀的事很多,他自可想到辦法讓高裕侯府脫離京中爭權奪位的漩渦,不是非要投靠什麽人,可他偏偏選了要扶持你。殿下,草民鬥膽問一聲,這到底是為什麽?”
裴東臨越想越替李隨豫不值,從前忍氣吞聲那是沒辦法,好不容易把天下糧倉收迴來了,怎麽就又幹上更加危險的事了?裴東臨自認了解李隨豫,權、名、利從來都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到底是在為什麽而拚命?
趙清商聽他這好一通質問,卻隻是淡淡一笑,道:“裴公子,據我所知,裴家在全國擁有不下兩百家的商號,酒樓、教坊、茶館、戲院,但凡有些名氣的,都是裴家的產業。公子留在裴家自可繼承家業,即便是無所事事也是一生不愁吃穿的。那麽公子又是為了什麽追隨小梁侯,來京裏幹這掉腦袋的事?”
裴東臨冷冷看著他,道:“這又與殿下何幹?”
“那小梁侯為我做事,又與公子何幹?”
裴東臨一噎,頓時一肚子的黑心眼直往外冒,恨不能立刻弄死趙清商一了百了。
趙清商約莫是從他眼裏看到了殺氣,嘴角勾了勾,忽道:“李希夷之於我,乃是生死之交。他不是在收服梁州後才歸順於我,替我某事,而是十年前。十年前,我和他在黑樅林死裏逃生,定下約定,十年複仇。裴公子,你可以質疑我奪位之事名不正言不順,這無妨,因為當我成事之時,你會發現這世上的名義本就是個騙局,隻有勝者有權製定名義,輸家注定背負罵名。若你當真想為李希夷打抱不平,便助他實現所願,若你相信李希夷不是個追名逐利之徒,更該相信他選擇與我同盟,必有他的緣由。”
趙清商說罷,靜靜看著裴東臨。
裴東臨等著趙清商,半晌,嗤笑一聲,道:“沒想到晉王殿下如此能言善辯。”
趙清商卻道:“我若是你,這會兒該去襄王府外蹲著,即便接應不到什麽人,也一定能打聽到些有用的消息。”
“已經讓人去了,不勞殿下費心。”裴東臨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應該也是沒得聊了,可裴東臨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
“裴公子還有什麽指教?”趙清商問道。
裴東臨見他裝得豁達,心裏早就黑的發紫,不過麵上也是不輸,忽然就收了冷臉換上如沐春風的笑容,道:“確實還有兩件事,要勞煩晉王殿下。”
趙清商看著他,道:“說。”
“其一,隨豫沒迴來,總要有人替他去做事,接下來的幾天裴東臨便是李希夷,還請晉王幫襯著些免得漏了陷。”
趙清商頷首,道:“其二?”
“其二,趙溶和趙湛勢必兩敗俱傷,無論風向導向何處,都請晉王殿下作壁上觀。”
趙清商卻沉默了,片刻後道:“這是怕我節外生枝?”
“不敢,隨豫苦心謀劃編織的棋局,走到如今並未出現太大的紕漏,先前為了替殿下挽迴黑樅林一局,已是傷筋動骨,如今他人未歸,而裴某自認才智不足,勉勉強強才能照本宣科,若是再出什麽意外,隻怕裴某應變不及平白毀了他的這番心血。”
裴東臨說來說去都是謙虛自己,實際上已經是在當麵打趙清商的臉了,誰讓趙清商在他麵前裝豁達呢,有本事就一裝到底唄。
趙清商聽了這話真是哭笑不得,心想李隨豫竟也交了個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心一意為他想,可就是脾氣不好惹,心眼也不太大。其實他倒是有些羨慕李隨豫,這人身邊似乎總能見到一些這樣的人,對他死心塌地的,就連千尋最後也去了他身邊。李隨豫這人很溫暖,不像他趙清商,冷到了骨子裏,從小貓嫌狗厭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同他親近。
趙清商看著裴東臨,沒生氣,語氣還是淡淡的,說道:“那本王便靜觀其變了。”隻不過這話才說完沒多久,又給補了句,“如果李希夷沒把自己折騰死的話。”
……
局勢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被趙清商言中了。
趙湛率領巡防營衝入襄王府救火的事,很快就在坊間傳開了,但事實上事情並不像趙湛想的那麽順利,當他趕到襄王府時,迎麵撞上數十府兵從大門飛奔而出,這些府兵各個手執兵器,穿戴一致,邊跑邊唿喊著“有刺客”,明明瞧見了趙湛帶著巡防營的人趕來,卻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徑直衝向了趙湛。
巡防營的人鬧不清狀況卻知道護主,抄起家夥就把這些府兵擋下,把趙湛給牢牢圍在了中間。府兵也不知是吃錯了什麽『藥』,剛和巡防營的人一接觸,就又換了個喊法,既淒慘又剛烈的,活像是趙湛故意帶著巡防營來圍剿襄王府。
當然,這都是誤會,至少趙湛覺得是誤會,這些衝撞了他的府兵讓他叫人給放了,並和顏悅『色』地站在大街上詢問著襄王府的情況,問襄王趙溶在不在府上,是不是受了傷,還讓人推了水車來說是要進府裏頭幫忙。
趙湛最終沒進成襄王府,全因在府外扯皮得太久,又或是因為府裏那把火滅得太快,以至於他好不容易踏上了襄王府的門檻,又讓管家客客氣氣地請了出去。既然火滅了,襄王府上下自然是在忙著排查刺客,趙湛這麽攪和進去難免不合適。
當然趙湛也不是這麽好糊弄的,這個時候確實要避嫌,可不代表他就得撤兵,打著保衛襄王府的名義把大半個巡防營都給安置在了府外,剛好能名正言順地監視趙溶。
不過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宮裏。天一亮,天子先是一道聖旨把趙湛叫去了宮裏,接著又是第二道聖旨,把趙溶也從大理寺給叫了出來。直到這會兒眾人才發現,原來襄王府鬧刺客的這個晚上,剛巧趙溶被趙沛給留下避開了這一劫,隻不過苦了趙溶府上的寵妾,大火燒了她的院子,仆從們將火撲滅後便隻尋到了她的焦屍,迴想起趙溶這幾日幾乎都是在她這兒過的夜,誰都能想到刺客是衝趙溶來的。
有了這件事,天子對趙溶的態度鬆動了不少,之前黑樅林狩奴那事天子沒出麵,可不代表他心裏就舒坦了,把這兒子冷落了許多天,這會兒無論如何不能再冷著,畢竟被害的多半是好人,這種強盜邏輯在坊間很流行,老百姓都知道說一句襄王平時人挺好,結果差點讓人給害了,那麽天子這個當爹自然要懷柔,順應民意地安撫安撫痛失寵妾且僥幸逃過一死的趙溶。
父慈子孝,且不說裏頭有幾分真假,不過趙湛站在一旁倒是真礙眼。
大半夜的,跑你四弟府上去做什麽?巡防營幾時輪到趙湛親自值夜了?到了襄王府門前,怎麽就和府兵打了起來?見到了刺客沒?府兵說刺客往巡防營隊伍裏跑了,為何你卻要說沒見到?
趙湛也不是說不清,隻不過有些事不管他怎麽說,隻要懷疑的種子種下了,就必然會開花結果,尤其是天子向來疑心病重,不大喜歡皇子們私底下使絆子再鬧到他這兒來,所以不管趙湛說什麽,都顯得他理虧。趙湛想提地下賭坊的事,也是半天說不出口,一來賭坊撲空了,手裏沒證據,王閑書還死了,塗文遠那兒暫時指望不上,二來天子一早就在詢問襄王府遭刺客的事,還沒來得及去太後那兒請安,趙溶有沒有惹事,隻有太後有資格同天子說道,趙湛這會兒要是明目張膽告了狀,立刻就會把這事給變成了黨爭。
要是變成了黨爭,那麽無論兄弟兩個怎麽鬥,最終也逃不過一個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的結局,這顯然不是趙湛想要的。
但趙溶卻很樂意促成這樣的結果,或者說,與其被趙湛踩上一腳,倒不如借著地下賭坊的事潑趙湛一身髒水,誰都別想好過,沒準最後還是趙湛多吃點虧。
說起來,趙溶這一手好棋確實布得妙,他在巡防營裏安『插』了自己人,提前得了消息將賭坊撤空了,接著便是襄王府的這一場爆炸,恰到好處地把趙湛給親自引來,再安排府兵與他衝撞一番,把這捕風捉影的刺客給坐實,進而倒打一耙,暗示眾人是趙湛特意帶著巡防營替刺客打掩護。
這事其實根本不需要證據,權謀鬥爭裏高明的手段在於殺人誅心,趙溶也知道天子向來多疑,他便索『性』來了個一問三不知,就著寵妾被刺的事嗚嗚咽咽哭上幾聲,裝作自己是個好『色』且沒出息的紈絝,接著便任由天子同謀士們猜去,到底這樁事情裏,有幾分真幾分假,而那些即將浮出水麵的,又會有幾分真幾分假。
至於昨夜闖進襄王府的李隨豫同宋南陵,還有那個被當做了誘餌的蘇千尋,現在誰都找不到他們了,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對趙溶而言,無論他們是誰,為誰辦事,都不重要,一場爆炸足以將他們消弭人間,而他們身後的那個人,那個叫做趙湛的、素有賢名的晟王,還有晟王背後的北齋黨,即將麵對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麵。
一石,可以激起千層浪。趙溶心想,敢在我頭上設下連環計,那便同樣還你一套。想爭儲君?趙湛你可真會白日做夢。
作者有話要說: 那啥,有個朋友跟我說,由於我這個天坑拖得時間久,她把前文忘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看最新的已經跟不上劇情,看得雲裏霧裏不得趣,但聽我給她講了遍局勢和走向,又覺得挺有意思的。所以想問問大家,是不是需要我在下一章作話裏給大家簡單提煉下線索和劇情?如果不需要,我就不多此一舉了。如果需要,那我就找個簡單清楚明白的方式說一下~
以及,存稿君又升天了……
裴東臨抬手向趙清商行了個禮, 道:“草民裴東臨, 見過晉王殿下。”
趙清商知道裴東臨, 卻是頭一次見他,多打量了兩眼,道:“怎麽這副打扮?”
“他沒來得及趕迴來, 草民替他擋擋府裏的耳目。”裴東臨說著, 也在打量趙清商, “以為他是來了殿下這裏, 看來猜錯了。”
趙清商道:“你應該去襄王府外找人。”
裴東臨聽了卻不為所動,隻定定看著趙清商, 忽道:“晉王殿下知道他去襄王府做什麽?”
裴東臨會這麽問,倒是出乎了趙清商的意料, 李隨豫竟沒同他說麽?
趙清商麵上稍縱即逝的訝然,卻讓裴東臨證實了心中所想, 他眉頭一抖,忽嗤笑出了聲,眼中卻是毫無笑意,冷冷道:“他這是在拿命搏。”
趙清商沒答話,卻覺出裴東臨完全不知李隨豫今晚的行動,這不像是他的作風, 即便千尋的消息來得突然,也不至於毫無籌謀地便去了。
“想必他同殿下說了他的安排?”裴東臨像是壓著股火,這和平時的他太不同了。
“未曾。”趙清商道,他當然感覺到了裴東臨的這股邪火,但這是晉王府,他趙清商的地盤,沒理由大半夜的讓個不相幹的人來質問。一旁小伍也覺出了□□味,正要替主子下逐客令,可趙清商卻微微一擺手讓他退開,示意不必『插』手。
“殿下知道他打算獨闖襄王府,卻由著他去了?”裴東臨確實惱火。
“我勸過,他不聽。”趙清商淡淡道。
“便為了一個蘇姑娘?殿下到底同他說了些什麽,竟能激得他往虎口送?想他十年來臥薪嚐膽苦心經營,才有了梁州今日的局麵,可他放著好好的清福不享,非來京城蹚渾水,不也是為了替殿下成事麽?在殿下眼裏,到底將他當成了什麽?”
小伍聽他如此說,已安耐不住要去堵他嘴,卻被趙清商一個眼神又擋了迴去。
“說句不中聽的,殿下想要那九五之尊的寶座,那是殿下的事。莫說當今天子還健在,即便是天子歸天,也還留下了這許多皇子,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殿下的頭上。小梁侯雖不受當今天子的待見,可隻要與清和郡主完婚,有太後作保,十年太平不成問題。十年之中可以籌謀的事很多,他自可想到辦法讓高裕侯府脫離京中爭權奪位的漩渦,不是非要投靠什麽人,可他偏偏選了要扶持你。殿下,草民鬥膽問一聲,這到底是為什麽?”
裴東臨越想越替李隨豫不值,從前忍氣吞聲那是沒辦法,好不容易把天下糧倉收迴來了,怎麽就又幹上更加危險的事了?裴東臨自認了解李隨豫,權、名、利從來都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到底是在為什麽而拚命?
趙清商聽他這好一通質問,卻隻是淡淡一笑,道:“裴公子,據我所知,裴家在全國擁有不下兩百家的商號,酒樓、教坊、茶館、戲院,但凡有些名氣的,都是裴家的產業。公子留在裴家自可繼承家業,即便是無所事事也是一生不愁吃穿的。那麽公子又是為了什麽追隨小梁侯,來京裏幹這掉腦袋的事?”
裴東臨冷冷看著他,道:“這又與殿下何幹?”
“那小梁侯為我做事,又與公子何幹?”
裴東臨一噎,頓時一肚子的黑心眼直往外冒,恨不能立刻弄死趙清商一了百了。
趙清商約莫是從他眼裏看到了殺氣,嘴角勾了勾,忽道:“李希夷之於我,乃是生死之交。他不是在收服梁州後才歸順於我,替我某事,而是十年前。十年前,我和他在黑樅林死裏逃生,定下約定,十年複仇。裴公子,你可以質疑我奪位之事名不正言不順,這無妨,因為當我成事之時,你會發現這世上的名義本就是個騙局,隻有勝者有權製定名義,輸家注定背負罵名。若你當真想為李希夷打抱不平,便助他實現所願,若你相信李希夷不是個追名逐利之徒,更該相信他選擇與我同盟,必有他的緣由。”
趙清商說罷,靜靜看著裴東臨。
裴東臨等著趙清商,半晌,嗤笑一聲,道:“沒想到晉王殿下如此能言善辯。”
趙清商卻道:“我若是你,這會兒該去襄王府外蹲著,即便接應不到什麽人,也一定能打聽到些有用的消息。”
“已經讓人去了,不勞殿下費心。”裴東臨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應該也是沒得聊了,可裴東臨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
“裴公子還有什麽指教?”趙清商問道。
裴東臨見他裝得豁達,心裏早就黑的發紫,不過麵上也是不輸,忽然就收了冷臉換上如沐春風的笑容,道:“確實還有兩件事,要勞煩晉王殿下。”
趙清商看著他,道:“說。”
“其一,隨豫沒迴來,總要有人替他去做事,接下來的幾天裴東臨便是李希夷,還請晉王幫襯著些免得漏了陷。”
趙清商頷首,道:“其二?”
“其二,趙溶和趙湛勢必兩敗俱傷,無論風向導向何處,都請晉王殿下作壁上觀。”
趙清商卻沉默了,片刻後道:“這是怕我節外生枝?”
“不敢,隨豫苦心謀劃編織的棋局,走到如今並未出現太大的紕漏,先前為了替殿下挽迴黑樅林一局,已是傷筋動骨,如今他人未歸,而裴某自認才智不足,勉勉強強才能照本宣科,若是再出什麽意外,隻怕裴某應變不及平白毀了他的這番心血。”
裴東臨說來說去都是謙虛自己,實際上已經是在當麵打趙清商的臉了,誰讓趙清商在他麵前裝豁達呢,有本事就一裝到底唄。
趙清商聽了這話真是哭笑不得,心想李隨豫竟也交了個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心一意為他想,可就是脾氣不好惹,心眼也不太大。其實他倒是有些羨慕李隨豫,這人身邊似乎總能見到一些這樣的人,對他死心塌地的,就連千尋最後也去了他身邊。李隨豫這人很溫暖,不像他趙清商,冷到了骨子裏,從小貓嫌狗厭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同他親近。
趙清商看著裴東臨,沒生氣,語氣還是淡淡的,說道:“那本王便靜觀其變了。”隻不過這話才說完沒多久,又給補了句,“如果李希夷沒把自己折騰死的話。”
……
局勢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被趙清商言中了。
趙湛率領巡防營衝入襄王府救火的事,很快就在坊間傳開了,但事實上事情並不像趙湛想的那麽順利,當他趕到襄王府時,迎麵撞上數十府兵從大門飛奔而出,這些府兵各個手執兵器,穿戴一致,邊跑邊唿喊著“有刺客”,明明瞧見了趙湛帶著巡防營的人趕來,卻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徑直衝向了趙湛。
巡防營的人鬧不清狀況卻知道護主,抄起家夥就把這些府兵擋下,把趙湛給牢牢圍在了中間。府兵也不知是吃錯了什麽『藥』,剛和巡防營的人一接觸,就又換了個喊法,既淒慘又剛烈的,活像是趙湛故意帶著巡防營來圍剿襄王府。
當然,這都是誤會,至少趙湛覺得是誤會,這些衝撞了他的府兵讓他叫人給放了,並和顏悅『色』地站在大街上詢問著襄王府的情況,問襄王趙溶在不在府上,是不是受了傷,還讓人推了水車來說是要進府裏頭幫忙。
趙湛最終沒進成襄王府,全因在府外扯皮得太久,又或是因為府裏那把火滅得太快,以至於他好不容易踏上了襄王府的門檻,又讓管家客客氣氣地請了出去。既然火滅了,襄王府上下自然是在忙著排查刺客,趙湛這麽攪和進去難免不合適。
當然趙湛也不是這麽好糊弄的,這個時候確實要避嫌,可不代表他就得撤兵,打著保衛襄王府的名義把大半個巡防營都給安置在了府外,剛好能名正言順地監視趙溶。
不過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宮裏。天一亮,天子先是一道聖旨把趙湛叫去了宮裏,接著又是第二道聖旨,把趙溶也從大理寺給叫了出來。直到這會兒眾人才發現,原來襄王府鬧刺客的這個晚上,剛巧趙溶被趙沛給留下避開了這一劫,隻不過苦了趙溶府上的寵妾,大火燒了她的院子,仆從們將火撲滅後便隻尋到了她的焦屍,迴想起趙溶這幾日幾乎都是在她這兒過的夜,誰都能想到刺客是衝趙溶來的。
有了這件事,天子對趙溶的態度鬆動了不少,之前黑樅林狩奴那事天子沒出麵,可不代表他心裏就舒坦了,把這兒子冷落了許多天,這會兒無論如何不能再冷著,畢竟被害的多半是好人,這種強盜邏輯在坊間很流行,老百姓都知道說一句襄王平時人挺好,結果差點讓人給害了,那麽天子這個當爹自然要懷柔,順應民意地安撫安撫痛失寵妾且僥幸逃過一死的趙溶。
父慈子孝,且不說裏頭有幾分真假,不過趙湛站在一旁倒是真礙眼。
大半夜的,跑你四弟府上去做什麽?巡防營幾時輪到趙湛親自值夜了?到了襄王府門前,怎麽就和府兵打了起來?見到了刺客沒?府兵說刺客往巡防營隊伍裏跑了,為何你卻要說沒見到?
趙湛也不是說不清,隻不過有些事不管他怎麽說,隻要懷疑的種子種下了,就必然會開花結果,尤其是天子向來疑心病重,不大喜歡皇子們私底下使絆子再鬧到他這兒來,所以不管趙湛說什麽,都顯得他理虧。趙湛想提地下賭坊的事,也是半天說不出口,一來賭坊撲空了,手裏沒證據,王閑書還死了,塗文遠那兒暫時指望不上,二來天子一早就在詢問襄王府遭刺客的事,還沒來得及去太後那兒請安,趙溶有沒有惹事,隻有太後有資格同天子說道,趙湛這會兒要是明目張膽告了狀,立刻就會把這事給變成了黨爭。
要是變成了黨爭,那麽無論兄弟兩個怎麽鬥,最終也逃不過一個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的結局,這顯然不是趙湛想要的。
但趙溶卻很樂意促成這樣的結果,或者說,與其被趙湛踩上一腳,倒不如借著地下賭坊的事潑趙湛一身髒水,誰都別想好過,沒準最後還是趙湛多吃點虧。
說起來,趙溶這一手好棋確實布得妙,他在巡防營裏安『插』了自己人,提前得了消息將賭坊撤空了,接著便是襄王府的這一場爆炸,恰到好處地把趙湛給親自引來,再安排府兵與他衝撞一番,把這捕風捉影的刺客給坐實,進而倒打一耙,暗示眾人是趙湛特意帶著巡防營替刺客打掩護。
這事其實根本不需要證據,權謀鬥爭裏高明的手段在於殺人誅心,趙溶也知道天子向來多疑,他便索『性』來了個一問三不知,就著寵妾被刺的事嗚嗚咽咽哭上幾聲,裝作自己是個好『色』且沒出息的紈絝,接著便任由天子同謀士們猜去,到底這樁事情裏,有幾分真幾分假,而那些即將浮出水麵的,又會有幾分真幾分假。
至於昨夜闖進襄王府的李隨豫同宋南陵,還有那個被當做了誘餌的蘇千尋,現在誰都找不到他們了,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對趙溶而言,無論他們是誰,為誰辦事,都不重要,一場爆炸足以將他們消弭人間,而他們身後的那個人,那個叫做趙湛的、素有賢名的晟王,還有晟王背後的北齋黨,即將麵對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麵。
一石,可以激起千層浪。趙溶心想,敢在我頭上設下連環計,那便同樣還你一套。想爭儲君?趙湛你可真會白日做夢。
作者有話要說: 那啥,有個朋友跟我說,由於我這個天坑拖得時間久,她把前文忘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看最新的已經跟不上劇情,看得雲裏霧裏不得趣,但聽我給她講了遍局勢和走向,又覺得挺有意思的。所以想問問大家,是不是需要我在下一章作話裏給大家簡單提煉下線索和劇情?如果不需要,我就不多此一舉了。如果需要,那我就找個簡單清楚明白的方式說一下~
以及,存稿君又升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