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亦龍注視良久兒,一扭身,沿著石壁向左側走去,半炷香的時間,馬亦龍從右側返迴到了原來所站的位置。
這一圈繞過來,馬亦龍才發現,這個靈泉所在為位置,隻是一個完全獨立並凸起出來的山頭。整體呈現方形,四麵都是百餘丈長,四十餘丈高石壁,都是光滑如鏡,都有細小的水流落下。但無論是哪一麵,都無法攀爬。
馬亦龍摘下身上包袱,緩緩地走到石壁下方正中的位置,讓水流從頭臨下。足足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馬亦龍沒有感覺到絲毫靈力。馬亦龍取出懷中的小鏡子,借助手中夜光石筒的光芒看去。
在這一刻,馬亦龍無奈地搖了搖頭。鏡子中的他,麵容依舊如先前一般,沒有絲毫變化。
“看起來,這流下來的靈泉之水,對我無法起到作用,我隻有想辦法登上石壁頂部這一條路了!不過,先前命懸一線,我都能絕處逢生,眼前的這點困難,我自然也能找到辦法!”
馬亦龍歎息一聲,低下頭來思索。
片刻之後,馬亦龍再次向石壁左側走去,這一次馬亦龍有了重大的發現。在正後方的石壁頂部,斜長著一棵大樹,一摟多粗的樹身,探出石壁之外,斜向上方長著。
看到那顆大樹,馬亦龍的心中陡然生出一個想法。馬亦龍將強弩摘下,裝好弩箭,斜向上方扣動機關。
“嗖!”
弩箭一飛而出,完全躍過了大樹的高度,直到五十餘丈高處,才從大樹的另一側墜落下來!
“看起來,這賣弩箭的人真的沒有欺騙我!他說這弩箭平地射程在六十丈之外,真的不是吹噓的!不過,也幸好如此,否則的話,他就把我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抹去了!”
馬亦龍讚歎一句,拾起弩箭,返迴到石壁的正麵,緩緩地打開包裹。借助夜光石筒照射出的光芒,一件件地翻看,最後從裏麵找出兩把飛抓來。
這兩把飛抓,自然是高個男子包裹中留下來的。那高個男子和矮個男子都出江湖出身,崇尚武技,深處聖地,這二位準備充分,包裹裏各自放了一把飛抓。矮個男子死後,高個男子把他的東西也收到了包裹之中。
馬亦龍將兩把飛抓後麵的絨繩解開捋直,大體估算了一下,每柄飛抓的絨繩都在十五丈左右,兩根絨繩的加在一起,也隻有三十丈左右。石壁的高度是四十餘丈,還是要差得很遠。
不過,馬亦龍早已經有了主意。下一刻,馬亦龍將絨繩全都一點點分開。
每根絨繩都是由三股構成,在分開之後,接在一起,就有九十餘丈的長度。石壁的高度是四十餘丈,一上一下是八十餘丈,接在一起的絨繩正好夠跨越樹身迴到地麵上。
很顯然,分開後的絨繩,已經無法承載一個人的重量,但馬亦龍原本就沒有指望憑借這根絨繩上去。
馬亦龍將絨繩接好,裝到包裹之中,係上包裹皮,斜挎在肩頭上,一轉身離開了當場。
一個時辰後,馬亦龍吃力地拖著一盤藤條,重新返迴到石壁前,繞向後方有大樹的那麵石壁。
馬亦龍將接好的絨繩係在弩箭的末端,對準大樹的一側,斜向上射出弩箭。“嗖”的一聲,弩箭帶動絨繩飛出,斜著躍過大樹,從大樹的另一側落了下來。
絨繩的長度正好夠用,當弩箭落地時,細長的絨繩正好跨越了大樹的樹身。
馬亦龍將藤條捋直,在中間幾個位置打上幾個大結,用絨繩牢牢地係住藤條一端,拉動絨繩的另一端,把藤條緩緩地順了上去。
利用絨繩,馬亦龍將藤條一端成功拉迴地麵,然後將藤條垂到地麵上的兩端係在一處。這樣以來,整根藤條形成一個完整的迴路,吊在了石壁頂端的大樹上。
準備好了這一切,馬亦龍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往地上一坐,靜靜地恢複著體力!
馬亦龍達到石壁下的時候,隻是剛剛入夜而已。可是,此時已經是午夜時分了。足足恢複了半個時辰,馬亦龍才站起身來。
在這一刻,馬亦龍不再猶豫,將手中的夜光石筒往頭上一綁,將包裹在不遠處的草叢中掩埋好,並且留下個記號。馬亦龍返身迴來,將兩股藤條合握在一處,全力向上爬去。
雖然是深夜,有綁在頭頂上的夜光石筒照射,馬亦龍的視線完全不是問題。不過,四十餘丈搞得石壁,想一口氣爬上去也很難,好在馬亦龍事先有所準備。
爬到中間位置時,馬亦龍單手抓緊藤條上的所打的結,用另一手抽出腰間的神劍,對準石壁戳了下去。石壁雖然堅硬無比,卻抵擋不了神劍的鋒利,神劍直接插入石壁。
馬亦龍雙手抓緊藤條,向上一爬,一隻腳纏住藤條,另一隻腳輕踩在神劍的劍柄之上,停下身形休息。
在休息了有兩盞茶的時間後,馬亦龍抽出神劍,抖擻精神,再次向上爬取。四十餘丈的高度,馬亦龍前後總共花了一炷香的時間,才到達頂部。
當成功地登上山頂的那一刻,馬亦龍激動不已,那種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感,無法言表。
這樣一個高度,要是放在法術失靈區之外,馬亦龍借助銀甲遁,身形一晃,就可以到達山頂。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遇到先前的難題,更不會想到,登上這樣一座山頂,會有如此的成就感。
馬亦龍是謹慎之人,在欣喜的同時,也沒有放下警惕之心。四下掃視一眼,馬亦龍用手將藤條一點點地捋到山頂之上盤好,然後仰麵倒在地上休息。
一炷香後,馬亦龍完全恢複了體力,取下夜光石筒,站起身來,借助夜光石的光芒,打量起來。
石壁的頂部,百餘丈的方圓,隻有的那麽十餘棵靈樹,但是每一棵都很獨特,在其中的三棵靈樹上,還結出數枚的靈果,果香撲鼻,十分誘人。
地上的草藥,更是生長得十分茂盛。用眼睛粗略地一掃視,馬亦龍至少發現了三十幾中稀有的靈藥和靈草,而且年份也絕對不低。
在山頂的正中位置,有一個天然的大石坑。石坑四麵各有幾條被水流衝出來的凹槽。石坑中的水就是順著這凹槽,流向四麵石壁的。
馬亦龍握著手中的夜光石筒,緩步向中心位置走去。來到近前,馬亦龍帶著激動和緊張的心情,把目光投向了石坑中。
這石坑有七八丈方圓,從上方看去,就如同一口特號的大鍋一般。石坑中的水,清澈無比,一眼便可以看清楚水下的一切。
在石坑底部正中心,也就是鍋底的位置,有一口清泉。泉口細小,一股股氣泡從中冒出。馬亦龍確信,這就是自己一直要找尋的聖地靈泉。
馬亦龍先在一條凹槽中洗了洗手,然後捧起一捧水,一飲而下。水一入腹,馬亦龍輕輕的搖了搖頭,這水和自己沿途所喝到的水,幾乎沒有任何區別。馬亦龍皺著眉頭靠近石坑,又從石坑中捧起一捧水,同樣一飲而下,味道和剛才凹槽中的水完全一樣。
馬亦龍輕輕搖了搖頭,帶著心中的懷疑,捧起石坑中的水洗臉。足足洗了有一盞茶得功夫,馬亦龍取出鏡子,借助夜光石筒一照,臉上依舊是半陰半陽,沒有絲毫變化。
稍一猶豫,馬亦龍幹脆趴在地上,屏住唿吸,把頭部完全浸入到水中。可當他再次抬起頭時,臉上依舊是沒有絲毫的變化,馬亦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在這一刻,馬亦龍露出一絲失望和迷茫!(未完待續。)
這一圈繞過來,馬亦龍才發現,這個靈泉所在為位置,隻是一個完全獨立並凸起出來的山頭。整體呈現方形,四麵都是百餘丈長,四十餘丈高石壁,都是光滑如鏡,都有細小的水流落下。但無論是哪一麵,都無法攀爬。
馬亦龍摘下身上包袱,緩緩地走到石壁下方正中的位置,讓水流從頭臨下。足足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馬亦龍沒有感覺到絲毫靈力。馬亦龍取出懷中的小鏡子,借助手中夜光石筒的光芒看去。
在這一刻,馬亦龍無奈地搖了搖頭。鏡子中的他,麵容依舊如先前一般,沒有絲毫變化。
“看起來,這流下來的靈泉之水,對我無法起到作用,我隻有想辦法登上石壁頂部這一條路了!不過,先前命懸一線,我都能絕處逢生,眼前的這點困難,我自然也能找到辦法!”
馬亦龍歎息一聲,低下頭來思索。
片刻之後,馬亦龍再次向石壁左側走去,這一次馬亦龍有了重大的發現。在正後方的石壁頂部,斜長著一棵大樹,一摟多粗的樹身,探出石壁之外,斜向上方長著。
看到那顆大樹,馬亦龍的心中陡然生出一個想法。馬亦龍將強弩摘下,裝好弩箭,斜向上方扣動機關。
“嗖!”
弩箭一飛而出,完全躍過了大樹的高度,直到五十餘丈高處,才從大樹的另一側墜落下來!
“看起來,這賣弩箭的人真的沒有欺騙我!他說這弩箭平地射程在六十丈之外,真的不是吹噓的!不過,也幸好如此,否則的話,他就把我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抹去了!”
馬亦龍讚歎一句,拾起弩箭,返迴到石壁的正麵,緩緩地打開包裹。借助夜光石筒照射出的光芒,一件件地翻看,最後從裏麵找出兩把飛抓來。
這兩把飛抓,自然是高個男子包裹中留下來的。那高個男子和矮個男子都出江湖出身,崇尚武技,深處聖地,這二位準備充分,包裹裏各自放了一把飛抓。矮個男子死後,高個男子把他的東西也收到了包裹之中。
馬亦龍將兩把飛抓後麵的絨繩解開捋直,大體估算了一下,每柄飛抓的絨繩都在十五丈左右,兩根絨繩的加在一起,也隻有三十丈左右。石壁的高度是四十餘丈,還是要差得很遠。
不過,馬亦龍早已經有了主意。下一刻,馬亦龍將絨繩全都一點點分開。
每根絨繩都是由三股構成,在分開之後,接在一起,就有九十餘丈的長度。石壁的高度是四十餘丈,一上一下是八十餘丈,接在一起的絨繩正好夠跨越樹身迴到地麵上。
很顯然,分開後的絨繩,已經無法承載一個人的重量,但馬亦龍原本就沒有指望憑借這根絨繩上去。
馬亦龍將絨繩接好,裝到包裹之中,係上包裹皮,斜挎在肩頭上,一轉身離開了當場。
一個時辰後,馬亦龍吃力地拖著一盤藤條,重新返迴到石壁前,繞向後方有大樹的那麵石壁。
馬亦龍將接好的絨繩係在弩箭的末端,對準大樹的一側,斜向上射出弩箭。“嗖”的一聲,弩箭帶動絨繩飛出,斜著躍過大樹,從大樹的另一側落了下來。
絨繩的長度正好夠用,當弩箭落地時,細長的絨繩正好跨越了大樹的樹身。
馬亦龍將藤條捋直,在中間幾個位置打上幾個大結,用絨繩牢牢地係住藤條一端,拉動絨繩的另一端,把藤條緩緩地順了上去。
利用絨繩,馬亦龍將藤條一端成功拉迴地麵,然後將藤條垂到地麵上的兩端係在一處。這樣以來,整根藤條形成一個完整的迴路,吊在了石壁頂端的大樹上。
準備好了這一切,馬亦龍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往地上一坐,靜靜地恢複著體力!
馬亦龍達到石壁下的時候,隻是剛剛入夜而已。可是,此時已經是午夜時分了。足足恢複了半個時辰,馬亦龍才站起身來。
在這一刻,馬亦龍不再猶豫,將手中的夜光石筒往頭上一綁,將包裹在不遠處的草叢中掩埋好,並且留下個記號。馬亦龍返身迴來,將兩股藤條合握在一處,全力向上爬去。
雖然是深夜,有綁在頭頂上的夜光石筒照射,馬亦龍的視線完全不是問題。不過,四十餘丈搞得石壁,想一口氣爬上去也很難,好在馬亦龍事先有所準備。
爬到中間位置時,馬亦龍單手抓緊藤條上的所打的結,用另一手抽出腰間的神劍,對準石壁戳了下去。石壁雖然堅硬無比,卻抵擋不了神劍的鋒利,神劍直接插入石壁。
馬亦龍雙手抓緊藤條,向上一爬,一隻腳纏住藤條,另一隻腳輕踩在神劍的劍柄之上,停下身形休息。
在休息了有兩盞茶的時間後,馬亦龍抽出神劍,抖擻精神,再次向上爬取。四十餘丈的高度,馬亦龍前後總共花了一炷香的時間,才到達頂部。
當成功地登上山頂的那一刻,馬亦龍激動不已,那種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感,無法言表。
這樣一個高度,要是放在法術失靈區之外,馬亦龍借助銀甲遁,身形一晃,就可以到達山頂。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遇到先前的難題,更不會想到,登上這樣一座山頂,會有如此的成就感。
馬亦龍是謹慎之人,在欣喜的同時,也沒有放下警惕之心。四下掃視一眼,馬亦龍用手將藤條一點點地捋到山頂之上盤好,然後仰麵倒在地上休息。
一炷香後,馬亦龍完全恢複了體力,取下夜光石筒,站起身來,借助夜光石的光芒,打量起來。
石壁的頂部,百餘丈的方圓,隻有的那麽十餘棵靈樹,但是每一棵都很獨特,在其中的三棵靈樹上,還結出數枚的靈果,果香撲鼻,十分誘人。
地上的草藥,更是生長得十分茂盛。用眼睛粗略地一掃視,馬亦龍至少發現了三十幾中稀有的靈藥和靈草,而且年份也絕對不低。
在山頂的正中位置,有一個天然的大石坑。石坑四麵各有幾條被水流衝出來的凹槽。石坑中的水就是順著這凹槽,流向四麵石壁的。
馬亦龍握著手中的夜光石筒,緩步向中心位置走去。來到近前,馬亦龍帶著激動和緊張的心情,把目光投向了石坑中。
這石坑有七八丈方圓,從上方看去,就如同一口特號的大鍋一般。石坑中的水,清澈無比,一眼便可以看清楚水下的一切。
在石坑底部正中心,也就是鍋底的位置,有一口清泉。泉口細小,一股股氣泡從中冒出。馬亦龍確信,這就是自己一直要找尋的聖地靈泉。
馬亦龍先在一條凹槽中洗了洗手,然後捧起一捧水,一飲而下。水一入腹,馬亦龍輕輕的搖了搖頭,這水和自己沿途所喝到的水,幾乎沒有任何區別。馬亦龍皺著眉頭靠近石坑,又從石坑中捧起一捧水,同樣一飲而下,味道和剛才凹槽中的水完全一樣。
馬亦龍輕輕搖了搖頭,帶著心中的懷疑,捧起石坑中的水洗臉。足足洗了有一盞茶得功夫,馬亦龍取出鏡子,借助夜光石筒一照,臉上依舊是半陰半陽,沒有絲毫變化。
稍一猶豫,馬亦龍幹脆趴在地上,屏住唿吸,把頭部完全浸入到水中。可當他再次抬起頭時,臉上依舊是沒有絲毫的變化,馬亦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在這一刻,馬亦龍露出一絲失望和迷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