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同誌們都認為與日本媾和,對蘇聯的國家利益有利,就請莫洛托夫同誌全權代表蘇聯政府,和日本進行私下接觸。”斯大林叼著大煙鬥,邊踱步邊思考。莫洛托夫、貝利亞、米高揚和朱可夫畢恭畢敬地站在一旁,拿著筆緊張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領袖的指示。
“此事須嚴格保密,”斯大林腳步停在碩大的蘇聯地圖上,將大煙鬥指向一個遠東城市:“莫洛托夫同誌,你以療養的名義前往遠東,通過駐日使館,表達蘇聯政府願意談判願望。我們的底線是:維持蒙古現狀和蘇聯駐軍的權利。這是蘇聯與日本的緩衝帶,蒙古不失,就能保障蘇聯遠東鐵路的安全,保持這條鐵路大動脈通暢,我們就能將成千上萬的坦克和重炮從歐洲調到遠東,日本關東軍就會知難而退。”
“如果和日本媾和,那蘇聯東西兩線都安寧了!”朱可夫刻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斯大林同誌,冬季戰爭(1)表明,蘇聯雖然有一支龐大的紅軍,但戰鬥力卻顯著下降。整個軍隊的組織被打散,軍中缺乏有經驗的指揮官,士兵的技戰術技能低下,隻會一味地衝鋒,步炮協同、步坦協同都無從談起,對付一個小小的芬蘭,竟然會損失如此慘重。當前,蘇軍根本無法阻止敵人大規模入侵。”
米高揚和莫洛托夫都吃驚地看著朱可夫,眼底閃動著焦慮和驚恐;而貝利亞,正用眼鏡後麵的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凝視著朱可夫。
這是蘇聯肅反運動(2)開展以來,第一個敢於當著斯大林的麵,直接指出肅反運動對紅軍造成難以挽迴危害的高級將領。
而敢於挑戰斯大林權威的人,結局隻有一個--被清洗,投入勞改營或直接處決。隻要斯大林同誌微笑著心裏將某個同誌打上紅叉,貝利亞就能很快要此人招供一係列駭人聽聞的死罪。
然而,斯大林卻沒有半點責怪朱可夫的意思,而是拿下煙鬥,輕輕地拍了拍朱可夫厚實的肩膀:“朱可夫同誌,千萬不能有這種麻痹思想。列寧同誌說過: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無論是對日本,還是德國,我們都不能抱以幻想,絕不能以為有了一紙條約就萬事大吉。甚至包括我們現在的盟友中國,如果他們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也可能是蘇聯在東方的一個勁敵。尤其是這個日本,絲毫不講國際規則,最喜歡搞突然襲擊,我們絕不能放鬆戒備。與德國、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我們就是要粉碎英美帝國主義將戰火引入蘇聯的圖謀,盡量拖延戰爭爆發時間,為蘇聯參戰做好準備。所以,朱可夫同誌,既然你知道蘇軍的薄弱環節,那你就放手進行針對性訓練,諾門坎一戰,你充分展示了你作為方麵軍統帥的傑出才華,蘇軍急需你這樣忠心耿耿又經驗豐富的高級將領。”
在場所有的人,包括朱可夫本人在內,都暗暗長籲了一口氣。
“軍火研製和生產也要跟上,要積極吸收德國、日本那些經過實戰證明的優秀裝備的精華,這方麵還是請貝利亞同誌負責。至於中國,”斯大林轉身凝視著牆壁上那副遠東地圖,良久,他才緩緩說道,“米高揚同誌,對中國政府要求購買新式驅逐機的要求,找個借口委婉拒絕,以顯示蘇聯政府對日談判的誠意。援華飛行隊暫緩輪換,不要讓中國政府覺察到我們的意圖。另外,準備一些槍支、彈藥等輕武器,集中到中蒙邊境,通知中國共產黨同誌派人來取。八路軍是一支能將日軍精銳牢牢釘死在華北的隊伍,他們在敵後開展廣泛的遊擊戰,中國華北富饒的煤炭、鐵礦和棉花,就不能轉化為日本支持戰爭的資源,那就是對中國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我們絕不能放棄。至於新疆的盛世才,此人搖擺不定,貝利亞同誌,你要多做些工作,能爭取就爭取,爭取不了,就讓我們的人取而代之。”
蘇聯。符拉迪沃斯托克。
這是一座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遠東海濱城市。金角灣猶如一彎月牙,深深楔入阿穆爾半島,形成一片令人如癡如醉的海景。從天空中鳥瞰,阿穆爾半島仿佛座落於碧波萬頃的水上,三麵臨海,淩波而歌。這是蘇聯最為著名的避暑聖地。沿著金角灣,有一係列蘇聯政府和各加盟共和國修建的海濱療養院,每到炎炎夏日,這裏金黃色的沙灘、點點的白帆與海天一色的自然景觀美麗得宛若一幅天然的油畫,讓人生出無限的浪漫幻想。
但這旖旎的風光,掩飾不了她曆史的沉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意思是“征服東方”,但在廣大中國人記憶中,還是最熟悉她的乳名——海參崴。
位於金角灣畔的蘇聯礦工療養院,崗哨密布,戒備森嚴。三樓會議室,寬大的落地窗外,正對著蘇聯太平洋艦隊的錨地。一艘艘深灰色的巡洋艦,高昂著粗大的炮管,仿佛在無聲的傳遞著鋼鐵威嚴。
會議室兩邊,分別擺著日本和蘇聯國旗。這是蘇日和談的談判現場。
為了不引起旁人的關注,莫洛托夫特別選定了這個不起眼的療養院,作為雙方談判所在地。
經過兩位老練圓滑的外交家幾番討價還價、請示匯報,雙方都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籌碼,而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卻是陷入戰亂的中華大地和苦難人民。
“經請示最高領袖斯大林同誌,貴國政府提出‘承認滿洲國和保障日本帝國在滿洲的特殊利益、不支持重慶國民政府從事反日活動’等條件我國政府原則上同意。但有兩個問題需要特別說明:一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蘇聯政府已經與之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因此沒義務也沒可能約束作為國民革命軍序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他們與貴軍的戰鬥完全是中日兩軍的事情,與蘇聯政府無關。而且,中國共產黨基本上是獨立自主處理自身事務,不完全聽從第三國際的指令。二是在目前條件下,尤其是蘇日兩國發生過張古峰和諾門坎事件,斯大林同誌認為,這個條約還是不叫《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而是改名為《蘇日中立條約》為好。”
“莫洛托夫先生,我會將貴國要求轉達給天皇陛下。”重光葵心裏長長舒了口氣,這已經是他希望得到的結果,“日本帝國也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地位和蘇聯在蒙古的特別利益,為進一步表達誠意,日本關東軍將從滿蒙、滿蘇邊境立即後撤二十公裏,脫離雙方邊境對峙。”
“很好!為表示誠意,斯大林同誌也已命令駐遠東、外蒙蘇軍後撤二十公裏,全麵脫離接觸。”莫洛托夫說道。
“不不,外長先生,”重光葵微微起身,“日本帝國認為,貴國對和談的最大誠意,是應當立即停止對支那重慶政府的武器支持,尤其是援華航空隊,希望貴國飛行員在支那上空立即停止一切針對日本帝國的飛行活動。”
“好!我會把外長先生的意見匯報給克裏姆林宮。”莫洛托夫答道,“這裏透露給大使先生的是,我國政府已經婉拒了中國重慶政府請求提供新式驅逐機和蘇聯誌願飛行員的要求,並且在中國的蘇聯飛行員也已安排迴國療養。”
“喲西!”重光葵不禁喜形於色,“為表示我方誠意,蘇方在中長路的權益,我國政府也會全力保障。並可以在開發滿洲礦產資源和黑龍江界河運輸方麵和貴國合作。”
“那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就達成諒解備忘錄?”莫洛托夫詢問道。
“完全可以!”重光葵微笑著說,“我迴日本也好對內閣和天皇陛下有個交代。”
兩份諒解備忘錄放在各自外長的麵前,雙方簽好字,交換文本。
莫洛托夫和重光葵熱情握手。
看過重光葵一瘸一拐登上汽車遠去的背影,莫洛托夫站在落地玻璃窗前,麵色凝重,久久不肯離去。
“部長同誌,您是怕日本政府變卦,這次談判成果付之東流?”看到莫洛托夫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部長助理加裏寧輕聲問道。
莫洛托夫輕輕搖搖頭:“那倒不是!我內心倒真希望日本變卦,條約流產。那麽我對斯大林、對貝利亞都有個交代。這個條約一旦簽訂,肯定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樣,全世界輿論會一片嘩然,蘇聯政府會再次被千夫所指,我本人也會再擔罵名,成為國際外交史上的恥辱。”
“但我們為蘇聯爭取了足夠的利益。”
“利益!?”莫洛托夫苦笑笑,“我們都是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在做交易,日本人沒有損失分毫。我們此舉,贏了備戰時間,卻輸了國際道義,我們愧對中國國民政府,愧對邵力子公使,愧對還在堅持敵後遊擊戰的中國共產黨同誌!”
“部長同誌,下一步怎麽辦?”加裏寧詢問道。
“你親自去一趟莫斯科,將今天談判諒解備忘錄用直送克裏姆林宮。莫洛托夫重重歎了口氣。
“此事須嚴格保密,”斯大林腳步停在碩大的蘇聯地圖上,將大煙鬥指向一個遠東城市:“莫洛托夫同誌,你以療養的名義前往遠東,通過駐日使館,表達蘇聯政府願意談判願望。我們的底線是:維持蒙古現狀和蘇聯駐軍的權利。這是蘇聯與日本的緩衝帶,蒙古不失,就能保障蘇聯遠東鐵路的安全,保持這條鐵路大動脈通暢,我們就能將成千上萬的坦克和重炮從歐洲調到遠東,日本關東軍就會知難而退。”
“如果和日本媾和,那蘇聯東西兩線都安寧了!”朱可夫刻板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斯大林同誌,冬季戰爭(1)表明,蘇聯雖然有一支龐大的紅軍,但戰鬥力卻顯著下降。整個軍隊的組織被打散,軍中缺乏有經驗的指揮官,士兵的技戰術技能低下,隻會一味地衝鋒,步炮協同、步坦協同都無從談起,對付一個小小的芬蘭,竟然會損失如此慘重。當前,蘇軍根本無法阻止敵人大規模入侵。”
米高揚和莫洛托夫都吃驚地看著朱可夫,眼底閃動著焦慮和驚恐;而貝利亞,正用眼鏡後麵的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凝視著朱可夫。
這是蘇聯肅反運動(2)開展以來,第一個敢於當著斯大林的麵,直接指出肅反運動對紅軍造成難以挽迴危害的高級將領。
而敢於挑戰斯大林權威的人,結局隻有一個--被清洗,投入勞改營或直接處決。隻要斯大林同誌微笑著心裏將某個同誌打上紅叉,貝利亞就能很快要此人招供一係列駭人聽聞的死罪。
然而,斯大林卻沒有半點責怪朱可夫的意思,而是拿下煙鬥,輕輕地拍了拍朱可夫厚實的肩膀:“朱可夫同誌,千萬不能有這種麻痹思想。列寧同誌說過: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無論是對日本,還是德國,我們都不能抱以幻想,絕不能以為有了一紙條約就萬事大吉。甚至包括我們現在的盟友中國,如果他們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也可能是蘇聯在東方的一個勁敵。尤其是這個日本,絲毫不講國際規則,最喜歡搞突然襲擊,我們絕不能放鬆戒備。與德國、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我們就是要粉碎英美帝國主義將戰火引入蘇聯的圖謀,盡量拖延戰爭爆發時間,為蘇聯參戰做好準備。所以,朱可夫同誌,既然你知道蘇軍的薄弱環節,那你就放手進行針對性訓練,諾門坎一戰,你充分展示了你作為方麵軍統帥的傑出才華,蘇軍急需你這樣忠心耿耿又經驗豐富的高級將領。”
在場所有的人,包括朱可夫本人在內,都暗暗長籲了一口氣。
“軍火研製和生產也要跟上,要積極吸收德國、日本那些經過實戰證明的優秀裝備的精華,這方麵還是請貝利亞同誌負責。至於中國,”斯大林轉身凝視著牆壁上那副遠東地圖,良久,他才緩緩說道,“米高揚同誌,對中國政府要求購買新式驅逐機的要求,找個借口委婉拒絕,以顯示蘇聯政府對日談判的誠意。援華飛行隊暫緩輪換,不要讓中國政府覺察到我們的意圖。另外,準備一些槍支、彈藥等輕武器,集中到中蒙邊境,通知中國共產黨同誌派人來取。八路軍是一支能將日軍精銳牢牢釘死在華北的隊伍,他們在敵後開展廣泛的遊擊戰,中國華北富饒的煤炭、鐵礦和棉花,就不能轉化為日本支持戰爭的資源,那就是對中國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我們絕不能放棄。至於新疆的盛世才,此人搖擺不定,貝利亞同誌,你要多做些工作,能爭取就爭取,爭取不了,就讓我們的人取而代之。”
蘇聯。符拉迪沃斯托克。
這是一座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遠東海濱城市。金角灣猶如一彎月牙,深深楔入阿穆爾半島,形成一片令人如癡如醉的海景。從天空中鳥瞰,阿穆爾半島仿佛座落於碧波萬頃的水上,三麵臨海,淩波而歌。這是蘇聯最為著名的避暑聖地。沿著金角灣,有一係列蘇聯政府和各加盟共和國修建的海濱療養院,每到炎炎夏日,這裏金黃色的沙灘、點點的白帆與海天一色的自然景觀美麗得宛若一幅天然的油畫,讓人生出無限的浪漫幻想。
但這旖旎的風光,掩飾不了她曆史的沉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意思是“征服東方”,但在廣大中國人記憶中,還是最熟悉她的乳名——海參崴。
位於金角灣畔的蘇聯礦工療養院,崗哨密布,戒備森嚴。三樓會議室,寬大的落地窗外,正對著蘇聯太平洋艦隊的錨地。一艘艘深灰色的巡洋艦,高昂著粗大的炮管,仿佛在無聲的傳遞著鋼鐵威嚴。
會議室兩邊,分別擺著日本和蘇聯國旗。這是蘇日和談的談判現場。
為了不引起旁人的關注,莫洛托夫特別選定了這個不起眼的療養院,作為雙方談判所在地。
經過兩位老練圓滑的外交家幾番討價還價、請示匯報,雙方都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籌碼,而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卻是陷入戰亂的中華大地和苦難人民。
“經請示最高領袖斯大林同誌,貴國政府提出‘承認滿洲國和保障日本帝國在滿洲的特殊利益、不支持重慶國民政府從事反日活動’等條件我國政府原則上同意。但有兩個問題需要特別說明:一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蘇聯政府已經與之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因此沒義務也沒可能約束作為國民革命軍序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他們與貴軍的戰鬥完全是中日兩軍的事情,與蘇聯政府無關。而且,中國共產黨基本上是獨立自主處理自身事務,不完全聽從第三國際的指令。二是在目前條件下,尤其是蘇日兩國發生過張古峰和諾門坎事件,斯大林同誌認為,這個條約還是不叫《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而是改名為《蘇日中立條約》為好。”
“莫洛托夫先生,我會將貴國要求轉達給天皇陛下。”重光葵心裏長長舒了口氣,這已經是他希望得到的結果,“日本帝國也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地位和蘇聯在蒙古的特別利益,為進一步表達誠意,日本關東軍將從滿蒙、滿蘇邊境立即後撤二十公裏,脫離雙方邊境對峙。”
“很好!為表示誠意,斯大林同誌也已命令駐遠東、外蒙蘇軍後撤二十公裏,全麵脫離接觸。”莫洛托夫說道。
“不不,外長先生,”重光葵微微起身,“日本帝國認為,貴國對和談的最大誠意,是應當立即停止對支那重慶政府的武器支持,尤其是援華航空隊,希望貴國飛行員在支那上空立即停止一切針對日本帝國的飛行活動。”
“好!我會把外長先生的意見匯報給克裏姆林宮。”莫洛托夫答道,“這裏透露給大使先生的是,我國政府已經婉拒了中國重慶政府請求提供新式驅逐機和蘇聯誌願飛行員的要求,並且在中國的蘇聯飛行員也已安排迴國療養。”
“喲西!”重光葵不禁喜形於色,“為表示我方誠意,蘇方在中長路的權益,我國政府也會全力保障。並可以在開發滿洲礦產資源和黑龍江界河運輸方麵和貴國合作。”
“那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就達成諒解備忘錄?”莫洛托夫詢問道。
“完全可以!”重光葵微笑著說,“我迴日本也好對內閣和天皇陛下有個交代。”
兩份諒解備忘錄放在各自外長的麵前,雙方簽好字,交換文本。
莫洛托夫和重光葵熱情握手。
看過重光葵一瘸一拐登上汽車遠去的背影,莫洛托夫站在落地玻璃窗前,麵色凝重,久久不肯離去。
“部長同誌,您是怕日本政府變卦,這次談判成果付之東流?”看到莫洛托夫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部長助理加裏寧輕聲問道。
莫洛托夫輕輕搖搖頭:“那倒不是!我內心倒真希望日本變卦,條約流產。那麽我對斯大林、對貝利亞都有個交代。這個條約一旦簽訂,肯定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樣,全世界輿論會一片嘩然,蘇聯政府會再次被千夫所指,我本人也會再擔罵名,成為國際外交史上的恥辱。”
“但我們為蘇聯爭取了足夠的利益。”
“利益!?”莫洛托夫苦笑笑,“我們都是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在做交易,日本人沒有損失分毫。我們此舉,贏了備戰時間,卻輸了國際道義,我們愧對中國國民政府,愧對邵力子公使,愧對還在堅持敵後遊擊戰的中國共產黨同誌!”
“部長同誌,下一步怎麽辦?”加裏寧詢問道。
“你親自去一趟莫斯科,將今天談判諒解備忘錄用直送克裏姆林宮。莫洛托夫重重歎了口氣。