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安豫王妃未嫁時艷絕帝都,連皇家的三位皇子都為其傾倒,為討美人歡心各施手段,那時可謂是帝都第一等的奇聞逸事,讓帝都百姓茶餘飯飽之後也過足了話癮,最後三皇子即現今的安豫王抱得美人歸,大皇子(即當今皇上)、二皇子(現今宜誠王)則悵然失落。
皇帝這或許是愛屋及烏,又或許另有深意?
但也隻是心裏想想,無人付予言表。天威難測,帝家之事豈是能拿來說長道短的。
那是慶雲元年。
光yin荏苒,日子就在那日升月落,花開花謝中流過。
上卷———帝都韶華
一、庭院深深深幾許(上)
慶雲六年,七月中。
眼見著明日便又是十五了,是郡主出園向王爺請安的日子,巧善早早便將明日要穿戴的衣飾打點好,忙完了,卻不見了原先坐於房中的郡主,看看天色,申時過半,該用晚膳了,當下出門往園子東邊尋去。
集雪園中植桃栽柳,養蘭種芍,還有不少的叫不出名來的奇花異糙,chun夏秋冬,花開不斷,且因王妃偏愛牡丹,是以專辟一個小園種植牡丹,姚huáng、魏紫、二喬、墨魁等等品種應有盡有。而在集雪園的最東邊,另有一個小園子,園中心有方圓五丈的池塘,池中種蓮,池邊還築有一座賞蓮的水榭,取名“流水軒”。
如同王妃最愛流連於牡丹園中,蓮池畔流水軒則是長郡主傾泠最愛駐足的地方。
每到夏季,這池中總是綻滿白蓮,清姿玉韻,裊裊風流。那時刻,總能看到郡主坐在那流水軒的欄杆上,搖晃著雙足,看著滿池的白蓮,靜靜的聽著風送來的蟲鳴鳥啼,若不去叫她,完全有可能呆上一整天。
在巧善的記憶裏,似乎從郡主會走路起,到而今,年年如此。
有時她甚至會想,王妃與郡主皆容色美異凡人,會不會王妃便是牡丹仙子投生的,而郡主則是蓮花仙子轉世,要不,她們怎麽會這般的喜歡牡丹與蓮花呢?
曾與鈴語嘀咕過,鈴語聽後,倒是吃吃笑著點頭。
走至東園門前,遠遠的便看見那滿池亭亭玉立的白蓮,那個白衣白襪仿如雪堆的娃娃果然又坐在欄杆上,靜靜的看著那些搖曳生姿的蓮花出神,粉妝玉琢的模樣仿似白蓮孕育出的小仙童。
巧善曾經問過郡主,那蓮花雖美,可年年日日時時看著難道不厭倦嗎?
可郡主的迴答卻很讓她意外。
她說,我是在數蓮蕊,可這池裏的蓮花老是還沒數完便謝了。
一朵蓮花有多少花蕊?
巧善不知道,可是她想,若她問郡主,郡主肯定能答出來。可她不敢問,她怕得到確切的答案。看著欄上坐著的那小小的身影,那一刻,她的心柔軟又酸楚。這個孩子,她是太孤單了吧?
想當年親眼看著郡主出生的,那時還隻會嚶嚶啼哭的嬰兒而今已會吟詩寫字了。雖是金枝玉葉,可自小即跟著王妃在這集雪園中長大,甚少踏出園門,更不曾出過王府,也不知是這樣的環境使然,還是天xing如此,才六歲的郡主xing子卻比那十六歲的人更為沉靜懂事。
別人家這般年紀的孩子都愛粘著爹娘撒嬌耍xing,又或是與小玩伴嬉戲玩鬧沒天沒地的,郡主卻非如此,她不粘任何人,她……也無任何玩伴。
集雪園中人少,侍候的僕從中年紀最小的她與鈴語也大了郡主十多歲,所以郡主身邊並未有什麽同齡人。郡主初出生時,王府裏曾派過四個五歲的小丫頭,既是規矩,也是讓其陪著郡主一起長大,親近些,也用得長。但王妃看過後便叫人送出園了,是以貼身侍候的一直是她倆,予她倆來說倒是求之不得的事,隻是郡主……
靜靜的站在園門前悄悄的看著水榭之中的那個孩子。
她們滿心的喜愛著這個孩子,可是對著這沉靜得出奇的孩子,她們除了侍候好她的日常生活外,再無他法。而王妃自嫁入王府以來便xingqing大變,清冷寡語,雖則疼愛郡主,言行裏卻也少帶出親熱。至於王府裏其他的公子、郡主,雖則是郡主的弟妹,但……唉,不提也罷。
或許真的該給她尋個同齡的夥伴。
巧善一邊想著一邊輕輕走過去。
“郡主,該迴去用晚膳了。”
水榭中的雪娃娃聞聲移首,看著巧善,稚聲稚氣道:“巧姨,娘說,入秋了,蓮花便要謝了。”
“謝了就謝了,明年還有看的。”巧善笑笑。
“明年的花該與今年的不一樣了。”傾泠小小的手指不舍的撫著欄邊一朵蓮花。
“蓮花都一個模樣的。”巧善開解道。
傾泠卻搖了搖小腦袋,看著巧善道:“巧姨,明年的我就與今年不一樣的,那蓮花當然也會不一樣。”
呃?巧善一愣。
“走吧,迴去了。”傾泠跳下欄杆,牽起巧善的手往迴走去。
這孩子真的早慧。巧善看著此刻剛及她腰間的雪娃娃,心頭不知怎的便有些沉重。
“郡主,你想要個小玩伴嗎?”巧善柔聲問道。
傾泠抬首,黑亮得似水晶的眸子看著她,帶著一點點疑問,“玩伴?gān什麽的?”
巧善蹲下身子與她平視。
“玩伴就是陪著郡主的人。比如陪郡主讀書、寫字、彈琴、下棋,還可以陪郡主一起玩,比如說捉迷藏啦,又或者一起編糙蟲啦,玩伴可以跟郡主一起做很多的事,郡主想不想要?”拂了拂傾泠齊肩的黑髮,又道:“郡主若想要,奴婢就和王妃去說,讓王妃跟王爺說一聲,王爺一定會答應的。”
傾泠想了想,說:“讀書、寫字、彈琴、下棋我一個人就可以做了,不用玩伴。”
巧善一怔,然後輕輕問道:“郡主寂寞嗎?”
傾泠不解的看著她,“寂寞是什麽?”
這個問題巧善無法迴答,所以她隻能笑笑,道:“算了,郡主覺得好就行了,咱們迴去用膳吧。”
******
第二日辰時,巧善送傾泠出園,王府大總管葛祺已領著兩名侍女候於門前。每月的這一日皆是他親自接送,從未假手他人,是以巧善很是放心。
那日,巧善如往常般,坐在靠近園門的長廊上,一邊繡著帕子,一邊等著郡主迴來。白色的絹帕上以青線勾勒著幾葉青荷,是繡給郡主用的。她一邊繡一邊想,按往常的貫例,郡主會和其他幾位小公子、郡主一起陪王爺用午膳,用完午膳後再用一杯茶,然後會由葛祺送迴來,不過偶爾有幾次王爺有事纏身,並未一起用膳,那麽午時前郡主便會迴來,所以她還是要為午膳作點準備的。今天的午膳要準備些什麽呢?隻是還沒等她思量清楚,便見早上隨葛祺來接郡主的兩名侍女中的一位疾步向這邊跑來,剛進園門便喊道:“姑娘快去請王妃!”
“怎麽?”巧善被她那惶急的模樣驚得手一抖,針便紮在了指上,頓時青荷染上血色。
“郡主不好,快請王妃去救!”那名侍女急急道,又緊張的看了一眼身後,才壓低了聲音道,“奴婢受總管吩咐而來,姑娘要快,否則……否則郡主便要給王爺鞭死啦!”
“什麽?!”巧善驚叫出聲,手中帕子落在了地上。
“姑娘快去!”那侍女最後再囑咐一句後便匆匆離去。
巧善提腳便跟著她往園外跑去,跑到門前忽地想起那句“快請王妃去救”,紛紛亂亂的腦子中頓時清醒了那麽一分,自己去了又有何用,於是趕忙迴身去找王妃救人。
安豫王妃那刻正在作畫,鈴語一旁為她磨墨,聽後,她雖神色立變卻依然鎮定,吩咐此刻已是心慌神亂的巧善留在園中,自己帶著鈴語去了。
半個時辰後,安豫王妃抱著傾泠迴來了,鈴語兩眼紅紅的跟在身後。
“王妃!”巧善忙迎上前去。
安豫王妃看到她也沒有停步,隻是抱著傾泠繼續走,等到了內室,解開披在傾泠身上的袍子,巧善隻看一眼,便心痛不已。早上她齊齊整整送出門的郡主此刻一身是血昏迷不醒,她親做所做親手為她穿上的白衣早已被鮮血浸透破裂如爛布。
“王妃,這……這到底怎麽迴事?郡主怎麽會……怎麽會這樣?”巧善忍不住泣聲問道。
但安豫王妃並沒有答她,她將傾泠小心翼翼的置於chuáng上,然後吩咐:“鈴語你去打盆水來,巧善你去拿藥來。”
“是。”兩人應了,很快便打迴了水取來了藥。
小心的脫去傾泠身上的衣,頓時露出背上一道道縱橫的鞭傷,皮開rou綻,在那小小的玉雪似的身子上更顯觸目驚心。
巧善、鈴語看著直掉眼淚,卻不敢吱聲,幫著王妃為郡主清理傷口,擦去一身的血汙,上藥,包紮,再換上gān淨的薄薄的輕若無物的紗衣。其間傾泠一直昏迷著,可即算昏迷著依時不時呻吟一聲,眉頭緊緊皺著,足見其有多痛。等到一切弄妥,巧善、鈴語隻覺得這短短半個時辰卻比過一輩子還要累。
正鬆一口氣時,王府總管葛祺領著一名大夫來了。大夫想來已被告之事因,所以隻是號了號脈然後開了一副方子,吩咐了一些避忌事宜便退下了。葛祺向安豫王妃一禮後也離開了。
其間,安豫王妃對一直沉默不語,葛祺他們離去後,她也隻是吩咐巧善、鈴語一個去王府藥房裏抓藥,一個去準備些益於外傷痊癒的膳食。
巧善、鈴語應著退下。
房中,安豫王妃看著chuáng上奄奄一息的女兒,一直qiáng忍著的淚水終於破堤而出。輕輕擦去女兒額間因痛而冒出的汗珠,想著她安靜地趴於地上被安豫王鞭打的模樣,頓時心如刀割。“對不起,泠兒。”淚珠兒斷線似的落下,有幾滴落在了傾泠受傷的背上。“嗯……”昏沉中的傾泠忽然一聲輕哼,眼皮緩緩睜開。
“泠兒!泠兒!你醒啦?”安豫王妃驚喜的喚道。
傾泠睜開了眼,似乎望了安豫王妃一眼,但很快又閉上了,口中卻模模糊糊的念著:“娘……父王為什麽打我……我……我沒有做壞事……父王為什麽那樣罵我……”
“泠兒!”安豫王妃聞言悲不自禁。
可傾泠卻無答應,顯然還在昏睡中,剛才不過是無意識的囈語。
一整日,安豫王妃片刻不離的守在chuáng前,巧善、鈴語做好的午膳她一口未進。
到了晚間,傾泠終於自昏睡中醒來,睜開眼,燭光之下看到的便是母親憔悴的容顏,以及紅腫憂傷的眼睛。
</br>
皇帝這或許是愛屋及烏,又或許另有深意?
但也隻是心裏想想,無人付予言表。天威難測,帝家之事豈是能拿來說長道短的。
那是慶雲元年。
光yin荏苒,日子就在那日升月落,花開花謝中流過。
上卷———帝都韶華
一、庭院深深深幾許(上)
慶雲六年,七月中。
眼見著明日便又是十五了,是郡主出園向王爺請安的日子,巧善早早便將明日要穿戴的衣飾打點好,忙完了,卻不見了原先坐於房中的郡主,看看天色,申時過半,該用晚膳了,當下出門往園子東邊尋去。
集雪園中植桃栽柳,養蘭種芍,還有不少的叫不出名來的奇花異糙,chun夏秋冬,花開不斷,且因王妃偏愛牡丹,是以專辟一個小園種植牡丹,姚huáng、魏紫、二喬、墨魁等等品種應有盡有。而在集雪園的最東邊,另有一個小園子,園中心有方圓五丈的池塘,池中種蓮,池邊還築有一座賞蓮的水榭,取名“流水軒”。
如同王妃最愛流連於牡丹園中,蓮池畔流水軒則是長郡主傾泠最愛駐足的地方。
每到夏季,這池中總是綻滿白蓮,清姿玉韻,裊裊風流。那時刻,總能看到郡主坐在那流水軒的欄杆上,搖晃著雙足,看著滿池的白蓮,靜靜的聽著風送來的蟲鳴鳥啼,若不去叫她,完全有可能呆上一整天。
在巧善的記憶裏,似乎從郡主會走路起,到而今,年年如此。
有時她甚至會想,王妃與郡主皆容色美異凡人,會不會王妃便是牡丹仙子投生的,而郡主則是蓮花仙子轉世,要不,她們怎麽會這般的喜歡牡丹與蓮花呢?
曾與鈴語嘀咕過,鈴語聽後,倒是吃吃笑著點頭。
走至東園門前,遠遠的便看見那滿池亭亭玉立的白蓮,那個白衣白襪仿如雪堆的娃娃果然又坐在欄杆上,靜靜的看著那些搖曳生姿的蓮花出神,粉妝玉琢的模樣仿似白蓮孕育出的小仙童。
巧善曾經問過郡主,那蓮花雖美,可年年日日時時看著難道不厭倦嗎?
可郡主的迴答卻很讓她意外。
她說,我是在數蓮蕊,可這池裏的蓮花老是還沒數完便謝了。
一朵蓮花有多少花蕊?
巧善不知道,可是她想,若她問郡主,郡主肯定能答出來。可她不敢問,她怕得到確切的答案。看著欄上坐著的那小小的身影,那一刻,她的心柔軟又酸楚。這個孩子,她是太孤單了吧?
想當年親眼看著郡主出生的,那時還隻會嚶嚶啼哭的嬰兒而今已會吟詩寫字了。雖是金枝玉葉,可自小即跟著王妃在這集雪園中長大,甚少踏出園門,更不曾出過王府,也不知是這樣的環境使然,還是天xing如此,才六歲的郡主xing子卻比那十六歲的人更為沉靜懂事。
別人家這般年紀的孩子都愛粘著爹娘撒嬌耍xing,又或是與小玩伴嬉戲玩鬧沒天沒地的,郡主卻非如此,她不粘任何人,她……也無任何玩伴。
集雪園中人少,侍候的僕從中年紀最小的她與鈴語也大了郡主十多歲,所以郡主身邊並未有什麽同齡人。郡主初出生時,王府裏曾派過四個五歲的小丫頭,既是規矩,也是讓其陪著郡主一起長大,親近些,也用得長。但王妃看過後便叫人送出園了,是以貼身侍候的一直是她倆,予她倆來說倒是求之不得的事,隻是郡主……
靜靜的站在園門前悄悄的看著水榭之中的那個孩子。
她們滿心的喜愛著這個孩子,可是對著這沉靜得出奇的孩子,她們除了侍候好她的日常生活外,再無他法。而王妃自嫁入王府以來便xingqing大變,清冷寡語,雖則疼愛郡主,言行裏卻也少帶出親熱。至於王府裏其他的公子、郡主,雖則是郡主的弟妹,但……唉,不提也罷。
或許真的該給她尋個同齡的夥伴。
巧善一邊想著一邊輕輕走過去。
“郡主,該迴去用晚膳了。”
水榭中的雪娃娃聞聲移首,看著巧善,稚聲稚氣道:“巧姨,娘說,入秋了,蓮花便要謝了。”
“謝了就謝了,明年還有看的。”巧善笑笑。
“明年的花該與今年的不一樣了。”傾泠小小的手指不舍的撫著欄邊一朵蓮花。
“蓮花都一個模樣的。”巧善開解道。
傾泠卻搖了搖小腦袋,看著巧善道:“巧姨,明年的我就與今年不一樣的,那蓮花當然也會不一樣。”
呃?巧善一愣。
“走吧,迴去了。”傾泠跳下欄杆,牽起巧善的手往迴走去。
這孩子真的早慧。巧善看著此刻剛及她腰間的雪娃娃,心頭不知怎的便有些沉重。
“郡主,你想要個小玩伴嗎?”巧善柔聲問道。
傾泠抬首,黑亮得似水晶的眸子看著她,帶著一點點疑問,“玩伴?gān什麽的?”
巧善蹲下身子與她平視。
“玩伴就是陪著郡主的人。比如陪郡主讀書、寫字、彈琴、下棋,還可以陪郡主一起玩,比如說捉迷藏啦,又或者一起編糙蟲啦,玩伴可以跟郡主一起做很多的事,郡主想不想要?”拂了拂傾泠齊肩的黑髮,又道:“郡主若想要,奴婢就和王妃去說,讓王妃跟王爺說一聲,王爺一定會答應的。”
傾泠想了想,說:“讀書、寫字、彈琴、下棋我一個人就可以做了,不用玩伴。”
巧善一怔,然後輕輕問道:“郡主寂寞嗎?”
傾泠不解的看著她,“寂寞是什麽?”
這個問題巧善無法迴答,所以她隻能笑笑,道:“算了,郡主覺得好就行了,咱們迴去用膳吧。”
******
第二日辰時,巧善送傾泠出園,王府大總管葛祺已領著兩名侍女候於門前。每月的這一日皆是他親自接送,從未假手他人,是以巧善很是放心。
那日,巧善如往常般,坐在靠近園門的長廊上,一邊繡著帕子,一邊等著郡主迴來。白色的絹帕上以青線勾勒著幾葉青荷,是繡給郡主用的。她一邊繡一邊想,按往常的貫例,郡主會和其他幾位小公子、郡主一起陪王爺用午膳,用完午膳後再用一杯茶,然後會由葛祺送迴來,不過偶爾有幾次王爺有事纏身,並未一起用膳,那麽午時前郡主便會迴來,所以她還是要為午膳作點準備的。今天的午膳要準備些什麽呢?隻是還沒等她思量清楚,便見早上隨葛祺來接郡主的兩名侍女中的一位疾步向這邊跑來,剛進園門便喊道:“姑娘快去請王妃!”
“怎麽?”巧善被她那惶急的模樣驚得手一抖,針便紮在了指上,頓時青荷染上血色。
“郡主不好,快請王妃去救!”那名侍女急急道,又緊張的看了一眼身後,才壓低了聲音道,“奴婢受總管吩咐而來,姑娘要快,否則……否則郡主便要給王爺鞭死啦!”
“什麽?!”巧善驚叫出聲,手中帕子落在了地上。
“姑娘快去!”那侍女最後再囑咐一句後便匆匆離去。
巧善提腳便跟著她往園外跑去,跑到門前忽地想起那句“快請王妃去救”,紛紛亂亂的腦子中頓時清醒了那麽一分,自己去了又有何用,於是趕忙迴身去找王妃救人。
安豫王妃那刻正在作畫,鈴語一旁為她磨墨,聽後,她雖神色立變卻依然鎮定,吩咐此刻已是心慌神亂的巧善留在園中,自己帶著鈴語去了。
半個時辰後,安豫王妃抱著傾泠迴來了,鈴語兩眼紅紅的跟在身後。
“王妃!”巧善忙迎上前去。
安豫王妃看到她也沒有停步,隻是抱著傾泠繼續走,等到了內室,解開披在傾泠身上的袍子,巧善隻看一眼,便心痛不已。早上她齊齊整整送出門的郡主此刻一身是血昏迷不醒,她親做所做親手為她穿上的白衣早已被鮮血浸透破裂如爛布。
“王妃,這……這到底怎麽迴事?郡主怎麽會……怎麽會這樣?”巧善忍不住泣聲問道。
但安豫王妃並沒有答她,她將傾泠小心翼翼的置於chuáng上,然後吩咐:“鈴語你去打盆水來,巧善你去拿藥來。”
“是。”兩人應了,很快便打迴了水取來了藥。
小心的脫去傾泠身上的衣,頓時露出背上一道道縱橫的鞭傷,皮開rou綻,在那小小的玉雪似的身子上更顯觸目驚心。
巧善、鈴語看著直掉眼淚,卻不敢吱聲,幫著王妃為郡主清理傷口,擦去一身的血汙,上藥,包紮,再換上gān淨的薄薄的輕若無物的紗衣。其間傾泠一直昏迷著,可即算昏迷著依時不時呻吟一聲,眉頭緊緊皺著,足見其有多痛。等到一切弄妥,巧善、鈴語隻覺得這短短半個時辰卻比過一輩子還要累。
正鬆一口氣時,王府總管葛祺領著一名大夫來了。大夫想來已被告之事因,所以隻是號了號脈然後開了一副方子,吩咐了一些避忌事宜便退下了。葛祺向安豫王妃一禮後也離開了。
其間,安豫王妃對一直沉默不語,葛祺他們離去後,她也隻是吩咐巧善、鈴語一個去王府藥房裏抓藥,一個去準備些益於外傷痊癒的膳食。
巧善、鈴語應著退下。
房中,安豫王妃看著chuáng上奄奄一息的女兒,一直qiáng忍著的淚水終於破堤而出。輕輕擦去女兒額間因痛而冒出的汗珠,想著她安靜地趴於地上被安豫王鞭打的模樣,頓時心如刀割。“對不起,泠兒。”淚珠兒斷線似的落下,有幾滴落在了傾泠受傷的背上。“嗯……”昏沉中的傾泠忽然一聲輕哼,眼皮緩緩睜開。
“泠兒!泠兒!你醒啦?”安豫王妃驚喜的喚道。
傾泠睜開了眼,似乎望了安豫王妃一眼,但很快又閉上了,口中卻模模糊糊的念著:“娘……父王為什麽打我……我……我沒有做壞事……父王為什麽那樣罵我……”
“泠兒!”安豫王妃聞言悲不自禁。
可傾泠卻無答應,顯然還在昏睡中,剛才不過是無意識的囈語。
一整日,安豫王妃片刻不離的守在chuáng前,巧善、鈴語做好的午膳她一口未進。
到了晚間,傾泠終於自昏睡中醒來,睜開眼,燭光之下看到的便是母親憔悴的容顏,以及紅腫憂傷的眼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