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縣並不大,尤其對每日在酒肆、茶坊裏廝混的閑人來說,這裏的格局未免太小,所以隻要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免不了有人喋喋不休。
王家的嬸子如何豐腴,柳家的姑娘如何風姿綽綽,某妓家新近來了個雛兒,又或者某絲綢行的東家如何怕老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足以讓人津津樂道。
可是這幾日,一個消息卻是傳遍了錢塘,說是徐昌要做善事。
做善事?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大家聽到是徐昌,於是便忍不住逢人便問:“到底是哪個徐昌?莫非周渡的那個徐昌?”
若是知曉一些根底的人便忍不住罵:“周渡距離錢塘十萬八千裏,怎會是他?自是咱們錢塘縣衙的那位徐昌徐班頭。”
“呀,徐班頭莫非生發了,又或者生了什麽魔症,不會是失心瘋了吧。”
“這個……”被問及的人就不太好說了,敷衍道:“想必也是如此,徐班頭是什麽人?雁過拔毛的人物,怎麽會做善事?實話和你說,徐家不但老的是這樣,小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我聽說那小的賣藥方還吃死了人,喂喂,這些話不可胡亂傳出去,道聽途說之言,聽聽就是了。”
種種流言蜚語肆虐起來卻也厲害得很,以至於連老家那邊都知道了,次日一大清早,便有族裏一個在縣裏做小買賣的堂侄上門,說是來拜會伯父,還說伯父若是身體不適,東鄉那邊有個大夫,最擅治癲病。
這句話若是用黑話來翻譯就是說:伯父你老人家要是腦子有病就趕緊去治,別給咱們老徐家丟人。
徐昌氣得鼻子都歪了,抽出鐵尺把這堂侄趕了出去,那堂侄也是知道徐昌火爆脾氣的,自是抱頭鼠竄。
“這些沒眼色的東西,我做善事怎麽了,我徐班頭就不能做善事?謙兒,你說是不是,有一句古話,叫什麽燕雀什麽的,燕雀什麽?”
徐謙繃著臉,不敢笑,做出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道:“爹,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徐昌很是讚許地看了徐謙一眼,點頭道:“對,就是這句話,這群麻雀,安知老夫這鴻鵠的心思?他們說我瘋了,依我看,他們瘋了才是。”
徐謙豎起大拇指,道:“爹果然是好樣的,我們不做麻雀,我們做鴻鵠。”
父子二人相互吹捧一番,徐昌這才順了氣,隨即冷笑道:“明日咱們就讓這些沒眼色的東西大開眼界,你也別閑著,讀你的書去,你的主意是不錯,可是這些事自然都有爹來辦,你的正業是讀書。”
不管怎麽說,徐昌和徐謙算是火了,緊接著又有消息傳出,說是在九月十五這一日,徐家父子的善堂就要開張了。
在萬眾矚目之下,九月十五的清早,徐昌父子二人便換上了一身新衣,徐謙還特意找來了一副紙扇,穿著一件儒衫,很有公子哥的派頭。
而徐家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好事者,大家一見徐家的大門打開,隨後徐昌父子二人出來,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實在是過於好奇,像徐昌這種德行的人,怎麽可能做善事?裏頭肯定有貓膩,有古怪。
“出來了,出來了,嘖嘖……果然是生發了,瞧瞧,連衣衫都與眾不同。看,還雇了兩個轎子呢,他們是賤籍,坐轎子不怕犯了規矩?”
眾人議論紛紛,目視著徐昌和徐謙鑽入轎子,隨即轎子升起,搖搖晃晃地向城外方向而去。
好事者便走走停停地追看,反正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倒也氣定神閑,一麵議論,一麵想探個究竟。
錢塘是大縣,又地處江南要津之地,城牆內裏固然繁華,可是沿著城外依舊是無比熱鬧,方圓數裏也是街市,這裏叫清河坊,遠處過了橋,便是一棟棟堂皇的建築,大家一眼認出來,這是清河張家,錢塘縣第一豪門,新宅雖然沒有建在內城,並不是因為買不起內城的地皮,而是內城畢竟局促,而在這熱鬧的清河坊,這座耗資數千兩銀子,用時三年的巨大建築如今已成了錢塘縣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轎子居然就在這張家門口停下,好事者們連忙駐足,一頭霧水。
怎麽做善事做到了張家?張家還需要你來接濟嗎?
須知這張家的門前就是街市,對麵是一些荒廢下來的店麵,其中最大的一棟建築便是一家客棧,隻是自從客棧的對麵建起了豪宅,卻是大大影響到了生意,如今店家已經關張,也無人來問津了。
可是今日,似乎卻修葺了一番,具體做些什麽,大家卻又一頭霧水。
徐家父子便是在這裏下轎,隨即進了客棧,緊接著,便有幾個店夥出來,大家七手八腳地在門臉上方掛起一幅匾額,匾額上書:“積善人家”四字,落款卻是黃仁德。
黃仁德是誰?許多人先是愕然,隨即便有耳目靈通的人一拍大腿,道:“這是咱們縣裏的師爺,黃仁德黃師爺是也,想不到,原來黃師爺居然親筆給他們提了字,看來姓徐的父子是真真切切的要做善事了。隻是不知做的什麽善事,莫非是要施粥?不像,不像,這門口又沒升起爐灶,也不聞粥香,真不知到底是什麽名堂。”
黃師爺題字自然引起轟動,在後世人眼裏,一個師爺不過是當官的跟班,算什麽重要核心的人物?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完全不同,師爺是官員的參謀,也是官員的心腹,更是官員的貼身小棉襖,別看縣裏有縣丞、主簿、學官,其實和沒有編製的師爺比起來,未必說話更算數。從某種程度來說,師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一縣主官的心思,他的舉動往往和縣裏的一把手是一致的。
黃師爺既然題字,那麽代表的也是錢塘父母現任縣尊大人的意思,這姓徐的將黃師爺的題字冠冕堂皇的懸上門臉的顯要位置,裏頭的許多意味就足以讓人深思了。
正在這時候,夥計們擺出了爆竹,徐謙親自捏著一枝香前去燃放,爆竹聲響起之後,徐昌便走出來,朝著圍觀的人群團團作揖,高聲道:“錢塘是魚米之鄉,更是文風鼎盛之地,便是我等草民賤役也深受聖賢熏陶,行善積德一直是徐某人夙願,今日,諸位能來捧場,徐某感激萬分。”
一番話說得還算得體,總算得到了一些稀稀落落的掌聲。
徐昌說罷,徐謙又上前一步,搖頭晃腦道:“鄙人徐謙,平日裏一直受父親大人言傳身教,心裏一直存著善念,期望能多做善事,上報國家,下扶孱弱。錢塘地處津要之地,多的是過往的客商,可是我經常聽說,有的客商、過客在我錢塘經常傳出噩耗,身死異鄉,隻可憐他們為一家老小奔波在外,便是死了,也暫時無處安葬,可憐可歎……”
眾人紛紛點頭,倒也覺得有理,錢塘過往的外鄉人很多,經常會有人突然病倒,死在錢塘,而自己的家鄉又遠在千裏之外,等到家裏來收殮屍首時,已是遲了,這種事經常都有,大家都有耳聞。
徐謙歎了口氣,隨即道:“因此我父子二人盤下了這間宅宇,便是要修設成義莊,專門為那些客死異鄉的客商、遊人停放棺木,今日便是我徐氏義莊開放之日,諸位……喂……喂……大家都湊近一些,都別躲呀。”
徐謙本來說得很動人,誰知道許多人一聽到義莊二字,頓時便連連後退,一副深怕沾到了什麽晦氣的樣子。
王家的嬸子如何豐腴,柳家的姑娘如何風姿綽綽,某妓家新近來了個雛兒,又或者某絲綢行的東家如何怕老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足以讓人津津樂道。
可是這幾日,一個消息卻是傳遍了錢塘,說是徐昌要做善事。
做善事?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大家聽到是徐昌,於是便忍不住逢人便問:“到底是哪個徐昌?莫非周渡的那個徐昌?”
若是知曉一些根底的人便忍不住罵:“周渡距離錢塘十萬八千裏,怎會是他?自是咱們錢塘縣衙的那位徐昌徐班頭。”
“呀,徐班頭莫非生發了,又或者生了什麽魔症,不會是失心瘋了吧。”
“這個……”被問及的人就不太好說了,敷衍道:“想必也是如此,徐班頭是什麽人?雁過拔毛的人物,怎麽會做善事?實話和你說,徐家不但老的是這樣,小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我聽說那小的賣藥方還吃死了人,喂喂,這些話不可胡亂傳出去,道聽途說之言,聽聽就是了。”
種種流言蜚語肆虐起來卻也厲害得很,以至於連老家那邊都知道了,次日一大清早,便有族裏一個在縣裏做小買賣的堂侄上門,說是來拜會伯父,還說伯父若是身體不適,東鄉那邊有個大夫,最擅治癲病。
這句話若是用黑話來翻譯就是說:伯父你老人家要是腦子有病就趕緊去治,別給咱們老徐家丟人。
徐昌氣得鼻子都歪了,抽出鐵尺把這堂侄趕了出去,那堂侄也是知道徐昌火爆脾氣的,自是抱頭鼠竄。
“這些沒眼色的東西,我做善事怎麽了,我徐班頭就不能做善事?謙兒,你說是不是,有一句古話,叫什麽燕雀什麽的,燕雀什麽?”
徐謙繃著臉,不敢笑,做出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道:“爹,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徐昌很是讚許地看了徐謙一眼,點頭道:“對,就是這句話,這群麻雀,安知老夫這鴻鵠的心思?他們說我瘋了,依我看,他們瘋了才是。”
徐謙豎起大拇指,道:“爹果然是好樣的,我們不做麻雀,我們做鴻鵠。”
父子二人相互吹捧一番,徐昌這才順了氣,隨即冷笑道:“明日咱們就讓這些沒眼色的東西大開眼界,你也別閑著,讀你的書去,你的主意是不錯,可是這些事自然都有爹來辦,你的正業是讀書。”
不管怎麽說,徐昌和徐謙算是火了,緊接著又有消息傳出,說是在九月十五這一日,徐家父子的善堂就要開張了。
在萬眾矚目之下,九月十五的清早,徐昌父子二人便換上了一身新衣,徐謙還特意找來了一副紙扇,穿著一件儒衫,很有公子哥的派頭。
而徐家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好事者,大家一見徐家的大門打開,隨後徐昌父子二人出來,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實在是過於好奇,像徐昌這種德行的人,怎麽可能做善事?裏頭肯定有貓膩,有古怪。
“出來了,出來了,嘖嘖……果然是生發了,瞧瞧,連衣衫都與眾不同。看,還雇了兩個轎子呢,他們是賤籍,坐轎子不怕犯了規矩?”
眾人議論紛紛,目視著徐昌和徐謙鑽入轎子,隨即轎子升起,搖搖晃晃地向城外方向而去。
好事者便走走停停地追看,反正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倒也氣定神閑,一麵議論,一麵想探個究竟。
錢塘是大縣,又地處江南要津之地,城牆內裏固然繁華,可是沿著城外依舊是無比熱鬧,方圓數裏也是街市,這裏叫清河坊,遠處過了橋,便是一棟棟堂皇的建築,大家一眼認出來,這是清河張家,錢塘縣第一豪門,新宅雖然沒有建在內城,並不是因為買不起內城的地皮,而是內城畢竟局促,而在這熱鬧的清河坊,這座耗資數千兩銀子,用時三年的巨大建築如今已成了錢塘縣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轎子居然就在這張家門口停下,好事者們連忙駐足,一頭霧水。
怎麽做善事做到了張家?張家還需要你來接濟嗎?
須知這張家的門前就是街市,對麵是一些荒廢下來的店麵,其中最大的一棟建築便是一家客棧,隻是自從客棧的對麵建起了豪宅,卻是大大影響到了生意,如今店家已經關張,也無人來問津了。
可是今日,似乎卻修葺了一番,具體做些什麽,大家卻又一頭霧水。
徐家父子便是在這裏下轎,隨即進了客棧,緊接著,便有幾個店夥出來,大家七手八腳地在門臉上方掛起一幅匾額,匾額上書:“積善人家”四字,落款卻是黃仁德。
黃仁德是誰?許多人先是愕然,隨即便有耳目靈通的人一拍大腿,道:“這是咱們縣裏的師爺,黃仁德黃師爺是也,想不到,原來黃師爺居然親筆給他們提了字,看來姓徐的父子是真真切切的要做善事了。隻是不知做的什麽善事,莫非是要施粥?不像,不像,這門口又沒升起爐灶,也不聞粥香,真不知到底是什麽名堂。”
黃師爺題字自然引起轟動,在後世人眼裏,一個師爺不過是當官的跟班,算什麽重要核心的人物?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完全不同,師爺是官員的參謀,也是官員的心腹,更是官員的貼身小棉襖,別看縣裏有縣丞、主簿、學官,其實和沒有編製的師爺比起來,未必說話更算數。從某種程度來說,師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一縣主官的心思,他的舉動往往和縣裏的一把手是一致的。
黃師爺既然題字,那麽代表的也是錢塘父母現任縣尊大人的意思,這姓徐的將黃師爺的題字冠冕堂皇的懸上門臉的顯要位置,裏頭的許多意味就足以讓人深思了。
正在這時候,夥計們擺出了爆竹,徐謙親自捏著一枝香前去燃放,爆竹聲響起之後,徐昌便走出來,朝著圍觀的人群團團作揖,高聲道:“錢塘是魚米之鄉,更是文風鼎盛之地,便是我等草民賤役也深受聖賢熏陶,行善積德一直是徐某人夙願,今日,諸位能來捧場,徐某感激萬分。”
一番話說得還算得體,總算得到了一些稀稀落落的掌聲。
徐昌說罷,徐謙又上前一步,搖頭晃腦道:“鄙人徐謙,平日裏一直受父親大人言傳身教,心裏一直存著善念,期望能多做善事,上報國家,下扶孱弱。錢塘地處津要之地,多的是過往的客商,可是我經常聽說,有的客商、過客在我錢塘經常傳出噩耗,身死異鄉,隻可憐他們為一家老小奔波在外,便是死了,也暫時無處安葬,可憐可歎……”
眾人紛紛點頭,倒也覺得有理,錢塘過往的外鄉人很多,經常會有人突然病倒,死在錢塘,而自己的家鄉又遠在千裏之外,等到家裏來收殮屍首時,已是遲了,這種事經常都有,大家都有耳聞。
徐謙歎了口氣,隨即道:“因此我父子二人盤下了這間宅宇,便是要修設成義莊,專門為那些客死異鄉的客商、遊人停放棺木,今日便是我徐氏義莊開放之日,諸位……喂……喂……大家都湊近一些,都別躲呀。”
徐謙本來說得很動人,誰知道許多人一聽到義莊二字,頓時便連連後退,一副深怕沾到了什麽晦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