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無儔,你因一已之事疏理軍務在前,對王上出不敬之語在後,本帥奉王命對你行監管之責。可惜了,你也算一代名將,無奈誤入歧途。”
扶襄五四、dong中一日世千年(上)
越國。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話著著實實地應在了靜王世子身上。嵇釋得知父王病重的消息,撇下前線軍務莫河打馬迴程,被軍政司冠以“逃兵”這名,甫入莫河地界即遭緝拿,在親衛拚死相護下,逃往山林之間。
於是,堂堂靜王世子,一代少年英才,淪為逃犯。
無獨有偶。
雲國。
繼左丘家族遭受滅門慘禍,左丘無倚被拘押之後,作為前線主帥的左丘無儔也被褫帥印,按王諭自省其過,就地看管,形同軟禁。
就此,百年世家,名存實亡。
最qiáng兩國亦是最qiáng兩人的接二連三的變故在各國間激起的軒然大波尚在激dàng,更為震愕各國的事qing發生了。
雲國。
左丘無儔被禁後的十日,百名jing壯漢子闖入禁地,在龐重的三千jing兵阻攔下如入無人之境。待龐重聞訊率兵趕來,禁地內除卻滿地呻吟的殘兵敗將,早已不見左丘無儔身影。
時隔不到半日,押往暹羅州的充軍隊伍與一隊坐在路畔狀似歇腳的同行狹路相逢。對方身著雲國兵服,押送兵士完全不間設防,是以那隊人中忽然有人跳起將左丘無倚頸上枷鎖劈開時,頓時失措大亂。約摸一刻鍾後,左丘無倚隨同那隊兵馬一併離去。
這兩隊人馬的相同之處,為標有“左丘”字號的黑色大旗,且留下多個活口為證。
又過三日,昔日左丘無儔部將聯名簽書的告全國子民書貼遍城街鄉道,民眾爭相賭之,而後息業罷市,深居閉戶。
告民書中曰:吾等追隨左丘元帥多年,為衛大雲國土,護佑大雲國民,忘卻生死,難憐家小。殊料jian佞當道,妒賢嫉能,君前讒言,誤導聖聽,吾等迫離戎馬,以致在兵燹犯境之時,吾等空有報國之誌,卻無報國之機,空自焚心扼腕,徒自頓足嗟嘆。突聞左丘元帥復出,擊潰敵寇,收復失地,吾等不勝心安,但求疆土不失,百姓無虞,吾等願老死鄉野,無為終生。然,未想小人猖獗如鼠,因一已惡念釀左丘家滅門之禍。繼而,左丘副帥又遇詆毀,將置暹羅瘴毒瀰漫之地。如左丘元帥戰功彪炳都亦受圈禁之苦。是可忍,孰不可忍,吾等忠義男兒,無法坐視英豪殞落,聽任群魔亂舞,遂擅以左丘旗號憤然而起,為保大雲國之基石,邦之擎柱,縱擔千古罵名,亦百死不悔。吾等將齊心協助促助左丘元帥清君這側,爾等且廣積糧米,深閉門戶,勿受亂兵踐踏之苦,半載稍過,還爾等清明朝廷。
告民書一經張貼,雲國上下皆如戰場,人心浮動,惶惶難安。
雲王召集朝臣商議對策,有保守老臣道將那名縱火生事的嫌犯jiāo出以平左丘家主之怒。立即有青少臣子發激反之聲:左丘無儔如此與謀反無異,jiāo一人事小,君向臣示弱事大,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豈容他猖狂?
任職軍政司的王後幼弟龐奢道:“眼下,左丘無儔不過是被那群不甘沒落的烏合之眾給弄混了腦袋,狗急跳牆罷了,他一無帥印,二無兵符,能成什麽事?”
此話一落,居安殿內的諸人qing緒皆平定下來,竟是乍聽左丘無儔之名的初時先亂了陣腳,忘了有王上英明在前,早已釋了握在左丘家手中的所有兵權。這一來,何憂之有?
雲王笑若花間微風,“且容他鬧騰一陣,釋放了心頭怨氣,騰再召他迴來罷。”
諸臣齊頌王上有容乃大,仁懷寬宏。
這次第,雲王君臣穩坐釣魚台,閑看魚兒戲鬧玩耍,何時收鉤,端看心qing。
但,qing勢似乎並非按他們所預想的向前發展。
左丘無儔的大旗一出,昔日舊屬競相來投,每一位來投者皆不是空手而至,禮豐物盛,不勝枚舉。
“帥印如何?兵符又怎樣?被左丘家帶過的兵,還需要那些外在的東西麽?”縱望招展在山野間的蔽天旌旗,左丘無倚笑道。
左丘無儔顏容如冰,問:“聯絡上六叔他們了麽?”
“已經收到了他們的傳書。”
“傳本家主手諭,嚴禁躁動,恪守蟄伏之道。”
“是。”
左丘無儔仰首看天。恰有一抹雲捲雲舒,兀自自在。那本是他年幼時追求的姿態,而如今他已如那頭頂的艷陽,為照耀萬物,須使自己光輝萬丈。
“既然你們篤信左丘無儔能帶領你們走向一個光明前程,那麽,就將你們的未來jiāo給我罷,左丘無儔定不負爾等所望。”他高立於峰頂,道。
歡唿之聲宛若巨海làng濤,彌久方歇。
扶襄五四、dong中一日世千年(下)
越國。
為避緝拿,嵇釋逃入山林間,引來朝堂紛紛。甚至越王,也不解這位素以深慮著稱的堂弟何以如此,頂著探父之名私迴京都,尚能博一個“忠”字,如今公然拒捕,不顧雙親,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壓在頭上,又要如何施展?
未到兩個時辰,越王便得到了答案——
老靜王與王妃,皆自休養這地不見了。
這意味著,靜王世子對一切早有安排,就連這場看似義無反顧的探父之旅,也是其計劃中的一部分。
“但在這種qing形下,他想做什麽呢?”明泰宮前殿,書案之後,嵇申蹙眉苦思。
“王上不必擔心,一個huáng毛小兒而已,全因王上的聖恩,容他少年得誌,這才不知天高地厚,妄以為能與天比高,就如一隻猴子,再是撲騰,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案前恭立的這臣獻言道。
“是這樣麽?”嵇申反覆思忖,一時斷不出嵇釋走向,姑且作罷。
他走出書案,向太監福全吩咐:“傳朕的口諭,命京都近衛軍陪同京畿衛隊,嚴密搜索嵇釋形跡,生死不論。朕隻給他們十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福全傳諭,京都近衛軍、京畿衛隊全力出動,莫河城方圓延申百裏,搜尋靜王世子,隻求在限定期限內達成王命。
然而,嵇釋並未讓越國君臣等得太久。
僅僅六日,嵇釋挑起了大旗,仍然是越國,隻是在越前加了“西”字,以“西越”為號,以救父救母為名,以五萬大軍為基,聯合東疆幾州,近十萬大軍,揮師莫河城。
東疆幾州的反叛當然令越王大為光火,但令這位王者驚詫的,是嵇釋那五萬大軍的來歷,仿佛平地生出來般,毫無任何徵兆地……
毫無任何徵兆麽?
沉思中的嵇申怵然一震。
一年前,越國有一場大敗,五萬大軍深入雲國腹地,無一人生還,包括領軍出征的驍騎將軍萬書寅……
“福全,速傳樞密院掌院!”
樞密院掌院禦前領了密諭,一頭紮進案檔室親力親為,以僅僅一個時辰的工夫將萬書寅私檔呈奉上來。
“萬書寅,出身小富之家,自幼勤習文武,並有‘神童’美譽,十八風中我大越國文武雙狀元名揚四海,二十歲入軍政司,二十五歲因戰功顯赫被王上賜封驍騎將軍,二十六歲也便是一年前戰死沙場……”
嵇申舉指,斷了掌院如數家珍的陳述,道:“這些東西,縱然不找你,朕也曉得。”
掌院不勝惶恐,道:“稟王上,臣正是從這些人所共知的麵上文章查出了端倪。”
“繼續。”
“萬書寅的小富之家,在當時其擢升要職之際,臣等依據我大越律法,也是去實地查訪過的,確鑿無疑。而就在半個時辰前,臣派去的人迴來報說當地從不曾有一戶萬姓人家。”
嵇申眼色倏緊。
“從當初查訪時鄰人的言之鑿鑿,到如今的茫然不知,顯然不是鄰人失憶,而是鄰人換了人。當年是有一位心思縝密行事周詳的人從中布置,連樞密院也遭瞞天過海。”
接下來,嵇申自知自己不必細究下去,一切都已昭然若揭。
“無論是為了警告嵇釋告知其老靜王病重之訊,還是重用文武雙全的萬書寅,很明顯,朕都是為了嵇釋做了嫁衣。”越王失神之下,狀似喃喃自語。
掌院縮肩垂首,恨不能掩耳疾走。
扶襄五五、到頭翻似爛柯人(上)
雲、越雙雄各反其主,兩國間的戰爭也因各自國內即將掀起的內戰暫作停歇。
若非左丘無儔、嵇釋沙場的殊死對決已非一朝一夕,宿敵的概念深入人心,這樣幾近重疊的時機會讓人以為是二人達成的默契。
不止外人,縱連兩人近旁之人也大為咋舌。
“處在jiāo戰的當口發動大事,大哥真的沒有擔心過嵇釋會趁虛而入麽?”左丘無倚問。
“擔心趁虛而入的不止是我。”左丘無儔迴。
那邊,龐三江亦向主子求詰:“世子何以斷定這個當口起事不會給左丘無儔可趁之機?”
嵇釋溫雅淺笑,道:“闕國的二公主給他送去了一個會讓他感興趣的消息,當然,以左丘無儔的行事作風,那個消息不足以讓他撇開軍務,其實也隻想分散一下他的jing力而已。後從闕國公主口中得知左丘無儔的處境,本世子便可安心做自己的事了。本世子離開前沿,左丘無儔焉會放過這絕佳舉事的機會?話說,本世子唯一輸左丘無儔的地方就是沒有及早建立一支獨屬於已的暗衛部隊,扶門的人雖然好用,一個個卻都是欠乏調教的。好在有闕國的二公主為本世子四處奔走,省了不少事呢。”
“原來如此。”主子難得有如此詳盡釋疑的時候,看來心qing不壞。也難怪了,多年活在越王的猜忌與利用中,奉盡一個臣子當做之責,卻不能換得半刻安寧,如今甩去枷鎖,做順從於自己意願的事,終是自由了。
這邊,左丘無倚也得到了兄長的迴答,笑道:“看大哥與那個嵇釋jiāo手,總是有一種在另一個世界的錯感,這可是棋逢對手的感覺,大哥?”
棋逢對手?左丘無儔微微閃神。的確,嵇釋可以說得上自己的生平至敵,與之jiāo手,無論勝負都須竭盡全力,稍有差池便可能全盤皆輸,但他不是唯一的一個,另一個……
那個倔qiáng的小女子,此刻還好罷?
倔qiáng的小女子,在問雲山的山dong內,終於醒來了。
起初,扶襄對自己的所在之地尚茫然了須臾,等神智恢復清明,記憶也全部歸籠,遂以瀑布的水淨了身,換了儲存在石箱內一套舊布衣裳,打dongfèng內摸索了幾塊碎銀出來,撐著虛軟的身子,走下山去。這些時日,有水有果也隻能勉qiáng維生,想要補充元氣,還是須去山下的進補些人間煙火烹就的餐食才行。
</br>
扶襄五四、dong中一日世千年(上)
越國。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話著著實實地應在了靜王世子身上。嵇釋得知父王病重的消息,撇下前線軍務莫河打馬迴程,被軍政司冠以“逃兵”這名,甫入莫河地界即遭緝拿,在親衛拚死相護下,逃往山林之間。
於是,堂堂靜王世子,一代少年英才,淪為逃犯。
無獨有偶。
雲國。
繼左丘家族遭受滅門慘禍,左丘無倚被拘押之後,作為前線主帥的左丘無儔也被褫帥印,按王諭自省其過,就地看管,形同軟禁。
就此,百年世家,名存實亡。
最qiáng兩國亦是最qiáng兩人的接二連三的變故在各國間激起的軒然大波尚在激dàng,更為震愕各國的事qing發生了。
雲國。
左丘無儔被禁後的十日,百名jing壯漢子闖入禁地,在龐重的三千jing兵阻攔下如入無人之境。待龐重聞訊率兵趕來,禁地內除卻滿地呻吟的殘兵敗將,早已不見左丘無儔身影。
時隔不到半日,押往暹羅州的充軍隊伍與一隊坐在路畔狀似歇腳的同行狹路相逢。對方身著雲國兵服,押送兵士完全不間設防,是以那隊人中忽然有人跳起將左丘無倚頸上枷鎖劈開時,頓時失措大亂。約摸一刻鍾後,左丘無倚隨同那隊兵馬一併離去。
這兩隊人馬的相同之處,為標有“左丘”字號的黑色大旗,且留下多個活口為證。
又過三日,昔日左丘無儔部將聯名簽書的告全國子民書貼遍城街鄉道,民眾爭相賭之,而後息業罷市,深居閉戶。
告民書中曰:吾等追隨左丘元帥多年,為衛大雲國土,護佑大雲國民,忘卻生死,難憐家小。殊料jian佞當道,妒賢嫉能,君前讒言,誤導聖聽,吾等迫離戎馬,以致在兵燹犯境之時,吾等空有報國之誌,卻無報國之機,空自焚心扼腕,徒自頓足嗟嘆。突聞左丘元帥復出,擊潰敵寇,收復失地,吾等不勝心安,但求疆土不失,百姓無虞,吾等願老死鄉野,無為終生。然,未想小人猖獗如鼠,因一已惡念釀左丘家滅門之禍。繼而,左丘副帥又遇詆毀,將置暹羅瘴毒瀰漫之地。如左丘元帥戰功彪炳都亦受圈禁之苦。是可忍,孰不可忍,吾等忠義男兒,無法坐視英豪殞落,聽任群魔亂舞,遂擅以左丘旗號憤然而起,為保大雲國之基石,邦之擎柱,縱擔千古罵名,亦百死不悔。吾等將齊心協助促助左丘元帥清君這側,爾等且廣積糧米,深閉門戶,勿受亂兵踐踏之苦,半載稍過,還爾等清明朝廷。
告民書一經張貼,雲國上下皆如戰場,人心浮動,惶惶難安。
雲王召集朝臣商議對策,有保守老臣道將那名縱火生事的嫌犯jiāo出以平左丘家主之怒。立即有青少臣子發激反之聲:左丘無儔如此與謀反無異,jiāo一人事小,君向臣示弱事大,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豈容他猖狂?
任職軍政司的王後幼弟龐奢道:“眼下,左丘無儔不過是被那群不甘沒落的烏合之眾給弄混了腦袋,狗急跳牆罷了,他一無帥印,二無兵符,能成什麽事?”
此話一落,居安殿內的諸人qing緒皆平定下來,竟是乍聽左丘無儔之名的初時先亂了陣腳,忘了有王上英明在前,早已釋了握在左丘家手中的所有兵權。這一來,何憂之有?
雲王笑若花間微風,“且容他鬧騰一陣,釋放了心頭怨氣,騰再召他迴來罷。”
諸臣齊頌王上有容乃大,仁懷寬宏。
這次第,雲王君臣穩坐釣魚台,閑看魚兒戲鬧玩耍,何時收鉤,端看心qing。
但,qing勢似乎並非按他們所預想的向前發展。
左丘無儔的大旗一出,昔日舊屬競相來投,每一位來投者皆不是空手而至,禮豐物盛,不勝枚舉。
“帥印如何?兵符又怎樣?被左丘家帶過的兵,還需要那些外在的東西麽?”縱望招展在山野間的蔽天旌旗,左丘無倚笑道。
左丘無儔顏容如冰,問:“聯絡上六叔他們了麽?”
“已經收到了他們的傳書。”
“傳本家主手諭,嚴禁躁動,恪守蟄伏之道。”
“是。”
左丘無儔仰首看天。恰有一抹雲捲雲舒,兀自自在。那本是他年幼時追求的姿態,而如今他已如那頭頂的艷陽,為照耀萬物,須使自己光輝萬丈。
“既然你們篤信左丘無儔能帶領你們走向一個光明前程,那麽,就將你們的未來jiāo給我罷,左丘無儔定不負爾等所望。”他高立於峰頂,道。
歡唿之聲宛若巨海làng濤,彌久方歇。
扶襄五四、dong中一日世千年(下)
越國。
為避緝拿,嵇釋逃入山林間,引來朝堂紛紛。甚至越王,也不解這位素以深慮著稱的堂弟何以如此,頂著探父之名私迴京都,尚能博一個“忠”字,如今公然拒捕,不顧雙親,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壓在頭上,又要如何施展?
未到兩個時辰,越王便得到了答案——
老靜王與王妃,皆自休養這地不見了。
這意味著,靜王世子對一切早有安排,就連這場看似義無反顧的探父之旅,也是其計劃中的一部分。
“但在這種qing形下,他想做什麽呢?”明泰宮前殿,書案之後,嵇申蹙眉苦思。
“王上不必擔心,一個huáng毛小兒而已,全因王上的聖恩,容他少年得誌,這才不知天高地厚,妄以為能與天比高,就如一隻猴子,再是撲騰,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案前恭立的這臣獻言道。
“是這樣麽?”嵇申反覆思忖,一時斷不出嵇釋走向,姑且作罷。
他走出書案,向太監福全吩咐:“傳朕的口諭,命京都近衛軍陪同京畿衛隊,嚴密搜索嵇釋形跡,生死不論。朕隻給他們十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福全傳諭,京都近衛軍、京畿衛隊全力出動,莫河城方圓延申百裏,搜尋靜王世子,隻求在限定期限內達成王命。
然而,嵇釋並未讓越國君臣等得太久。
僅僅六日,嵇釋挑起了大旗,仍然是越國,隻是在越前加了“西”字,以“西越”為號,以救父救母為名,以五萬大軍為基,聯合東疆幾州,近十萬大軍,揮師莫河城。
東疆幾州的反叛當然令越王大為光火,但令這位王者驚詫的,是嵇釋那五萬大軍的來歷,仿佛平地生出來般,毫無任何徵兆地……
毫無任何徵兆麽?
沉思中的嵇申怵然一震。
一年前,越國有一場大敗,五萬大軍深入雲國腹地,無一人生還,包括領軍出征的驍騎將軍萬書寅……
“福全,速傳樞密院掌院!”
樞密院掌院禦前領了密諭,一頭紮進案檔室親力親為,以僅僅一個時辰的工夫將萬書寅私檔呈奉上來。
“萬書寅,出身小富之家,自幼勤習文武,並有‘神童’美譽,十八風中我大越國文武雙狀元名揚四海,二十歲入軍政司,二十五歲因戰功顯赫被王上賜封驍騎將軍,二十六歲也便是一年前戰死沙場……”
嵇申舉指,斷了掌院如數家珍的陳述,道:“這些東西,縱然不找你,朕也曉得。”
掌院不勝惶恐,道:“稟王上,臣正是從這些人所共知的麵上文章查出了端倪。”
“繼續。”
“萬書寅的小富之家,在當時其擢升要職之際,臣等依據我大越律法,也是去實地查訪過的,確鑿無疑。而就在半個時辰前,臣派去的人迴來報說當地從不曾有一戶萬姓人家。”
嵇申眼色倏緊。
“從當初查訪時鄰人的言之鑿鑿,到如今的茫然不知,顯然不是鄰人失憶,而是鄰人換了人。當年是有一位心思縝密行事周詳的人從中布置,連樞密院也遭瞞天過海。”
接下來,嵇申自知自己不必細究下去,一切都已昭然若揭。
“無論是為了警告嵇釋告知其老靜王病重之訊,還是重用文武雙全的萬書寅,很明顯,朕都是為了嵇釋做了嫁衣。”越王失神之下,狀似喃喃自語。
掌院縮肩垂首,恨不能掩耳疾走。
扶襄五五、到頭翻似爛柯人(上)
雲、越雙雄各反其主,兩國間的戰爭也因各自國內即將掀起的內戰暫作停歇。
若非左丘無儔、嵇釋沙場的殊死對決已非一朝一夕,宿敵的概念深入人心,這樣幾近重疊的時機會讓人以為是二人達成的默契。
不止外人,縱連兩人近旁之人也大為咋舌。
“處在jiāo戰的當口發動大事,大哥真的沒有擔心過嵇釋會趁虛而入麽?”左丘無倚問。
“擔心趁虛而入的不止是我。”左丘無儔迴。
那邊,龐三江亦向主子求詰:“世子何以斷定這個當口起事不會給左丘無儔可趁之機?”
嵇釋溫雅淺笑,道:“闕國的二公主給他送去了一個會讓他感興趣的消息,當然,以左丘無儔的行事作風,那個消息不足以讓他撇開軍務,其實也隻想分散一下他的jing力而已。後從闕國公主口中得知左丘無儔的處境,本世子便可安心做自己的事了。本世子離開前沿,左丘無儔焉會放過這絕佳舉事的機會?話說,本世子唯一輸左丘無儔的地方就是沒有及早建立一支獨屬於已的暗衛部隊,扶門的人雖然好用,一個個卻都是欠乏調教的。好在有闕國的二公主為本世子四處奔走,省了不少事呢。”
“原來如此。”主子難得有如此詳盡釋疑的時候,看來心qing不壞。也難怪了,多年活在越王的猜忌與利用中,奉盡一個臣子當做之責,卻不能換得半刻安寧,如今甩去枷鎖,做順從於自己意願的事,終是自由了。
這邊,左丘無倚也得到了兄長的迴答,笑道:“看大哥與那個嵇釋jiāo手,總是有一種在另一個世界的錯感,這可是棋逢對手的感覺,大哥?”
棋逢對手?左丘無儔微微閃神。的確,嵇釋可以說得上自己的生平至敵,與之jiāo手,無論勝負都須竭盡全力,稍有差池便可能全盤皆輸,但他不是唯一的一個,另一個……
那個倔qiáng的小女子,此刻還好罷?
倔qiáng的小女子,在問雲山的山dong內,終於醒來了。
起初,扶襄對自己的所在之地尚茫然了須臾,等神智恢復清明,記憶也全部歸籠,遂以瀑布的水淨了身,換了儲存在石箱內一套舊布衣裳,打dongfèng內摸索了幾塊碎銀出來,撐著虛軟的身子,走下山去。這些時日,有水有果也隻能勉qiáng維生,想要補充元氣,還是須去山下的進補些人間煙火烹就的餐食才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