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遠侯迴府後,夜間久久不能成眠,顧氏看他翻來覆去的,不由起身問他何事。於是說起了今日安豫王府之事。


    顧氏聽後也不由得萬分詫異,“王妃真那麽說?”


    “當然。”威遠侯扯著鬍子道,“這事我難道敢亂說不成?”


    “那你真的明日要去和陛下這樣說?”顧氏擰著眉。


    “王妃的話我當然不敢講,但意亭這次肯定是要迴來成親的。”威遠侯披衣下chuáng,在chuáng前來迴踱步,片刻後又道:“其實,聽王妃的語氣,她倒真不在意我將她的話轉告給陛下。”


    “啊?”顧氏也披衣下chuáng,“這話……這話要是真到了陛下麵前,她難道不怕陛下降罪?”


    威遠侯搖頭,踱了一圈,又在chuáng沿坐下,“現在想來,她許真是要借我之口把那話送到陛下麵前,她是真的存了心要解除婚約。她並不怕陛下降罪,或者說,陛下決不會降罪予她。”


    “這如何說?”顧氏又是一驚。


    威遠侯麵色疑重,沉吟了片刻才壓低了嗓子道:“在所有皇家郡主中,陛下對宸華郡主格外恩寵朝中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由,該是因為這位安豫王妃。”


    “你是說……”顧氏一臉驚疑。


    威遠侯點頭,又開始扯著下巴上的鬍子,“當年的事你我雖不曾親眼目睹,但也是耳熟能詳了。”略一頓,再道:“今日這話我若真送到陛下麵前,陛下不但不會治王妃的罪,反而真的有可能將這門婚事取消。”


    “這……王妃的話就這麽……陛下能聽王妃的?”顧氏有些不敢相信。


    威遠侯卻是毫不置疑,“王妃敢這麽說,便是有這份把握。”


    “那……王妃為何要解婚?她難道是不喜這門婚事?還是說對我們亭兒不滿意?”顧氏一聽王妃的話這麽管用不由得有些憂心了。


    威遠侯聞言卻是眼睛一瞪,chui著鬍子道:“誰家女兒被這般延婚數次,便是泥人也該有土xing,更何況是堂堂皇家郡主!她能忍到今日,那是人家大度!”


    “這……這也不能怪亭兒呀,他可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才擔擱的!”顧氏聞言立時站在了母親的立場上,“要知道那可是打仗,白刀紅血的,我每每想起都擔驚受怕的,她們難道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去!你婦道人有懂個什麽!”威遠侯卻叱道。


    顧氏聞言眼一橫,伸手揪了丈夫一把,“我不懂?兒子可是我生的我養的!”


    “哎,放手,放手。”威遠侯忙求饒,“其實王妃想解婚我想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


    “什麽?”顧氏停下手。


    威遠侯瞅一眼夫人,道:“那些謠言想來你也有聽到些。”


    “你是說關於王妃與王爺……還有郡主……”顧氏猶疑著要不要說出。


    威遠侯一擺手,“那些話不必說出來,你聽過也就算了,但決不能放心上,記住了。”


    “嗯。”顧氏答應,又問道,“這與王妃解婚有何關係,難道是真……”


    “剛才不是囑咐你不要記心上。”威遠侯麵容一整,頓了片刻才道,“王妃可能是想試探,若侯府是因此而延婚,或者侯府敢因此而有絲毫猶疑怠慢,那麽她是絕不會把郡主嫁到我們家的。”


    “原來如此。”顧氏微嘆,“王妃這是多慮了,就衝著郡主這身份,就衝著陛下對郡主的寵愛,我們家還不把她當菩薩供著,豈敢怠慢。”


    “兩次延婚已是怠慢。”威遠侯卻是撫著鬍子嘆氣,“亭兒啊,是把這‘成家立業’給倒過來了,他是一心先立業再成家,隻不過……”


    “不過什麽?”顧氏揪在丈夫胳膊上的手改為推揉。


    “不能與安豫王府解除婚約,無論是為秋家也好還是為亭兒自己也好,這門婚事是絕不能失去的。”威遠侯濃眉下的眼睛閃過一絲jing光。


    “那是要把亭兒叫迴來了?亭兒那xing子,你叫他會迴來嗎?”顧氏又開始憂心兒子了。


    “那小子,哼!”威遠侯微有些薄怒,但那聲音裏卻是隱含著一絲驕傲,“不聽老子的話,但陛下的旨意無人能違!”


    “你是打算明日上朝時請旨?”顧氏這刻也明白了。


    “嗯。”威遠侯點點頭,看著窗外的月色忽地嘆了一口氣。


    “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就不要再多想,還是早些睡吧,不是明日要上朝麽。”


    “嗯。”


    兩人重新上chuáng,躺下半晌後,威遠侯忽然出聲,“當年三位皇子爭美的韻事你我不曾得見,可今日見著了真人才知不虛。”


    “哦?”顧氏聞之不由有些好奇,“王妃真的那般美?長什麽樣?”


    “沒法說。”威遠侯嘆息道,“看了一眼後不敢再看第二眼。”


    “嗬……”顧氏伸手輕輕環住丈夫,“是不是……”


    威遠侯抬手握住夫人的手,於是顧氏沒有再說,黑暗中隻是心滿意足的一笑。


    “宸華郡主是王妃所生,定不會差到哪裏。亭兒得妻若此,想來也是福氣。”


    威遠侯最後如是說。


    五、繁華錦繡慶盛典(上)


    第二日聖旨下,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靖晏將軍與宸華郡主的婚禮如期舉行,靖晏將軍因邊疆戰事暫不能還家,旨其弟秋意遙代兄迎娶。另進封宸華郡主為“宸華公主”,以公主之儀出降。


    接到旨意那刻,各人表qing各異。


    皇家女兒出嫁代迎一事是前所未有的事,但王爺的女兒封公主又足見聖眷之隆。於是相gān的不相gān的人,各自心qing都有些複雜。隻是無論各人心裏想著什麽,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這場婚禮再無變更。


    威遠侯府裏,威遠侯把連夜寫好的催促兒子迴家成親的信燒了,另寫一封。寫完了後便開始嘆氣。顧氏見之不解,道這代迎的婚事雖是沒有過,但郡主加封公主,足見陛下的恩寵,這予侯府予兒子更是喜上加喜。


    威遠侯卻道:“公主固然比郡主更尊貴,可是郡主是娶,而公主卻是降。等公主入府了,全家人都得矮一輩。那時……哪是娶媳婦做公婆,而是給公主做哥做嫂做子侄!這你難道也很高興不成?”


    顧氏這麽一聽,想著日後見著兒媳還得時時行禮,於是也“難”高興了。


    倒是一旁秋意遙勸了一句,說“公主應不是那種死守禮製而不通人qing之人。公主入府後便是一家人,一家人自是相親和睦,又怎會‘以勢相壓’。”


    威遠侯夫婦這麽一聽又想著安豫王府教養出的女兒品xing應該不差,心裏才舒坦了。


    “宸華郡主,哦不,是公主深受陛下寵愛這是勿庸置疑的。咱們以後就把她當皇帝的女兒看待就好了。”威遠侯最後說了這麽一句話作為以後侯府上行下效的標準。


    既是以公主之尊出降,便該建公主府,隻是眼見婚期臨近,現造是來不及了,但好在這門婚事是早早訂下的,兩年前第一次籌備婚事時,因為迎娶的是郡主,不能寒酸行事,是以威遠侯便將侯府周圍的宅地全買下來了,擴建了府第,又在府中築了一座新院做新房。那院子幾乎占去了半座侯府,亭廊相倚樓閣相連,粉漆金飾雕欄玉砌,極是氣派華麗,所以也不算委屈公主。再加上皇帝命太儀府籌備公主的嫁妝,完全是以公主的儀製再翻一倍,那等殊榮足以彌補所有的缺憾,讓全帝都上上下下的人都在期待著這場婚禮。


    威遠侯除夫人顧氏外還有兩位側室戚氏與呂氏,這兩位側室倒不是威遠侯貪色娶來的,反是夫人顧氏收進來的。當年封侯賜府後,許多的親戚、鄉人便來攀附,舍錢舍物的一一打發後,戚氏與呂氏卻沒走,兩人與顧氏七扯八扯的能扯上點親戚關係,都言在家鄉已無親人,迴去也是浮萍無依,願留在侯府為奴為婢,以求依附。顧氏看兩人都是十七、八的年紀,眉目清秀言詞楚楚甚是憐人,便留下了兩人。兩人留府後確實手腳勤快,品xing也端良,一府的人都喜歡。


    那時威遠侯正值壯年,身材高大麵貌粗獷,又是戰功赫赫的,極具英雄氣概。戚氏、呂氏正值青chun年少qing思萌動的年紀,在府中久了日日對著這樣的英雄不由皆暗生qing意,顧氏也看出了點眉目,但見兩人雖則如此卻並未做出什麽逾軌之事,倒有些欣賞,又想著自己自生了長子後便再無動靜,膝下也就意亭、意遙兩子,子嗣實有些單薄,於是便讓丈夫收了兩人為妾。予此事,威遠侯並未反對也沒多大的歡喜,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校場上的士兵或是邊疆的敵人頭上。


    奈何,戚氏、呂氏多年來並未能為侯府添丁加口。都曾有過孩子,隻是戚氏小產了,呂氏的生出沒幾天便夭折,此後便再無所出,倒是讓顧氏憐惜之餘頗有些失望。後來,兩人請示了顧氏後便各自在遠房親戚中挑了一名孩子養在身邊,以慰膝下寂寞。


    子嗣不旺,威遠侯倒並不覺得遺憾,因為每每提起兩個兒子時,他總是一副“有此二子,夫復何求”的心滿意足的樣子。


    長子秋意亭那是他的驕傲,是他的繼承者,更甚至他將來的功勳會超越自己。而有這樣一個兒子,勝過他人千百個。


    次子秋意遙則是讓他滿心疼愛,因為他的孝順體貼細心溫柔,讓他真正體會到父嚴母慈子孝的家庭溫qing,比之那個讓他自豪卻是長年不在身邊的長子,多年來是這次子讓他們夫妻得享天倫之樂。


    侯府長公子秋意亭,在帝都的貴介公子中那是首屈一指的,帝都上上下下可謂無人不知,提及時那是人人都讚不絕口,恨不得那人是自家的。而說起侯府的這位二公子秋意遙,帝都中卻少有人知,偶爾有知曉的,每每提起時總是半為欣賞半為嘆息。


    欣賞他的聰慧絕倫,欣賞他的俊逸不凡,欣賞他的溫良品xing,欣賞他的高潔風範。而嘆息的是他出身侯府將門,卻無意仕途,不思功名,白白的làng費了別人修幾世才能修得的出身與才華。每日裏不是看閑書習曲藝,便是鑽研醫經藥書,又或是找白曇寺的和尚下棋,找昊陽觀的道士品茶,還常常騎馬跑到效外去看山看水看雲看梅,一呆就是整日或是數日。


    初時,威遠侯夫婦也曾規勸,但他卻說:“家中有哥哥光耀門楣足已,我留在爹娘身邊盡孝豈不更好。”細想其言,也有道理,再思其一貫體弱,若真入仕、為將反更是勞心勞力予他無益,便也不再qiáng求。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霜河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傾泠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傾泠月並收藏天霜河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