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看見徐平過來,王拱辰等人忙一起行禮問好。
徐平點頭示意,也不想打擾他們,轉身便要離開。眼角的餘光一掃,正看見歐陽修的手裏拿著一本三司編修所出的錢法類書,臉色有些尷尬。
看見此書,徐平的臉色一下就變了,快步走上前去,看著歐陽修手中的書道:“這書這裏也有賣嗎?怎麽會在這裏賣?誰讓在這裏賣的?”
歐陽修有些茫然,扭頭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這書擺在這裏,下官看見,想起待製前些日子說的要印購物券,我還胡言亂語,便想買一本迴去看看。”
徐平平息下氣息,對歐陽修道:“你要看,可以到條例編修所要一套。唉,這事情不是說你,這種書不應該擺在這裏的。這是屬於朝廷論政的範疇,還沒有定論,怎麽能夠擺在這裏任民間自由買了去看?事情將來怎麽做還沒有定論,就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徒亂人心!朝政也可以如此兒戲嗎?”
說完,徐平把旁邊的小廝叫過來,對他道:“去叫這裏的主管來,就說我找他!”
小廝見徐平麵色不善,恭聲應諾,飛跑著去了。
政策還在討論的時候,甚至現在連討論都不算,怎麽可以就向民間公開呢?雖然限製在一定級別的官員中間也不能保密,但這是一種態度,說明現在隻是議論,將來並不一定要施行。必須要等到有了確切的實行步驟,作為一種宣傳手段,這些內容才可以有選擇的向民間大眾公布。不然隻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而沒有任何好處。
等到需要在民間找認同找支持者的時候,那就是要掀桌子硬幹了。徐平現在一沒有這個想法,二是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準備,一切的改革還在控製中按部就班地進行。
不一刻,一個四十多歲的主管飛快地趕過來,滿臉都是緊張,到了徐平麵前,隻是連連拱手:“小的萬死,聽候副使吩咐!”
徐平指著架上的錢法類書問道:“這書哪裏來的?哪個允許在這裏賣了?”
“是上官說要在鋪子裏開賣書的地方,尤其是要賣三司和國子監印的書,小的便就去那兩個衙門裏找,這書是跟其他書一起送來的,都算過了價錢。”
徐平強忍著心中怒氣道:“不關價錢的事情,而這書不適合在這裏賣!好了,這事情也不能怪你,把錢法類書全部撤下,送迴三司條例編修所去,讓他們算錢給你!”
主管應諾,不過還是滿臉不解之色。
徐平道:“這些書如同官員的奏章一樣,如何能夠流到民間來?你以後記住了,不是什麽書都能在這裏賣的!”
主管猶豫了一會,還是硬著頭皮問道:“副使,那什麽書能賣,什麽書不能賣,也沒有個章程啊。擺在這裏的,都是國子監應允過的。”
徐平轉頭一看,才現國子監和都進奏院打架的那些書也一樣擺在這裏,看來還真不關鋪子的事,而國子監那裏審查疏忽了。
如今國子監審查民間書籍,主要還是嚴管朝廷機密以及各種奏章,當然另一個重點就是邪教惑亂人心的,以及天文讖緯之類的。像錢法類書這種,本來就是官方印出來的,他們隻怕心裏根本就沒有這根筋。
政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有序,最怕一動就天下大亂,怎麽可以把這種書流到民間來。有心的商人,根據書中的討論不定會做出什麽動作來。
主管叫來了幾個小廝,按照徐平的吩咐把那幾套有關衙門出的書都撤了下來,先放到倉庫裏等候吩咐。
徐平歎了口氣,看來要抽個時間跟範仲淹談一談,國子監該怎麽查書。甚至前世的書號和版次管理的方法也可以用上,不要讓書籍市場還沒繁榮起來就變得一團糟。
看著鋪子裏的人收書,歐陽修拿著手裏的錢法類書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他放下也不是,拿在手裏也不是。
徐平對他道:“這書便送給你了,若有什麽不解的,可以隨時去三司找我。這套類書印出來本就是給官員看的,不過現在不適合向民間傳播。”
歐陽修拱手:“謝過待製。不過下官以為,這些書裏也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內容,讓百姓看了又何妨?就當讓識字的人增廣見聞也好。”
“事情哪裏是這樣簡單!隻是增廣見聞倒也罷了,就怕有的人看了,會跟朝廷的政令比較,能跟書中對得上,便千方百計鑽營,一對不上,就心生怨念。這書若是平常的讀書人寫出來也沒事,但是由官方衙門印出來,特別是從三司出來,你覺得多少會僅僅看了來增長見聞?就是永叔你自己,最開始見到不也是一直要辨個明白嗎?”
提起前事,歐陽修便有些尷尬,對徐平拱手道:“是某見識淺薄,今日見了三司的購物券暢行無阻,而且到我們自己的手裏,也一樣覺得方便,才知道在錢法上待製洞見深遠。以前在錢法上得罪之處,還望待製見諒。”
他倒也是幹脆,錯了就是錯了,雖然以前的賭約並沒有說定,最終還是算了,但坦然承認自己錯誤,並沒有死不認錯,胡攪蠻纏。
不過認錯歸放錯,卻說得清楚是在錢法上麵的認識。他一個沒有真正理過政務的年輕官員,輸給管錢糧的三司副使,也沒什麽丟人。但在其他方麵,歐陽修依然自信滿滿,是絕然瞧不起徐平這個隻會管錢糧的三司官員的。
名臣以大道佐君王,凡事都講條文慣例,小吏所為。
徐平不但凡事都例,還巴巴地印書讓眾人討論,這種做法是歐陽修所看不起的。自己認準了的事情,就該上書朝廷推行天下,徐平這樣做,顯然就心虛,對自己不自信。
讀書人讀聖賢書,明聖人大道,對天下之事自然要能夠推而廣之。心中存正大浩然之氣,做事自然應該自信有氣度。像徐平這樣,連自己都沒有把握,左試右試,一副拿不準小心翼翼的樣子,歐陽修天然就看不上。
徐平看著歐陽修,見他認錯的態度很誠懇,但骨子裏那一股傲氣卻怎麽都掩飾不住。
輕輕搖頭笑了笑,徐平也懶得說話。這種自信,隻有未經世事讀了幾天書的人才會有。真正做過了事情,或者把事情想通了,想裝這種自信都裝不出來。
...
...
看見徐平過來,王拱辰等人忙一起行禮問好。
徐平點頭示意,也不想打擾他們,轉身便要離開。眼角的餘光一掃,正看見歐陽修的手裏拿著一本三司編修所出的錢法類書,臉色有些尷尬。
看見此書,徐平的臉色一下就變了,快步走上前去,看著歐陽修手中的書道:“這書這裏也有賣嗎?怎麽會在這裏賣?誰讓在這裏賣的?”
歐陽修有些茫然,扭頭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這書擺在這裏,下官看見,想起待製前些日子說的要印購物券,我還胡言亂語,便想買一本迴去看看。”
徐平平息下氣息,對歐陽修道:“你要看,可以到條例編修所要一套。唉,這事情不是說你,這種書不應該擺在這裏的。這是屬於朝廷論政的範疇,還沒有定論,怎麽能夠擺在這裏任民間自由買了去看?事情將來怎麽做還沒有定論,就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徒亂人心!朝政也可以如此兒戲嗎?”
說完,徐平把旁邊的小廝叫過來,對他道:“去叫這裏的主管來,就說我找他!”
小廝見徐平麵色不善,恭聲應諾,飛跑著去了。
政策還在討論的時候,甚至現在連討論都不算,怎麽可以就向民間公開呢?雖然限製在一定級別的官員中間也不能保密,但這是一種態度,說明現在隻是議論,將來並不一定要施行。必須要等到有了確切的實行步驟,作為一種宣傳手段,這些內容才可以有選擇的向民間大眾公布。不然隻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而沒有任何好處。
等到需要在民間找認同找支持者的時候,那就是要掀桌子硬幹了。徐平現在一沒有這個想法,二是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準備,一切的改革還在控製中按部就班地進行。
不一刻,一個四十多歲的主管飛快地趕過來,滿臉都是緊張,到了徐平麵前,隻是連連拱手:“小的萬死,聽候副使吩咐!”
徐平指著架上的錢法類書問道:“這書哪裏來的?哪個允許在這裏賣了?”
“是上官說要在鋪子裏開賣書的地方,尤其是要賣三司和國子監印的書,小的便就去那兩個衙門裏找,這書是跟其他書一起送來的,都算過了價錢。”
徐平強忍著心中怒氣道:“不關價錢的事情,而這書不適合在這裏賣!好了,這事情也不能怪你,把錢法類書全部撤下,送迴三司條例編修所去,讓他們算錢給你!”
主管應諾,不過還是滿臉不解之色。
徐平道:“這些書如同官員的奏章一樣,如何能夠流到民間來?你以後記住了,不是什麽書都能在這裏賣的!”
主管猶豫了一會,還是硬著頭皮問道:“副使,那什麽書能賣,什麽書不能賣,也沒有個章程啊。擺在這裏的,都是國子監應允過的。”
徐平轉頭一看,才現國子監和都進奏院打架的那些書也一樣擺在這裏,看來還真不關鋪子的事,而國子監那裏審查疏忽了。
如今國子監審查民間書籍,主要還是嚴管朝廷機密以及各種奏章,當然另一個重點就是邪教惑亂人心的,以及天文讖緯之類的。像錢法類書這種,本來就是官方印出來的,他們隻怕心裏根本就沒有這根筋。
政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有序,最怕一動就天下大亂,怎麽可以把這種書流到民間來。有心的商人,根據書中的討論不定會做出什麽動作來。
主管叫來了幾個小廝,按照徐平的吩咐把那幾套有關衙門出的書都撤了下來,先放到倉庫裏等候吩咐。
徐平歎了口氣,看來要抽個時間跟範仲淹談一談,國子監該怎麽查書。甚至前世的書號和版次管理的方法也可以用上,不要讓書籍市場還沒繁榮起來就變得一團糟。
看著鋪子裏的人收書,歐陽修拿著手裏的錢法類書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他放下也不是,拿在手裏也不是。
徐平對他道:“這書便送給你了,若有什麽不解的,可以隨時去三司找我。這套類書印出來本就是給官員看的,不過現在不適合向民間傳播。”
歐陽修拱手:“謝過待製。不過下官以為,這些書裏也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內容,讓百姓看了又何妨?就當讓識字的人增廣見聞也好。”
“事情哪裏是這樣簡單!隻是增廣見聞倒也罷了,就怕有的人看了,會跟朝廷的政令比較,能跟書中對得上,便千方百計鑽營,一對不上,就心生怨念。這書若是平常的讀書人寫出來也沒事,但是由官方衙門印出來,特別是從三司出來,你覺得多少會僅僅看了來增長見聞?就是永叔你自己,最開始見到不也是一直要辨個明白嗎?”
提起前事,歐陽修便有些尷尬,對徐平拱手道:“是某見識淺薄,今日見了三司的購物券暢行無阻,而且到我們自己的手裏,也一樣覺得方便,才知道在錢法上待製洞見深遠。以前在錢法上得罪之處,還望待製見諒。”
他倒也是幹脆,錯了就是錯了,雖然以前的賭約並沒有說定,最終還是算了,但坦然承認自己錯誤,並沒有死不認錯,胡攪蠻纏。
不過認錯歸放錯,卻說得清楚是在錢法上麵的認識。他一個沒有真正理過政務的年輕官員,輸給管錢糧的三司副使,也沒什麽丟人。但在其他方麵,歐陽修依然自信滿滿,是絕然瞧不起徐平這個隻會管錢糧的三司官員的。
名臣以大道佐君王,凡事都講條文慣例,小吏所為。
徐平不但凡事都例,還巴巴地印書讓眾人討論,這種做法是歐陽修所看不起的。自己認準了的事情,就該上書朝廷推行天下,徐平這樣做,顯然就心虛,對自己不自信。
讀書人讀聖賢書,明聖人大道,對天下之事自然要能夠推而廣之。心中存正大浩然之氣,做事自然應該自信有氣度。像徐平這樣,連自己都沒有把握,左試右試,一副拿不準小心翼翼的樣子,歐陽修天然就看不上。
徐平看著歐陽修,見他認錯的態度很誠懇,但骨子裏那一股傲氣卻怎麽都掩飾不住。
輕輕搖頭笑了笑,徐平也懶得說話。這種自信,隻有未經世事讀了幾天書的人才會有。真正做過了事情,或者把事情想通了,想裝這種自信都裝不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