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明天就是上元節,開封城開始準備著迎接一場狂歡。≥網≦


    大宋建國之初,承五代舊俗,上元節張燈三日。到了乾德五年,太祖下詔,再增加正月十七十八兩夜燃燈,開封府的上元燈會便增加到了五天。


    此時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門前都挑了燈籠出來,就連走在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婦,頭上的飾都有特製的小燈籠。


    除了宣德門前的禦街,就數汴河邊是最熱鬧的地方,不但大柳樹上掛了五花八門的燈籠,很多大一些的酒樓前,除了往日的彩樓也紮了好幾處燈山。


    河邊的一處小酒肆裏,孫望樓看著外麵熱熱鬧鬧的人群,對徐昌滿麵歉意地道:“主管,沒想到周圍幾家大的酒樓都沒了空位,隻好在這小酒寮裏請酒,甚下慚愧!”


    “你也是小本經紀,賺點銀錢不易,這裏便宜實惠,正好適合我們坐。”


    徐昌一邊說著,一邊在一張桌子邊坐了下來。


    叫過小廝來要了酒菜,兩人隨口說幾句閑話,孫望樓道:“主管前些日子托我尋塊空地,這兩天已經有了眉目,等過了上元節,應該就能定下來。”


    徐昌喜道:“這麽快?這事情托給你果然是托對人了!前些日子我們在城外的府第要擴建,買周圍土地不知費了多少唇舌,那裏還是在城門外邊。”


    “萬勝門那裏,就是在城外也比城西北熱鬧得多。不瞞主管,我的麵店周圍,清一色的全是菜地,連個人家都沒有。在那裏買地,自然是容易得多。”


    開封城的西北麵那一帶地廣人稀,自前朝傳下來就是這樣,遠不能跟東麵和南麵寸土寸金的地方相比。這一點徐昌是知道的,不過卻沒想到買地能夠這麽容易。


    隨著新年過去,三司要在城的西北麵開幾間新的場務,主要製作徐平從邕州帶來的那些新奇玩意。圍繞著這些場務,徐家也會開辦一些打下手的工場商店,跟著一起賺錢,這事情就是徐昌在辦。


    此時京城裏的勢力人家,很少有用心在這些工商行業的,他們賺錢的主業主要集中在三個產業。


    第一自然是交引鋪和相關的一些配套商家。不過這一行當操作相當複雜,又是京裏很多官員的眼中釘,基本沒有權貴之家直接出麵的,都是委托給專業的幹人,他們隱身在背後直接吃利潤分紅,並在暗地裏提供支持。


    第二個行業就是房屋租賃業,包括民間住房的出租和商業旅店倉庫的出租。京城裏的外來人口極多,這一行當風險小,獲利穩定,深受權貴之家青睞。開封的房地產業,第一大從業者自然是三司屬下的宅店務,第二大勢力就是這些權貴之家了。


    第三大的行業是解庫,又稱為質庫,隻是南北稱唿不同,實際是一個意思。解庫基本相於後世的當鋪,兼營高利貸業務。由於禁止官員放貸,這一行當也是依賴幹人,官員之家提供資本,坐吃幹利。


    徐平家裏已經是京城數得著的大富之家,不過卻一點不沾這三項產業。


    徐家的主業還是中牟莊園的種植業和畜牧業,當年從淳澤監手的裏接收來的萬頃荒地夠徐平開一輩子的。


    第二大產業自然是徐正當年賴以起家的釀酒賣酒,京城數十萬大軍,僅這一個消費群體就能給徐家的白酒帶來豐富的利潤。


    隨著徐平的歸來,徐家的產業也要擴展,不過還是集中在實業上。


    自從轉過年來,徐昌便在城西北麵找地,準備開幾家工場。這些產業沒有其他權勢之家競爭,也不怎麽跟官府打交道,相對不那麽起眼。


    孫望樓開的是米麵店,麵主要依托的是城西北麵五丈河上的水磨西務,在那裏的人頭熟。開封西北角人口少,適合開工場,徐昌便委托他打尋合適的空地。


    又吃幾杯酒,孫望樓咂著嘴歎氣:“主管,你家官人現當著鹽鐵副使,鹽案茶案都在自己管下,酒案雖說歸戶部司管,也一樣說得上話,又何必辛辛苦苦地開工場?隨隨便便倒騰點茶引鹽引,轉轉手就是數十萬貫的銅錢。放著那容易錢不賺,卻要這麽麻煩,又要招雇工又要平地蓋房,何苦來哉?”


    徐昌道:“你不知道,我們家裏根基淺,那樣的錢哪裏敢伸手?我們家官人少年中進士,沒有什麽有力之家支撐,升官又快,不知有多少人盯著。再者說了,你隻看著交引鋪賺錢容易,卻不知道那需要多少本錢,一旦虧了,什麽人家都得傷筋動骨。”


    孫望樓聽了徐昌的話就笑出聲來:“主管說笑,三司的副使做這生意會虧錢?那錢就像秋天的落葉,滿地都是隨便向家裏掃!”


    “哪裏那麽容易?”徐昌笑著搖頭。


    孫望樓稍微有了點酒勁,瞪著眼睛道:“怎麽不容易?主管有沒有聽說最近東南茶場的茶法要變?這不正是財的機會!”


    “連你都聽說了,我自然知道。雖然我家官人迴家不說政事,但平時來往的其他大臣家裏的知宅也會說起來。這次主持變法的還是李諮相公,他做事謹細,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哪裏有空子給人容易賺錢!”


    “唉,主管啊,你們家裏都是老實人,不知道這中間的門道。”孫望樓一邊歎氣一邊搖頭。跟徐昌認識這些日子,他也看出來了,徐家的人都特別守規矩,哪怕是攀上國舅李用和這種有力的外戚,哪怕是徐平做了高官,還是不做出格的事情。


    徐昌沒有說話。從徐平迴來,徐家也算是成了京城新貴,來往的很多都是達官貴人之家。徐昌跟跟其他人家的主管接觸得多了,見有的主管出手闊綽,家資豐厚,心裏不起一點波瀾是不可能的。但他還是喜歡現在這樣踏踏實實的生活,在徐家徐昌的收入雖然比不上那些豪商大賈,比一般的生意人家還是強的,而且日子過得踏實。


    又喝了一杯酒,孫望樓把腦袋湊到桌子上,壓低聲音對徐昌道:“主管,你知不知道那些交引鋪現在怎麽賺錢?”


    “能怎麽賺錢?知道了茶法要變,無非是從陝西的入中商人口裏搶食。我也知道,朝廷的貼納對茶商來說相對合算,交引鋪牽著入中商人和茶商兩頭,茶引一倒手就有銀錢入賬。但到底是有大把的本錢壓在那裏,茶引要換茶出來還得要貼現錢進去,也不容易。”


    孫望樓打了個酒嗝,連連搖頭:“主管是老實人,也隻能想到老實人的辦法。那些交引鋪的人都奸滑似鬼,怎麽會用這種法子?”


    “他們又能怎樣?”


    “這次我不知道他們要怎樣弄,但天聖元年那迴我可是清楚。在新舊茶法變更的當口,交引鋪的人從入中商人手裏收了茶引,勾結了榷貨務的吏人,在新茶法將行未行的那個關節,把舊茶引直接換成茶。這樣一來,不但省去了行新法之後換引的折納,手裏有了現茶,等行新法之後茶價上漲,他們又大賺一筆。”


    徐昌吃了一驚:“這也能使得?換茶法的時候,榷貨務都是暫停兌茶引,他們怎麽能夠換出茶來?”


    “自然是有榷貨務裏的吏人做內應,還得有茶商接手,這種生意才能做得來。所以我說,主管你家官人現管著茶案,怎麽會不去做這種生意?都不用你家官人出麵,甚至不用他知曉,由你出麵開口說句話就行,大筆銀錢就流水一樣進了自己家裏。”


    “隻要我說句話?那憑什麽?官家的事我又說了不算!”


    “那些吏人在你家官人管下,他們隻盼你日後有機會在官人麵前替他們說句好話,自己有個出頭的機會。要知道,他們可是手裏有錢也沒辦法送到你家官人手裏。”


    聽了孫望樓這句話,徐昌突然心裏有些明白。為什麽京城裏有些實權高官的下人會有那樣殷實的身家,原來隨便一句話也是值錢的。


    徐平是個大事都自己拿主意的人,但如果徐昌特意為某個好話,仍然能夠影響徐平對那人的態度。這就是對家人的信任,沒有什麽理由。而這種影響無處不在,如果徐昌願意把這換成金錢,以徐平的地位,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京城裏的很多官員其實都不管家務,有生意的也都是交給自己信任的下人去打理,他們並不知道在不經意間自己的政務行為換成了金錢。而且越是不起眼的小事,這種權力變現就越不起眼,官員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像張耆那樣當到樞密使了還斤斤計較,家裏的每一枚銅錢都看得死死的,就連家裏仆人的工錢都想方設法地賺迴去,反而在京城裏的生意場裏沒什麽作為,還成為別人眼裏的笑話。真正賺錢的家族,隻要會用人就好了。


    徐家自然不需要用這種方法賺錢,不過徐昌聽了孫望樓的一番話,終於慢慢摸到了京城裏權貴之家的門道。(未完待續。)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化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化軍並收藏一世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