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方珈半信半疑的。隻不過迴到德馨園後,她倒真真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做書癡。
那一日,傾泠迴到德馨園後,便手不離卷,吃飯都是孔昭餵下的,隻不過她自己毫無所覺,讓方珈、穆悰感嘆這書的魅力之大。而她看書時,麵上神qing頗是豐富,有時眉目舒展唇角含笑,有時長眉凝結雙唇緊抿,有時又是一副很不以為然的模樣,有時則很有憤然之色……方珈、穆悰一邊看著,一邊暗想,若公主肯將這看書的一半神qing展於人前,侯府之人也不至認為她是一尊冰冷的玉石美人。
到了深夜,又是孔昭費了點力氣從傾泠手中將書抽出來,把燈火一熄,才把她趕上chuáng就寢。
第二日自又是在書房中度過。
那書,傾泠看了三日才完,這大大超過了她以往看一本書的時間,讓孔昭甚感稀奇。
第四日,孔昭用過早膳不見公主在房中,便端著一壺桂花茶去書房。
到了書房,果見公主坐在桌上看書,竟然還是那本書,手中握著筆,在書上寫著什麽,這又讓孔昭稀奇。以往看書,再jing彩的文章,公主也僅僅讚嘆,卻從未在書上留過筆墨的。
“公主,這到底什麽書呀?讓你這般感興趣。”她將茶放在桌上。
“這是昆吾淡論前朝百場名戰的文章,倒真不愧他‘劍筆’之稱。”傾泠答道。
“那你在寫什麽?”孔昭倒了一杯茶放在她麵前。
傾泠將筆擱架上,唇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昆吾淡的文章雖隻代表他自己的觀點,但言語jing避一針見血,百餘場戰爭在他筆下功過分明,實乃是絕妙的文章。可有人卻在文下大放蹶詞,讓人忍不住要壓壓他的傲氣。”
“哦?”孔昭有些好奇,“誰大放蹶詞?”
傾泠卻隻是一笑沒有迴答,將書合上,端起了茶杯,聞了聞,道:“這桂香倒是極淡,沒掩了茶香。”
“那當然。”孔昭一聽公主誇茶香,頓忘了剛才的問題,“我將桂花洗淨了,泡在水裏,然後用那水煮茶,這香自然就淡些。”
傾泠喝過茶,拾起書便往外走去,孔昭忙跟上,“公主,你這是要去哪?”
“去書樓。”傾泠邊走邊答。
“那等等,我去叫方令伊。”孔昭追著道。
傾泠停步,迴頭看她,“不必叫他們了,你隨我去就是,隻在這府裏,要那麽多人跟著gān麽。”
“這……妥當嗎?”孔昭卻有些猶疑。若按方令伊平常對她的教導,公主出行那至少也得五、六人隨侍才可以。
“我不喜歡那麽多人跟著,你要是喚人,從明日起我不再用你做的任何東西。”傾泠淡淡丟下一句便走了。
孔昭姑娘誰人都不怕,便是安豫王、威遠侯這樣自帶威嚴氣度的人,她也能以平常心麵對,可她就怕公主不歡喜不理她。於是一句“不再用你做的任何東西”讓她打消了、也從此不再有的喚人的念頭。
兩人靜悄悄的出了德馨園到了留白樓。
傾泠找著了上次取書的地方將書放了迴去,隨手又抽了旁邊一本,見也是未看的便收在手,又去取另一本,一旁孔昭見著了,頓時想起了方令伊與內邸臣的囑咐“要多引公主出園走動”,於是上前,接過公主手中的兩本書,留下第一本,另一本放迴原位。“公主,你若將書都帶迴德馨園,那侯爺若趕上要用豈不找不著書了,還是一次取一本的好。”
傾泠瞅一眼孔昭,也沒堅持,再環顧了一眼書樓,便迴了德馨園。
三人經過花園時正碰著了秋意遙。
“二公子這是去哪?”穆悰笑臉相迎。他未入宮前,父親曾教過他讀書識字,入宮後又分在明經殿,那是皇子們讀書之所,是以他也跟著讀了些詩文,雖是個內侍,卻也說得上有文有品,才被選為宸華公主的陪臣。隨公主到侯府裏已一月有餘,平日接觸裏,讓他對這位博學多識人品溫雅的二公子很有好感。
“去書房。”秋意遙簡單答道,與三人一一見禮。
顧氏思及丈夫昨夜的話,知他去書房必是要事,便道:“午膳可要送去書房?”
“秋嘉到時會送過去的,娘不用cao心。”秋意遙微垂首答道。他不喜束冠,一頭長髮垂在身後以發環束住,垂首間耳側的發微微傾下,發墨臉白,似烏雲掩月般,令人有一種想伸手為他撩發的yu望。
“那好,你自己注意身子。”顧氏愛惜的抬手拂了拂他的頭髮,“要知道你每次一病,娘這心裏就難舒坦了。”
“嗯。”秋意遙溫柔的看著顧氏一笑,然後向方珈、穆悰微一點頭,轉身離去。
三人目送他離去後,方珈、穆悰迴了德馨園,顧氏迴了德明園。
鳳尾森森的書樓前,秋意遙推門,一室靜寂,滿室書香。
他自書架前走過,抽出需要的書籍,經過窗前那排書架時,發現那本《論東朝百戰》似有移動過,不由伸手取過,隨手一翻,便看到了新添的墨跡,不由一怔,然後細細看了一會兒,片刻後他又翻了幾下,果然也添了些墨跡,看著上邊的評言,不自禁便一笑。合上書,指尖輕輕撫過書的邊角,然後輕輕放迴原處,看旁邊果缺了一本書,略一沉吟,他將空了的位置旁邊的書抽出,抬手從旁邊書架中抽了一本書墊上。
移步重新找齊了自己需要的書,便在書桌前坐下,細細翻閱。
那一日,午膳、晚膳都是秋嘉送到書樓用的,直到月上中天夜風凍人,他才熄了書樓的燈火離去。
沒有直接迴房,而是先去了德明園。
德明園的前廳裏,秋遠山正背負著手來迴踱步,臉上神色疑重而憂慮。看到秋意遙到來,不由眼前一亮,滿是希望的問道:“遙兒,如何?”
“嗯。”秋意遙掩去疲倦點點頭,一邊從袖中取出白絹遞給父親,白絹疊得整整齊齊的,隱隱透著墨跡。“元戎的陣法我已找到緣頭,確如哥哥所料,那是擇幾種奇陣相輔相合,我已將之一一寫上,又另想了一些破敵的法子一併附上,可供哥哥參考一二。”
“哦?”秋遠山接過打開一看,頓時麵露喜色,“為父想了兩天了都沒想出法子!遙兒,辛苦你了。”
秋意遙搖搖頭,安慰父親道:“爹爹莫太擔心,哥哥定不會有事的。”
“嗯,為父現在將此信即以星火令送出!”秋遠山拍拍兒子的肩膀,轉身大跨步往外而去。
望著父親走遠的背影,秋意遙微微鬆一口氣,隨即離去,迴自己的居所德意園。深秋的夜風極冷,耗了一日的神,極是疲倦,被風一chui,頓覺冷意浸骨難以承受,不由加快了腳步,迎麵一股冷風灌入,未及掩麵,便是一陣咳嗽。
不由微微苦笑,予他最難熬的冬天又要來了。
******
雖說方珈、穆悰變著法子想讓公主多出園走動,傾泠也確如他們所願不再閉居德馨園中。隻是她去的地方不多,也就是竹林中的留白樓、東邊的桂園以及沿途經過的石道、花園。府中的僕從已有許些多次碰到了她,無不是驚艷當場,迴去後與人chui噓著,以至每逢傾泠出園,一路上偶遇的僕從越來越多。不知是對公主的敬畏,還是對美麗的驚慕,人雖多了,卻也隻是悄悄看著,倒並未令傾泠生出厭煩之心,是以也就由之去了。
美麗的人總是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侯府裏的僕從覺得公主雖然模樣冰冷了些,可她每次都是去書樓,去桂園,肯定是很有學問的,她的人品定也如桂花清淡素潔。於是,漸漸的又對公主生出喜愛之心,隻是不敢近前罷。
有人歡喜,必也有人討厭,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呂以南姑娘對侯府僕從們jiāo口稱讚的公主厭惡之心卻是越來越甚。
這一日,孔昭陪著公主又去書樓,花園裏迎麵碰上了呂姑娘,雖是各自走著一條道,中間隔著數尺寬的ju花叢,可呂姑娘卻是無視而過。傾泠倒沒什麽,孔昭卻很不平。即算是不與公主行禮,那至少也該有個笑臉,或是點頭致意一下。偏這位呂姑娘昂首挺胸目朝九天,完全的無視公主!太無禮了!孔昭心裏很氣,但看前頭走著的公主似乎毫無察覺,便也未言語,隻是輕步跟隨。
到了書樓,傾泠將書放迴原處,再取了旁邊的書,翻開,又是一本留有評言的書,再抽旁邊一本,並不是。
果然。
她指尖撫著書邊,輕輕一笑。
“公主,怎麽啦?”孔昭見她無故發笑不由問道。
傾泠垂首翻看著書,唇邊的笑意依未隱去,這令得孔昭更是好奇。“公主,你在笑什麽?”
傾泠抬首看向孔昭,這一眼令得孔昭甚是驚訝。幾曾看過公主有過如此明顯的歡快眼神,一雙眼睛似那水晶燈般,亮得攝人。
“孔昭,你不是曾問過我書上的評言是誰留的嗎?”傾泠翻著書頁,“這些都是秋意亭寫下的。”
“噢。”孔昭明白了,“公主是看到了駙馬的評言所以高興。”
傾泠卻是輕輕搖頭。
“啊?”孔昭又不解了,“那公主是為啥高興?”
傾泠卻又不語了,慢慢移步走著,便走到了書桌前,一眼便瞅著了桌前燈台上差不多燃盡的蠟燭。他……每日都在這裏呆到極晚?每一本她看的書,都是經他手挑出來的?
“孔昭,你說這書樓還會有什麽人來?”她忽然道。
“侯爺呀。”孔昭答得理所當然的。
傾泠又搖搖頭,“侯爺不是個看書之人。”
“那……夫人?”孔昭這迴答得不是很有底氣。
傾泠再次搖頭,“夫人就更不是了。”
“啊,我知道了!”孔昭眼睛一亮,想到一人,“肯定是二公子,就是把公主娶迴來的二公子!”
傾泠這次不言語了,目光透過窗口望著樓外的翠竹,筆直挺立,鳳尾森森。“我這些日子看的書,除第二次的那本外,其餘全都是留有秋意亭評言的,不會有那麽多巧合,必是有人為之。”
“啊?”孔昭一愣,然後問道,“誰這樣做?為什麽要這樣做?難道……這個人是二公子?”
傾泠收迴目光,然後在書桌前坐下,翻開手中書,目光落在那一麵的評言上。
“為什麽要這樣做?”淺淺一笑,眉卻不自覺的輕輕凝起,“人的言行會表露這人的個xing、喜好、行事風格……他這般做,不過是想我從這些書上的評言中多多了解一下秋意亭這個人罷。”
</br>
那一日,傾泠迴到德馨園後,便手不離卷,吃飯都是孔昭餵下的,隻不過她自己毫無所覺,讓方珈、穆悰感嘆這書的魅力之大。而她看書時,麵上神qing頗是豐富,有時眉目舒展唇角含笑,有時長眉凝結雙唇緊抿,有時又是一副很不以為然的模樣,有時則很有憤然之色……方珈、穆悰一邊看著,一邊暗想,若公主肯將這看書的一半神qing展於人前,侯府之人也不至認為她是一尊冰冷的玉石美人。
到了深夜,又是孔昭費了點力氣從傾泠手中將書抽出來,把燈火一熄,才把她趕上chuáng就寢。
第二日自又是在書房中度過。
那書,傾泠看了三日才完,這大大超過了她以往看一本書的時間,讓孔昭甚感稀奇。
第四日,孔昭用過早膳不見公主在房中,便端著一壺桂花茶去書房。
到了書房,果見公主坐在桌上看書,竟然還是那本書,手中握著筆,在書上寫著什麽,這又讓孔昭稀奇。以往看書,再jing彩的文章,公主也僅僅讚嘆,卻從未在書上留過筆墨的。
“公主,這到底什麽書呀?讓你這般感興趣。”她將茶放在桌上。
“這是昆吾淡論前朝百場名戰的文章,倒真不愧他‘劍筆’之稱。”傾泠答道。
“那你在寫什麽?”孔昭倒了一杯茶放在她麵前。
傾泠將筆擱架上,唇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昆吾淡的文章雖隻代表他自己的觀點,但言語jing避一針見血,百餘場戰爭在他筆下功過分明,實乃是絕妙的文章。可有人卻在文下大放蹶詞,讓人忍不住要壓壓他的傲氣。”
“哦?”孔昭有些好奇,“誰大放蹶詞?”
傾泠卻隻是一笑沒有迴答,將書合上,端起了茶杯,聞了聞,道:“這桂香倒是極淡,沒掩了茶香。”
“那當然。”孔昭一聽公主誇茶香,頓忘了剛才的問題,“我將桂花洗淨了,泡在水裏,然後用那水煮茶,這香自然就淡些。”
傾泠喝過茶,拾起書便往外走去,孔昭忙跟上,“公主,你這是要去哪?”
“去書樓。”傾泠邊走邊答。
“那等等,我去叫方令伊。”孔昭追著道。
傾泠停步,迴頭看她,“不必叫他們了,你隨我去就是,隻在這府裏,要那麽多人跟著gān麽。”
“這……妥當嗎?”孔昭卻有些猶疑。若按方令伊平常對她的教導,公主出行那至少也得五、六人隨侍才可以。
“我不喜歡那麽多人跟著,你要是喚人,從明日起我不再用你做的任何東西。”傾泠淡淡丟下一句便走了。
孔昭姑娘誰人都不怕,便是安豫王、威遠侯這樣自帶威嚴氣度的人,她也能以平常心麵對,可她就怕公主不歡喜不理她。於是一句“不再用你做的任何東西”讓她打消了、也從此不再有的喚人的念頭。
兩人靜悄悄的出了德馨園到了留白樓。
傾泠找著了上次取書的地方將書放了迴去,隨手又抽了旁邊一本,見也是未看的便收在手,又去取另一本,一旁孔昭見著了,頓時想起了方令伊與內邸臣的囑咐“要多引公主出園走動”,於是上前,接過公主手中的兩本書,留下第一本,另一本放迴原位。“公主,你若將書都帶迴德馨園,那侯爺若趕上要用豈不找不著書了,還是一次取一本的好。”
傾泠瞅一眼孔昭,也沒堅持,再環顧了一眼書樓,便迴了德馨園。
三人經過花園時正碰著了秋意遙。
“二公子這是去哪?”穆悰笑臉相迎。他未入宮前,父親曾教過他讀書識字,入宮後又分在明經殿,那是皇子們讀書之所,是以他也跟著讀了些詩文,雖是個內侍,卻也說得上有文有品,才被選為宸華公主的陪臣。隨公主到侯府裏已一月有餘,平日接觸裏,讓他對這位博學多識人品溫雅的二公子很有好感。
“去書房。”秋意遙簡單答道,與三人一一見禮。
顧氏思及丈夫昨夜的話,知他去書房必是要事,便道:“午膳可要送去書房?”
“秋嘉到時會送過去的,娘不用cao心。”秋意遙微垂首答道。他不喜束冠,一頭長髮垂在身後以發環束住,垂首間耳側的發微微傾下,發墨臉白,似烏雲掩月般,令人有一種想伸手為他撩發的yu望。
“那好,你自己注意身子。”顧氏愛惜的抬手拂了拂他的頭髮,“要知道你每次一病,娘這心裏就難舒坦了。”
“嗯。”秋意遙溫柔的看著顧氏一笑,然後向方珈、穆悰微一點頭,轉身離去。
三人目送他離去後,方珈、穆悰迴了德馨園,顧氏迴了德明園。
鳳尾森森的書樓前,秋意遙推門,一室靜寂,滿室書香。
他自書架前走過,抽出需要的書籍,經過窗前那排書架時,發現那本《論東朝百戰》似有移動過,不由伸手取過,隨手一翻,便看到了新添的墨跡,不由一怔,然後細細看了一會兒,片刻後他又翻了幾下,果然也添了些墨跡,看著上邊的評言,不自禁便一笑。合上書,指尖輕輕撫過書的邊角,然後輕輕放迴原處,看旁邊果缺了一本書,略一沉吟,他將空了的位置旁邊的書抽出,抬手從旁邊書架中抽了一本書墊上。
移步重新找齊了自己需要的書,便在書桌前坐下,細細翻閱。
那一日,午膳、晚膳都是秋嘉送到書樓用的,直到月上中天夜風凍人,他才熄了書樓的燈火離去。
沒有直接迴房,而是先去了德明園。
德明園的前廳裏,秋遠山正背負著手來迴踱步,臉上神色疑重而憂慮。看到秋意遙到來,不由眼前一亮,滿是希望的問道:“遙兒,如何?”
“嗯。”秋意遙掩去疲倦點點頭,一邊從袖中取出白絹遞給父親,白絹疊得整整齊齊的,隱隱透著墨跡。“元戎的陣法我已找到緣頭,確如哥哥所料,那是擇幾種奇陣相輔相合,我已將之一一寫上,又另想了一些破敵的法子一併附上,可供哥哥參考一二。”
“哦?”秋遠山接過打開一看,頓時麵露喜色,“為父想了兩天了都沒想出法子!遙兒,辛苦你了。”
秋意遙搖搖頭,安慰父親道:“爹爹莫太擔心,哥哥定不會有事的。”
“嗯,為父現在將此信即以星火令送出!”秋遠山拍拍兒子的肩膀,轉身大跨步往外而去。
望著父親走遠的背影,秋意遙微微鬆一口氣,隨即離去,迴自己的居所德意園。深秋的夜風極冷,耗了一日的神,極是疲倦,被風一chui,頓覺冷意浸骨難以承受,不由加快了腳步,迎麵一股冷風灌入,未及掩麵,便是一陣咳嗽。
不由微微苦笑,予他最難熬的冬天又要來了。
******
雖說方珈、穆悰變著法子想讓公主多出園走動,傾泠也確如他們所願不再閉居德馨園中。隻是她去的地方不多,也就是竹林中的留白樓、東邊的桂園以及沿途經過的石道、花園。府中的僕從已有許些多次碰到了她,無不是驚艷當場,迴去後與人chui噓著,以至每逢傾泠出園,一路上偶遇的僕從越來越多。不知是對公主的敬畏,還是對美麗的驚慕,人雖多了,卻也隻是悄悄看著,倒並未令傾泠生出厭煩之心,是以也就由之去了。
美麗的人總是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侯府裏的僕從覺得公主雖然模樣冰冷了些,可她每次都是去書樓,去桂園,肯定是很有學問的,她的人品定也如桂花清淡素潔。於是,漸漸的又對公主生出喜愛之心,隻是不敢近前罷。
有人歡喜,必也有人討厭,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呂以南姑娘對侯府僕從們jiāo口稱讚的公主厭惡之心卻是越來越甚。
這一日,孔昭陪著公主又去書樓,花園裏迎麵碰上了呂姑娘,雖是各自走著一條道,中間隔著數尺寬的ju花叢,可呂姑娘卻是無視而過。傾泠倒沒什麽,孔昭卻很不平。即算是不與公主行禮,那至少也該有個笑臉,或是點頭致意一下。偏這位呂姑娘昂首挺胸目朝九天,完全的無視公主!太無禮了!孔昭心裏很氣,但看前頭走著的公主似乎毫無察覺,便也未言語,隻是輕步跟隨。
到了書樓,傾泠將書放迴原處,再取了旁邊的書,翻開,又是一本留有評言的書,再抽旁邊一本,並不是。
果然。
她指尖撫著書邊,輕輕一笑。
“公主,怎麽啦?”孔昭見她無故發笑不由問道。
傾泠垂首翻看著書,唇邊的笑意依未隱去,這令得孔昭更是好奇。“公主,你在笑什麽?”
傾泠抬首看向孔昭,這一眼令得孔昭甚是驚訝。幾曾看過公主有過如此明顯的歡快眼神,一雙眼睛似那水晶燈般,亮得攝人。
“孔昭,你不是曾問過我書上的評言是誰留的嗎?”傾泠翻著書頁,“這些都是秋意亭寫下的。”
“噢。”孔昭明白了,“公主是看到了駙馬的評言所以高興。”
傾泠卻是輕輕搖頭。
“啊?”孔昭又不解了,“那公主是為啥高興?”
傾泠卻又不語了,慢慢移步走著,便走到了書桌前,一眼便瞅著了桌前燈台上差不多燃盡的蠟燭。他……每日都在這裏呆到極晚?每一本她看的書,都是經他手挑出來的?
“孔昭,你說這書樓還會有什麽人來?”她忽然道。
“侯爺呀。”孔昭答得理所當然的。
傾泠又搖搖頭,“侯爺不是個看書之人。”
“那……夫人?”孔昭這迴答得不是很有底氣。
傾泠再次搖頭,“夫人就更不是了。”
“啊,我知道了!”孔昭眼睛一亮,想到一人,“肯定是二公子,就是把公主娶迴來的二公子!”
傾泠這次不言語了,目光透過窗口望著樓外的翠竹,筆直挺立,鳳尾森森。“我這些日子看的書,除第二次的那本外,其餘全都是留有秋意亭評言的,不會有那麽多巧合,必是有人為之。”
“啊?”孔昭一愣,然後問道,“誰這樣做?為什麽要這樣做?難道……這個人是二公子?”
傾泠收迴目光,然後在書桌前坐下,翻開手中書,目光落在那一麵的評言上。
“為什麽要這樣做?”淺淺一笑,眉卻不自覺的輕輕凝起,“人的言行會表露這人的個xing、喜好、行事風格……他這般做,不過是想我從這些書上的評言中多多了解一下秋意亭這個人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