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精彩無彈窗免費!到了傍晚,徐平帶著劉小乙迴自己莊子裏去,韓琦等人留在王素的莊子上住了下來。
鄉下的晚霞特別地紅,染紅了半邊天空,好像飄揚在天邊豔麗的綾羅。那鮮豔的色彩一直浸染如同洗過一樣的藍天,紅色慢慢變淡,消失在無邊的天際裏。
在滿塘盛開的荷花邊,韓琦坐在藤椅裏,看著天邊的晚霞,對一邊的嵇穎道:“不知為什麽,這同樣的風景,在鄉下看起來就是別有一番味道。在京城裏,很少會注意到映紅半邊天的晚霞,在鄉下,卻覺得鋪天蓋地一般。”
“古人常言天人合一,鬧市裏人太雜亂,如何能夠合一?隻有在田莊裏,人才能夠與天相接,才能感受到天道之絢爛。”
說到這裏,嵇穎歎了口氣:“所謂大隱隱於市,也隻是個隱,卻失了這感受天地之氣的機會。我等宦海沉浮,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安詳地坐在鄉間看這天地之壯麗!”
王素諸般雜事纏身,卻沒有這個心情,對嵇穎笑道:“公實,我們都是正當少壯,怎麽說這些暮氣橫秋的話?這個年歲,正當是要努氣做事,銳意進取!”
韓琦聽了,與嵇穎相視一笑。
這話也隻是偶有所感罷了,真要是靜下心來在鄉間做老農,那還努力讀書考進士幹什麽。正是仕途前景光明,才有這個心情發這些感慨。
“咦,徐待製這文裏對農莊田事講得好細致!”
正在這時,一直在那裏老實翻看徐平留下來的《農田輯要》的阮逸突然說了一句。
韓琦淡淡地道:“你莫看雲行平時話不多,隻知道埋頭做事的人,其實心中自有溝壑。若是以為他看不透,那就錯了。不管做什麽事,他都是胸有成竹,心中考慮得周全了才會放手去做。這書,其實我不用看,就知道印了出去,但凡是讀過書的,照樣子就能夠把一座田莊管理得井井有條,連諸般細微之處也考慮在內了。”
阮逸奇道:“既然如此,我們還幫著他看什麽?農事難道還能比他知道得多?”
韓琦微微笑道:“其實不是讓我們看他漏了什麽,能看出沒寫到地方的,也大約隻有仲儀這管了大半年莊子的人。我們幫他看的,其實應該是哪裏多寫了,推己及人,雲行按他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可是他想的能夠推到哪個人身上去?有的東西,他必然是寫得過於詳細了,其實別人根本不懂,也根本不在意,簡單些才好。”
阮逸把手中的書放在桌子上,歎了口氣:“稚圭這樣一說,倒確實如此。我也是在州縣做了幾任官了,農事應當說不陌生,然而還是有許多地方不知寫了是什麽意思。”
“所以啊,我們就是幫他看看哪些地方實在是無大益處,印書時刪減得當。至於這些細致的內容,別作一本,留待有緣人吧。”
這些人裏,韓琦是與徐平打交道最多的人。雖然兩人的性格都有些過於嚴肅冷靜,私下裏的交往不多,但對對方做事的習慣卻相知甚深,反而比別人看得清楚。
徐平講這些學問,往往帶了前世的潛意識,再怎麽注意也杜絕不了。結果就是有的內容他認為無比重要,絕不可以略過的,實際上這個時代根本沒人在意。書裏講的有些東西過於超前,沒到那一步別人怎麽會明白?
王素想的卻不一樣,他一直是把徐平中牟的莊園看作自己的榜樣,聽了這話,把桌上的書拿了起來,不知不覺一頁一頁地看了進去。
節後的開封城依然殘留著端午節的氣息,家家戶戶門前依然掛著艾葉,有的還有紮的艾虎,街上的小販不停地叫賣著粽子。歡天喜地的孩童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邊,手裏拽著風箏,嘻嘻哈哈地向城外走去。
徐平帶著兩個隨身的三司軍將,身邊不遠處是魯芳和二三十個橋道廂軍,在城門外騎在馬上靜靜地等候著王沿的到來。
官員出城之前有一些手續有辦,出城要有詔敕,迴城同樣也要有詔敕。不然哪怕就是家在京城裏,出個公幹之後也不能進城門,而要在城門外的館舍候旨。
這是朝廷中央的官員出外做事的規矩,別看平時假期徐平來來去去,這次出去巡查河道是公事,可就麻煩得多了。王沿剛剛改了職事,又新入三司,辦起來比徐平還麻煩。
直等到日上三午,王沿才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向徐平拱手行禮:“在下來遲,勞煩徐副使久等了,恕罪!”
徐平道:“不需客氣,天色不早,我們還是早早上路吧,今日必須趕到八裏鋪。”
說完,見王沿身邊並沒有馬匹,問他:“你是騎馬還是乘車?今日三司裏向西京分鋪送貨的車隊與我們同行,有馬車可以乘座。”
王沿有些尷尬:“不瞞徐副使,我剛剛進入三司,假期一過就要出外,有的手續還沒有辦好。馬匹——還沒有借出來,隨從也沒有來得及——”
徐平臉色一沉:“劉沆是怎麽做事的,拖拖拉拉!罷了,你先隨著三司去西京的車隊乘車走一程吧,等到了八裏鋪換驛馬。我派個人迴去找劉沆,讓他派兩個軍將來隨你,在八裏鋪趕上與我們聚合。”
很多官員的馬匹是從騏驥院裏借出來的,相當於徐平前世的公車。中層官員,像徐平這樣騎著自己馬的還是少數,畢竟騏驥院裏都是好馬。同樣的道理,隨從也大多都是借的三司屬下的廂軍,這就不光是三司官員,好多其他衙門官員的隨從也是如此。
劉沆管著兵案設案,這些都是他應辦的事務,不知為何沒有給劉沆配好。
王沿拱手謝過,向旁邊不遠處的三司去西京的車隊走去。
徐平吩咐人去把帶著車隊的鋪子公吏和正將叫來,讓他們清一輛馬車出來,並派兩個人在王沿身邊聽候使喚。
太陽高掛在天空,陽光普照,龐大的三司運貨車隊沐浴在陽光裏,占住了大半的道路。周圍聚了不少的京城百姓,對著這難得一見的龐大車隊,指指點點。(。)
,精彩無彈窗免費!到了傍晚,徐平帶著劉小乙迴自己莊子裏去,韓琦等人留在王素的莊子上住了下來。
鄉下的晚霞特別地紅,染紅了半邊天空,好像飄揚在天邊豔麗的綾羅。那鮮豔的色彩一直浸染如同洗過一樣的藍天,紅色慢慢變淡,消失在無邊的天際裏。
在滿塘盛開的荷花邊,韓琦坐在藤椅裏,看著天邊的晚霞,對一邊的嵇穎道:“不知為什麽,這同樣的風景,在鄉下看起來就是別有一番味道。在京城裏,很少會注意到映紅半邊天的晚霞,在鄉下,卻覺得鋪天蓋地一般。”
“古人常言天人合一,鬧市裏人太雜亂,如何能夠合一?隻有在田莊裏,人才能夠與天相接,才能感受到天道之絢爛。”
說到這裏,嵇穎歎了口氣:“所謂大隱隱於市,也隻是個隱,卻失了這感受天地之氣的機會。我等宦海沉浮,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安詳地坐在鄉間看這天地之壯麗!”
王素諸般雜事纏身,卻沒有這個心情,對嵇穎笑道:“公實,我們都是正當少壯,怎麽說這些暮氣橫秋的話?這個年歲,正當是要努氣做事,銳意進取!”
韓琦聽了,與嵇穎相視一笑。
這話也隻是偶有所感罷了,真要是靜下心來在鄉間做老農,那還努力讀書考進士幹什麽。正是仕途前景光明,才有這個心情發這些感慨。
“咦,徐待製這文裏對農莊田事講得好細致!”
正在這時,一直在那裏老實翻看徐平留下來的《農田輯要》的阮逸突然說了一句。
韓琦淡淡地道:“你莫看雲行平時話不多,隻知道埋頭做事的人,其實心中自有溝壑。若是以為他看不透,那就錯了。不管做什麽事,他都是胸有成竹,心中考慮得周全了才會放手去做。這書,其實我不用看,就知道印了出去,但凡是讀過書的,照樣子就能夠把一座田莊管理得井井有條,連諸般細微之處也考慮在內了。”
阮逸奇道:“既然如此,我們還幫著他看什麽?農事難道還能比他知道得多?”
韓琦微微笑道:“其實不是讓我們看他漏了什麽,能看出沒寫到地方的,也大約隻有仲儀這管了大半年莊子的人。我們幫他看的,其實應該是哪裏多寫了,推己及人,雲行按他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可是他想的能夠推到哪個人身上去?有的東西,他必然是寫得過於詳細了,其實別人根本不懂,也根本不在意,簡單些才好。”
阮逸把手中的書放在桌子上,歎了口氣:“稚圭這樣一說,倒確實如此。我也是在州縣做了幾任官了,農事應當說不陌生,然而還是有許多地方不知寫了是什麽意思。”
“所以啊,我們就是幫他看看哪些地方實在是無大益處,印書時刪減得當。至於這些細致的內容,別作一本,留待有緣人吧。”
這些人裏,韓琦是與徐平打交道最多的人。雖然兩人的性格都有些過於嚴肅冷靜,私下裏的交往不多,但對對方做事的習慣卻相知甚深,反而比別人看得清楚。
徐平講這些學問,往往帶了前世的潛意識,再怎麽注意也杜絕不了。結果就是有的內容他認為無比重要,絕不可以略過的,實際上這個時代根本沒人在意。書裏講的有些東西過於超前,沒到那一步別人怎麽會明白?
王素想的卻不一樣,他一直是把徐平中牟的莊園看作自己的榜樣,聽了這話,把桌上的書拿了起來,不知不覺一頁一頁地看了進去。
節後的開封城依然殘留著端午節的氣息,家家戶戶門前依然掛著艾葉,有的還有紮的艾虎,街上的小販不停地叫賣著粽子。歡天喜地的孩童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邊,手裏拽著風箏,嘻嘻哈哈地向城外走去。
徐平帶著兩個隨身的三司軍將,身邊不遠處是魯芳和二三十個橋道廂軍,在城門外騎在馬上靜靜地等候著王沿的到來。
官員出城之前有一些手續有辦,出城要有詔敕,迴城同樣也要有詔敕。不然哪怕就是家在京城裏,出個公幹之後也不能進城門,而要在城門外的館舍候旨。
這是朝廷中央的官員出外做事的規矩,別看平時假期徐平來來去去,這次出去巡查河道是公事,可就麻煩得多了。王沿剛剛改了職事,又新入三司,辦起來比徐平還麻煩。
直等到日上三午,王沿才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向徐平拱手行禮:“在下來遲,勞煩徐副使久等了,恕罪!”
徐平道:“不需客氣,天色不早,我們還是早早上路吧,今日必須趕到八裏鋪。”
說完,見王沿身邊並沒有馬匹,問他:“你是騎馬還是乘車?今日三司裏向西京分鋪送貨的車隊與我們同行,有馬車可以乘座。”
王沿有些尷尬:“不瞞徐副使,我剛剛進入三司,假期一過就要出外,有的手續還沒有辦好。馬匹——還沒有借出來,隨從也沒有來得及——”
徐平臉色一沉:“劉沆是怎麽做事的,拖拖拉拉!罷了,你先隨著三司去西京的車隊乘車走一程吧,等到了八裏鋪換驛馬。我派個人迴去找劉沆,讓他派兩個軍將來隨你,在八裏鋪趕上與我們聚合。”
很多官員的馬匹是從騏驥院裏借出來的,相當於徐平前世的公車。中層官員,像徐平這樣騎著自己馬的還是少數,畢竟騏驥院裏都是好馬。同樣的道理,隨從也大多都是借的三司屬下的廂軍,這就不光是三司官員,好多其他衙門官員的隨從也是如此。
劉沆管著兵案設案,這些都是他應辦的事務,不知為何沒有給劉沆配好。
王沿拱手謝過,向旁邊不遠處的三司去西京的車隊走去。
徐平吩咐人去把帶著車隊的鋪子公吏和正將叫來,讓他們清一輛馬車出來,並派兩個人在王沿身邊聽候使喚。
太陽高掛在天空,陽光普照,龐大的三司運貨車隊沐浴在陽光裏,占住了大半的道路。周圍聚了不少的京城百姓,對著這難得一見的龐大車隊,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