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上午,比武大會繼續進行,十七進九。
當幸運簽抽完之後,馬亦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終於有機會登台顯示伸手了,同時讓馬亦龍興奮的是,幸運簽落到了好友何穎的身上。
馬亦龍依舊是被安排在了最後一組出場,而他的對手正是之前戰勝過趙凡的那位李大剛。
當負責本座擂台的築基期弟子叫到二人名字的時候,馬亦龍率先登上比武台。如今比賽已經進入第三輪了,但馬亦龍卻是第一次登上比武台。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登上比武台,馬亦龍就調動體力靈氣,並試圖釋放神念。這一嚐試才知道,一絲靈力也調動不了,神念也無法釋放,和一個普通習武之人沒有絲毫區別。
馬亦龍輕輕搖了搖頭,靜候那位李大剛上台。
不過,讓馬亦龍比較無語的是,那位李大剛卻是狂傲十足。或許是因為之前連續兩場的勝利,讓他有些飄起來了,馬亦龍已經站在台上等他了,他卻依舊坐在座位上不動。
甚至很多人都開始懷疑了,他會不會也和王赫一樣,決定放棄這一場比鬥!
直到台邊的築基期弟子第二次念叨他的名字,這位李大剛才賴洋洋地站起身來,邁著四方步,不緊不慢地走向比武台。看到他臉上那副輕視的神情,眾人明白了,他根本沒有看得起馬亦龍。
很多人雖然對他的傲慢比較煩感,但也能理解。李大剛連勝兩輪,第一輪是完勝對手,第二輪小勝對手,而馬亦龍隻不過憑借著好運走到這一步的。
馬亦龍皺著眉頭,看著那正在緩緩登台的李大剛,心中十分不爽,一股無名怒火在他的心頭悄然升起。不過,當李大剛帶著滿臉的傲氣和滿身的殺氣,出現在他的麵前時,他卻開心地笑了。
這一刻,雖然馬亦龍已經無法用神念驅動神劍,但是馬亦龍手臂裏的三元化生神劍,在感受到了對方的殺氣後,依然不斷地顫抖,一副蠢蠢欲動架勢。
比武台周圍的陣法,雖然能夠阻止神念並禁錮靈力,但卻絲毫不防備這把來自羅天界的法寶向主人發出了危險的警示。
馬亦龍收起興奮的心情,抬起頭,皺著眉頭,盯著眼前的李大剛打量幾眼,淡淡地道:“我看過你之前的比鬥,出手十分狠辣!不知道你今天是打算讓我落個什麽樣的結果呢?是缺胳膊斷腿,還是取我的性命?”
此話一出口,坐在紫雲宗區域的一部分人全都瞪大了眼睛,他們都看得出來馬亦龍有些發怒了,也深知道馬亦龍這一問意味著什麽!
當日馬亦龍和王顯等人交手時,就曾問過李敖這樣的話,李敖當時的迴答是打算要馬亦龍一條大腿,結果馬亦龍一招便斬斷李敖的大腿。而當時和李敖同來的謝奎等三人則堅持要馬亦龍的性命,結果他們都死在了馬亦龍的手中。
此刻聽到馬亦龍問出這一句,所有紫雲宗的弟子全都看著李大剛。
“五大派的比武大會的宗旨是在聯絡感情,又恰逢今日我心情好,我不打算下手太重!不過,既然你剛才提到了缺胳膊斷腿,我就成全你,隻取你一隻握劍的右手也就是了!”李大剛一臉輕蔑地迴答道。
馬亦龍聽到這一迴答,不再開口,冷哼一聲,瞬間從背後抽出長劍。
還是那一招被稱作閉目扭頭劍法的招式,還是那樣的動作和掩飾。雙眼微閉,頭微扭向一側,一個仙人指路,直奔李大剛的咽喉,出劍輕飄飄,軟綿綿,慢吞吞,有氣無力。
先前何穎就曾使用過這一招,但她並沒有那麽多誇張的動作,台下也沒有出現什麽反應。但是,馬亦龍這一出手,台下卻是瞬間掌聲四起。而且,同一瞬間還傳來兩種不同聲音。
“原來隻有這種水平,別在這丟人現眼了,快點下去吧!”
“閉目扭頭劍法!加油,一招拿下那小子!”
第一種喊聲,來自那些對馬亦龍心生嫉妒的其他四派弟子。他們對馬亦龍並不了解,也不知道這一招的威力,但是馬亦龍先前一再好運又賺取了那麽多的靈石,讓他們痛恨不已。此刻,看到馬亦龍使出此招,他們喝起了倒彩!
第二種喊喝,來自紫雲宗的一部分人,他們都知道馬亦龍的事跡,對馬亦龍的這一招頗為期待,同時他們也看不慣李大剛的那副狂妄,所以發自真心地為馬亦龍加油。
李大剛身在台上,無法了解台下眾人的心裏。但是麵對馬亦龍的這一招攻擊,他卻走起了眉頭。李大剛的品行雖然不怎麽樣,但武技方麵卻是不俗,看到馬亦龍這一攻擊,他隱約感覺到了絕非那麽簡單。
不等長劍靠近身前,李大剛便雙手抱劍提前做好準備。待等長劍靠近身前,李大剛斜跨出一步,揮劍飛快地斬向馬亦龍的左腿。在他完成這一斜跨動作時,已經避開了馬亦龍的長劍,此時出劍已經是處於反擊狀態。
馬亦龍雖然透視微扭頭,但眼角的餘光卻始終在注視著李大剛的動作。對於馬亦龍來說,他之所以出手總占上風,除了他的步伐快之外,他的判斷和反應也同樣勝過常人。
一般武者,對敵時都是看到對方動作出現才做出反應,眼睛始終集中在對方兵器上。可是,馬亦龍的注意力卻是一直停留在對手眼睛和肩頭上。一個人要對出什麽樣子的下一步攻擊,他的眼睛會有先一步所有反應,而他的動作還未作出之前,肩頭也會先一步出現相應晃動。
馬亦龍早已通過大剛的眼神和肩頭晃動,判斷出他的下一步動作。李大剛的腳剛一斜邁出去,馬亦龍也跟著瞬間改變。幾乎是在李大剛出劍斬向馬亦龍左腿的同時,馬亦龍的長劍向左一揮,以絲毫不弱於對方的速度,斬向李大剛的脖子。
一瞬間,台下的所有人發出驚唿!
馬亦龍的動作轉變極快,已經讓他們大吃一驚。但這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馬亦龍的這一招是拚命式的打法。如果二人全都不躲不閃,肯定是同時中招,兩敗俱傷。
看到馬亦龍這一變招,李大剛大驚之下,急忙收劍來擋。其實,他這一擋就已經上當了,馬亦龍的真正大招就在後麵的變化上,這一招隻是幌子。如果李大剛真的不抽劍迴擋,長劍再進寸許,馬亦龍就會及時變招。
畢竟馬亦龍不會拿自己的左腿和他交換!
不過,馬亦龍也算準了,李大剛十有八九不敢不抽劍來擋,因為真若是交換的話,吃虧的肯定是李大剛。馬亦龍的長劍是攻擊李大剛的脖子,李大剛的長劍隻是攻擊馬亦龍的大腿。若是二人同時中招,馬亦龍隻是斷一條腿而已,可是李大剛連命都得丟了。
李大剛這一迴劍來擋,吃虧了!先手變後手,他本身就已經被動了,而且他的動作還是晚了馬亦龍一步。
眼看著李大剛的長劍收迴來了,即將要架到馬亦龍的長劍,馬亦龍的突然再次變招並提速。就在兩把寶劍似挨上還沒有挨上的瞬間,馬亦龍右腳往前猛然一邁,左腳一抬,身子直接從左向右來了個九十度大轉彎。在腳上做出動作的同時,馬亦龍右手手腕一挑,長劍瞬間立起。
這一次變招,幾乎是快如閃電,完全超出了李大剛的反應。
“當啷!”
李大剛的長劍,連同他握劍的那隻手,瞬間掉落在了台麵上。這一劍從他的小臂處斬斷,鮮血飛濺而出。
“啊!”
李大剛慘叫一聲,痛的他在台上連蹦了三蹦。在台下眾人,驚唿一片!
此時的馬亦龍,卻早已縱身躍出丈許遠去,神色如常地看著李大剛。並非是他狠毒,這是李大剛自己找的,若非他如此狂妄,如此蔑視馬亦龍,馬亦龍也不會下這麽重的手。在馬亦龍詢問他時,就已經計劃好了,是李大剛說要斬斷馬亦龍握劍的手臂,馬亦龍才決定這麽做的。
台下兩名築基期弟子也沒有意料到這一幕,二人稍一愣,急忙一起飛身上台,一人架起李大剛,一人拾起他斷落的那隻手,飛快地下了比武台,飛奔而去。
此時手臂剛斷,若是醫治及時,還能接上。
看到三人離去,馬亦龍邁不走下比武台,往台邊一站,靜靜地等候兩名築基期弟子返迴。這一刻,馬亦龍目光掃視台下人群,許多人都不敢和他直視,尤其是先前那些喝倒彩的人。
這是一個法術的世界,隻要走下比武台,就是法術的天下。馬亦龍的法力如何,他們並不清楚。但是,馬亦龍剛才所表現出來的那份狠辣,讓他們大為忌憚。
一炷香後,一名築基期弟子返迴台邊,當場宣布了比賽結果:馬亦龍完勝對手,順利進入下一輪,再積三分,獎勵三百塊中階靈石。
馬亦龍淡然一笑,從他的手中接過一枚金色圓片,轉身離開了當場。
在馬亦龍身影消失的一瞬間,台下突然響起了議論之聲。有人認為馬亦龍出手過於狠辣,也有人為李大剛的下場是自作自受。不過,大多數人的議論還是在馬亦龍的實力上。
當幸運簽抽完之後,馬亦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終於有機會登台顯示伸手了,同時讓馬亦龍興奮的是,幸運簽落到了好友何穎的身上。
馬亦龍依舊是被安排在了最後一組出場,而他的對手正是之前戰勝過趙凡的那位李大剛。
當負責本座擂台的築基期弟子叫到二人名字的時候,馬亦龍率先登上比武台。如今比賽已經進入第三輪了,但馬亦龍卻是第一次登上比武台。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登上比武台,馬亦龍就調動體力靈氣,並試圖釋放神念。這一嚐試才知道,一絲靈力也調動不了,神念也無法釋放,和一個普通習武之人沒有絲毫區別。
馬亦龍輕輕搖了搖頭,靜候那位李大剛上台。
不過,讓馬亦龍比較無語的是,那位李大剛卻是狂傲十足。或許是因為之前連續兩場的勝利,讓他有些飄起來了,馬亦龍已經站在台上等他了,他卻依舊坐在座位上不動。
甚至很多人都開始懷疑了,他會不會也和王赫一樣,決定放棄這一場比鬥!
直到台邊的築基期弟子第二次念叨他的名字,這位李大剛才賴洋洋地站起身來,邁著四方步,不緊不慢地走向比武台。看到他臉上那副輕視的神情,眾人明白了,他根本沒有看得起馬亦龍。
很多人雖然對他的傲慢比較煩感,但也能理解。李大剛連勝兩輪,第一輪是完勝對手,第二輪小勝對手,而馬亦龍隻不過憑借著好運走到這一步的。
馬亦龍皺著眉頭,看著那正在緩緩登台的李大剛,心中十分不爽,一股無名怒火在他的心頭悄然升起。不過,當李大剛帶著滿臉的傲氣和滿身的殺氣,出現在他的麵前時,他卻開心地笑了。
這一刻,雖然馬亦龍已經無法用神念驅動神劍,但是馬亦龍手臂裏的三元化生神劍,在感受到了對方的殺氣後,依然不斷地顫抖,一副蠢蠢欲動架勢。
比武台周圍的陣法,雖然能夠阻止神念並禁錮靈力,但卻絲毫不防備這把來自羅天界的法寶向主人發出了危險的警示。
馬亦龍收起興奮的心情,抬起頭,皺著眉頭,盯著眼前的李大剛打量幾眼,淡淡地道:“我看過你之前的比鬥,出手十分狠辣!不知道你今天是打算讓我落個什麽樣的結果呢?是缺胳膊斷腿,還是取我的性命?”
此話一出口,坐在紫雲宗區域的一部分人全都瞪大了眼睛,他們都看得出來馬亦龍有些發怒了,也深知道馬亦龍這一問意味著什麽!
當日馬亦龍和王顯等人交手時,就曾問過李敖這樣的話,李敖當時的迴答是打算要馬亦龍一條大腿,結果馬亦龍一招便斬斷李敖的大腿。而當時和李敖同來的謝奎等三人則堅持要馬亦龍的性命,結果他們都死在了馬亦龍的手中。
此刻聽到馬亦龍問出這一句,所有紫雲宗的弟子全都看著李大剛。
“五大派的比武大會的宗旨是在聯絡感情,又恰逢今日我心情好,我不打算下手太重!不過,既然你剛才提到了缺胳膊斷腿,我就成全你,隻取你一隻握劍的右手也就是了!”李大剛一臉輕蔑地迴答道。
馬亦龍聽到這一迴答,不再開口,冷哼一聲,瞬間從背後抽出長劍。
還是那一招被稱作閉目扭頭劍法的招式,還是那樣的動作和掩飾。雙眼微閉,頭微扭向一側,一個仙人指路,直奔李大剛的咽喉,出劍輕飄飄,軟綿綿,慢吞吞,有氣無力。
先前何穎就曾使用過這一招,但她並沒有那麽多誇張的動作,台下也沒有出現什麽反應。但是,馬亦龍這一出手,台下卻是瞬間掌聲四起。而且,同一瞬間還傳來兩種不同聲音。
“原來隻有這種水平,別在這丟人現眼了,快點下去吧!”
“閉目扭頭劍法!加油,一招拿下那小子!”
第一種喊聲,來自那些對馬亦龍心生嫉妒的其他四派弟子。他們對馬亦龍並不了解,也不知道這一招的威力,但是馬亦龍先前一再好運又賺取了那麽多的靈石,讓他們痛恨不已。此刻,看到馬亦龍使出此招,他們喝起了倒彩!
第二種喊喝,來自紫雲宗的一部分人,他們都知道馬亦龍的事跡,對馬亦龍的這一招頗為期待,同時他們也看不慣李大剛的那副狂妄,所以發自真心地為馬亦龍加油。
李大剛身在台上,無法了解台下眾人的心裏。但是麵對馬亦龍的這一招攻擊,他卻走起了眉頭。李大剛的品行雖然不怎麽樣,但武技方麵卻是不俗,看到馬亦龍這一攻擊,他隱約感覺到了絕非那麽簡單。
不等長劍靠近身前,李大剛便雙手抱劍提前做好準備。待等長劍靠近身前,李大剛斜跨出一步,揮劍飛快地斬向馬亦龍的左腿。在他完成這一斜跨動作時,已經避開了馬亦龍的長劍,此時出劍已經是處於反擊狀態。
馬亦龍雖然透視微扭頭,但眼角的餘光卻始終在注視著李大剛的動作。對於馬亦龍來說,他之所以出手總占上風,除了他的步伐快之外,他的判斷和反應也同樣勝過常人。
一般武者,對敵時都是看到對方動作出現才做出反應,眼睛始終集中在對方兵器上。可是,馬亦龍的注意力卻是一直停留在對手眼睛和肩頭上。一個人要對出什麽樣子的下一步攻擊,他的眼睛會有先一步所有反應,而他的動作還未作出之前,肩頭也會先一步出現相應晃動。
馬亦龍早已通過大剛的眼神和肩頭晃動,判斷出他的下一步動作。李大剛的腳剛一斜邁出去,馬亦龍也跟著瞬間改變。幾乎是在李大剛出劍斬向馬亦龍左腿的同時,馬亦龍的長劍向左一揮,以絲毫不弱於對方的速度,斬向李大剛的脖子。
一瞬間,台下的所有人發出驚唿!
馬亦龍的動作轉變極快,已經讓他們大吃一驚。但這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馬亦龍的這一招是拚命式的打法。如果二人全都不躲不閃,肯定是同時中招,兩敗俱傷。
看到馬亦龍這一變招,李大剛大驚之下,急忙收劍來擋。其實,他這一擋就已經上當了,馬亦龍的真正大招就在後麵的變化上,這一招隻是幌子。如果李大剛真的不抽劍迴擋,長劍再進寸許,馬亦龍就會及時變招。
畢竟馬亦龍不會拿自己的左腿和他交換!
不過,馬亦龍也算準了,李大剛十有八九不敢不抽劍來擋,因為真若是交換的話,吃虧的肯定是李大剛。馬亦龍的長劍是攻擊李大剛的脖子,李大剛的長劍隻是攻擊馬亦龍的大腿。若是二人同時中招,馬亦龍隻是斷一條腿而已,可是李大剛連命都得丟了。
李大剛這一迴劍來擋,吃虧了!先手變後手,他本身就已經被動了,而且他的動作還是晚了馬亦龍一步。
眼看著李大剛的長劍收迴來了,即將要架到馬亦龍的長劍,馬亦龍的突然再次變招並提速。就在兩把寶劍似挨上還沒有挨上的瞬間,馬亦龍右腳往前猛然一邁,左腳一抬,身子直接從左向右來了個九十度大轉彎。在腳上做出動作的同時,馬亦龍右手手腕一挑,長劍瞬間立起。
這一次變招,幾乎是快如閃電,完全超出了李大剛的反應。
“當啷!”
李大剛的長劍,連同他握劍的那隻手,瞬間掉落在了台麵上。這一劍從他的小臂處斬斷,鮮血飛濺而出。
“啊!”
李大剛慘叫一聲,痛的他在台上連蹦了三蹦。在台下眾人,驚唿一片!
此時的馬亦龍,卻早已縱身躍出丈許遠去,神色如常地看著李大剛。並非是他狠毒,這是李大剛自己找的,若非他如此狂妄,如此蔑視馬亦龍,馬亦龍也不會下這麽重的手。在馬亦龍詢問他時,就已經計劃好了,是李大剛說要斬斷馬亦龍握劍的手臂,馬亦龍才決定這麽做的。
台下兩名築基期弟子也沒有意料到這一幕,二人稍一愣,急忙一起飛身上台,一人架起李大剛,一人拾起他斷落的那隻手,飛快地下了比武台,飛奔而去。
此時手臂剛斷,若是醫治及時,還能接上。
看到三人離去,馬亦龍邁不走下比武台,往台邊一站,靜靜地等候兩名築基期弟子返迴。這一刻,馬亦龍目光掃視台下人群,許多人都不敢和他直視,尤其是先前那些喝倒彩的人。
這是一個法術的世界,隻要走下比武台,就是法術的天下。馬亦龍的法力如何,他們並不清楚。但是,馬亦龍剛才所表現出來的那份狠辣,讓他們大為忌憚。
一炷香後,一名築基期弟子返迴台邊,當場宣布了比賽結果:馬亦龍完勝對手,順利進入下一輪,再積三分,獎勵三百塊中階靈石。
馬亦龍淡然一笑,從他的手中接過一枚金色圓片,轉身離開了當場。
在馬亦龍身影消失的一瞬間,台下突然響起了議論之聲。有人認為馬亦龍出手過於狠辣,也有人為李大剛的下場是自作自受。不過,大多數人的議論還是在馬亦龍的實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