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精彩無彈窗免費!遠處的河水隻是一片模糊的土黃色,鬱鬱蔥蔥的蘆葦從河邊一直鋪過來,好像是一塊巨大的碧綠毯子。數不清的水鳥棲息在這片蘆葦叢裏,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有幾隻樸楞楞地飛到天上去,在空中盤旋。
徐平騎在馬上,看著眼前黃綠相間的兩條長帶。
從向黃河取水的汴口一路走來,河灘越來越寬廣,蘆葦叢卻越來越低矮。顯然越往黃河的上遊去,河灘生成的時間就越短,蘆葦還沒有成氣候。
黃河一出白波山口,河道便突然變寬,而且滾來滾去變幻不定,在南岸形成了巨大的河灘。如果開墾出來,這都是上等的好地,土層深厚,肥沃無比。不過在黃河灘上種地要麵對摸不準脾氣的黃河,這個年代隻是任蘆葦生長。
不遠處魯芳正帶著手下挖腳下的泥沙,勘查這裏土層的厚度。探查河道需要提出合理的路線,還要估算大致的用工量,搞清楚沿途的地質是必要的。
正當徐平沉醉在眼前的景色中的時候,不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打碎了黃河邊的寧靜,驚起了無數的飛鳥,甚至遠處隱約還有獐子矯健的身影。
轉過頭,隻見一行數騎向河灘奔來,離得近了漸漸減緩速度。到了離徐平身邊不遠的地方,馬隊停了下來。
當先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向徐平拱手:“孟州通判李參,見過待製!”
徐平迴禮:“李通判遠來辛苦了。”
李參,字清臣,京東路鄆州須城人,恩蔭出仕,由鹽山知縣到定州通判,再到孟州通判。他沒有進士出身,家裏也沒有大的背景,一步一步走來,政績突出,升遷的速度並不慢。他的升官速度,把許多進士出身的官員都比了下去。
孟州的知州雖然是李迪,但依慣例他這種大臣在地方是不管事的,不然無論是上麵的轉運司和提刑司,還是州裏的屬下,附近州府的同僚,都無法麵對他的權威,政事就亂套了。李參才是孟州真正的主事人,處理平常政務的人。
徐平移文孟州,李參親自前來,而沒有派個錄事參軍或者判官之類的僚佐來,本身也是對徐平的尊重。待製這等大臣出巡,恕慢了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催馬上前,李參對徐平道:“接了待製的書信,在下便恨不得立即趕來。隻是終究還是雜事纏身,耽擱了一兩天,萬望待製恕罪!”
徐平笑道:“如今這時節,錢糧等諸多事務繁雜,我也是當過通判的人,知道這職事的辛苦,李通判不須與我客氣。”
一邊說著,一邊掃了一眼李參身後的姚澤廣。
兩人客氣幾句,姚澤廣瞅準機會道:“這荒郊野外,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迴縣城如何?通判從孟州趕來,還沒進城便就來見徐待製了。”
徐平道:“河陰縣城地方狹小,縣衙裏也沒什麽好坐,還是直接去三皇廟我下榻的地方吧。那裏地方廣大,李通判便也歇在那裏好了。”
李參躬身答道:“下官聽憑待製安排。”
“好,今天在河灘的運氣不錯,獵了兩隻肥鴨,還有一隻獐子,我們便到三皇廟裏烤了,為李通判接風!”
徐平說完,當先帶馬向縣裏奔去。李參招唿隨從,隨後跟上。
姚澤廣無奈,帶了幾個步行的差役,緊緊地跟在後麵。
自從那天接風之後,徐平再也沒有跟姚澤廣接觸過。每天早出晚歸,從汴口開始沿著黃河逆流而上,查探在河灘上開渠的可能性。姚澤廣有心與徐平親近,卻一直都沒有機會,也不知道徐平是不是對自己有滿,有意如此,心裏難免惴惴不安。
離了河灘,劉小乙得了徐平的吩咐,催馬快行,先迴三皇廟裏準備。
徐平與李參並騎,不急不徐地行走在河灘上,一邊說著些閑話。
離了河灘,到了路上,李參對徐平道:“待製信裏說的逃亡民戶,不知到底是怎麽樣個情形?信裏沒有細說,下官也還沒有來得及查問。”
徐平道:“事情有些複雜,那戶人家身上沒有官府同意搬遷的文書,錯又不在他們,姚縣令說的是縣裏完不知道有這種事情。反正一句話兩句話也說不明白,我們還是先迴三皇廟裏,吃過了飯,再慢慢細說這件事。李通判,我話說在前頭,如果河道查探得沒有問題,秋後可能就要開渠引水。就依現在河陰縣裏的樣子,是萬萬不能抽出人力來的,入秋之前,局麵必須扳過來!”
李參為官多年,自然知道徐平說的是什麽意思,點了點頭:“待製安心,下官定不會誤了朝中大事。這兩個月救災,同時我也會把事情辦了。”
雖然沒有明說,徐平卻知道李參所說的話的意思。他一個恩蔭入仕的官員,從小小縣令做起,十幾間做到大州通判,怎麽可能沒有這點手段。而且李參的背後站著李迪,做事不需要有顧慮,捅出天的簍子也有李迪擔下來。
蔣大有和童七郎這種土豪,姚澤廣麵對可能束手束腳,李參要收拾他們卻不費吹灰之力。甚至就是用合法的手段,也能夠迅速解決,無非就是什麽樣的後果而已。
現在徐平的身份不是地方官,也不是禦史,麵對孫豐年一家遇到的事情,想的不是做青天老爺,給他們家申明冤屈。而是當作一個政治事件,用政治手段解決。
當然,除了被三個公人追捕,孫豐年一家也沒有什麽冤屈。據這幾天徐平所了解的情況,蔣大有和童七郎在縣裏做的事情都合理合法,至今沒有發現有作奸犯科的事情。這不是說他們是好人,而是他們充分地利用了現在的法令,為自己牟利。
而姚澤廣更是一個“勤政”的好官,處理政事幾乎沒一天空閑。東家丟了雞,西家的孩子跑到舅舅家玩,家裏卻以為人丟了,隔天又有農戶被人借了牛自己忘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天天都有,姚澤廣每一件都詳細過問,事事親為,忙得不可開交。(。)
,精彩無彈窗免費!遠處的河水隻是一片模糊的土黃色,鬱鬱蔥蔥的蘆葦從河邊一直鋪過來,好像是一塊巨大的碧綠毯子。數不清的水鳥棲息在這片蘆葦叢裏,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有幾隻樸楞楞地飛到天上去,在空中盤旋。
徐平騎在馬上,看著眼前黃綠相間的兩條長帶。
從向黃河取水的汴口一路走來,河灘越來越寬廣,蘆葦叢卻越來越低矮。顯然越往黃河的上遊去,河灘生成的時間就越短,蘆葦還沒有成氣候。
黃河一出白波山口,河道便突然變寬,而且滾來滾去變幻不定,在南岸形成了巨大的河灘。如果開墾出來,這都是上等的好地,土層深厚,肥沃無比。不過在黃河灘上種地要麵對摸不準脾氣的黃河,這個年代隻是任蘆葦生長。
不遠處魯芳正帶著手下挖腳下的泥沙,勘查這裏土層的厚度。探查河道需要提出合理的路線,還要估算大致的用工量,搞清楚沿途的地質是必要的。
正當徐平沉醉在眼前的景色中的時候,不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打碎了黃河邊的寧靜,驚起了無數的飛鳥,甚至遠處隱約還有獐子矯健的身影。
轉過頭,隻見一行數騎向河灘奔來,離得近了漸漸減緩速度。到了離徐平身邊不遠的地方,馬隊停了下來。
當先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向徐平拱手:“孟州通判李參,見過待製!”
徐平迴禮:“李通判遠來辛苦了。”
李參,字清臣,京東路鄆州須城人,恩蔭出仕,由鹽山知縣到定州通判,再到孟州通判。他沒有進士出身,家裏也沒有大的背景,一步一步走來,政績突出,升遷的速度並不慢。他的升官速度,把許多進士出身的官員都比了下去。
孟州的知州雖然是李迪,但依慣例他這種大臣在地方是不管事的,不然無論是上麵的轉運司和提刑司,還是州裏的屬下,附近州府的同僚,都無法麵對他的權威,政事就亂套了。李參才是孟州真正的主事人,處理平常政務的人。
徐平移文孟州,李參親自前來,而沒有派個錄事參軍或者判官之類的僚佐來,本身也是對徐平的尊重。待製這等大臣出巡,恕慢了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催馬上前,李參對徐平道:“接了待製的書信,在下便恨不得立即趕來。隻是終究還是雜事纏身,耽擱了一兩天,萬望待製恕罪!”
徐平笑道:“如今這時節,錢糧等諸多事務繁雜,我也是當過通判的人,知道這職事的辛苦,李通判不須與我客氣。”
一邊說著,一邊掃了一眼李參身後的姚澤廣。
兩人客氣幾句,姚澤廣瞅準機會道:“這荒郊野外,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迴縣城如何?通判從孟州趕來,還沒進城便就來見徐待製了。”
徐平道:“河陰縣城地方狹小,縣衙裏也沒什麽好坐,還是直接去三皇廟我下榻的地方吧。那裏地方廣大,李通判便也歇在那裏好了。”
李參躬身答道:“下官聽憑待製安排。”
“好,今天在河灘的運氣不錯,獵了兩隻肥鴨,還有一隻獐子,我們便到三皇廟裏烤了,為李通判接風!”
徐平說完,當先帶馬向縣裏奔去。李參招唿隨從,隨後跟上。
姚澤廣無奈,帶了幾個步行的差役,緊緊地跟在後麵。
自從那天接風之後,徐平再也沒有跟姚澤廣接觸過。每天早出晚歸,從汴口開始沿著黃河逆流而上,查探在河灘上開渠的可能性。姚澤廣有心與徐平親近,卻一直都沒有機會,也不知道徐平是不是對自己有滿,有意如此,心裏難免惴惴不安。
離了河灘,劉小乙得了徐平的吩咐,催馬快行,先迴三皇廟裏準備。
徐平與李參並騎,不急不徐地行走在河灘上,一邊說著些閑話。
離了河灘,到了路上,李參對徐平道:“待製信裏說的逃亡民戶,不知到底是怎麽樣個情形?信裏沒有細說,下官也還沒有來得及查問。”
徐平道:“事情有些複雜,那戶人家身上沒有官府同意搬遷的文書,錯又不在他們,姚縣令說的是縣裏完不知道有這種事情。反正一句話兩句話也說不明白,我們還是先迴三皇廟裏,吃過了飯,再慢慢細說這件事。李通判,我話說在前頭,如果河道查探得沒有問題,秋後可能就要開渠引水。就依現在河陰縣裏的樣子,是萬萬不能抽出人力來的,入秋之前,局麵必須扳過來!”
李參為官多年,自然知道徐平說的是什麽意思,點了點頭:“待製安心,下官定不會誤了朝中大事。這兩個月救災,同時我也會把事情辦了。”
雖然沒有明說,徐平卻知道李參所說的話的意思。他一個恩蔭入仕的官員,從小小縣令做起,十幾間做到大州通判,怎麽可能沒有這點手段。而且李參的背後站著李迪,做事不需要有顧慮,捅出天的簍子也有李迪擔下來。
蔣大有和童七郎這種土豪,姚澤廣麵對可能束手束腳,李參要收拾他們卻不費吹灰之力。甚至就是用合法的手段,也能夠迅速解決,無非就是什麽樣的後果而已。
現在徐平的身份不是地方官,也不是禦史,麵對孫豐年一家遇到的事情,想的不是做青天老爺,給他們家申明冤屈。而是當作一個政治事件,用政治手段解決。
當然,除了被三個公人追捕,孫豐年一家也沒有什麽冤屈。據這幾天徐平所了解的情況,蔣大有和童七郎在縣裏做的事情都合理合法,至今沒有發現有作奸犯科的事情。這不是說他們是好人,而是他們充分地利用了現在的法令,為自己牟利。
而姚澤廣更是一個“勤政”的好官,處理政事幾乎沒一天空閑。東家丟了雞,西家的孩子跑到舅舅家玩,家裏卻以為人丟了,隔天又有農戶被人借了牛自己忘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天天都有,姚澤廣每一件都詳細過問,事事親為,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